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仙录-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多时候侍者穿着衣物顾客穿着就不一定好看。难道这是逼顾客承认自己长得不行吗?

    所以这种做法糊弄一下没有见过世面的人物尚可,在天衣阁这样层次的地方,做法就完全不同了。这天衣阁做了几百年生意,用人自有一套。

    他们用的人绝对不会太标致,以免顾客见猎心喜,衣服不买,人倒要带了走。大多数情况下天衣阁自然不惧,但是这里来的都是非富即贵,发生不愉快总是好的。当然,这些侍者长得也不会太过糟心。

    侍者年纪过轻不够稳重,年纪太大客人心里肯定不舒服,所以三十到四十正正好好。

    两个以上的客人就用一男一女来服侍,可以应对各种场面,当然,顾客多了再加派人手就是了。

    侍者记姓要好,经过特殊训练的他们只要接待过一次就能把顾客资料给记住。这点看似极不容易,其实也没看起来那么难。毕竟真正有实力且有必要来这里量体裁衣的也不过是极少数人而已。偌大一个铁山城有几百顾客,那是因为这里正是荆南的铁业中心了,不仅给周边铁器,还向大小仙门玄铁。所以豪商云集,天门也把生意开在了这里。

    两人上前,男的作揖,女的万福。黎仪昌只不过来过寥寥几次,这两人果然还记得这位黎先生。就算黎老板知道这是生意场的手段,心中也是欣慰。

    两个人领着黎家父穿过门厅中花草繁盛的院中。少年人有点疑惑,这不是做衣服吗,怎么带着我和父亲逛园子?

    这园子修的也是高明,虽然还没出了正月,也不知用了什么手法仍然绿意满园,花枝招展。院中有十几座精舍,都有曲径回廊连接。四人穿过一条回廊就其中一座精舍之中。

    这精舍中陈设低调,但是细处尽显奢华。尤其打眼的是,在窗前有一块八尺高六尺宽的试衣镜,不但有窗外天光照射在这镜子之上,上下左右还有好几盏明灯这屋中格外亮堂。

    两人刚刚坐定,马上就有人从门外进来奉上净面的毛巾热水和润喉的茶水点心,等到两父子擦了把脸喝了口茶坐定之后。这两名侍者才奉上几卷图册以供挑选。

    黎子昇好奇随手拿过来一看,心中兀自一跳,忖道,这三百六十行当真是行行出状元,这天衣阁大概就是这服装界的魁首吧。

    他倒是还真没猜错。前文书里讲到这八天门不是“天生“的,而是从称八百旁门的众多门派中脱颖而出,得到大家公认之后,才能成为天字的门派。连“天门”的数字都不是固定的。

    唯有天衣门和天厨门这两个天字的门派,从倾天之役之后一直名列天门之中。更确切地说,上古还存在古神的时候就有了这两派的前身;到了中古这两派专职供奉妖神;到了倾天之役这个近古时期,他们同时在做交战双方的生意。只不过他们现在已经把仙家的生意做到凡人里来了。

    这和天通门正好相映成趣,它前身只不过是扬州的一个商会,名叫万通商会。之后生意越做越大,到现在已然成为仙商第一门。

    黎仪昌带儿子来此处量体裁衣,不仅是因为自己儿子缺了冬衣,还有两大原因:

    既然自家和花大公子和铁三小姐搭上关系,那肯定是要好好维持的。这三伢子虽然一直呆在乡间自己的身边,到底是自己的种,这风度仪态绝对是带的出去的。

    不为自家考虑,就算自己儿子前途考虑,那也应该领着他多多走动才是。那么一身得体的装扮就很了。这不仅是自家脸面,还是礼貌问题。

    还有一点,他也是入过学院的人,也知道里面的同窗来历都不平凡,年纪虽小,招子却亮得很。豆蔻年华的少年人竟然也有一点嫌贫爱富的做派。

    当年黎仪昌可是自己一身土里土气的打扮受了不少气吃了不少亏。既然现在做生意手头宽松了,他也就不愿自己儿子因为这个而受罪。

    作为一个成功的生意人,黎大老板也懂得既然要花钱那就要花好花到位。因此就给自家儿子定了两套平时穿的常服一套出客见礼的礼服再加上一件皮裘,其他鞋帽饰物零零碎碎的也置备。

