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星河步兵-第3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受到行星引力的吸引向着行星飞来,穿透大气层直接撞击地面。
目前,麦哲伦星云内的大多数行星都还没有形成有足够厚度的大气层,因此,茵萨特人甚至可以不用装备它们的生物装甲便搭载陨石碎片降落于地面。在这个过程中,气体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根本无法烧毁整颗陨石,也就无法阻止它们通过这种方式降落于行星地表。再加上在未装备生物装甲的情况下,未成年的茵萨特人完全可以利用自己软体物体的形态将身体压缩的只有拳头大小。这也让地面要塞无法准确分辨到底哪一颗陨石搭载有茵萨特人,就算在陨石在降落的过程中受到地面要塞的导弹轰击,体积只有拳头大小的茵萨特人也有很大的几率存活下来,躲在地壳深处慢慢恢复并逐渐壮大自己的族群。
假如帝国在行星地面所建立的陆军要塞拥有充足的能源供应,那么要塞的远程电浆炮将有足够的把握将每一颗试图接近行星地表的陨石直接在半空中便轰击气化掉。可现在的问题是,恒星所产生的光照根本不能满足远程电浆炮的能量需求,而地热系统又因茵萨特人在地壳深处的破坏而大面积瘫痪,唯一有用的核能系统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建设。这所有问题的叠加,顿时形成了一个令人绝望的死循环。
能源,这成为了摆在罗宾面前的最大难题。
确实,以大口径的远程电浆炮为例。以一光分的攻击距离为标准,每一发远程电浆炮所消耗的能源便是旧时代地球总人口一个月所消耗的电量总合。
在太空时,由于直接所处在恒星风的辐射范围内的缘故,战舰自身的能源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运行,生产足够战舰作战所需的能量。而在行星地表,因为有相当一部分恒星风被大气层阻挡的缘故,地面要塞的太阳能系统只能有限的照射到一部分的红外线与紫外线。因此,在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上,地面要塞根本不可能与活动在太空中的战舰相提并论。
“命令战舰暂时接管太空防卫,截击任何一颗靠近行星范围的天体。另外,派出所有的工程部队,我要大面积扩建海登行星要塞!”
“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516章 边荒之境(下)()
2090年2月16日。
罗宾所率的中央第二集团军正式接管昆尼尔星系太空防务,于包含海登行星在内的三颗行星外围建立太空防卫圈,彻底杜绝外太空陨石碎片进入行星轨道范围。
与此同时,大量的登陆舰满载着工程人员与地面部队登陆海登行星地表。以原有的陆军要塞为核心开始大幅度的扩建,用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一道将近百万平方公里土地囊括于其中的防护墙,并按照设计区域划分,在保护区域内加速建立起各种地面设施。
帝国之所以能在银河系诸多主权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人类世界中至高无上的存在,除了其强大到不可憾动的军事地位外,它依存于复制人体系所建立起来的成熟、完美的行业体系,也是构成帝国主体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成熟的体系才是维持着帝国强大国力的根本所在。
作为帝国的创始人,作为复制人技术的创造者,霍夫曼大帝以其独有的构思建立起了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制度,将复制人这种人造生物纳入人类的社会体系当中,使帝国的国力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飞速成长。
霍夫曼大帝自建国的一开始便将复制人视作为帝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使得复制人普遍存在于帝国的各行各业当中。加上霍夫曼大帝崇尚精英制的建国思路,使帝国的各行各业都处于人类世界的最颠峰,而这些由各行业精英所延伸出来的复制人群体,则进一步将这种行业优势扩大到任何一国都无法媲美的程度。
