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甲轰鸣-第7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
但林海同样也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将思晶人从Y国清除,那么有极大可能,伦敦会成为下一个纽约,变成另一个泰晶感染区域。
中东的情况稍有不同。
GDI在那一地区军力不算多,整个中东地区,除了在战略地理位置上比较重要外,原油需求方面,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变得更加的重要。
再是有GDI提供技术帮助,但全世界在军事装备方面,依然是需要油料供应的,只有少量装备可以改装为电驱,而民用方面,就算各国在力推新能源工具,但是大家用的最多的载具,还是燃油载具,这就使得人类社会在短时间内离不开化石能量。
而目前几个重要的产油地区,M国正处于战争当中,石油开采基本已经停止,现有的出产也大多只能供应其国内消耗;E国的几个产油地区受到了思晶人破坏,缺乏资金的E国想要恢复开采需要一些时间,更何况E国是气比油多,要他们供应全球还有些困难。
而中东地区,大部分地质环境不太舒适,泰晶在此区域并不能快速传播,而思晶人也对这一地区不够重视,或者应该说它们攻击重心是那些重要国家和人口密集居住区域,而不是地广人稀的沙漠、戈壁地带,所以在这里进行作战的,主要还是神圣兄弟会下属武装以及当地极端武装组织。
尽管神圣兄弟会在装备技术上不如GDI,却也比当地国家政府军的先进一些,而且他们的人还更能打,还专门冲着GDI驻地,石油开采地区展开袭击,导致油要么采不出来,要么开采出来的却又运不出来。为了保证全球能源供应上的正常,这里同样也需要足够的军力来维持秩序,好让这里开采出来的石油能安全运到各处——因为思晶人在此地军力不强,中东一带也就成了目前石油供应最主要的产地,GDI不需要在这一地区派驻太多军队,毕竟这里还有当地政府军队协助他们。
可惜兄弟会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自从欧洲思晶人几个战场失败,被人类军队击退后,他们在中东一地展开的袭击就更加的频繁,更加的猛烈,在他们自己的伤亡直线上升的同时,GDI方面的损失以及士气也难以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两个主战区域都同时派去增援,但林海手上并没有这个充裕兵力来供他随意调配。欧洲大陆上的战斗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就完全结束,在彻底消灭思晶人太空武力,以及消除虫洞传送的威胁前,他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来保证各地的绝对安全,那自然只能在各地保持一定的军力来应对各种突发危机——三国首都受到直接攻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东地区需要增援来压制各种骚扰和袭击,Y国方面更是需要大军来反攻首都,那么他手上那二十来万的机动部队,要给谁,就成了一个较难决定下来的问题。
开这个会的目的,自然是想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兵力调配问题,却不料变成了一场争吵,几位不同战区的将军们都希望自己先得到这些支援。
驻中东战区的将军认为,自己战区内的敌人虽然实力不算很强,但是自己手上的兵力同样也不多,他们可以击退每一次袭击,却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断绝袭击,所以他们需要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来消灭叛军的根本,至少也要重创叛军,打掉他们的元气,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展开袭击,至于说Y国那边,反正他们也成功遏制住了思晶人的攻势,将对方给困在伦敦市内,那么多等上几个月也不是问题,等到中东解决了那些武装组织后,再派大军反攻伦敦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Y国战区方面的将军们当然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他们的战斗已经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地步,只要有足够的军力,就能立刻反攻伦敦,收复这座城市,拔掉思晶人插在欧洲的这颗钉子,至于中东那边,反正他们也坚持了那么久,损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再多坚持几个月更没有问题了,更何况林海都打算把装备优先供应给Y国战区的前线部队,那么说明Y国战区的情况更重要一些,援军当然就更应该先到Y国作战了。
