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甲轰鸣-第7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部分在索马里基地,另一部分在亚尔文森基地,还有一些机动部队。”虽然刘焱没有说太清楚,但林海还是知道对方明白了他的想法,“中东那边,我打算就让防卫团的人去,他们之前也在那里进行过作战行动,对当地情况也还是比较熟悉的,虽然人数还不够控制整个中东地区,但如果只是保护油田,加上我们原本派驻在中东一带的驻军,那还是够用了,只要石油供应不出太大问题,那么安理会那边我们就算有个交待了。”
“可还有一些问题,”刘焱说道,“我们增援,兄弟会也可以对中东那里的叛军组织提供更多支援,人手他们提供不了,不还有思晶人吗?这么一来,我们增援个万来人去中东意义并不大。”
“这就是我一直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我也知道人不够,和敌人拼这个就等于是玩添油战术。”再次长叹一声,林海又说道,“看起来,我们得大出血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怎么做?”
“下点血本加强一下无人机的EMP防护能力,用大量无人机来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反正中东战区GDI基本处于防守之势,并不需要真的去主动围剿那些叛军,如果只是用无人机来减少人员损失和保证部队士气,那还是我们更有利一些。”
“运用无人机的话,且不说赵武那些人会不会有什么不满,想要给所有无人机都安上EMP防护模块,那成本可就高了去了。要能防御住思晶人那种电磁脉冲武器,普通的方式效果并不好,M军在北美就已经了不少苦头,他们的飞机根本就飞不进离子风暴中心地带,进去就失控,不管是有人机还是无人机都同一个下场,就算是我们也损失了不少的飞机才成功找到合适的防护装置。”
“所以我才说得下血本才行,好在给中东叛军提供军火的兄弟会,技术上和思晶人还是有差距的,我们需要极高的技术手段才能防御思晶人的攻击,但兄弟会的就不必那么费心了,他们也不可能给那些我们只需要认真就能解决的叛军提供太先进的武器。再说了,一个合格的士兵,要从他出生算起,成长十八年到二十年,再经过三个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培训,而无人兵器只需要流水线一转就能持续制造,比起用人命来填战线,损失一些制品又算得了什么。至少得坚持到我们解决Y国的战事后吧。”这句话的意思,还是证明了林海内心并不愿意把作战重心放到中东那个地方,他还是想优先解决Y国的战事。
1173()
1171
GDI是个军事机构,还是一个实战性质的军事机构,不是什么可以随意高谈阔论的庙堂。再是怎么由各国派遣军人参与的联合机构,它也是军队,是军队就不可能把所有事都由会议来讨论才能通过。
更何况为了防止出现那种因为参与国军队受到国内指示而拒绝服从GDI指挥的情况发生,林海还专门让安理会通过GDI可自行募兵的权利,得到了一些并非由各国派遣而来的部队,再利用从安理会拿到的部分人事任免权,将各国将领和他们带来加入GDI的部队尽可能分开指挥,这样才能进一步遏制住GDI内部各立山头的情况。
尽管林海说是他有决定性一票,而那些将领们可能并不会对他这个小年轻有多少信服,但这并不妨碍他开口讲话,做出决定的时候,那些将领能有多少反对声音。
军队也是一个讲实力的地方。
林海虽然年轻,他所代表的铁鹰组织同样也很年轻,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实力就很弱。事实上,有理智的清醒之士都很清楚,人类目前能和思晶人打成这个模样,如果不是铁鹰提供的先进技术装备,甚至一直冲在作战的前线和思晶人太空武力争夺制宇权,只怕人类早就已经被思晶人给打得溃不成军了。
当然,这同样也给其他人一个醒,告诉了他们,铁鹰的实力有多强,有多硬,好不好惹。
除了疯子和敌人,没人愿意真正得罪铁鹰这个神秘程度并不比思晶人小的组织。
所以别看之前将军们争得热闹,但林海一开口,所有人都静了下来,听他安排起那些工作而不再有任何的反对声。
