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游之花丛飞盗-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五十岁的模样,身穿锦袍,一脸富贵逼人相,行走间带着些和善,看着便是与人为善的好人。
宁王,贤王,这是在民间的说法,但在经历了这一路上的事情之后,沈若凡确定宁王从来不安宁,贤王更不贤能!
不过是披着的一层皮罢了。
第二个第三个的郭巨、李三思都已经认识,而第四个吏部尚书,沈若凡就淡淡扫了眼,这个人在这里就是个陪衬。
如果是北边的吏部尚书,那是大佬,但这南边的说地位,还真低的可怜,没什么实权。
“是来见我吗?”沈若凡朝着几人道。
行礼,尊敬?
扯淡,沈若凡一个江湖人,会管你这些?就算是友好会面,沈若凡也不见得给面子,何况现在这一群人过来明显是来找茬的。
“放肆,见到王爷也不下跪。”
见到沈若凡的动作,宁王几人尚未说些什么,宁王王府长史就朝沈若凡一脸威严地喝道。
“主人都还没开口,狗就别说话了,否则我不介意替人杀狗,滚一边去。”沈若凡冷冷地扫了眼那名长史。
长史表情顿时阴沉下来,宁王却挥手阻止道:“不碍事。”长史才心不甘情不愿地退下,眼神满是仇恨。
嘴上说着不碍事,但宁王原本春光满面的表情也有了分短暂的停滞,打狗还要看主人,当着他的面如此威胁,是全然没把他放在心上了,只是城府深沉的他不会表露半点,朝沈若凡朗声笑道:“阁下就是找到宝藏,并无偿将宝藏献给朝廷的沈若凡,沈大侠。本王在此代表受苦的江南灾民向沈大侠道谢。”
说着话,宁王就朝沈若凡一拜。
亲王之尊朝沈若凡一介江湖白衣下拜绝对是礼贤下士的典范,更是爱民亲民的典型。
不过,正常来说,面对这种亲王的上级下拜,对方往往会扶住,就像历朝历代的非正常登基,臣子们明知自家主公要拒绝三次,还要主动地去提。
大家都知道这么回事,就是意思意思。
只是沈若凡显然没跟宁王意思意思的意思,不但没有主动上前去扶,反而主动退后一步,欣赏着宁王的下拜,硬等他一揖到底,也没说什么话让他下台阶的意思。
吏部尚书看着沈若凡的举动,却大大皱眉,朝沈若凡怒道:“放肆,你一介白衣,竟敢真受宁王一礼,目无尊卑,毫无上下礼制,还不扶起宁王。”
“孙大人无需如此,这是本王愿意的。”宁王温和地朝吏部尚书道,态度谦逊得很,如果不看他眼中的那丝阴霾。
身为宁王,他还没受到这么大的冷待。
“对嘛,人家愿意的,关你毛事。真的是皇帝不急太监急。哦不,他不是皇帝,只是个王爷,那这位大人岂不是……”沈若凡笑道。
吏部尚书孙大人听着沈若凡的话,一口气卡在喉中,上不上得来,下不下得去,脸色刷的一声变得苍白,随即又迅速变得血红,显然是怒到了极致。
皇帝不急太监急,旁人这般讽刺,最多骂人是太监,可沈若凡加了句宁王不如皇帝,那他堂堂吏部尚书岂不是还不如一个太监,也是他们清流口中最不屑的阉人。
这刹那间,吏部尚书险些喷出血来,然而一时却不敢反驳,因为他是万万不敢说宁王的位置和皇帝差不多的,如果这么说了,第二天罢官还乡还是轻的,说不定就直接处决了。
“黄口小儿,放肆,咳咳咳……”
可怜这吏部尚书一大把年纪,也没怎么和人对骂过,一口气给气的,反而咳嗽了起来。
李三思微微挑眉,不动神色地站在一边,他应宁王之邀来,就已经隐隐探听到风声,虽然不得不来,却不打算出面,宁王不好惹,太子就好惹吗?而且宁王是成年人,行事不能太过分,可太子不一样呀,他现在还能说是少年郎,做些出格的事情,最多就是关东宫面壁几个月,而他会不会被他弄的下不了台,就不好说了。
身为政治人物,李三思第一时间思考的不是什么朝堂武林也不是什么灾民,而是站队!
