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8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兵之间,或许就是差一匹千里马。别人十贯的突厥敦马,怎么可能比得上自己一千贯一万贯的千里马?
至于步卒装备,那更是差距大的惊人。有人用的是朝廷配发精钢奶罩,可有人关系广面子大,用的可能就是羽林军同款罐头。
两者差距,大概就是防御+3和防御+10,至于其它雇佣仆从、随从、掌马、掌车、伴当、力夫等等等等,有道是用心创造快乐,没钱玩尼玛逼
西军中最顶级的厮杀汉,除了天赋秉异之外,大多都是砸钱砸的让别人眼珠子瞪爆。有些校尉的亲兵,甚至还要在碛西养着专用铁匠,从翻砂、铸造到修补,一应俱全。
这一套下来,一年投入没有三五千贯,也就是听个叮当响。
但毫无疑问回报是丰厚的,只要能够砸钱进去,战利品都是小事,关键是军功。有了军功就能封爵,只要封爵,凭借家族丰富的资金,自然而然地就可以正式洗白,进入国朝的上流社会。
如果说“王下七武海”是世家大族的盘子,那么兼职野生大海贼的东南豪强,就是指着东海换皮呢。
只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前辈换皮上岸成功,后辈自然也要眼皮子热,可惜人在江湖都是吃干抹净的王八蛋,前辈换皮上岸归换皮上岸,可不代表上岸之后会把吃饭的行当就随随便便转给不相干的人。
于是乎,那些个急着上位急着变换的地方土豪,就不得不继续远行,东海又东、南海又南,再你风高浪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老张祭出环“东海”竞速赛,是恰到好处地给人一个由头。同时武汉出品的海图,终究是天下至宝,一般人想要通过合法渠道搞到手,可能性几乎为零。
为什么东南豪强的后辈们无法挑战前辈?其中的关键之一,就在这里。
至于说销赃渠道,说和的中人,那更是另外需要计较的。
只论技术,就卡死了不少有人有钱也有胆识的。
而现在,张德摆了一个舞台出来,原本被“淘汰”“筛选”出去的货色,就等于拿到了一张入场券,至于能有什么样的票房,就看自己的本事。
但不管怎么说,对于原本机会为零的某些东南豪强,这一刻别说只是环绕“东海”,就是让他们裸奔北极,也是半点犹豫都不会有。
“这东海极其广大,自苏州前往东海尽头,扶桑又东约两万里,环绕一周,危险重重,怕是死伤无数啊。”
内厂有人在讨论着这件事情,对于“东海”有多大,他们只有现有的数据,最远也不过是“又东又东两万里”,跟山海经差不多。
至于行至xx转而南下,又南又南多少里全靠府君大人编。
制图狗们心里门儿清,给环“东海”竞速赛准备的东海全域海图,就是编的。
“就你屁话多,死的又不是我们。”
“”先吐槽的那个制图狗愣住了,半晌才义正言辞地说道,“你说的对。”
这年头,能凑钱搞一条大船出去冒险的人,能是好人?说全死了活该可能有点过分,但要说死一半活该,那就是不分善恶啦。
“操之,王启年麾下,当真有人环绕东海一周过?”
内厂的制图狗知道行情,外间却都是一头雾水,连房玄龄这个大佬也有点吃不准真假。
反正全天下就你一家远洋探险过,那当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喽。
再说了,船团返回中国,也的的确确带回来各种稀奇古怪的物种,外貌一看就不是中国特产,“证据”相当充分,自然无从辩驳。
只是房玄龄寻思着,他张操之也不像是什么好人,愿意把海图无偿贡献出来,这要是不挖坑,他房乔发誓只爱卢氏一个。
“没有,那海图就是假的,我让人乱画了一通了账。”
老张笑了笑,见房玄龄一脸惊惧,又安慰道,“不过假虽然是假,可我等所处之大地,乃是一颗圆球星辰,却是有了定论。”
听张德这么一说,房玄龄拂须点头:“不错,倘若如此,倒也不怕。倘使不得返转,自再往东去,终有一日,可从西来。”
“便是如此。”
老张一脸的轻松,“我这也是善意的谎言。”
“”
“”
善意的谎言就是让人冒险去死么?
