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重娇-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变的很消极,她的人生是一眼能望到底的人生,没有什么好期待好争取的。她几乎现在就想变成长门冷居的废话,就让一切尘埃落定。

    小小的她实在是安静地让人害怕,馆陶费劲了心思想哄她开心。但她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点点新鲜的东西就满足就笑。

    馆陶看她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坐着,问她什么都不说,也什么都不要。她的眼泪一下就崩溃般地掉下来。又怕阿娇看到,赶紧背过身去用绣帕拭了。换了一副笑脸才问阿娇道:“娇娇,你喜欢吃肉,中午叫做什么肉?”

    阿娇还是没有说话,她轻轻地摇了摇头,没有说到底是不吃还是随便。馆陶却一下忍不住了:“娇娇,你到底哪不开心?还是哪不舒服?”陈午一直劝她说孩子反常是哪不高兴了,大人不要再逼她,让她缓缓。

    没有不开心,也没有不舒服。

    阿娇想告诉她,但是心那么懒,懒得说一句话都觉得多余。

    馆陶急了:“你倒是说话啊,几天了谁跟你说话你都这样。你想急死我跟你爹啊,我都要疑心你是不是撞邪了,要去请人做法事了。”她说到后面,声音因为激动微微发颤。

    馆陶顿了顿,又想到她是从家宴回来就这样的,海棠也说那天晚上她睡梦靥了。心下还真有些信小孩子,备不住撞邪了也是有的。不免有些心慌了,语带哽咽道:“都怪我,你一向懂事,我又是个粗心的娘。”

    “娘,我没事。”

    阿娇听见自己的声音,她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她,站在一旁冷冷地看着自己在说话。

    馆陶终于在女儿面前哭了出来,她哭着问:“你没事,你哪没事啊?你现在这样跟个小老头一样,娘都要急死了。”

    她的眼泪一滴一滴掉在阿娇身上,阿娇心疼她,她伸手去擦她的泪。嘴里不觉就说道:“娘,我真的没事,就是觉得挺没有意思的。”

    馆陶一下就变脸了,她也不哭了,怒目瞪着阿娇:“哪没意?怎么就没意思了?全家上下都疼着你,宠着你。娘十月怀胎把你生下来,一点点把你养这么大,就是要你活的开心活的恣意。你哪委屈了哪不如意了?几岁的小孩就知道没意思。”

    开心恣意?

    阿娇望向馆陶,她的妆都哭花了,她的脸庞那样柔和,眼神那样忧伤,像极了她上辈子每次睡后坐在她床边的妈妈。妈妈一直也希望她活的开心,所以从不在她面前说起她的病,总跟她说以后要带她去这去那的,但是没有以后了。妈妈在她死后她也是这样伤心的吧。她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再生一个孩子?她和爸爸有没有开心一点?

    阿娇也哭了,想起上辈子没有能孝顺的父母,又看着眼前为她伤神的馆陶。她终于好像醒过神一般有了生气一样扑到馆陶怀里,不停说对不起。她一直想着自己的难过,没有去想到父母亲人的感受。

    哭过之后,阿娇心里好受多了,再看向馆陶也有些不好意思。馆陶也不叫人伺候,自己打了水来给阿娇净面,又给她重新梳妆。她一边给她挽发一边说:“娇娇,佛教说由心入魔,你又小又聪明,思虑的多。哭过就好了,怎么能说没有意思呢?等过两天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一家去出游。城外有各种各样的鸟:溷章、白鹭、孔鸟、鹍鹄、鹓雏、鵁鶄,阿娇你还没有见过吧。有的鸟冠毛翠绿,有的鸟颈毛姹紫。生的都特别美丽,叫声婉转动听。河水清亮,河边的树也多,有的树娘都叫不上来名字。这些树的枝条在风中摇曳,或隐或现。阿娇你说好不好呢?”

    馆陶挽好头发后又给她插发饰:“娇娇,活着有意思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我每每累的不想说话时,回到府中,看到你们兄妹三个。只觉得,好的不能再好了。”

    是啊,春天的花,夏天的风,秋天的雨,冬天的雪。全都值得留恋。

    在下雨的夜晚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心宁静的仿佛世界温柔的和你一起静谧下去。

    早上起来,喝一碗撒着葱花带着热气的羊肉汤。

    漫长的午后,坐在焚香的案前弹一首鹿鸣。

    睡前母亲温柔的双手。

    这些全都是尘世简单的幸福。

    阿娇看着铜镜中的母亲,心中温暖又愧疚。自己现在拿着最好的牌,即便是金屋藏娇又怎么样呢?她和刘彘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地一起长大,她并不是历史上那个骄纵任性的阿娇,她也不会让陈家变成挟恩求报的外戚。

    重活的这一世,本来就是上苍所赐。

    又为什么不好好活呢?