现在一个是太子的人,一个是宁王本尊,这吏部尚书也是蠢货,这时候竟然敢冒头,就算被骂死,也是站队错误,没人觉得他不是活该!
“孔圣伦理,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王爷乃是皇室贵胄,你这样的白衣竟敢受王爷一礼,毫无规矩教养,江湖野人,放肆!”吏部尚书怒道,“还不快向王爷道歉,否则日后必留下骂名。”
“骂名?你这样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东西,都不能不留下骂名,再怎么着,也轮不到我呀。”沈若凡冷笑着,大明文官真的是被皇帝惯坏了,不对,应该说是历代士人都被皇帝惯坏了,尤其是宋朝之后,真觉得自己了不起,要不是因为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一群皇帝都瞧不起这帮文官,还真觉得有本事了。
“你你……说,本官,哪里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敢污蔑本官,本官必定让人将你抓入牢中,郭大人,还不动手,将这狂徒拿下。”礼部尚书朝郭巨道。
宁王见此也不发话,由吏部尚书打这个先锋。
“你什么你?你这样比阉党还不如的,还能有忠孝仁义?你身为吏部尚书,应当主管江南一切民生,官员考察,结果江南之中发现有贪官使江南决堤,上负君恩,下负百姓。忠?你配吗?事故发生之后,你又做了什么吗?君忧臣辱,民困仕更辱,这段时间之内,江南百姓可有半分好转?或者有半分与你有关,没有。江南百姓受辱,你竟身穿华服,没有散尽家财,你也配为官,这是不仁,更是不义。孔老夫子以教化万民为己任,若是知道千百年后知道有你这么个徒孙,一定气死。最后不孝,父母生你如此,愿你成才,你却如此肮脏,忠孝仁义你哪点配?”
“我千辛万苦寻得宝藏,愿全交江南灾民,用于赈灾与灾后安置,你行吗?你能吗?却反而在此为他人出头,置灾民于不顾,你也配为官?”
“还有宁王言他代表江南灾民,就是代表大明子民了,我若没记错的话,这天下唯一能代表大明子民的就是当今圣上,宁王说着话,是要谋逆吗?而你到底是谁的官,是想要换主公,谋逆吗?”
沈若凡目光尖锐地盯着吏部尚书,身上杀气不自然地翻涌,一瞬间好似修罗重生。
吏部尚书眼睛瞪大,手指颤抖地指着沈若凡,半天说不出半点话来,沈若凡说的并不是很具有条理性,如果用现代人身上,一群人绝对能说出千百种解释来,因为现代人承认人心的恶,而古代所有文人都不断用到的制高点来要求别人,所以自己要是品德高尚的人,而这品德高尚,就是随便怎么要求都行。
至于沈若凡最后一句话,更是让吏部尚书甚至宁王都说不出话来,似乎说得没错,但说代表灾区灾民的人,多了去,不止宁王,灾民也这么说呀,但这江南子民和大明子民又好像没错。
宁王也是一脸懵,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全然不知道被沈若凡偷换概念玩白马非马的套路。
最后吏部尚书猛地吐出口鲜血,笔挺挺地倒下。
他不知道说什么,怒极攻心,又被沈若凡无意识的杀意针对,倒下也正常。
第五十五章 侠以武犯禁()
废物。
宁王看着倒在地上的吏部尚书心里忍不住骂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但被沈若凡指着谋逆,却不得不解释道:“沈大侠,救治灾民,本王钦佩感激。但你无端污蔑本王,却要给本王一个交代,本王身为大明皇室,当今圣上的胞弟,这大明江山不是本王的,但本王却是大明江山的,愿意为这大明江山付出一切,所以本王有职责,所以如是一说,也是代表圣上,算不得谋逆。”
“这不是谋逆。那豢养贼寇,指使方济番,勾结蒙古、满人欲夺闯贼宝藏,不是谋逆吗?”沈若凡先发制人道。
“混账。沈大侠,本王敬你,但你不要得寸进尺。随口污蔑本王,本王对大明忠心不二,一片赤胆,愿为大明舍弃一切,怎会与大明的敌人勾结在一块儿?更怎么可能会有不臣之心?你随口污蔑一个亲王,可知是何代价?”宁王终于收起和善的表情,疾言呵斥道。
“不错,沈若凡,没有证据,随口污蔑宁王,还是谋逆大罪,是要被下大牢的。”沉默许久的郭巨终于开口说道。