房玄龄忍住了吐槽,一旁正在吃东西的房遗爱却是有点憋不住的样子:“大人,操之,这等秘辛,你们两个私下里说就算了,怎地在我面前说了?我像是嘴上把门的人么?”
“无妨的。”
摆摆手的房玄龄看了看儿子,“你说话没几个人信的。”
“”
“”
房遗爱嘴唇动了动,最终十分憋屈地低头继续吃东西。
第七十章 战栗()
从技术角度上来说,贞观朝发展到现在,进行全球远洋探险的条件基本成熟。但动力相当的薄弱,尤其是唐朝距离贵金属易开采的高产地区,是相对遥远的。不管是体型硕大的犎牛,还是说玉米、番薯之类的农作物,意义都不大,回报率低到令人发指。
和精耕细作以及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比起来,所谓的美洲“高产作物”,就是聊胜于无的垃圾。
都是作为抵抗灾害的抗风险粮食,与其远洋追求番薯、土豆,本土所产的芋头同样能够达到要求。
然而贾思勰的理论终究鲜有小农真正去施行,还是那句话,屁股决定脑袋。在真正遭遇灾害之前,普通小农是不可能真的去浪费本就不多的耕地,去防备还未发生的灾年。
再者,政府部门的地方官僚也好,还是说地方的“乡贤”也罢,因为粮食税赋的客观存在,同样也不可能让农民去种什么抵御灾年的作物。
芋头作为杂粮,即便按照百分之五十的税赋来计算,到手也无太大意义。劝课农桑的考绩,可从来不是说让农民种杂粮。
再者,相较这些块茎粮食,谷物类主粮的耐储存能力强到爆棚。哪怕是在剑南这种常年潮湿的地方,通过特殊的仓库架设,照样可以让稻米存放三年依旧可以食用。
张德为沔州长史的时候,针对獠寨的特殊地理环境,就设计过一种底部悬空的圆柱体尖顶谷仓,獠寨能够把粮食存下来,乃至最后“化獠为汉”缴纳粮税,也是得益于这种新型仓储手段。
所以现实条件上来讲,唐朝地方势力即便愿意冒险,其距离也不会太远。因为远方的世界太过贫瘠,若非政治上军事上有特殊意义,西域和河中都没有开拓的意愿。
但凡一个“开疆拓土”的帝王,从来不是为了“开疆拓土”而“开疆拓土”。首先是要达成某种政治或者军事上的目的,随后才会通过文化宣传,来包装这种行为,总结起来,就变成了四个字开疆拓土。
其赋予的意义都是在四个字背后,倘若哪个王朝或者哪个帝王,只是以“开疆拓土”本身来洋洋自得,那必定是个弱鸡王朝,又或者是个虚弱病态的帝王。
在这个时代,要让家犬们化身野狗,方法不算太多,大抵上只有一个,家犬被主人用鞭子抽着赶出家门,流浪在外的家犬,为了求存求活,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野狗。
上至帝王,下至小农,大抵上都是如此。
张德把武汉的家犬们往外赶,苏州杭州的地方世家们也把家犬们往外赶,洛阳、长安、太原、漠北……林林总总的地方权贵,其形式大同小异,只不过各自包装的美妙之言,有些小小的差别罢了。
漠北那些部落贵族或是大商人的子弟,一多半都要以“义从”的形式成为“圣人可汗”陛下的走狗,前往西域,前往河中,然后打生打死。
获得军功,少不了家族的荣耀;倘若战死了,家里还能白捡一笔抚恤。至于当真有多么浓郁的亲情……这年头,富庶如苏杭尚且要在分家过日子上打出狗脑子,那环境恶劣到极点的漠北,血脉亲情只怕不会比一只羊腿更重要。
于是乎,当张德真的祭出“环东海竞速赛”之后,本就担心“大推恩令”落自己脑袋上的东南豪族,可以说是顺水推舟就让“小儿子”“庶子”“假子”们赶紧下海。当然本身的确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顺水推舟的时候,亲情的含金量有多少,一眼可知。
家犬就这样变成了野狗,至于野狗在野外的生存率是多少,大抵上它们原本的主人们是不会在意的。
“宗长。”
张四郎有些犹豫,欲言又止的模样。
“回来了?”
