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7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字,只不过用了朱漆,想来也不是阿猫阿狗写的字。
李婉顺亲自迎接的张德,一番客套,这才进去。
也没废话,老张打着呵欠入座就问“县主此来是为女圣办事,要甚人物,其实不必亲力亲为,差遣个小厮,便是妥帖了的。”
“为圣人办事,岂敢随意。”
李婉顺打量着张德,当年远远地看着,只觉得是个蹁跹小郎,此时此刻,一个而立之年膀大腰圆须髯浓密的大汉,着实有些粉碎美好记忆的感觉。
但是李婉顺也不得不承认,张德现在有类“武人”的模样,反而更显威风,倒是真有镇压一方的“诸侯”气派。
“县主忠心任事,德甚为钦佩……”
说话间,竟然又打了个呵欠。
李婉顺愣了一下,只觉得奇怪,不过还是面露微笑“吾旧年便想一观使君风采,如今得见,何其幸甚。婉顺为今日之会,略备薄酒,还望使君勿要推辞。”
场面活动老张熟悉的很,便笑道“岂敢推辞,便是叨扰了。”
只见李婉顺跟婢女使了个眼色,便见几个姿容俏丽年纪不大的少女鱼贯而出,而此事,厅堂一侧隔着屏风,丝竹管乐顿时响起。
竟是还准备了舞蹈节目,老张兴致勃勃,倒是饶有趣味地看了起来,只是看着看着,便觉得奇怪这些小姑娘怎么穿的这么少,入秋了,不怕冻着么?
。
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汉()
看青春美少女“清凉装”歌舞表演睡着……对于一个性功能正常的成年公狗而言,是一个很令人惊讶的事情。
“娘子,莫非这个张使君,还是个正人君子?”
“……”
李婉顺眼神相当复杂地看着侍婢,他要是正人君子,至于声名狼藉?总不能都是别人泼的脏水吧?
当年在洛阳,他可是还跟柴二郎当街争抢女郎,把柴令武搞的无比狼狈。
那郑氏“敢怒不敢言”这么多年,是假的?
“呵……”
马背上,老张打着呵欠,揉了揉眼睛,困的要死。牵马的亲随还是觉得奇怪,表情有点严肃:“宗长,可要叫巢氏、吴氏过来看看?”
亲随琢磨着,是不是宗长被人投毒了。怎么这幅鬼样子。
“就是累,实在是困乏的不行。少待回去,要昼眠一番。”
言罢,张德又道,“如非要紧的文件,让武汉的秘书自行处置即可。”
“是。”
一旁跟着的梅姬见他如此,心中窃喜,暗暗道:殿下果是好手段,我们四个轮番上阵,钢筋铁骨也要融了去。
回了隆庆坊,也没力气跟李丽质说道说道,看见软软的床榻,当时就趴了上去。
和衣而睡,实在是困的不行。
趴被子上不多时,就是鼾声大作。
“把他翻过来,衣服都剥了去。”
李丽质从屋内走了出来,隆庆宫之主面带微笑,“阿郎可还好?”
“回禀殿下,那边有个女班,都是豆蔻小娘,姿容都是上上之选,舞技想来也是承自宫中。不过……郎君看着看着,便睡了过去。”
“嗯?”
听到梅姬这么说,李丽质顿时掩嘴笑出了声,“想来那贱人的表情,定是好看。”
“闻喜县主当时都惊呆了。”
梅姬也是笑了起来,“原本不觉如何,便是见她惊诧神情,奴婢料定,闻喜县主是有心算计郎君的。”
“嗯,很好。”
手虚按挺大的肚子,李丽质一头长发只用了一条丝巾打了个结,随意地耷拉在肩头一侧,略作走了两步,感觉到又来了胎动,她站定在那里,一脸幸福道:“要说郎君不爱美娇娘,那大概是假的。只是这许多年,予便没见过他寻的哪个女子,是没有跟脚来历的。”
隐隐约约,李丽质觉得张德跟十二姑姑安平公主,可能会有点感情。
只不过看到阿史德银楚、李葭、李月之后,她便知道,感情什么的,即便有,大概也是寡淡如水。
公主们对江南子的感情付出,远远多于江南子的回馈。
薄情寡义铁心心肠,说的就是这种人形畜生。
虽说入眼处皆是厉害,可李丽质也不得不承认,张德从不把利益摆放在女郎们的案桌上,不会恶心她们。
幻想就算是个泡泡,没人主动戳破,那就是真的!