“总捕,未必是胡言。”宋青瑶插话道。
“嗯?宋大人难道是对本王也有看法?”宁王话音一沉,浓浓的威严散发而出,“宋大人乃是郭大人后辈,本王信你不是信口雌黄之人,既然有此话,就该有证据,人证物证,让崇平伯来,当场对质,若说真是如此,本王无话可说,任凭尔等处置。”
“宁王说下,王爷尊贵,就算是真有罪也要禀告陛下,由陛下亲自裁决,况且宁王贤名天下皆知,怎么可能谋逆,定是青瑶错了。”郭巨朝宋青瑶看去。
宋青瑶想要分辨,郭巨目光当即变得威严,不敢反驳,强压着怒气道:“青瑶狂妄,无知冒犯,还望王爷恕罪。”
“不知者不怪。既然说本王有罪,便说证据吧。不要请什么密宗、万象门这些蛮夷之人来污蔑本王,他们还不够这个资格,让崇平伯来吧。”宁王道。
沈若凡看着一脸正气的宁王心中冷笑,好个宁王,好个政治家,看似正义凛然,光明坦荡,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却把话说明白了,我是宁王,大明第一王,当今圣上胞弟,位高权重,身份尊贵,不是随随便便的就能指证的,必须要是人证物证俱在的铁证。
而物证显然没有,且不说这有没有,就算原本有,这次来的两帮人在各自门派里面也就是未来主事人之一,而不是现在的主事人,所以根本没有。
人证,朱浩两个逃了,一群王府护卫,要么被救走,要么被杀死,现在留下的还能开口的就只有几个人,身份差距太大,想要指证身份有差距。
而且万象门、密宗都是蛮夷,他们的口供可能就是为了攀咬,所以可信度低,最后还是本朝的人才有威力。
崇平伯方济番,最有力的人。但已经死了!
这点对方清楚,所以才肆无忌惮地来。
看着宁王,沈若凡已然感觉到了接下来的风波,说到底刚才那个吏部尚书不咋滴,南京这帮政府人员,要么是还在混资历等老的一批下来,准备上去的人,要么就是已经老了退休的,甚至是斗争失败的,换言之都是二队,无论官位还是心计什么。
“方济番与外敌勾结,而且意欲煽动士兵夺走宝藏,情况危急之下,本官当场处决。”柳心妍忽然插嘴道,“锦衣卫可先斩后奏,这是圣上说的,难道宁王觉得有错?”
宁王表情微微一僵,随即道:“没想到御前锦衣卫,四大掌镜使之一的朱雀竟然会为一个江湖人撒谎,只是单单锦衣卫想要指鹿为马还不够,对吧展义展捕头。”
柳心妍脸色微变,看着展义,心道路上就该杀了他的。
“展义,到底是怎么回事?”郭巨看向展义,其实具体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个大概,但还需要彻底问一次。
“大人,事情的确如宁王所言,在路上,沈若凡和方济番在宝藏决策事上有许多分歧不满,崇平伯方济番对沈若凡多有轻视,在决策上有了些失误,所以导致藏宝被夺,于是沈若凡一怒之下就直接杀了方济番,怒骂其丢了他的宝藏。”展义躬身道。
没有过多的添油加醋,只是用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说出原委,但足够了。
核心一句话,沈若凡一个江湖人,一言不合就杀了朝廷伯爵。
违反朝廷法度,不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说。
“根据调查,方济番确实与宝藏失窃有重大关系,故意决策错误,引导队伍向错路上走,然后与人串通,导致宝藏被劫,死有余辜。”霍春歌道,虽然也觉得沈若凡擅自击杀方济番是犯法的事情,但实际主义者的他,觉得沈若凡的功劳更大,两次找到宝藏,而且事后证明方济番真的是死有余辜,他只能说死得好。
“但之前未经任何审讯。世袭伯爵,更是三品武官,不经任何程序,只是因为先前决策,就私下处决,若人人如此效仿,这大明官员的生死刑罚都不用大理寺、刑部、六扇门、内阁以及至高的圣上处决,而是任由这些江湖人解决,长此以往,这天下还能安宁吗?”宁王正义凛然地喝道。
郭巨面色微变,朝着沈若凡道:“或许方济番是真的死有余辜,你说的没错,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是否该死有罪,哪怕是普通百姓,都要交给有司论处,而不是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