装备物资优先供应给前线作战部队,这一点其实大家本就没有多少意见,都是军人,都清楚前线的情况,别看现在在Y国的作战部队前线上拼杀的大多都是无人兵器部队,但因为在技术上不如思晶人的无人兵器,所以损失也比思晶人的更高,以及于有人部队也时不时要顶上去维持住战线。
而且自从上一次GDI太空舰队协助地面部队歼灭了一支规模庞大(由于不断增兵,那支原本只是师级单位的思晶人部队最后统计被消灭约一个军的规模)的思晶人部队后,让各方高层再一次认识到武力的重要性——尤其是认识到这样的太空武力是掌握在林海为首的铁鹰一系手上后,更是让各方高层清醒许多,少了许多的不明智心思。
关于装备的分配,就这么顺着林海的决定而定了下来,但对于下一项重要议题,关于兵力重新调动部署的事,他们又再一次争论了起来。
谁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兵力更充足一些,谁都希望自己负责的战区更受重视一些。
而目前争论中最大的两个战区,一个就是现在还陷入激战,一直没有多少进展的Y国战区,另一个便是中东战区了。
Y国战区现在仗还在打,Y国政府自然也希望得到更多的增援来帮他们更快的打赢这场仗,收复失去的首都。
中东地区的指挥官们,尽管他们那里的战斗规模都不大,但是战斗密集程度也并不低,几乎每天某地都会有战斗出现,而当地政府军却都靠不住,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对付一下那些背后有兄弟会支持的武装团伙都是不堪一击,全靠GDI驻扎在中东的部队在替他们维稳,但这过于频繁的作战,令GDI长驻中东地区的部队长期处于一种精神紧崩的状态不中,疲惫不堪的同时,任务却又越来越重,尽管GDI长驻部队有先进武器装备,对那些地方武装有着绝对性的优势,可面对这样无穷无尽的骚扰一般的袭击,也是吃不消的。
应该说对付这样的袭击,无人兵器其实是最适合的,只不过因为在Y国战场上同样也需要无人兵器部队,而且这些无人兵器损失也是极为巨大,导致原本可以补充到中东地区的无人兵器数量锐减,更多防区只能靠人来填补后,驻扎在那里的GDI部队压力就更大了。
因此,这两个地区的负责指挥官,就对欧洲大陆战斗结束后,那些可调动部队的调配权起了争执。
面对这样的争执,林海一时之间也难以下定论,毕竟两方的理由都很充足,都确实是需要增援。Y国那边别看有十万以上GDI部队,再加上二十几万Y军,数量上看还很充足,但他们要面对的是思晶人军队,在损失交换比上比中东地区驻军更高,单靠那里原本有的军队想要将占据伦敦的思晶人赶走,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是巨大的——人类并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代价,尤其是他们本不用付出巨大代价的前提下更是如此。
但林海同样也知道,如果不能尽快将思晶人从Y国清除,那么有极大可能,伦敦会成为下一个纽约,变成另一个泰晶感染区域。
中东的情况稍有不同。
GDI在那一地区军力不算多,整个中东地区,除了在战略地理位置上比较重要外,原油需求方面,也因为这场战争而变得更加的重要。
再是有GDI提供技术帮助,但全世界在军事装备方面,依然是需要油料供应的,只有少量装备可以改装为电驱,而民用方面,就算各国在力推新能源工具,但是大家用的最多的载具,还是燃油载具,这就使得人类社会在短时间内离不开化石能量。
而目前几个重要的产油地区,M国正处于战争当中,石油开采基本已经停止,现有的出产也大多只能供应其国内消耗;E国的几个产油地区受到了思晶人破坏,缺乏资金的E国想要恢复开采需要一些时间,更何况E国是气比油多,要他们供应全球还有些困难。
而中东地区,大部分地质环境不太舒适,泰晶在此区域并不能快速传播,而思晶人也对这一地区不够重视,或者应该说它们攻击重心是那些重要国家和人口密集居住区域,而不是地广人稀的沙漠、戈壁地带,所以在这里进行作战的,主要还是神圣兄弟会下属武装以及当地极端武装组织。
尽管神圣兄弟会在装备技术上不如GDI,却也比当地国家政府军的先进一些,而且他们的人还更能打,还专门冲着GDI驻地,石油开采地区展开袭击,导致油要么采不出来,要么开采出来的却又运不出来。为了保证全球能源供应上的正常,这里同样也需要足够的军力来维持秩序,好让这里开采出来的石油能安全运到各处——因为思晶人在此地军力不强,中东一带也就成了目前石油供应最主要的产地,GDI不需要在这一地区派驻太多军队,毕竟这里还有当地政府军队协助他们。