之前派张贞前往江东走访调查,结果很好,但张贞的心情显然不太好。
“嗯。”
张贞点点头,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说。
“可是于心不忍了?”
老张见他这个模样,将手中的卷宗一扔,往后靠了靠,抬头看着他。
“这……”张贞犹豫了一下,低着头道,“苏杭两地,多有农户分家。这光景,杭州招募水手极多,有些农户,便让子孙分家,往往受主人家宠爱之子继承家业,至于另外,便是拿一笔‘等值’现钱,前去谋生。两地举债借贷之农户比比皆是,船行甚是兴旺。”
分家也不是那么好分,固然家主老翁可以偏爱某个儿子,但这年头,“大推恩令”之下,县令老大人巴不得你给本县送政绩呢。所以,想要和平分家,必须相对公平。物业少了,那就别的多一些,大多都是现金财帛。
只是普通小农,哪有那么多现金,自然是要举债借贷。
至于世人嘴上挂着的“父母在,不分家”,那都是放屁。急着分家的,往往都是父母。
真要是儿孙满堂,家里几百亩地哪里够分的?一代人还好,两代人直接垮了,最终不还是要沦为佃户农奴?
眼下恰好有个机会,只要有人下海,兴许就发达,尽管风险重重,但万一呢?
毕竟说到底,留下来的话,儿孙下一辈肯定穷的掉渣。分家走出去一个两个三四个,行情就可能大不一样。
在筹谋家庭的未来收益上,漠北的蒙兀人和江南的苏杭老乡,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
历朝历代是因为技术和环境限制,便没有这样输出的渠道和途径。贞观朝发展到现在,权贵们几经盘剥,也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起义,归根究底,一是本朝的大饼做得实在是够大;二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翻身上升的渠道变多了,远没有南北朝时期那么逼仄垄断。
“这不好么?”
张德面色淡然地看着张贞,“有道是‘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四郎你可以体恤那些不得不背井离乡之人,只是这世道,倘若留下来,也不过是存活一代人罢了。至下一代,还不是生死难料?”
几经冷血的言语,刺激的张贞脸皮发抖,锻炼了这么多年,张四郎也是见惯了各种残酷。
但是像现在这样,一口气清掉这么多人口的方式……头一回。
他不是不知道安北都护府也是这么个路数,但是,漠北太远,江南太近。他自己就是江南乡土养育出来的,情绪上难以接受,也实属正常。
宗长讲的道理是对的,他也不是不能理解,只是面对张德这种极端的冷酷无情,作为本家子弟,还是内心战栗。
“唉……”
一声长叹,张贞情绪相当的低落,“宗长,我想请几天假……缓一缓。”
“好。”
。
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
汉阳书院的斜对过,就是“江汉数学院”,成立时间不长,但主研人员从事数学研究的时间却很长,大多都有家学,刘氏、祖氏的成员都有。
能够汇总起来成立“数学院”,多少还是因为数学研究的特殊性,武汉这里有相当成熟且完备的数学体系,其吸引力,大概相当于天下第一美女全身站在一个三月不知肉味的老嫖客面前。
之所以放在汉阳书院斜对过,而不是跟着进山,那是因为汉阳书院一向安静,而数学研究同样是在静谧的黑暗中摸索前行。
最重要的一点,数学院的第一任掌门人,名义上是曹宪这个老夫子。
有人瑞撑腰和没有人瑞撑腰,是两回事。
尽管数学院背后有张德这个大佬撑腰,但整个社会层面上,针对数学,仅仅是把它的“算”作为数学的全部构成纳入社会制度中。
朝野自古以来都只认可“应用”,谁玩概念谁爬开……
从实用角度来看,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国朝也没那么多精致且拥有“独立王国”的大中小贵族,于是乎,历朝历代凡是致力于数学研究的贵族精致boy,往往都是为了某些特殊的个人癖好,比如说音乐。
所以如果找寻前朝各代数学家的特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