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阿罗本大教主内心门清:你们这般土鳖,懂个卵的生存,没有帝国,就没有景教,老衲连旧日同僚都砍了,不一条路走到黑,等着叙利亚老乡过来再砍死老衲不成?
话不说透,但阿罗本大教主心中是有了计较的。
一个半月之后,返转长安,怀远郡王原本还挺高兴的,结果阿罗本大教主一开口,就让李思摩浑身发抖冷汗淋漓。
“郡王,陛下托我给你带个话。”
“嗯?”
李思摩一愣,连忙行了大礼,仿佛李董亲临,很是忠心的模样。
“陛下问你,要不要封你一个可汗当当?”
这事儿呢,以前提过,公司高层变动那时候,内部条件艰苦,市场前途也不明朗,加上还有突厥牧业老是想要抢地盘,李董为了稳住公司内部情况,除了打压老股东老油条之外,还开出了很高的福利。
什么期权啊奖金啊高温补贴啊,能给的都给上了。那年景,老板娘的化妆品和真皮包包都少买了不知道多少。
后来突厥牧业被一炮干趴,作为突厥牧业为数不多收购后还能混得不错的人,阿史那思摩肯定是不一样的,人在武德朝就受老董事长看重,李董为了稳定漠北漠南,就琢磨效仿前隋,让思摩做启明可汗二世。
只是没曾想,李靖、张公谨、李绩、薛万彻等几路大军战果辉煌,加上新式军粮延长了唐军的作战范围,大大减轻了后勤压力,几乎也就是填了一个河北进去,于整个帝国的税赋而言,不算伤筋动骨。
和汉武帝干匈奴,就是两回事。
于是李董当时就反悔了,心想老子这么牛逼,还要啥收买。
曾经的承诺立刻当放屁,不过阿史那思摩也是机敏,当时就把族人卖了人头,立刻全面跪舔李董。
因为阿史那思摩的“带路”,几乎就是把突厥仅存的精华,彻底化作了水力机械的损耗……
恰好在某年某月某日,有一条土狗考察了一下资源环境,然后说了一句:“哎哟不错喔,这个屌。”
思摩觉得这条土狗讲话超级好听,就跟着学做一个有素质有文化的人,于是就捧起了《论语》。
十几年过去了,人人都知道思摩是一条好狗,杀人不眨眼,杀自己人不仅不眨眼,连心脏都不带跳动的。
饶是从契丹到漠南,漠南到河套,河套到关陇,关陇到丝路,丝路到西域,不知多少部族山寨,对他咬牙切齿深恶痛绝,可思摩不改本色,说做“狂犬”就是“狂犬”,大丈夫一诺千金,妥妥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如此“忠犬”,仅仅是因为想要给阿罗本大教主这条咸鱼来点助力,李董居然就扔过来这么一句十几年前说过的话。
是的,当年李董也说过的,要给思摩一个可汗当当。
有那么一瞬间,李思摩以为是不是眼前这个老番僧给他上眼药,在皇帝老子面前胡说八道。
可很快,千转百回的思绪都化作一句话:“陛下明见万里,老臣冤枉啊——”
“……”
很复杂的样子。
老番僧对天朝的官场,还是有点不熟悉,这打哑谜一样的,简直……简直太折磨人了。
他本以为就是真的要传个话,他本以为皇帝是要奖赏李思摩,想到了李思摩会欣喜若狂,也想到了李思摩会激动不已,就是没想到“抖若筛糠”“痛哭流涕”。
事后过了很久,阿罗本大教主到了武汉,才从江汉观察使老大人那里得到了一个很微妙的答案。
“教主只见旧时蛮夷勋贵于长安显贵,仿佛荣宠有加,却是忘了,旧时蛮夷部族,绝非只有勋贵,也有贫贱之辈。”
“还请使君教我。”
“教主以为武汉之獠民,过活如何?”
“虽是清苦辛劳,却是多有结余,二代之后,必有小康。”
“嗯。那上岸‘海角奴’呢?”
“此皆有类牲畜。”
“嗯,教主言之有理。”
“?”
阿罗本没反应过来,但很快就明白了过来。和法兰克王国、新罗马、波斯那种赤裸裸的盘剥不同,唐朝显然要文明的多,遮掩的也更加漂亮。
“地上魔都”几无世族,尚且还有悲惨“奴工”有类牲畜,更何况原本就“敲骨吸髓”等若日常的老大世族?
