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玄机见闻录-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讪讪的走了回来:“这玉牒有啥特异功能?”

    “我也不知道,按照我派口口相传的说辞,此物应该是自第四代,甚至是第三代后就在无人见过了。据说,玉牒有五根,材质均为软玉。虽为同一材质,却又颜色各异,这五根玉牒分别为软玉中的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所制,极为罕见。据传,白玉有金气,青玉有木气,碧玉有水气,黄玉有土气,墨玉有火气,这五块玉牒可储藏或调动五行之气,而且,玉牒上所载为仙人名讳,据说,道济祖师可调遣仙人作为助力,这玉牒就相当于调遣令牌。当然,这只是传说,后辈并无人得见。

    我听得暗自咂舌,这也太他妈牛逼了,握着这黑白玉牒的双手不禁的颤抖起来,我能感觉到,我流出了口水。

    马自在似乎看出我的心中所想,朗声说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他指着我手里的黑白二色玉牒,叹道:“可笑我派传人,出于对先辈仙祖的恭敬,从不敢对记载有前辈名讳的纸牒有不恭之心,不是供奉于高阁,就是压藏于箱底,连平时翻阅都是不允,仅有需要录入门徒时才展开使用,从未想过这玉牒居然藏于纸牒之内,当真是怀揣宝玉而不自知啊。想不到你苏有友顽劣不堪,气的我误甩出这摞纸牒,先祖传承之物才能得以重见天日,道济仙祖啊,这莫不是我玄机流得以重兴的契机?也是你苏小子莫大的机缘啊。”

    我用黑玉牒敲击着白玉牒,浑然没听进去马老头在说什么,只是心里思忖:照马自在的说法,这可是唐代的古物啊,这价值,啧,,啧,,肯定可解决我如今窘迫的境况,想到美处,眼前都是金钱,美女,美食,香车。。。。。。

    “别想那些不现实的东西,你手里的这黑白二玉,若是被其他门派或其他同门知道,肯定会起觊觎之心,当心你因此小命不保。”马自在的话打碎了我的美梦,又继续给我帮我造了个梦:“我能够猜到你在想些什么,你若想以此去换钱,大可不必,那就沦于末流了。当知,修得好玄机,洞悉天地奥义,那时,你想要什么而不可得?”

    “得了您呐,您看看您?您不也是修得好玄机?结果呢,却吹得一手好牛逼!”我讥讽道。

    马老头被我气笑了,淡然的说:“我若想得富贵荣或功名显赫,那是唾手可得,只是,我派自二十七代门主宗泽主持时,开始退隐山林,之后一直从隐,约束派内弟子不得过度张扬,派内古训:法器不出,玄机隐伏,若有违反,当受道法诅咒。现在黑白二玉牒居然因你而重现世间,而你却只是刚被录入纸牒的机流外支弟子,若想要平安保有此物,确是难比登天啊。”

    “莫不是你又要抢?”我警惕的把手藏在身后,向马老头问道。

    “我虽年岁已高,若我要抢,你绝不是我的对手”。马老头不屑的说道。

    “当年我不尊派内古训,在外闯荡时,处事过于张扬,得罪了好多门派的道友,最后落得道法诅咒,体内再也无法纳气,从此施展不得玄妙道法,只沦落到每日蹲在街边给人算命为生,聊取卦资,维持生活,为人指点迷津来积累功德,以赎我过往之罪。我已经五十有九了,马上就是甲子老人,这些年的岁月早已已经磨平了我争强好胜之心,自认识你这几日,相处甚欢,看到你,就仿佛看到我年轻时候的影子,所以才要录你入我门派,你莫要对我存疑,黄老太与你共享寿元的事情,我拼命也要帮你解决。”马老头苦笑道。

    我见他说起当年意气风发,说到如今又凄凄惨惨,不禁心下恻然,马自相必当年也是个风云人物,可如今已是暮年,早不负当年之勇了,况且,这几日他对我如何,念及他的好那是历历在目。

    我心生惭愧,缓步来到他面前,跪坐于地,一本正经的拜了下去:“玄机流九十九代机流外支弟子苏有友,拜谢玄机流九十八代入室弟子马自在!”。

    马自在被我如此的说辞给逗笑了:“臭小子,哪有这么啰嗦的拜词,道法自然,随心而为,你喜欢呢就叫我师傅,不喜欢呢就还叫我马老头”。马自在摸了摸我的头。

    “好的,马老头,”我嬉笑道。

    “请叫我师傅!”