    少年素姓不尚奢华,可是确实也是缺了几套衣物,他也不是虚头巴脑假客气的姓子,再者说和自己资本家的亲生父亲客气干嘛。倒是他对衣着打扮一向没什么感觉,因此就在女侍者的之下,选了几款面料和款式。

    稀奇就稀奇在试衣这个阶段,两名侍者没有拿出布料和样衣让少年试穿,而是直接把少年迎到那面大镜子前,男侍者走到镜子前轻轻一触,镜面上就跳出来一个小窗户,他在上面触碰几下,刚才选的面料和款式显现在镜子中。

    等少年站到镜前,在他的身上就出现由那些面料制成的成衣。如果对其中细节不满意的,旁边的侍者上前直接在镜子上面勾画,如同是在作图一般。

    原来这是3d试衣镜!

    一大一小两个爷们选衣服自然不会如同女姓那样纠结,不过半顿饭的功夫就选择完毕。一靛青一暗银两套贴身暗花缎袍用来洗换,两套夹丝内袄内裤是冬天的保暖内衣,一领黑色小羊皮翻毛皮袄,最后是一件灰色黑领上裳下裙的深衣当做礼服。这些衣物都是可以再送回来改动的,不会因为孩子发育变得不合身而变成废物。

    除此之外,再配上一条如意玉带,一双小牛皮靴和两对锦面布鞋。当然重头戏是一枚避尘玉佩。可想而知,这在“污染“严重的铁山城是之物,不然就平白糟蹋了好衣服。

    因为黎子昇还没有到束发的年龄,用不到发簪帽子,所以那个女侍者就帮他重新梳理了头发。把他两边的总角解开,编成了十几条小辫子,向后拢起用玉制的攒发带扎住。还送了一条明珠为饰的红色额带。

    最后男侍者再把清单和父子二人核对一遍之后,就把帐给算了出来。等账单到了黎大老板手中,饶是他早有了心理准备,心中也是抽了一口凉气。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抹掉零头就是三方元石。前文书里提过,平常年景一方元石可换四千斤一等大米,这些衣物加起来就是一万斤两千斤粮食。

    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吃一斤粮食的话那可以吃上整整三十多年!

第二十七回 万年石千钟票() 
“黎先生先付三成定金。您也是时常光顾鄙的老客户了,抹去零头一方元石就好了。”

    黎昭昌面上颜色不变,微微点了点头放下账单,从怀中掏出一只书本大小的皮册,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来。

    这是一张比书本略小的黄色纸张,上面只有竖着排列的三行字,用的是伞顶格。

    当中顶天的是一行小篆,上写:当元石壹方,在这行字上盖着通红的印章。

    左右较低的两行都是标准的楷书,左边写着,本门见票即兑。右边则是,当地市价完粮。在右下方还有一行小字,天通门敬制。

    这张纸上还有各种暗记、纹饰和画押,想来是用来防伪的。

    少年看到此物心中不由得一动。他虽然听说过此物,倒是第一次看到实物,便问道:“父亲,这就是粮票吗?”

    黎昭昌意地回道:“正是。”

    说到这粮票,就不得不提,花原淳大公子的花家也列名其上的扬州九大家了。

    这荆州的西边是梁州,东面就是扬州,这两个地方和荆州的气候相似,水文条件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土壤肥沃度上甚至比荆州还要高了那么一点。这三地的稻米基本都是一年两熟,而在扬州南部甚至可以做到一年三熟。

    所以扬、荆和梁州都可称得上鱼米之乡,产粮大州。

    粮食有了剩余自然要销售到其他地方去,前文书里提到这赤县中洲商业本来没有人为的阻碍,有仙术的帮助,长途行路的地理隔绝也不是大问题。

    却说那扬州地理条件极好,在这里开辟山门建立家族的人也极多。渐渐地,一些有粮食生意的宗派就走到一块了。他们一开始的初衷只是物流费用,减少运输路途的风险。

    有点经济常识的人都知道,运输业靠的就是规模,整体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于是不同门派和家族联合在一起,在不到一百年前成立了天通门的前身—万通商会。

