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面的幸福,略带娇嗔般道:“人家知道啦,公子也要注意保重身体,读书不要到太晚了,如意预祝公子明年折桂。”

    徐晋微笑低声道:“不仅要明年折桂,后年还要金榜题名,要不怎么把美丽的如意姑娘娶回家。”

    费如意的脸蛋刷的红了,如熟透了的苹果,本来充斥在心间的离愁别绪瞬间被娇羞取代了,轻咬着樱唇赧声道:“公子可别食言了!”

    随着二牛手中的马鞭挥响,哒哒的马蹄声响起,马车沿着官道往上饶县的方向驶去,渐行渐远,随后消失在衰草离披的弯道尽头……

    铅山县走陆路到上饶县有一百多里,马车的时速也就二三十里,再加上途中要歇脚进食,所以旁晚时分,徐晋等人才回到了上饶县县城。

    西城门外,早就收到来信的大舅子谢一刀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让大哥久等了!”徐晋连忙下了马车跟大舅子打招呼。

    谢一刀穿着一身捕快公服,手执单刀,十九岁的青年身材笔挺,英姿飒爽,笑道:“我也没等多久,妹夫和妹妹一路劳顿,走,咱回家再聊吧。”

    “子谦兄,那在下先告辞了!”韩闯跟徐晋打了声招呼便背着包袱径自进城回家,瞧这货急不可奈的样子,估计是赶着回去向老头子炫耀了。

    话说这一路韩闯都是坐在副驾位,搭乘徐晋的顺风车回来的,连车马费都省了。

    徐晋等人回到西市的宅子,话说自从七月初离开家,到现在已经近五个月,熟悉的宅子都变得有点陌生了。

    种在院子中的几棵辣椒树都已经枯死了,不过屋檐下挂着好几串已经晒干了的辣椒,估计是大哥谢一刀留的种子,这段时间都是谢一刀帮忙看守房子。

    众人一到家,勤劳的谢小婉便和月儿忙碌着打扫卫生,然后买菜做饭,忙前忙后的,快乐得像两只小鸟。出门在外近半年,如今终于回到自己家中,那感觉就是好。

    在两女的操持下,整幢宅子很快就被收拾打扫得一干二净,落黑之前,一桌丰盛的饭菜也摆上了台面。

    饭毕,众人便围在火炉旁闲聊起来,炉子上温了一壶黄酒,酒香扑鼻,暖意融融。

    众人闲聊了一会,谢一刀忽然有点不好意思地道:“妹夫,三妹,过完年后大哥就要成亲了,到时恐怕要劳动妹夫和三妹走一趟。”

    谢小婉惊喜地道:“大哥要娶翠花姐过门了,年后什么日子?”

    谢一刀点了点头道:“爹来信说,镇上的宅子已经修缉好了,再加上那边催得急,所以决定正月十六把事情给办了。”

    徐晋笑道:“那要恭喜大哥了,届时我和小婉一定到场喝大哥的喜酒。”

    谢一刀呵呵笑道:“谢谢妹夫,只是辛苦你们了,才刚从外面回来,天寒地冷地又要赶一趟余干县。”

    徐晋摆手正容道:“大哥,说这些就见外了,嗯,这样吧,我和小婉正月初八就动身前往余干县。”

    正德十三年腊月,历史的滚滚车轮沿着他的轨迹向前,但似乎却发生了轻微的变化,就在徐晋回到上饶县城这一天,北巡边镇宣府的当今皇上正德也回到了京城,而一直随行护驾的红人江彬自然跟着回到了京城……

    

第196章 风起云涌() 
江彬,表字文宜,边镇宣府人氏,原为边军的一名小头目。此人极为勇悍,曾在一场镇压农民起义的战役中身中三箭,其中一箭把他的脸颊射了个对穿,但他竟然把箭给拔了出来继续作战。

    后来,江彬走了锦衣卫都指挥使钱宁的路子,得到了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召见,然后便开始发迹了,留在正德皇帝身边随侍。

    有一次在豹房中,正德皇帝因为好胜尝试搏虎,结果刚开始就差点被猛虎咬伤,情急之下大叫钱宁救驾,然而钱宁因为害怕而不敢上前,只有江彬勇敢冲上前把正德皇帝救下了。

    从此,正德皇帝对江彬更加赏识了,而开始疏远了钱宁,渐渐地,江彬的风头已经盖过了恩主钱宁。钱宁自然不爽了,开始出手整江彬,而江彬担心自己在京城势单力孤,不是钱宁的对手,于是便怂恿正德皇帝调边军入京。