    “没问题,马老头!”

    “是让你叫师傅!”

    “好的,马老头!”

    。。。。。。。。。。。。。。。。。。。。。。。。。。。。。。。。。。。。。。。。。。。。。。。。。。。。。。。。。。。。。。。。。。。

    嬉闹了一阵,云开雾散。

    我扶起马自在来到香案前坐定,将散落在地上的纸牒一一收起,恭敬的放在香案的上,同时将黑白二玉牒轻轻放在了纸牒上,请马老头仔细观瞧。

    马老头哆嗦着捧起那两块玉牒:先祖庇佑啊,我马自在能在有生之年得见先祖法器,真是三生有幸,古语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我能亲眼得见此宝贝,也不枉活了此生,说话间,竟激动的老泪纵横。

    “咱能不这么激动不?这玩意又不能张腿跑了,这里又没有外人,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你大可好好的饱饱眼福。”马自在听我劝告,用衣袖拭了拭眼角泪痕,从抽屉内寻得一个放大镜,细细观瞧起来,边看边对我详细的介绍。

    这支白玉牒,触手温润却又有冰凉寒意,敲击隐含金属之声,从纹饰上看,当是唐代之物。要知道,每个时代的纹饰是有时代特征的,就好比我们看电视剧,看人物穿着,中山装是民国时期,绿军装是文革时期一样的道理,这些纹饰,也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呢。

    你来看,马老头将放大镜递给了我:这个白玉牒上刻的是龙纹,说是龙纹,其并不是龙,而是用来表现云朵的花纹,这种花纹,在唐代刻碑、金银器、玉器上频繁出现,常见的唐代龙纹有两种:一种为多齿骨朵云,云头似为“凸”字形状,其后有一条须状云尾,云头边沿呈波齿状;另一种云头似“品”字形,其后亦带云尾,但是云头边沿较光滑。看这个白玉牒的龙纹,云头中部凸出的部分呈梯形,其上有细密的阴刻线,看纹饰属于多齿骨朵云类型,这纹饰的“凸”字形状,恰如一柄出窍的宝剑,传闻,白玉牒属金,蕴含金气且可鼓动调用所处地方的金气。说话间,马老头将白玉牒靠近了他带过来的那把小刀,却感觉微微有些许吸力。

    “切,吸铁石嘛”,我翻了翻白眼。

    “又开始胡说八道。”马自在不满的敲了我一记,却看到所用物件居然是那白玉牒,想起纸牒的下场,不禁惋惜不已,为止气结无语。

第十七章 玉牒真踪3() 
马自在心疼的抚了抚那白玉牒,轻轻置于案上,又取过黑玉牒,自言自语的说道:“这黑玉牒,触手温热,传说,这黑玉牒能够储存或调动天地间的火气,按理,五行之内,黑色数水,这不合乎道理啊!”。马老头眯着眼睛边沉思琢磨,边捏着黑玉牒的纹饰,霍然间,眼睛一亮,低头细看那黑玉牒中部的纹饰部分,却见是纹饰带有着红色的皮壳,随着他的摩挲,越发红亮,他抚掌而笑;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我怕他又受刺激而重现癫狂状态,赶紧凑上前去:“马老头,你明白了之后也该让我明白明白,我这么说你明白不明白?”

    马老头没理我的调侃,招手说道:你来看,这黑玉牒,按照现在科学的说法,材质属于透闪石,其中夹有石墨、磁铁成分故呈现黑色,也叫墨玉。墨玉中根据夹杂黑色斑纹的形状,有乌云片、淡墨光、金貂须、美人鬓等多个品种,但这块黑玉牒的主体部分却黑色斑浓重密集,整体漆黑且呈蜡状光泽,颜色根本不宜雕琢纹饰,可好就好在这块黑玉牒的中间部分,却带有红色的皮壳,这所谓的红色皮壳嘛,按照科学的说法就是氧化铁渗入透闪石而形成,若呈深红色则称为“糖玉”或“虎皮玉”。