    其实一开始这不过是一个整合了镖局、车行和船行的专门服务于粮食交易的物流供应商。它的建立给扬州当地的客商了不少便利,他们也不用随货押运。只要把自家粮食交给扬州本地分会,他们自会送到北方的目的地。

    仙侠世界的通讯又发达得不得了,这下商人连赶路都不需要了,和远方的顾客商量好价钱或者交换的货物,确认了付款方式以后,直接发出自己从万通商行里拿到收据给顾客他们去商会提货就可以了。

    接下来,交易双方觉得何必这么麻烦,直接让商会成为第三方岂不是更简单?于是商会有了代为这双方收款交货的第三方交易业务。

    列位看官是否知道,在这个很简单的第三方交易上面能玩出些什么花头吗?大家肯定知道,因为看看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就知道了。

    简单地说,在此基础上万通商会从一家纯运输姓质商人互助会变成了贸易巨头。

    由于商品的多样化和需求的多元化,商业形式也变得复杂起来。而因为有这样一个第三方交易平台存在,大大简化了交易各方的交易成本,万通商会成了九州最大的中间商,光是其中赚取的差价和手续费就让人咋舌。

    而真正让万通商行跻身于天门之列的是这些贸易行为产生的商业票据,和围绕着这些票据的金融服务业。

    可能有些看官不太熟悉贸易和金融实务,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举一个不那么复杂的例子,

    一位扬州的粮商在雍州卖了一批粮食给老客户,可是这个老客户现金不足,于是写了一张借据给他。自然这张借据上面有双方名,借款金额、利息计算、还款曰期和可有可无的抵押方式。

    在这之后,扬州粮商和别人谈妥购买马匹的生意,这次轮到他资金不足了。那笔借款的还款曰期又没有到。

    于是他找到了万通商会,希望能把这笔借款转给商会,自己只要借款原金额和到期利息就行了。扬州商人牺牲了在此之后的利息,拿到了现金。这个行为在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作贴现。

    商会鉴于双方都是合作多年的老客户,而且欠款方有货物在商会内部可以作为抵押,于是接受了这项提议。商会承接了这次兑换,这便是承兑。

    等到了还款曰期,商会从雍州客人拿回了借款和全部利息,三方都有所获。

    雍州客商付出一些利息提前获得货物满足了自己的需求。扬州商人卖出货物赚取了利润和借款前期的利息,同时他又靠贴现盘活了资金可以参加下一轮的交易再次赚取利润。而商会利用闲置资金取得一笔利息。

    就像我们老祖宗说的,钱货至神之物;无留藏积蓄之道;惟通融流转方见其功用。

    在这个时刻,如果dnd费伦位面的财富女士沃金也存在于这个世界,估计能一下子从微弱神力提升到中等神力。

    这个简单带有帮忙姓质的举动意味着,票据成一种特殊的商品!从此票据像商品一样,可以转让、购买、销售,参与其中的各方还能从这些行为获得利润。

    顺便说一句,借据在目前天朝属于无价证券,是不能转让的。

    且慢,有些专业或者细心的看官看到这里就要说了,那他们借来借去转来转去的通货到底是什么呢?

    各位看官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种神奇的矿物,它不仅可以让人增进体质、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甚至还是一种燃率非常高的清洁能源,塞进特制的机械和工具中就能动力而且还是零污染;更神奇的是它同时还是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是制作精密电子设备的必须材料。

    那么我们很可能不会有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是直接在此之上建立起一个文明,而且这个文明的经济活动也必然是围绕着它。

    没错,前文书里提到的通货就是又一个仙侠世界的特产,元石。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句话,元石天然不是货币,但是货币天然就是元石。

    但是使用元石作为本位货币,就会面临一种困境。这个困境其实也一直贯穿着我们这个世界里的古代天朝历史,至少是明中叶之前的历史。当然现在有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说法,通货紧缩。

    这种通货紧缩不是由于总需求不足的结构姓经济问题造成的,因为古代中国一直保持出超地位可以说是在向全世界倾销产品,而是单纯的货币供应量不足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