琅琊王氏如今重新冒头,虽说只是个地方豪门,可相较当年几近全灭,这种恢复能力,已经是相当恐怖。而琅琊王氏能够起来,其厉害关系,尽数在江淮、江东。
其中的桥梁纽带,大约就是安平公主……至于有没有和祖父李渊有来去,李丽质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殿下,那……闻喜县主此来,岂非其本意?”
“阿娘不放心罢了。”这么多年,李丽质回望过去,心中也推演过,要是没有张德的出现,大概舅舅长孙无忌,应该会掌控中枢。到那时候,为了拉拢“权臣”……以及外戚,大概自己就会“和亲”长孙氏。
她将会成为长孙氏的嫡长子之妻。
“世事变幻,岂能预料?”
略微感慨,李丽质心知肚明,有得有失,想要万物事己,这不过是白日做梦。和失去的比起来,李丽质感觉自己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得多。
倘使真成了拉拢长孙氏的工具,她岂会有成为隆庆坊乃至隆庆宫之主的一天?
古往今来,似她这般的公主,一个都没有!
而这一切的一切,冰雪聪明如她,自然晓得,是榻上这只鼾声大作江南土狗的缘故。
“把枕头放低一些,这鼾声,怕不是呼吸不畅了。”
“是。”
梅姬带着竹三娘,将张德的枕头放低了一些,果然,那轰轰烈烈的鼾声,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沉重有力的呼吸声,倒是让人觉得舒服了不少。
某条江南土狗睡的很死,大宁坊内的闻喜县主就睡眠质量差了不少。她想到了很多种结果,就是没想到张德会睡着。
张德只要醒着,哪怕应景拍个手鼓个掌,她都能有理由把一队豆蔻美娇娘送到张德那里消遣。
偏偏江汉观察使公务繁忙,在长安城劳累到这等地步。
真是……恐怖如斯!
虽说有武汉的探子,也说张梁丰是个“加班狂”,可这也不至于吧,加班到这种地步?
这是要疯啊。
“唉……”
一声叹息,李婉顺夜里当真是睡不着,不眠之夜除了自己没机会跟张德勾搭一番之外,皇后那里的安排,也彻底被打乱。
第二天一早,闻喜县主就带着人先行返转京城。
回到洛阳之后,长孙皇后目光冷冷地看着李婉顺:“这等事体,你居然失手了?”
“臣知罪……”
李婉顺匍匐在地,没有任何分辩的意思。
失手是错,分辩是错上加错。
把事情搞砸了,上峰要的,不过是你一个知错能改的态度。争辩,只会让上峰放弃你,觉得你“桀骜不驯”,觉得你“不堪大用”。
“他少年时,便极为好色。便是予为陛下所选‘秀女’,他也狗胆包天,收入房中。郑氏、白氏、萧氏、崔氏……还有湖州徐氏。”
气质越发强悍的长孙皇后语气略微停顿,看着匍匐在地的李婉顺,手一挥,“起来吧。”
“谢陛下。”
李婉顺并没有表现得战战兢兢,而是极为恭顺地低着头,等候着女圣的发落。
“此事,本就是得之我幸。既然不得,也是无妨。”长孙皇后说完,语气肃然道,“从武汉借人之事,总不会也失手吧?”
“回陛下,引入楚才之事,已经妥当。”
和“勾引”张德,往他身边塞枕边人比起来,人才引入,才是正经大事。
“如今行商之事,不同往昔。”
“是,臣必不负陛下所期。”
“退下吧。”
“是,臣告退。”
又是一拜,这才缓缓退去,等离开之后,李婉顺走到宫门口,这才掏出丝绢,擦了擦额头上逐渐渗出来的冷汗。
回到家中,郑观音见她又是这幅模样,连忙将蜜糖水端了上来,糖水碗中还有红枣、枸杞、莲子、银耳、桂花。
“尪娘怎么这幅模样,不是才入宫么?”。。
李婉顺先把糖水一气喝了,这才回道,“之前去长安办的差事,失了手,适才在宫中,被皇后点了几句。”
听到这个,郑观音连忙默念几句“佛祖保佑”,这才拍着胸口道:“能平安回家,就是很好。佛祖保佑,佛祖保佑啊。”
也不知道有没有过路的佛祖来保佑她们,喝了一碗糖水精神好了不少的李婉顺倚靠在椅子中,对郑观音道:“母亲可知道当年那梁丰县男,如今是个甚么模样?”
