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甲轰鸣-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舰岛下方位于船体底部位置,被六座230毫米三联装副炮所包围的地方,是一座小型机库,容纳量不大,满打满算也只能搭载六架大型穿梭机或者一个中队的太空战斗机和三架小型穿梭机。并且这一型战舰还没有轨道空投的能力,完全就是一款太空舰队战用型战舰,功能上虽然还不如比它更小的科迪亚克级战巡舰,但是在对舰作战能力上,更有威力。

    至于还没有决定下来的装甲,就算以林海目前所掌握到的知识也知道,反正目前要对付是主要还是思晶人,那么全面使用耐高温的陶瓷装甲以及烧蚀装甲,再加上特殊的高温挥发型涂料,就足够让这一型战舰的防御能力不仅超过老旧的科迪亚克级,甚至还能超过还算是新锐战舰的海巨兽级这毕竟是一款还没有开始投产的设计图,在面对不断改进的材料技术时,同样也能不断改进设计图。

    林海甚至打算,等凯恩博士最近才研发出来的偏转护盾技术能够小型化,不再只局限于公里级大型人造天体才能搭载后,给这款体型同样不小的战列舰也加上一套巨大的体型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升级空间。

    为了不占用太多人手,鲲鹏级战列舰从设计之初就考虑过自动化程度与反过于依赖ai控制之间的平衡,比起满编需要五百人的科迪亚克级战巡舰和海巨兽级重巡洋舰,这一级战列舰最低只需要一百人就能正常运行,满编制也不过三百人,在人手需求和不得大量使用ai自动控制上取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这个船员需求并不固定,也随时可以根据作战目标的不同需求进行增减。

    总之,一翻讨论下来,不论是拿出这款设计的托温中将,还是最后决定是否使用这款设计的林海,都很满意,甚至林海直接希望将第一艘服役的鲲鹏级战列舰当成自己的新旗舰之前的海巨兽级重巡洋舰“利维坦号”大损后已经没有了修复的价值,只能废弃。

    “设计图最终修改,大概是在一周内完成,”托温对林海说道,“然后调整船坞生产线和准备模具,差不多也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毕竟之前我们还从没有制造过那么大的战舰,所需要的设备以及空间都是全新的,这方面上马虎不得。不过鲲鹏级毕竟从设计之初同样有考虑过量产化的简易度,所以模块化也很高,除了第一艘制造时需要全程注意以避免出现设计时没能发现的问题使得制造时间会较长外,后续舰的制造速度并不会比科迪亚克级战巡舰长多少。别看这一级属战列舰,体型更大,可消耗的工时却相当的少。”

    “平均下来,就是一周一艘吗?”林海点点头,对这个建造速度表示满意。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本时空人类制造一艘不到鲲鹏级太空战列舰一半长度的水面舰艇都需要一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下水后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海试确认没有问题后才能交付军方服役,这些太空战舰却用更短的时间完成了制造、海试、服役整个流程,已经证明了在工程技术上的超越代差。

    “好了,既然我们战舰种类又能新增加一种,舰队实力也能因为提高,那么就继续之前你的提案。”说完一件正事,林海也没忘记另一件正事,“继续说明一下你的舰队新编制方案吧。”

    “新编制方案正如我之前所说,并不复杂,”托温将因为新舰设计图而收起的图表重新放出,“本就是在原轨道舰队的基础上根据目前需求发展而来的。”

1229() 
1229

    正如托温说的那样,新的舰队编制正是从轨道舰队原本编制的基础上升级而来。

    原本的轨道舰队编制,虽说比较混乱,但也是有一种最基础编制的,那就是轨道巡逻舰队,由一艘主力舰和八艘护卫舰所组成,至于之后的轨道警戒舰队还有轨道防御舰队甚至只有计划还从未有过实例的轨道攻击舰队,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扩编而来。

    新的方案,不再继续沿用这样的编制,而是将以四艘同型战舰编为一个中队,四个中队编为一个战斗大队,四个战斗大队组成一个战斗群的方案。这样一来,舰队就能加灵活根据不同任务进行自由编组,在保证战斗力不受影响的情况下,编制出更多的战斗组。

