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倭恕
想到这里,王祖贤浑身有了力气,一看日头还有些辰光,赶紧小跑到了南门口的瓦子里。
这片瓦子多的是暗娼,也有豪商买来的胡姬在这儿卖些皮肉,诸如说些荤腥话的机灵更是三五十个。
不过多的是寡妇,有汉人,有突厥人,有鲜卑人,有匈奴遗种,有山羌
整了整衣衫,洗的有点发白的袍子有了小眼儿。里头的麻衣倒是新的,怀远城有的卖,倒也不贵,才五十五文,真便宜。
王祖贤背上有个包裹,甩到胸前,然后才到了一家小院门口。
笃笃笃,轻轻地敲了三下,王镇将有些紧张。
吱呀。
门打开了,露着一条缝,里面有个人对外张望,是个女子,还是个胡女。
“莫妹妹,我来了。”
“快进来。”
进了院子,王镇将赶紧把包裹递给女子,“申时我得带着兄弟们北上,虽说突厥崽子不经打,但也难保刀剑无眼。我那不成器的小子,送去了怀远。这里面有些个碎散钱财,你收着。”
“哥哥,要打仗了,你怎地还出营帐,莫要被打了板子。”
“妹妹宽心,新来的都督,是我老主家,些许小事,睁一眼闭一眼。”
王镇将将包裹放下后,起身道,“这就走了。”
“留一会儿吧。”
“不了,我怕留着就不想走了。都这个岁数了,再不立功,可没浮财养家糊口。我那小子运道来了,得了贵人赏识,让他做个亲随。我这做老子的,也不能连个女人也养不活。”
“就一会儿,哥哥,就一会儿,我我唱个曲子。新学的,长安的曲子。哥哥,求你”
胡女眼巴巴地看着王镇将,拉着他的袖子,不让走。
“甚个曲子,不就是那点调调,没劲。”
“可好听了。”
胡女不放手,“长安有名的送别三叠,连平康坊的行首崔莺莺都唱的。”
“好好好,听一曲。”
王祖贤找了个石墩,一屁股坐了下去。胡女见他停留,便赶紧将灶台锅中还烧着的热水倒了一碗,里头还飘了几片茶叶。
“粗汉子还吃什么茶,莫要使唤铜钱在我身上,紧着自己。”
“哎,知道了。”
胡女拿了个小碗,倒握着,一手拎了个筷子,然后轻轻地敲打起来,击节和声。
“十里那个长亭,该支个古道边”
王镇将嘬着粗茶,摇头晃脑听着曲子,是不是还拍着大腿应和。
“晚风那个拂柳,笛声里个残”
这当然不是长安城的送别三叠,纯粹就是灵州大河小调改编版。王祖贤也没见识过长安城的行首是怎么唱的,只听的胡女唱着,他就傻乐,笑呵呵地听完了胡女唱的曲子,起身道:“妹妹唱的这般好,都不想走了。”
“那就别走。”
“厮杀汉哪能随着性子。”
言罢,王镇将撇了扯着他袖子的胡女,开门正要出去,脚在门槛上停了一下,头没回沉声道:“哥哥我这次建功立业回来,妹妹要是还愿意到我王家收拾冷灶,咱在怀远弄个大宅子”
砰
门重重地关上,汉子出了南门,大步流星奔军帐去了。
。。。
第八十五章 激动的杨都督(二更求票)()
灵州都督军帐,杨师道抚须闭目,思考了好一会儿,这才睁开眼睛,看了会张德,又看了看站旁边低着脑袋不敢吭气的斛薛卜。
“你真是斛薛木杆的儿子斛薛卜?”
其实杨师道知道张德不会拿这个来开玩笑,加上还有李思摩和阿史德银楚作保,除非合起来骗他,否则没必要纠缠身份。
不过是例行一问。
“回都督,在下已经改名薛不弃,入籍怀远城。”
“噢?”
杨师道一愣,倒是很讶异。一般来说,胡人要改个汉姓。要么是皇帝赐姓,要么是为了拜个祖宗沾光,还有一种比较特殊,这涉及到胡汉仇杀,得上溯到汉朝。不少胡人找到了合适的汉姓来改姓,比如金慕容鲜于等等。
“斛薛犁杀了你的父亲,你难道不是应该复仇吗?怎么会想到改姓?”