换句话来说,在帝国,哪怕是一个最普通的妓女,都拥有着倾成的姿色。而一个年轻的仅有十六七岁的复制人技工,他的潜力则可以在短短十年之内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成为一个屹立在行业最颠峰的顶尖技术工程师。
而当整个行业都因复制人的存在而精英化的时候,那么整个国家便会形成一种技术上的质变,所衍生出的生产力的飞速增长,已到了旧时代思维所无法想象的地步。更何况在罗宾推行了新政之后,以人工智能‘宙斯’为主体,建立起了一套更完善、更详细的职业体系,用代表着独有行业地位的职称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职业体系,并效仿‘天行者’体系,将基因所伴生天赋与技术性的经验、学术完美融合,更进一步的提升了行业产能。
以此作为基础,那么随舰队出征的工程部队的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只要不出现意外状况,那么以轮班制度进行24小时连续施工的话,罗宾确定自己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把海登行星打造成一个超级要塞,让人类的势力彻底在这片土地上根植,永不可撼动。
不过在此之前,如何肃清目前蛰伏在行星地壳层当中的茵萨特人成为了摆在罗宾面前的第一道难题,毕竟工业上的突飞猛进并不能代替军事,想要让种族真正崛起,军事打击以及对外的种族灭绝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
海登行星陆军要塞。
在罗宾颁布了一系列的军事部署之后,中央第一集团军舰队已经在昆尼尔星系建立起了一道固若金汤的太空防卫圈,并严密监视存在于星系当中的那些小行星带,严防茵萨特人的太空部队依托行星带所发起的攻击。
由此一点,罗宾便可以保证目前昆尼尔星系的三颗行星将不会再受到茵萨特人的外太空攻击,目前蛰伏于行星地壳当中的茵萨特人地面部队也将无法再得到来自外太空的援军。不过就算如此,想要彻底肃清行星上残存的茵萨特人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毕竟从生物属性上来说,茵萨特人是一种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的集合体。假如仅以生存为目的的话,茵萨特人作为核心的硅基大脑几乎拥有无限的寿命,并且在抛去碳基结构躯体的情况下,它们的硅基大脑也能单独存活上很长的一段时间。因此,仅以茵萨特人的硅基大脑作为生存标准的话,它们在行星上的活动区域甚至可以深入熔岩层抵达行星地核。而那一区域是人类绝对无法抵达的区域,就算是以目前的科技手段,人类也无法进入到正进行着强烈热核反应的地核内部。
若是这样来看的话,罗宾或者说整个人类种族,都将对茵萨特人这种独特的外星智慧生命束手无策。不过事实上,单纯仅有硅基大脑的话,茵萨特人是无法活动的。而从茵萨特人的生物习性上来说,地核区域并非是它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只有在进行生物繁殖的时候,它们才会把带有一部分生物意识的硅晶以类似排卵一般的方式排入熔岩层深处,让这些硅晶得以深入地核,借用地核热核反应所产成的能量不断成长,直至成年。
茵萨特人幼体的成长速度与行星地核热核反应强度直接相关,假如行星地核热核反应正常,茵萨特人的幼体只需数年的时间便能成长为半成熟体。而在成长为半成熟体之后,这部分不完整的茵萨特人便会在地壳变动中跟随熔岩层上移到地壳层当中。这时,这部分半成熟体会开始发送一种独特的电子信号,而接收到这一信号后,活动在地壳层当中的成熟体便会前来将它们一一带回族群当中,开始为它们孕育出碳基躯体,使它们像成熟体一样具备活动能力与培育生物兵器的能力。
由这个茵萨特人独有的繁殖习性便可看出,想要杜绝行星上的茵萨特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是这颗行星上只存活着一个茵萨特人成熟体,在几十、几百年之后,只要条件成熟,这颗行星上便能突然冒出来成千上万的茵萨特人大军,将人类辛苦在这颗行星上建立起来的人类文明一次性的彻底摧毁。