在这个问题上,林海确实有些犹豫不决,从内心上讲,他当然想两个地方一起解决,但手上没有同时解决两个战场的兵力——将部分克隆人部队从地面部队调到太空军,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消弱了地面部队的战斗力。
而刘焱同样也没办法给他一些建议。刘焱在中东战区也战斗过不短的时间,对那里的情况还是相当了解,他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结束中东的战斗,是不可能的事,那里几乎完全是游击战的状态,防御武装分子袭击GDI有着完备防御能力的驻地,自然要轻松一些,人员、装备损失最大的主要集中在那些巡逻队身上,GDI不去找他们,武装分子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即使每次袭击都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会付出惨痛代价也在所不惜,但GDI若想主动出击剿灭那些武装组织就不可能了。
那些基本上没有一个固定据点的游击队,根本不会给GDI一个围歼他们的机会,每一次打击,也不过是杀伤他们部分成员,摧毁部分装备,有着本地群众基础的武装组织要不了几天就能恢复损失,除非学习当年的蝗军,搞出那些无人区,否则武装组织可以说是杀之不绝,只要有人,他们就有兵。
想要剿灭他们,只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172()
1172
“但是现在不理会中东那里也不行呢。”再次和刘焱小声讨论起来,林海也是一阵摇头,刚才刘焱也对他说了自己的看法,和林海的意见相近,对于中东的治安战,主要目的是正规军大军团作战的GDI陆军部队,全员重装部队,能和思晶人地面部队正面交锋,但打这种治安战,他们却并不适合。
“那个位置很重要,不说失去那里会影响到全球能源需求,单是现在这种情况,就已经令人头痛了。”刘焱说道,“前两天收到情报,全球原油价格疯涨,到处都在闹油荒,很多国家已经启用战略储备油,再这么影响下去,估计安理会也要坐不住了。”
“他们已经坐不住了。”林海叹息一声道,“你以为我为什么会在这个问题上犹豫?原本我早就决定把所有能动的部队都调去Y国,先把思晶人从伦敦赶走,省得它们把伦敦也变成泰晶产地,然后就能集中兵力去北美了。可是现在呢?”
“安理会向GDI施压了?”全部心思都集中在对兄弟会情报收集上的刘焱,自然不清楚上面的事,虽然这件事与兄弟会的行动有关系,但他似乎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也不是说施压,他们的态度还没那么强硬,知道是我们在挺他们,说话也不可能用那种上下级的方式。”林海回道,“但也算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不能再继续这么下去,全球经济因为和思晶人的战争,尤其是M国受到攻击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冲击后,如果能源市场再受到影响,那么大家就只能转到战时经济才能把战争继续下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需要转战时经济就能维持。”
“副作用的问题吧?他们大概不希望战争打得太过惨烈,这样战后恢复也是很要人命的。”
“不惨烈怎么可能?”林海冷笑一声,“初步统计,从纽约落到思晶人手上开始算,到现在已经有近千万人死伤于这场战争,这还是在我们目前处于一定优势的情况下的数据。难道他们认为这个数据还不算惨烈?非得人类死上一半人口才能算叫惨烈么?”
“说到安理会,M国Y国F国难道还没有着急?他们可是被人打了,M国人失去了大片土地,Y国人首都现在都还落在别人手上,F国人也被攻击了好几次呢。”
“他们自己也有分歧。Y国人自然是支持GDI全力增援Y国本土,Z国、E国方面却希望我们优先考虑一下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保证各国社会运转不出问题。他们自己都还没有完全决定下来,所以也就只能是给我一个提醒。”
“那你又是怎么想的?总不能让他们就这么一直吵下去吧?”看着桌前那些个个年龄往五十岁以上飘却中气充足的将军们,刘焱颇为担心的问道,“把时间浪费在这里好吗?”