“回都督,在下是斛薛部真正的继承人,只要我能手刃斛薛犁,我愿意让斛薛部彻底归附,在口外设州置县,单凭天可汗陛下处置,任由朝廷调派官吏治理。”
这番话是经过老张再三雕琢过的,斛薛卜眼泪鼻涕地过来求他,堂堂男儿冲“宿敌”下跪,足够让张德动容。
“此话当真?”
杨师道突然猛地站了起来,双眼放着精光,此事非同小可,等同开疆。虽说草原诸部归附,朝廷也可以派遣驻军事实管理。可最终州县也是羁縻统治,难保将来不生事端,蛮族又不信你仁义道德,靠教化是说不通的。
这也是为什么定襄都督府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而且朝廷几个宰辅都搅合了进去。朝廷要承担的风险,就是面对蛮族要闹自治,到时候是镇压还是安抚,直接事关以后在蛮族问题上的政治路线。
谁筹码多,声音大,就等于掌握了边境诸族的处理路线。这其中可以拿到的政治利益还有实际甜头,多的不可想象。
比如突利逃到幽州要内附,得利的就是周绍范,当然这事儿不能全部曝晒在太阳底下,因为明面上是皇帝的威严吸引了突厥的跪舔……
史书上你要说蛮子都是因为李董小弟马仔够多,砍刀够快,多粗俗?多粗暴?多粗野?毫无人文气息,一点都不讲人权,会被人强烈地批判。
所以得迂回一下,要突出重点,比如说天河汗真伟大,太宗皇帝真牛逼,我们大唐就是月亮圆,空气也要更加自由,所以突利才爬山涉水也要来我们大唐过日子。黄河没加盖,游也要游过来
这样一来,广大番邦小国的老百姓一看,就觉得很真实很诚恳,一点都不像加了鸡汤,毫无酷炫的特技,都是最真实的一面,告诉世界人民一个真理:大唐的月亮就是圆就是圆
经过嘴炮文人臭不要脸数百年如一日的吹嘘,中原汉族资格认证的考核费用还是很高昂的。
你只有钱是没用的,还得有门路。一个波斯胡商想要混成唐人,最少要两代人的经营。其中各种修桥铺路以及资助广大朝廷公仆们的日常开销,这才能在某个历史机遇上,让他们混到合法的资格。
要不然,就只能走科举路线了。
然而对于西域诸胡来说,这特么逗我?
最终能在科举路线走出一条路的,大多都要在唐朝生活数十年,最不济也是广受中原王朝影响的周边番邦贵族。
如果这些都走不通,那么还有一条最快捷的方式,绝对高效且通过率百分之百。
那就是内附。
当然内附的形势也有几种,这事关内附之后的社会地位问题。比如你是战败的,那就没办法了,只能中层干部得到重用。如果你是自己造反宰了老大上位归附的,那么最少也是羁縻都督府的都督。还有那种直接全家老小一波流求圈养的,那就更加不一样了,等同开疆,从此你就是我们大唐的一份子啦。
而最后一种,也是让主抓此事官僚最容易捞到好处的。且先不说开疆之功,这个功劳有时候会被上峰漂没,所以不能抱太大希望,当然后台硬扎另当别论。比如杨师道本身就很硬扎,是候补天王级的大人物。
还有的好处,就是能够捞到设州置县的官吏人事权。想想看,几十上百个位子,从四品到九品,从主官到流外官,全都你一个人说了算。这得混多少政治资本?得从政治盟友中交换到多少政治利益?