    如此一来,原本由一艘主力舰和八艘护卫类战舰所编制成的轨道巡逻舰队,现在将因为巡逻地区是高危区域还是安全区域进行增减,像是在有主力舰群存在的安全区域巡逻,一个护卫舰中队就足够了,而一个远离主力舰群的高危交战区域的巡逻,就将由一个主力舰中队和四个护卫舰中队组成的舰队进行巡逻,这样一个有着四艘主力舰和十六艘护卫舰组成的舰队,在遭遇非主力舰队规模的思晶人突袭舰队时,甚至能击退对方或坚持到主力舰队的支援。

    而gdi太空舰队计划中的数字编制舰队,就将由一个个战斗大队或者战斗群组成,平时可以分散开部署,遇到大战役时也能迅速完成集合编组。

    只是这样的编制,对主力舰的需求也就更高,是按一比四的比例来为每一艘主力舰配备四艘护卫舰。这也是为何一开始托温会统计手上主力舰数量,并拿出一款新主力舰设计让林海定夺的原因。相比能更快制造,人手需求也更低的护卫舰群,主力舰们才是他这新编制的重心。

    而由于海巨兽级重巡洋舰虽然因思晶人改进护盾而失去原本主力位置甚至到现在都被停产,但因为林海一直在提防别的势力背叛,这一级主力舰他也从未有将其退役或者交给他人使用的想法,也就是说海巨兽是林海隐藏下来用于对付别的人类战舰的王牌之一虽然打不了思晶人的星舰,但对付起人类自己的星舰,海巨兽级效率还是很高的所以这一级战舰无法编入托温新方案中主力舰中队计划。

    能用的目前就只有那八十二艘科迪亚克级战巡舰,只能编成二十点五个主力舰中队,配备八十个护卫舰中队,共计三百四十二艘星舰。

    这个数量自然不能令人满意,舰队规模上甚至还不如旧编制,毕竟现在gdi太空舰队最多的就是如希格拉级驱逐舰这样的护卫类战舰,只是如果没有主力舰支持,只靠这些护卫类战舰去和思晶人舰队正面交战,损失率会让任何一个将军抓狂。这对于本身太太空战舰操舰人员不足的gdi太空舰队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损失。

    也因为这个原因,如果托温想要继续推行他的新编制方案,那就只能大幅度增加主力舰的数量。他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新方面,自然也就是希望林海帮着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除了尽快将鲲鹏级投产,另一方面自然就只能继续生产旧型号的科迪亚克级。”托温说道,“只是依旧是人手的问题。在新舰投产的同时,我们不可能将人手浪费在旧船上,那么必然需要将部分甚至全部科迪亚克级移交给自然人船员操控。但我们又不能把战舰真的移交给外人,他们还必须过于依赖我们,才符合我们的利益。”

    “还能怎么办?科迪亚克级可以小批量逐步移交一些给盟国,但是所移交的物品照样减配。同轴脉冲激光炮取消,磁轨炮减少电容器,反应堆更换成简约版的,减少装甲和点防炮,操作系统安装后门。”对于托温的问题,林海自然不可能拿得出更好的办法,再怎么不愿意给别人自己的好货,但在糟糕的现实面前,不情愿也不得不做出妥协。

    好在虽然因为现实而不得不进行一些妥协,但在其间也不是没有可操作的地方。给装备减配是其中一种手段,抓住指挥控制权就是另一个方式了。

    当然了,就算是减配后的主力舰,性能上也不至于太差,只是相较于原版,无法在一对一的交战中击败原版主力舰而已。减配后的主力舰只是装甲没有原版能抗,主炮射速和单位输出功率没有原版高,没有威力巨大之脉冲激光炮,点防火力也只有原版三分之二,但这样的配置用来对付思晶人的星舰,还是够用了无非是战损大一点吧。