    “犓牛之腴,菜以笋蒲。”她轻轻念了出来,笑着对母亲说:“我读枚乘的七发,他说此亦天下之至美也。我也想尝尝呢。”

    馆陶连声道好,吩咐人去厨下传话。

    中午阿娇就吃到了被枚乘赞为人间美味的佳肴,汉代菜肴的刀工已经比较讲究,搭配上开始重视颜色、质感、口味、形状以及荤素等方面的结合。又是公主特意吩咐点的,厨下使出了十分力气来做。嫩牛肉片成极薄的片,跟着竹笋和香蒲一起炒,异香扑鼻。牛肝菌和着鸡肉熬的汤,q弹嫩滑,鲜美异常。

    阿娇胃口大开,一口气吃了两碗饭。

    馆陶更是高兴地叫赏厨下的人,说他们伺候的好。用过饭,阿娇照旧要看会书再睡,馆陶心下真觉得她是因为玲珑聪慧才忧思过甚,哪肯叫她再看。非拉了她去院里散步,说花园的菊花开的正好,很是该赏玩。

    菊花历来高洁,文人骚客无不爱它。李白说:“时过菊潭上,纵酒无休歇,泛此黄金花,颓然清歌发。”郑思肖也赞它:“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坠北风中。”

    阿娇望着满园开的正好的菊花,红的、黄的、白的、墨的、紫的、绿的、橙的、粉的、棕的、雪青的、淡绿的,灿烂无比,恍如春天。只觉得它们热烈极了,生气勃勃。摸摸头无奈地想可能是情怀不够吧,她此时想的起来的就是屈原说的:“夕餐秋菊之落英。”

    一想到吃,她跑过去对着正在和丫鬟们摘花预备簪花的馆陶说:“娘,晚上吃菊花鱼吧。”

    馆陶情不自禁笑着指她额头说:“叫你散心赏花,你又想着吃了。”孙氏在旁边打趣道:“翁主喜欢吃才好呢,小孩子就是得胃口好,晚上奴给翁主做。”

    一时,都笑了。

    阿娇也笑了,笑声中她觉得此刻自己的心境宁静极了,也轻松极了。不再害怕不再彷徨不再犹豫,不再因结果而害怕。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二章 废后() 
前155年薄太皇太后薨,无子无宠的薄皇后也终于在前151年的九月被景帝废黜,退居别宫。废后是大事,但就是薄氏族人都说不出话来,一个二十多年无子的皇后是坐不稳皇后之位的,更何况已立太子。

    栗姬距皇后之位又近了一步。

    太子之母,立为皇后,理所应当。

    然而栗姬实在太浅薄了也太善妒了,在景帝因为生病心生疲倦之意向她托孤时,希望她能在景帝百年后照顾好其他嫔妃皇子。言中之意,已准备立她为后。

    栗姬能因为反感馆陶献美人与她争宠而心生怨怼,从而拒绝馆陶。当下又怎么肯答应照顾景帝其他宠妃和皇子,她怒不可遏地拒绝了景帝,言辞很是不敬。景帝为之大怒,但忍而不发,心中对栗姬的好感也几乎要被最先欣赏的真性情给磨平了。

    馆陶就笑着跟窦太后说她:“蠢,这下皇帝该是真心恼她了。”心下却是一冷,栗姬只怕以后比吕后有过之而无不及,吕后是元后,且有嫡子。戚夫人自恃得宠日夜在高祖面前啼泣要立自己儿子为太子,若不是朝臣反对,吕后又有手段,高祖早改换太子了。要知道当时已立吕后嫡子刘盈为太子,换了谁能不恨戚夫人?而如今众嫔妃再受宠也没有与她栗姬有如此仇怨,她就能说出那些嫔妃皇子是死是活不与她相干。

    等她当了太后,怎么能指望她只是远远打发了这些皇子去就藩也就罢了,为新帝博一句仁慈宽厚?尤其是刘彘幼子可爱,景帝多有宠爱,更是与太子同一天进封。馆陶自己又多有得罪她,栗姬只怕不会轻易给刘彘和阿娇好日子过?