景教流走上层勋贵之见,虽然时常以“苦行僧”的形象出现,可这种“苦”,也就是和贵族富豪们比,跟京畿郊县的庄稼汉比起来,那也是能保证一日两餐甚至三餐不愁的人。
而阿罗本自西而来,见惯了吃相比唐朝世家还要糟糕的“奴隶主”,其感受自然是不一样。
唐朝盘剥“外族”,固然也是敲骨吸髓,但诸族头人一旦归降,就是“显贵”人前。这个“显贵”的代价,泰半都是拿自己人当垫脚石,固然三五代之后,可能死了一批批人就忘记了这一茬,然后垫脚石的后代们,居然就拥戴了敲骨吸髓贵人的“后代”,也是讲不清楚的。
但在此之前,帝国敲骨吸髓的手法从来不是自己动手,而是指派人员,前去敲,然后拿过来给自己吸。
李思摩只是一个非常合格的“敲骨”奴仆,绝非“吸髓”之人。
作为“吸髓”的体面人,李董可以允许李思摩抢着“敲骨”,但什么时候批准李思摩也可以参与“吸髓”了?
江汉观察使张德老大人给阿罗本大教主一番“开导”,顿时让他叹为观止,并且对张德老大人无比感激,毕竟,万一哪天自己浪的飞起,情不自禁地飘了起来,岂不是要忘了李董手里的刀还特么挺锋利的?
“原来如此,怪不得郡王如此惶恐。”
“裴寂这般人物说弄死就弄死,他算个屁。”
老张很是粗暴地不屑说道。
倘使没有国家的限制,让裴氏和阿史那思摩部火并,思摩那几万人马都不够看的。更何况裴氏押宝多方,现在照样有高官厚禄之辈,军中将校也不是闲散废柴。可这样又如何?裴寂就算是眼泪鼻涕一把,不终究是滚去和羌人作伴,还被羌人说着要拥戴当皇帝……
老衲以后“斩妖除魔”,一定要从心而行啊。
阿罗本大教主内心是相当的感慨。
第三十四章 恶趣味()
“宗长,这‘巨灵神’还是大了些,学校里都说能造个更小更大力的,可就是只能在图纸上过瘾。投进去的钱可真不少了。”
张贞在那里吐槽抱怨,但也真不是说想要停了研发费用,基本的道理还是懂的。虽说已经有机械工程狗,在打磨蒸汽机的过程中开始了“划水大法好”“凭本事骗来的经费为什么不花”等先进经验。
不过老张看破不说破,“整风”是要有一条线的,至少还没有出现正儿八经的“老鼠屎”,虽说有划水,但程度相对较低,研究热情普遍很高。谁叫这年头愿意掏钱出来让人糟践的主儿不多呢?不看在江汉观察使大人的官威上,就一串串的开元通宝,也得做点东西出来。
“不是说工艺达标、材料合格,就能攒个机子出来的。”
老张笑着摇头,张贞更善于处理人事,正经在工程上心中有数的,反而是二郎张亨,只是张亨更喜欢动起来,埋首图纸堆,跟油泥、铁屑打交道,他是无感的。
作为自己人,老张用人还是带着点罕见的“人味”,而不是一贯的衣冠禽兽做派。
“都达标了怎么就不能成功?”
“有时候都不达标也能成功,你又作何解释?”
“这……”
张四郎本想说怎么可能,可一想武汉这里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工坊,不知道多少都是拿不合格的零件攒两个合格的机器出来。
拱拱手,张贞也没废话,更没有打算刨根问底,反而又念叨了起来:“不过有了‘巨灵神’,倒也是便利多了。”
“还早呢,也就是抽个水、碾个米、锯个木头……”
“这就不差啦!”
张贞一听老大居然瞧不上“巨灵神”,立刻从挑刺的立场调转过来,开始维护,“早先那些个‘永兴象机’,也就是矿山用用。到后来,也就是上大堤才能抽水,现在可是便当的多了,就是装配还是辛苦。不过一台机子抵得上成百上千青壮,旬日不停都可以,这可比人强多了。”
“还早呢。”
老张摇摇头,“早晚让它们上船。”
“这不是在船上试过了吗?”