就如霍夫曼大帝所说的那样,抗击茵萨特人的入侵是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存竞争,作为这场生存竞争中的一员,人类这个种族必须始终保证着顽强的生存力,以及坚决的执行针对茵萨特人的灭族政策才能在这场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因此,想要像人类战争那样,通过一到两次大规模战役,以及数年之内便彻底奠定胜局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奢望。说句令人绝望的话,哪怕想要真正意义上的肃清一颗行星,以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勉强做到。
现在,摆在罗宾面前的便是这样的绝境。
作为帝国在河外星系最重要的进攻桥头堡,昆尼尔星系的重要性不言而预。可现在,就连海登行星上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战争隐患。从最近五年中的作战记录来看,千人以上战争规模的交战足有十数次,这意味着在海登行星的地壳深处,茵萨特人已经孕育出了一支上万人规模的陆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将呈几何倍数的扩张。假如不马上制定出有效的作战方略予以剿灭的话,或许在十数年之后,人类在昆尼尔星系便将没有立锥之地。
而且比这更严重的是,海登要塞陆军指挥官马克上校通过对行星大气层能量活动的活跃性监测,发现在最近一年当中,海登行星的大气层内能量波动异常活跃。而他与茵萨特人长达十五年的作战经验告诉他,假如大气层内发生这样的能量波动,那么便意味着在海登行星上,已经存在着一到两枚正在孵化中的龙蛹虫卵。
龙蛹,这种形态犹如巨龙,成年后体重可达数千万吨甚至上亿万吨的庞然大物是茵萨特人征服宇宙最重要的一种终极生物兵器。
但很难想象的是,这么庞大的一种生物在其幼年时期却是异常渺小。以目前所俘获到的龙蛹标本以及龙蛹虫卵来看,这种巨型生物同样是生存能力极强的雌雄同体式太空生命。这意味着哪怕只有一只龙蛹,也拥有繁衍出一个庞大族群的能力。而它繁殖所生产的虫卵,其个体大概只有一枚核桃大小。
这种大小与核桃相似的龙蛹虫卵拥有极其坚硬的外壳,而且其表面凹凸不平,呈现出一种线圈状。而正是这种线圈状造型与体内的生物机械结构,给了龙蛹虫卵一种可怕的能力,使它在特性上与斯特拉线圈相似,拥有了制造人工闪电的毁灭性能力。
从生物属性上来说,龙蛹虫卵与茵萨特人的孕育模式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均需要直接吸收热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才能生存下去。不过作为碳基生命之中最顶峰的存在,龙蛹毕竟还具备着一些碳基生命所特有的生物特征,它不能像茵萨特人幼年期那样直接把能量当成食物,能量对于它来说只不过是摄食过程中的一个助力,作为碳基生物,它依然需要食物才能成长,而它的食物,便是行星地壳中那储量丰富的各种矿物质以及金属元素。
借用吸收的外界能量,龙蛹直接在体内进行核裂变与核聚变。一方面,这些体内核反应所生成的能量能够成为它活动的动能,而另一方面,这些经过核反应所伴生的金属物质则会成为它让身体继续生长所需要的原料。在龙蛹长达百年的成长期内,这种孵化之初只有泥鳅般大小的东西最终会成为一只数千万吨体重的钢铁巨兽。而这种体型上的巨大变化,也意味着在这近百年的时间中,它所吞噬的矿物质与金属元素将难以计算,甚至随着它的逐渐成长,它消耗食物时所附加消耗的能量也是异常惊人,甚至有可能直接导致地核冷却,让行星地核的热核反应直接趋向于停止。而到了那个时候,这颗被它所寄生的行星将变成一颗彻彻底底的死星,并在它成年准备飞向太空的时候,行星原本便因它的存在而松动的地壳层会因它的挣脱而崩塌、分裂,化为巨大的陨石碎片或是宇宙尘埃。
对于人类这种必须依托于行星才能生活的物种来说,龙蛹以及茵萨特人的结合将是一个可怕的天敌组合。作为纯粹的太空生命,龙蛹和茵萨特人实际上都是将行星本身作为食物。因此,它们不会像人类那样去精心打造一颗行星,并将其视之为家园。它们的一切行为,对于行星本身来说都是一种近乎于毁灭性的掠夺。在浩瀚的宇宙中,通过摧毁一颗又一颗的行星,让自己的族群数量不断扩大,这就是茵萨特人的生存方式。在它们诞生至今的这亿万年的历程中,它们已经毁灭了无数个星球以及无数种文明,所以,现在当它们进入人类的视野,当它们开始向人类世界发起进攻时,人类唯一的办法便是捍卫自己的每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