    景帝尝属诸姬子,曰:“吾百岁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心衔之而未发也。

    史书上不过寥寥几句,其后的风云暗涌不足为外人道。

    阿娇很同情薄后,这个舅母是当之无愧的贤后的代表,她虽然无子,却不迫害欺压景帝的皇子嫔妃。景帝光是活到成年的皇子就有十四个,更不要说她作为薄太皇太后的侄女还巩固了景帝当年的太子之位。景帝能够顺利即位,她可以说功不可没。

    听说此次废话,还是薄后自请的,景帝不肯她就长跪不起。

    薄后如此贤惠温良,景帝虽不宠她,却是真心敬爱她。她尚且如此下场,来日同为母族上位同样十年无子的她呢?

    阿娇站在黄昏起了风的宫殿门口,看着未央宫的方向。虽然只能望到模糊的宫角,但她能想见未央宫里灯火冷清。提着琉璃灯盏,笑着对刘彘说不要送她,说完转身就走。自定亲后,她和刘彘的来往只增不减,两个母亲也喜闻乐见。

    她心里不是没有愧疚的,刘彘才六岁,他喜欢阿娇姐,把他当朋友,分享给她他所有的喜怒哀乐。但是她已经在利用他,她已经把他当做大帝,在他面前展现最好的一面,力求让这青梅竹马来的更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一点。

    她回头去看,已经走出那么远。刘彘还站在宫门口望着她,她有些心酸又有些温暖,笑了笑,明知道这笑容他看不见。

    阿娇和刘彘的婚姻如果说一开始政治联姻的成分还不那么明显,那在栗姬惹恼景帝后。两个母亲达成了默契一般开始为刘彘争取太子之位,想要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

    馆陶姐弟三人,刘武和景帝因皇位到底有了嫌隙,唯一的大姐自小又疼他,馆陶的话是很有分量的。当馆陶不时在景帝面前说栗姬的坏话,还经常夸赞刘彻,景帝对栗姬的恼恨自然更严重了。

    前150年正月,王夫人暗中指使大臣以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理由奏请立栗姬为皇后。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勃然大怒:“这是你应该说的话吗!“下令论罪处死大臣,要废掉太子刘荣。窦婴在七国之乱后,因为才华确实过人,景帝任命他为太子太傅,被废的时候,窦婴坚决反对,但反对无效。窦婴以不上朝请病假来反对废太子。最终,太子被废,改封临江王。

    废黜栗太子,窦太后又以****先贤兄终弟及想要让梁王当继承人。在外袁盎和其他参与议嗣的十多位大臣,劝阻景帝,景帝本就不肯借此回驳太后。而在内馆陶也劝说窦太后,父子相传才是汉家正统,倘若如此论,父亲的帝位和弟弟的帝位都应先归还。说的多了,窦后也自觉不对,从此也就不再提让梁王作继承人这件事。

    同年四月立王娡王夫人为皇后,因为皇子刘彘圣彻过人改名为彻立为太子。

    至此,馆陶和王夫人算是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两姑嫂经了此事,馆陶不向景帝进献美人也很久了,又有两桩儿女亲事。关系更是好的不行,馆陶往未央宫走动的更勤了。

    至于栗姬,说是宠冠后宫也不为过。但一旦景帝下定决心后,她甚至连景帝的面都见不到,没有两个月栗姬就郁郁而死。栗姬像一朵带刺的玫瑰一样,只为爱情而活。当爱情死了,她也就再活不下去了。

    而景帝似乎忘了她,只有为栗姬修建的超规格的陵墓隐约透露了一点景帝对栗姬的深情。但在栗姬死前,宫中传闻她泣血了三天要见景帝,景帝言其负罪拒不相见。她死后,甚至不让刘荣从封地赶回来奔丧。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以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帝王心性,就是这样吗?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阿娇不禁忍不住侧头看刘彻,景帝舅舅给他改的名字很适合他,刘彻确实特别聪明。延请的太子太傅无不夸他灵性过人,每次阿娇看到他都好像看到上辈子整个学校甚至地区都特别出名的天才同学。她禁不住想,刘彻搁在现代,清华北大是跑不掉的。

    这么聪明的他,一旦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帝王,又有谁能抗衡他呢?又有谁和他玩的过心机呢?

    似乎是感受到阿娇的目光,一侧安静读书的刘彻向她投来一瞥。宁静的午后,幽静的宫室里弥漫的是昼夜不息的设落翅香带来的暗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