可惜兄弟会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自从欧洲思晶人几个战场失败,被人类军队击退后,他们在中东一地展开的袭击就更加的频繁,更加的猛烈,在他们自己的伤亡直线上升的同时,GDI方面的损失以及士气也难以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两个主战区域都同时派去增援,但林海手上并没有这个充裕兵力来供他随意调配。欧洲大陆上的战斗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并不是说就完全结束,在彻底消灭思晶人太空武力,以及消除虫洞传送的威胁前,他自己都没有足够的信心来保证各地的绝对安全,那自然只能在各地保持一定的军力来应对各种突发危机——三国首都受到直接攻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东地区需要增援来压制各种骚扰和袭击,Y国方面更是需要大军来反攻首都,那么他手上那二十来万的机动部队,要给谁,就成了一个较难决定下来的问题。
开这个会的目的,自然是想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兵力调配问题,却不料变成了一场争吵,几位不同战区的将军们都希望自己先得到这些支援。
驻中东战区的将军认为,自己战区内的敌人虽然实力不算很强,但是自己手上的兵力同样也不多,他们可以击退每一次袭击,却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断绝袭击,所以他们需要一支强大的机动部队,来消灭叛军的根本,至少也要重创叛军,打掉他们的元气,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展开袭击,至于说Y国那边,反正他们也成功遏制住了思晶人的攻势,将对方给困在伦敦市内,那么多等上几个月也不是问题,等到中东解决了那些武装组织后,再派大军反攻伦敦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Y国战区方面的将军们当然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他们的战斗已经到了一个较为关键的地步,只要有足够的军力,就能立刻反攻伦敦,收复这座城市,拔掉思晶人插在欧洲的这颗钉子,至于中东那边,反正他们也坚持了那么久,损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再多坚持几个月更没有问题了,更何况林海都打算把装备优先供应给Y国战区的前线部队,那么说明Y国战区的情况更重要一些,援军当然就更应该先到Y国作战了。
在这个问题上,林海确实有些犹豫不决,从内心上讲,他当然想两个地方一起解决,但手上没有同时解决两个战场的兵力——将部分克隆人部队从地面部队调到太空军,从另一方面讲也是消弱了地面部队的战斗力。
而刘焱同样也没办法给他一些建议。刘焱在中东战区也战斗过不短的时间,对那里的情况还是相当了解,他知道想要在短时间内结束中东的战斗,是不可能的事,那里几乎完全是游击战的状态,防御武装分子袭击GDI有着完备防御能力的驻地,自然要轻松一些,人员、装备损失最大的主要集中在那些巡逻队身上,GDI不去找他们,武装分子也会自己找上门来,即使每次袭击都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会付出惨痛代价也在所不惜,但GDI若想主动出击剿灭那些武装组织就不可能了。
那些基本上没有一个固定据点的游击队,根本不会给GDI一个围歼他们的机会,每一次打击,也不过是杀伤他们部分成员,摧毁部分装备,有着本地群众基础的武装组织要不了几天就能恢复损失,除非学习当年的蝗军,搞出那些无人区,否则武装组织可以说是杀之不绝,只要有人,他们就有兵。
想要剿灭他们,只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174()
1174
“你确定要上这条船?”Y国普利矛斯港区,林海和刘焱正穿着普通尉官的制服,看着那艘停派在海港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