然后还有经济利益,州县之中但凡有些暴利土产或者丰厚回报的产业,难道还会变成别家的?当然是自己独吞了开捞。
也只有这种时候吃相难看,才不会被皇帝给整死。
所以,当斛薛卜说出要内附这句话的时候,杨师道激动的都快湿了。而斛薛卜说出任由设州置县,杨师道已经彻底媚眼如丝……
没办法,泼天富贵都不换的好处啊。
尤其是现在在丰州,还有一位候补天王级大牛中的巅峰高手周绍范,这次斛薛部造反,本来就该他捞的好处最多。
但周绍范没有斛薛卜啊,这小子特么就站在这儿
实话讲,杨师道现在就想仰天长啸,然后大声吼叫:爷这是要发啊
一看杨师道现在的状态,老张就知道自己摸对了这货的敏感点。想想也是,姓杨的可是前隋皇族遗种,身后代表的是前隋旧臣利益,本来就在贞观年间的政治版图中没有施展的余地。
可现在要是来个开疆之功……呵呵,别的不敢说,李董绝对不会把设州置县
的官帽子扣下不发给杨师道。
杨师道想要争军功,基本是没可能干过周绍范,但要是有了斛薛卜,这立马就是反杀,指不定还要来个大杀特杀杀人如麻。
“都督,特勤一心向唐,实乃陛下仁德感化之功,真乃苍生之幸也。”
老张适时冒个泡,提醒了一下还沉浸在意淫中的杨都督。
“陛下威仪,四海皆伏,苍生幸甚,幸甚……”
说着,杨师道感动地热泪盈眶,紧紧地扶着斛薛卜的肩膀,“只要你忠君任事,本督向你保证,一定给你手刃仇人的机会你内惩家贼,朝廷外御强寇,必将是一段佳话”
张德站旁边一言不发,总觉得上辈子好像在哪儿见过这样的场面。然后又想了想,反正都那么多相似的场面了,多一个也没什么,最多就是再度证明人类是不会进化的这一社会学事实。
。。。
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
北地厮杀汉都在热血沸腾,而长安城内一阵鸡飞狗跳,杜如晦又病危了。自去年开始,断断续续有过几次昏厥,虽然头脑依旧清醒,李世民遇到不能决断的事情还是会找他商量,但身体每况愈下是不容置疑的。
抛开君臣情谊,外朝的权力平衡目前是最妥善的。
长孙无忌会算计人,而且是李董的贴心大棉袄,去年彻底让武士彠在利州坐稳位置后,李渊的心腹爪牙还有外援,彻底断绝。长安城内的主要权力,都牢牢地掌控在太宗皇帝手中。
但长孙无忌虽然擅长算计,却没办法把事情做完美。这时候,就需要杜如晦来进行深远谋划。
针对李渊的残余势力,杜如晦断定这些残党面对皇帝的打压,绝对不敢公然反抗,更不会联系禁苑中的太皇。所以,杜天王催促皇帝,尽快将武士彠等李渊的忠臣摁死在他们的治所。
随后房玄龄和杜如晦共同定下计策,让朝廷出公文,皇帝下诏劝勉,让武士彠等调往南方的诸多开国功臣,去打击地方豪强
不论结果如何,地方豪强的势力一定会被进一步削弱。而已经失去朝廷核心人物支持的李渊爪牙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干这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得利的,只有李世民。
天王级人物的重要性,对李董来说,是不可替代的。
因此虽然斛薛部造反,灵州丰州夏州争着抢功劳,却也比不上杜如晦病重来的重要。
“御医怎么说?”
李世民脸色铁青,语气越发地不善。
“蔡国公已经安睡了,但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
史大忠同样脸色担忧,不过不是为了杜如晦,而是皇帝。因为杜如晦的事情,皇帝三天没好好睡,躺下半个时辰就起来焦急地踱步。
“废物都是废物统统都是废物朕要这群庸医有何用?”
咬牙切齿的李世民眉头紧锁,又开始急促地踱步起来,接着突然坐在木凳上,手肘搁在案几上,手指扶额,竟是闭着眼睛,久久不语。
“陛下,奴婢听闻前太常丞医术不凡,不如奴婢前往洛洲,请其来京?”
李世民突然睁开眼睛:“你说的可是甄立言?他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了吧?还能看病?”
“陛下,事到如今……”
史大忠话留了一半,但李董还是明白的。
“是,事到如今,也只有这样了。”
甄立言虽说是当世名医,但也毕竟是武德年的太常丞,正经官身,跟史大忠这样的阉人,一般是不会碰到一起的。
但因为张德为了防止张公谨突然就升天,特地让史大忠帮忙牵线搭桥,又使唤了五千贯,专门在洛洲和许州各建了一所庭院。而且还是张德模仿苏州园林盖的,绝对江南风味。
洛洲的院子送给了甄立言,而许州的则是送给了甄立言的兄长甄权。后者是比甄立言医术更厉害的名医,而且现在已经九十岁了,照样能跑能跳,还能泛舟洛水钓鱼。
凭借邹国公的名头,加上史大忠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