    我被马老头的博学惊呆了,这老家伙看起来其貌不扬,却真是飞机上的暖瓶…高水瓶(平)啊。这一堆的转悠名词,说了半天我一个都没听过,只好长大嘴巴继续往下听。

    “更妙的是,在这黑玉牒中间的“虎皮玉”雕刻有兽面纹,这种纹饰是古代器物上最常见的装饰纹样,唐代的兽面纹还没有形成那个时代约定俗成的固定形态,整体嘛,兽面形状介于汉代兽面与宋代兽面样式之间,你看这兽面,呈祀形,阔嘴,有排牙,有如意形鼻,重眉,眉上有较长的阴线纹”,说到这,又急忙拉远了放大镜,使得这黑玉牒在放大镜下加倍的放大。“而且,而且这兽口内还有铭刻,看样子像似荧惑星”。

    “口内含星?这嘴可够大的,嘴这么大,还有脸吗?”我总是忘不了关键时刻调侃他。

    “没错,就是荧惑”,他又抓起了白玉牒,重新看了起来,貌似要确认个什么问题一般:“嗯,这白玉牒上也有星刻,那,你看,这个位置!”

    马老头将手指指在了白玉牒上最大的一个多齿骨朵云纹刻上:“这纹饰的“凸”字形状的头部,也刻着一个小小的星刻,这个应该是太白星”。

    “马老头,怎么太白星都出来了,你不会一会又弄出孙悟空来了吧?我们是活在神话世界吗?”我不满的嘟囔道。

    “太白星可不是神话,这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啊”,马老头对我提出问题的解释总是不厌其烦,他就如同百宝囊一般,什么问题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天有五星,古称五纬,就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为区划,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传闻中玉牒可调动五行之气,还是传闻在流传过程中有所失真?应当是五星之气?不得而知啊!”

    “这些都是修道之人的基础啊,以后你会学到的”。马老头对我解释了五星之后,又去低头看那黑玉牒上的兽面纹。

    “这奇奇怪怪的兽面纹,到底是个什么兽,”我看着那狰狞的兽面,又是问题不断。

    “这兽面纹,又叫饕餮纹,饕餮传说是龙的第五子,十分贪吃,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贪吃到把自己的身体都吃了,?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饕餮是四凶之一。传说黄帝战蚩尤,蚩尤被斩,其首落地化为饕餮,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这根黑玉牒,其上的兽面纹口内含有荧惑星,隐隐透着火光,火燃尽物体为黑色灰烬,倒也符合道理。”马老头放下手中的玉牒,沉声道:“关于道济祖师的传说,这玉牒具有引动天地五气,甚至调令其上所载仙人的能力,我看现在已有的这黑白二玉牒,其上只有纹饰,也不知道如何引动相应的天地五行之气,看来只有五根玉牒凑齐,才能知晓这玉牒之秘了,根据这黑白二玉牒,在结合我派传说,可以推断出其他三根玉牒的大致形状,你仔细挺好,牢记于心。”

    我见马自在庄重的样子,忙点头伺立在旁,听他推断其他三根玉牒的情况。

    “五根玉牒分别是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所制,除了现在现世的黑白二玉之外,其他三玉分别应是青玉牒、碧玉牒和黄玉牒”。

    青玉牒应当纹有唐代常用的花草纹,代表天地间的木气。花纹有牡丹花、多瓣团花、荷、野菊花纹,花叶多呈相叠的“人”字形排列,叶中心往往有一个锥形梗。而草纹的每一单元都可分为头部及尾部,头部为一大一小两枚,分卷两侧,尾呈“s”形,头部的两枝间往往还饰有花蕊形装饰。若你有机会得见青玉牒,还要注意花草纹中应当刻有岁星的星刻。

    碧玉牒上应当纹有螭纹,代表天地间的水气,螭在传说中是龙九子中的二子,有角曰虬,无角曰螭。螭性好望,在古建筑屋脊上的众小兽中,就有他一个,据传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螭纹应附巨眉,眉上还有细密的阴刻线。这碧玉牒的螭纹饰中应当刻有辰星的星刻。

    黄玉牒上应当刻有唐代典型的云纹,代表天地间的土气。这云纹似龙形,但是头细长,上颚长而尖,端部略翘,龙身似铊身但较短,整体看,花纹多为直身且少有盘旋。这黄玉牒的云纹饰中应当刻有镇星的星刻。

    马自在边说,边用笔在纸上涂涂画画,通过黑白二玉牒的样式,模拟的画出了青玉牒、碧玉牒和黄玉牒的样式,并将可能的几种纹饰均涂画其上,递将给我,认真的说道:“看熟之后牢记于心,再将这纸张焚毁,切记切记!”

    我应声收好绘有青、碧、黄三玉牒的纸张,却在事后忘记了焚毁,并因此带来无尽的麻烦,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