“因为我也还没决定下来啊。”林海揉着太阳穴,也是一脸的惆怅,“中东那一块对于我们来说,是块鸡肋,但对于整个人类世界来说,却很重要,如果再多一点时间,让我们对全世界能源进行改变,将人们对化石能源的强大需求转变过来,变成全电能源的话,中东的地位自然就会下降,这个时候我们也无需难以抉择了。”
“没办法,那个时候我们眼界还不够远,为了技术自保,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技术帮助,并没有全面进军能源市场。”说到这件事,刘焱是比较清楚的,当初他在这件事上给林海的建议也趋于保守范围,“可没想到现在战争规模会大到这个地步,甚至超出我们原本的准备。”
“现在再来对全世界能源市场进行改变,时间上有些来不及,我们可没办法把全球几亿辆烧油的汽车在短时间内全变成电驱车,所以中东那块地确实不能不管。只不过如何在眼下这种到处都需要重兵支援的时候,保证能源供应不出问题,这是个难题。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优先保证Y国的战事,最好能在本月内进入伦敦,至少要在市区内占据一角,为之后完全收复伦敦做好准备工作。这种情况下,要我们分出兵力去中东,确实让我为难。”说到这里,林海看着刘焱,“你在中东待的时间也不短,甚至比我还久一些,有什么好建议能在短时间内稳定一下中东地区,好让我们的主力部队先解决Y国?”
“我能有什么好建议啊。”刘焱连忙回答道,“我在中东虽然待了好几个月,但基本上就是在基层作战,只知道驻地周围的部分情况,要给出好建议,我这点儿道行还不够。”
林海微微摇头,有些苦恼的念叨起来:“以前那些家伙没有得到兄弟会、思晶人支援时,我们的战斗无人机镇压他们效果极佳,只需要几万架攻击蜂就能保护好那些油田和精炼厂,但是自从那些家伙向极端武装组织笑提供了电磁脉冲炸弹,我们的无人机就仅能护卫各大基地,再不能参与围剿行动了!现在我要从哪儿去找那么多人来弥补战斗无人机的空缺?”
“Z国方面怎么说?”刘焱问道,“这次一次就派出三十万部队参与GDI军事行动,还只是第一批,后面应该还有更多兵力参与进来吧?”
“哪儿那么快就能派出第二批部队。”林海翻起了白眼,“第一批部队其实早就在国内进行了长时间培训,还有先期进入GDI的Z国军人提供实战经验,所以他们才能一上战场马上就能派上用场,第二批虽然也在进行专门培训,可并不是几天内就能投入战场的,相应的装备、物资,也需要一些时间来筹备,没个两、三月,他们还出不了国。更何况欧洲这边出了这么多事后,国内也不可能马上再派人出国作战,他们起码要先保证好国内安全后才会说再派人的事。三十万精锐部队,哪儿是说有就有的,国内的情况你我都还是知道一二的,现在可不是二战那种不把人命当回事的时代,不经过好好训练,难不成要在战场上用血来学习经验?”
“也就是说,目前我们能用的,就只有原本的那些部队,再加上三十万Z国派遣军?”刘焱惊讶的说道,“但是我们的摊子铺那么大,到处都需要驻军,到处都需要防守,这点兵力怎么可能够用!”
“所以啊,到处都需要兵,但我们却又没那么多人手来用,我这才向安理会要来了GDI自行征兵的权限嘛。可惜那些征召来的新兵,大部分都是没什么经验的普通人,只有少数是有过服役经验的老兵,各国原来参过军的退役军人,大多早被各国给提前征召回去,我们抢不过他们自己的国家。所以新兵到现在都还不敢轻易派到最总前线那种绞肉机战场,只能让他们去更和缓一些的二线作战,而且我们自己征召的新兵在数量上也比较少,我们现在可以放心依靠的,还是以前铁鹰时期搞出来的那些防卫团老兵。”
“算上他们,人数还不够。”防卫团的事,刘焱自然很清楚,这还是当初他和林海一起商量着搞出来的东西,所以他对整个铁鹰组织建立的外围军团规模、装备、人数都是知道的,“不过我记得防卫团主力,还是在守我们在索马里的基地吧?”
“一部分在索马里基地,另一部分在亚尔文森基地,还有一些机动部队。”虽然刘焱没有说太清楚,但林海还是知道对方明白了他的想法,“中东那边,我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