    正德皇帝好武,听江彬说边军勇猛,战斗力远超京营十倍,于是不顾大臣反对,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的边兵调进了京城交由江彬统率。

    于是,江彬手握外四军的兵权,又有皇帝的宠信,简直如虎添翼,自此不再鸟恩主钱宁,甚至跟钱宁对着干。

    钱宁不是什么好鸟,这个江彬也不是什么善茬,得宠之后飞扬跋扈,着实干了不少天怒人怨的坏事。

    江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千方百计撺掇正德皇帝北巡,说宣府的美女多,而且可以实地指挥边军作战。

    于是正德皇帝便又不顾群臣反对,带着一帮亲信偷跑到边镇,并且在宣府建了一座大将军府,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朱寿,并且长年居住在此。

    正德十三年腊月初九,在边镇滞留了一年多的正德皇帝朱厚照终于率着部众返回京城。

    腊月十五,江彬从豹房回到了府中,在娇妻美妾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开始接见前来拜访的部属和送礼的官员。

    话说此时的江彬已经被封为平虏伯,兼五军都督府右都督,而且手握外四军的军权,可谓是权势薰天,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江彬眼下却没有半点喜色,板着一张脸,两边脸颊中箭所留下的伤疤微微发紫,看着有点吓人,府中的下人连大气都不敢出。

    原来就在不久前,江彬的死对头钱宁在正德皇帝面前提议,年后的春祭由宁王的长子负责司香太庙,而正德皇帝答应了。

    按照惯例,司香太庙的职责其实是由太子担任的,然而正德皇帝今年都将近三十了,依然膝下没有子嗣,因此太子之位一直空悬着。

    如今钱宁提议让宁王世子代表太子履行职责,显然是想推宁王世子入嗣继承大统,偏偏正德皇帝还答应了。

    江彬自然十分不爽了,而且产生了极强的危机感,要知道宁王跟钱宁是一伙的,日后若是让宁王世子坐了皇位,那江彬自然没有好果子吃。

    江彬深知钱宁的狠辣,一旦让钱宁得势,自己恐怕是抄家灭族的下场,所以此时哪高兴得起来?

    “将军,都察院右都御史萧淮来访!”

    这时,管家拿了一封拜帖进来,恭敬地递给了江彬。

    “叫他进来吧!”江彬随口道,忽然一个激凌,摆手道:“且慢,你刚才说谁来访?”

    管家小心翼翼地道:“都察院右都御史萧淮萧大人!”

    “竟然是他!”江彬脸上露出怪异之色,嘿然道:“让他进来!”

    话说都察院的职责是监察、弹劾和建议,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负责监察百官,权力相当大,与六部的地位相当。都察院的官员都被称为言官,被誉为带有执照的职业“喷子”,就连皇帝犯错他们都敢上奏本照喷不误。

    江彬自得宠后飞扬跋扈,自然没少让言官们喷了,一些正直的言官甚至上奏本弹劾江彬,咬牙切齿地要求正德皇帝将奸佞小人江彬杀头抄家。

    因此,江彬十分痛恨这些言官,今天竟然跑了个言官来拜访,江彬自然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而且江彬清楚地记得,这个右都御史萧淮曾经也上奏本弹劾过自己。

    很快,一名身穿便服的中年男子被带了进来,正是都察院右都御史萧淮。

    萧淮年约五十许岁,脸方额阔,颌下留着一撮长须,生得仪表堂堂。

    “萧某见过江统领!”萧淮昂然地微拱了拱手。

    文官向来瞧不起武人,尽管江彬如今权势薰天,但萧御史言行举止间还是带着一种文人的傲气。

    江彬瞟了一眼萧淮提着的小包袱,脸上露出一丝讥诮,淡道:“萧御史不会是来给本将军送年礼吧,不怕有损自己的清誉?”

    萧淮淡然地道:“萧某确实是来送礼的,不过不是送年礼,而是于江山社稷有益的大礼!”

    江彬心中一动,嘿然道:“那萧御史应该拿去送给皇上啊,干嘛跑来本将军这里?”