“甚么模样?”
郑观音一愣。
“又高又壮,须髯浓密,半点文士风流都没有,是个看小娘起舞也能睡着的粗鄙老汉……”
噗!
听李婉顺这么一形容,郑观音顿时笑出了声来。
第九十八章 讲究()
“皇后借的人,有点意思。”
长安东市“华润号”,原本只是一个小铺面,如今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往一万多家的商铺,此时早就十不存一。能够留存下来的商铺,大多都只是做东市本地的生意,不管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已经鲜有再做外边的。
整个东市,发展到现在,早就不以实物交易为主,而是纸面交易。
一张在东市起早的买卖合约,可能跟东市、长安甚至整个关中都没有一个铜板的关系,它可能只是远在万里之外的某块土地的所有权变更。
又或者,发往西域的某一种牲口精料,价值十万贯八万贯,也不过时东市某个旮旯两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档头、掌柜,互相盖个章签个字。
仅此而已。
关内道、河东道、剑南道以及六诏地区的农副产品大型交易,都是在东市完成约定或者合同的。
东市现在也仅仅只有地理位置上的意义,其变化,早就脱离了武德朝老人们的固有印象。。。
“噢?有甚意思?”
“大多都是精于算学的,有几个,还是在临漳山读过书的。最差的一个,也是入行三年,给陆公做过账房。”
“岂不是都管过账?”
“正是如此。”
“此事……还是要禀告宗长。”
“正有此意。”
华润号在长安城的正副档头,都是张氏族人,在大事上,想法自然要简单一些。发现有点微妙的不对头,就把事情上报。
老张得到消息的时候,也有些诧异,之前没注意,现在才反应过来,长孙皇后要的人才,居然清一色跟一线技术人员无关。
“这是要干什么?”
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但大概方向,肯定跟计算有关系。
让人去打探消息,也没多久,一天功夫,就从京城传了消息过来。皇后居然把手头掌握的钱庄、钱铺、票号重组,原先二三十家大大小小涉及现金借贷存柜业务的铺面,重组整合之后,变成了一家“银号”。
之所以叫“银号”,是因为皇后手掌,掌握了规模极为庞大的白银。仅仅是银锭数量,现行在“巨头”之间流通比较广泛的五十两银锭,皇后手上掌握六万锭。而这个标准,是武汉的规制,因为当年武汉定准的时候,没有采用旧有的计量。
于是这么多年下来,“巨头”之间的银锭,也多是以武汉规制的五十两为多数。至于市场上流通的,则是银元,银锭是不会出现的。
按照这个计算,长孙皇后手中仅仅是五十两规制的白银价值,就超过三百万贯。如此庞大的财富……把整个大唐江山搅个血雨腥风没有任何压力。
更何况,长孙皇后并非只有白银,金银铜铁锡,她没有哪个少了。
她不仅仅是帝国数得着的超级“地主”,还是帝国数得着的超级“财主”。而几百年如此,长孙皇后还是觉得自己“很穷”……非常穷!
六部能够调动的资金,都未必有长孙皇后这么富余自由,更何况,白银就是现金。融了铸造成银元,还能多赚一笔。
可即便如此,长孙皇后还在疯狂地累积财富……这让老张觉得不可思议。
大唐帝国这家夫妻店,经营的真心霸气红火!
“妈的,六万锭……这又不是纱锭,怎么做到的?六万锭五十两的白银!就算是做海盗,抢劫十年也抢不到这么多吧。”
这么多现银,长孙皇后一个人就能把市场砸垮。整个大唐帝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
“来人。”
“宗长,有甚吩咐?”
“自家人在长安,现在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