“跑的还没龟鳖快,要来何用?”
蒸汽机上船这件事情是干过的,就在“杀蛟滩”过来一点的内水里,为了安装机子,特别打造了一条配合机器的船体。
可惜机器实在是太庞大,加上还要装煤,船速在无风状态下,还不如人步行。尽管有船体设计上的缺陷存在,但终究还是动力不够。
传动装置设计也有问题,虽说武汉能够生产球墨铸铁,但留给机械工程狗败家的原材料也是有限的。短期大量消耗主要还是在纺织、冶金、木材、石材、造船等行业,对研发的倾斜力度,并不太够。
图纸演算即便可行,但也仅仅是笔杆子上的成功,数据最终还是要看结果来说话。而眼下对船用动力的要求,并不是很强烈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短期内看不到蒸汽机上船的强烈需求。
反而蒸汽机车这个概念,倒是颇有搞头,尽管在老张看来,船用更重要,可不管是武汉内部还是京城洛阳,都对“永兴象机”“巨灵神”能跑起来兴趣满满。
哪怕还在盯着“环渤海高速公路”,因为这个事情,李董也召唤了一个机械工程狗,专程去辽东解释一下这个技术上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对帝国的统治者来说,很显然陆地上的运输交通力量,更加重要。
哪怕是现有的“京洛板轨”,已经大大地满足了李董的需要,可以说之所以京洛能够顺利成为李董的基本盘,“京洛板轨”和京洛弛道功不可没。
关内道占据天下六成府兵,当年精锐除边军正兵之外,剩下的悍卒老卒,尽数都在拱卫长安。而“京洛板轨”初步修通时,一日之内,就可以把所有的部队拉过去,然后物资悠哉悠哉地通过板轨,单批次大量运输到洛阳。
不虚五姓七望,敢镇压山东士族的底气由来,就在这里。
除了“京洛板轨”,发挥惊人作用的板轨,还有“沧州板轨”“河套板轨”“石城板轨”,这些板轨的功用,主要就是跟燃料和原材料有关。
诸如煤炭、钢铁、木材、羊毛、丝麻、粮食等等,都是能够制约当地“豪强”的利器。阿史那思摩能够那么乖顺,也是有见河套不让随便放羊,而朝廷不但能够控制放羊,还能保证不放羊能活下去。
牧民再如何艰苦,还能比给贵族头人做牧奴还艰苦?
所以新技术的好处,是肉眼可见亲身体会的。仅仅是针对“板轨”一事,老张不是没遭遇过刺杀,不过江南土狗素来惜命,只身范险的次数很少。少年时代要么有顶级杀将在侧,要么就是混在一群二代堆里,生活不仅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活啊。
不苟活,你念屁个诗,去个屁的远方啊。
“宗长,现在不如龟鳖,兴许以后就跑得飞快呢?”
张四郎给科研狗们打抱不平,然后还道,“若是能绑个‘花火’上去,还能一飞冲天呢?说不定往后的机子跑起来,‘咻’的一下,就是五里十里。”
“你很有想法啊。”
老张笑了笑,这货还真是挺能想的,想的还不差,而且确实是能做到的。只是这年头做不到罢了。
“嗳,宗长,我也是有根据的。前头不是说‘地若鸡子’一事么?有个学生说,倘使有个大力的,把一块石子扔上天,只要够快,这石子就能绕着地球转而不掉下来。”
“你还去听物理课了?”
“发津贴的时候,蹭了几回课。”
尽管是带着“不明觉厉”的心态去蹭课,但张贞觉得学生说的很有道理。
“那个学生不姓牛吧?”
张贞摇摇头,一脸奇怪。
有此一问,也是老张自己的恶趣味,实际上课上也有学生问什么力的单位是牛,老张当年只是为什么方便教学,于是就说是一只二两重的蜗牛“吧唧”一下被人砸你脸上,那力道就是“一牛之力”……
于是一帮熊孩子顿时茅塞顿开,原来不是水牛黄牛骨力干黑牛蕃地牦牛,而是大蜗牛啊。
跟张贞在工地上聊着“蒸汽机”和“牛”的时候,有幕僚过来报告了个事情,原来“抗税”一事居然又出了幺蛾子,竟然有人晚上把一个钦定征税司衙门的小吏脑袋给割了,然后扔到了“公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