    为了扩大舰队规模,自然不可能只依靠总人数目前限死在二十万的克隆人部队,提供相当部分星舰给自然人部队,是必然的趋势。原本林海有过计划,就是主力舰全由克隆人控制,忠诚度没那么高的自然人部队只操作炮灰级别的护卫舰,以这种高低搭配来完成太空舰队的扩充,但随着之后与思晶人舰队的交战,那些由自然人操作的希格拉级驱逐舰可以说每战必损,再怎么漂亮的胜仗,多少都会付出一些损失,而这些损失,就代表着几百条人命的消失,而自然人太空兵的补充,又不可能像克隆人一样可以随时补充。

    加入到gdi这个联合机构中的铁鹰组织,向各国提供太空技术不到一年的时间,各国别说吸收消化这些知识了,就连学习都有些困难,除了太空技术走得比较前的五常外,其他国家甚至提供不了多少合格的太空船员。

    纵然因为铁鹰所提供的太空技术是成熟技术,让挑选太空船船员的标准不断下降,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千万人、百万人挑一,但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成为太空军士兵的。能够成为新时代太空军战士的,无一不是精锐,就算是文职人员,在本身所在部门也是精英。除了文化水平至少都是大学毕业外,也要有一定军队服役经验。

    毕竟在太空中,疏忽大意不得,也不能由着人任性,一个不小心,像是忘记关闭舱门,或者忘记随手关闭某个设备电源,就有可能对整艘飞船带来危险尽管这样的事性有自动设备可进行监控,甚至会自动处理这类问题重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和纪律性。

    挑选普通船员、普通士兵的标准都不算低了,船上军官甚至舰长这样的职务,就更不用说了。担负整条船上所有人性命,以及战舰本身安全的职位,就更不是学历能够轻易保证的了,这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能担任。而恰好各国所提供的人材中,没有这样的人。

    并不是各国不愿意提供这样的人材,他们倒是想只提供军官,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控一支太空舰队级别的武力,只是他们确实拿不出来的这样的人材。

    虽然常有人认为,太空战的作战方式和行星海军作战方式很相近,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错,但终归有区别,就算是海军中的老将,也不可能直接担任星舰的舰长,更不提舰队指挥官了。他们同样需要接受更加专业的培训以及身体考核。通常各国最为优秀的海军将领们要么年纪会偏大,身体素质也不如年轻人,难以在还没有人工重力的星舰上战斗、生活;要么年纪还不算大,身体素质也还极好,却依旧需要接受更多专业的太空知识培训,军官比船员们要学习的东西多得多当然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人在里面操作,故意找些借口阻止有人直接成为太空舰队军官,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时间太短,人类缺乏足够的太空人,就算直接给各国星舰,他们自己也缺乏合格的人手来操作这些星舰,不只是船员,就连军官都不够。目前gdi太空舰队相当数量的星舰,舰长以及部分舰上军官,也是由林海手下的克隆人担任的,直接将科迪亚克级这样的主力舰移交给各国人员,实际上这些主力舰依旧掌握在林海手上。

    这也是他现在敢将主力舰移交给别人的底气所在之一,减配版主力舰也是之一,等到新舰出来后,这种底气将进一步提高。

    而真正让林海松口同意向各国提供战斗力更强大的主力舰的原因,除了各地太空军校的建立,人力资源上巨大的缺口有了解决的方向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另一批来自太阳系以外的不速之客们,也在不断的接近太阳系,他急需要一支能够对抗至少是能坚持一阵子,能让人类有逃离时间的舰队。

    这个口子只能松开,但要是可控和有序的松开。隐藏起来的海巨兽级重巡洋舰以及新确定投产的鲲鹏级战列舰就是负责保证口子不会被随意大打开的绳索。

    “先就这样安排吧。”事情决定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虽然主力舰数量不足,但护卫舰的数量很有很多,暂时按旧编制类型以一比八的比例来安排任务舰队。海巨兽级继续守卫月球和拉格朗日要塞,我的卫队也拆散开,去这两个地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将在地球上工作,直到新舰服役。”

    

1230() 
1230

    “我去,林海这是怎么了?这么大动干戈?这还叫只有一点支援?”地面,卡勒市,刘焱借着轨道投放下来的导弹所引发的大火,正目瞪口呆的看着天空中不断出现的飞行器。

    这些飞行器有大有小,不只是他特殊战斗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