    萧淮淡道:“本官倒是想亲自献给皇上,只是皇上自北巡归来一直深居豹房,不是臣想见就能见的。”

    江彬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如今能自由出入豹房觐见天子的唯有自己和几个得宠的太监而已,就连钱宁都得等皇上召见。

    “包袱里是什么东西?打开来让本将军瞧瞧是什么宝贝吧!”江彬好整以暇地喝了口茶道。

    萧淮左右看了一眼闭口不言,江彬顿时会意,将厅内的下人全部屏退。

    萧淮这才徐徐地把包袱打开,江彬本来还一脸戏谑的,当看清包袱中的东西时,顿时面色大变,惊得立即站了起来……

    半小时后,萧淮空着手离开了江府。

    正德十三年腊月二十,御史萧淮上书弹劾宁王,洋洋洒洒近万言的奏本细数宁王朱宸濠的种种不法罪状。

    萧淮的奏本送到正德皇帝案头的当日,江彬随后便提着一枚玉玺进入豹房觐见天子……

    腊月二十五日,正德皇帝令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议圣旨一道,即日解除宁王府三卫,并派遣附马都尉崔元、太监赖义、左都御史顾颐寿前往南昌宣旨,并调查核实宁王朱宸濠的不法行为。京中瞬时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正德皇帝的圣旨还没拟定好的当天,一骑快马便冒着风雪冲出了京城,沿途皆有专门的驿站接应,一路换马不换人,八百里加急,直奔数千里之外的江西南昌……

    

第197章 仁至义尽() 
大明正德十四年正月初六,上饶县徐家村的年味还没散去,家家户户的门外都贴着崭新的春联,地上还残留着燃放鞭炮后散落的纸屑,穿着新衣裳的孩童在村中跑来跑去玩耍打闹。

    里长徐有光的家中,婆娘裴氏一边给儿子二牛收拾行装,嘴里一边絮絮叨叨地埋怨,儿子回家不到一个月,这年还没过完又要出发了。

    徐有光不耐烦地道:“别唠唠叨叨个没完了,一个妇道人家你懂啥?你也不瞧瞧十弟如今这势头,就咱家老二的脑瓜子,能捞到这样的差事已经是走了八辈子大运了,别人烧香拜佛也求不来呢。”

    裴氏立即闭了嘴,其实辈氏只是嘴上埋怨一下,实际上心里对儿子二牛的这份差事还是十分满意的。如今十弟徐晋才十五岁,已经有秀才功名在身了,而且还是童子试的三案首,日后的前途可谓是无可限量,儿子跟着他当随从又岂会亏了?

    辈氏虽然是大字都不认识一个,但宰相门前三品官的道理还是懂的,更何况过年前十弟徐晋回到村子里,不仅带了大车的礼物派给族人,还单独上家里坐了一会,给了儿子一封大红包,说是年终奖金什么的,里面竟然有十两银子,裴氏差点把下巴都乐掉了。

    很快,裴氏就把行装打点好了,将包袱递给二牛,嘱咐道:“去了要用心侍候你十叔,别笨手笨脚的招你婶娘不快,回头把你赶回来可没地方哭去!”

    二牛憨笑道:“娘亲,孩儿晓得哩,再说婶娘好着呢,可没你眼皮子浅!”

    “哎哟,小兔崽子,跟着你十叔大半年,竟敢说你娘眼皮子浅啦!”裴氏恼火地拧了儿子耳朵一下,后者呲了呲牙傻笑。

    徐晋光道:“时辰不早了,十弟那边也该准备好了,老二去吧,以后侍候你十叔手脚要勤快点儿。”

    “爹,晓得哩,我脑瓜子不够聪明,反正十叔让我干啥就干啥,走啦!”二牛背着包袱行出门去。

    此刻,徐晋家的老宅,此刻正聚满了村民,全是来送行的,因为今天徐晋要动身离开村子回县城的。

    话说,徐晋是腊月十五回到徐家村的,这春节也是在村中过了。过年前,在族长徐德铭的操持之下,徐家再次举办了盛大的祭祀活动,庆祝徐氏子弟徐晋得中秀才头名,而年初二又举行了一场祭祀,不过规模要小些,但也把徐秀才累得够呛的。

    话说徐晋昨天还专门走了一趟郭家村给郭夫子拜年,送上丰厚的节礼。尽管郭夫子实际上只给徐晋上过一天的课,但尊师重道,这形式还是要认认真真走一遍的。

    今日是年初六了,由于年初八要动身前往余干县参加大舅子的婚宴,所以徐晋决定今天回县城,初七歇息一天,初八正好动身赶路。

    此刻聚在徐晋家院子的众多村民中,老四徐有才一家也赫然在列。

    去年铅山贼首李镇袭击了徐家村,徐有才那货由于跑回家拿银子,结果被李镇抓住摔断了腿,其后又被马群践踏而过,尽管最后幸运地捡回一命,但右腿却是瘸了,下半辈子都得拄着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