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如意脸蛋刷的一下如同火烧,把被某人握着的小手抽了回去。徐晋话一出口便后悔有些孟浪了,如意到底是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
徐晋正尴尬着,却听闻费如意用蚊蚋般低的声音唤了声:“徐郎”
徐晋心中一荡,瞬时如听仙音,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把费如意从椅子上拉起来搂入怀中,柔声道:“如意!”
这才是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拥抱!
费如意显然十分紧张,娇躯有点微微发抖,仿如驼鸟一般,把臻首埋到徐晋的怀中,既害怕又喜悦,有种犯禁后欲罢不能的快感。
费如意的身体像棉花一般温软,散发着淡淡的少女体香,搂着十分舒服。徐晋温香软玉在怀,感受着怀中少女柔软的挤压,低头寻着那两瓣鲜嫩的樱唇浅wen了一记。
费如意嘤咛了一声,只觉整个人都晕乎乎的,浑身软绵绵的,双手紧箍在徐晋的腰间,呢喃般道:“徐郎,以后可要对如意好好的!”
徐晋只觉有点喉咙发干,小腹发热,以极大的毅力才探制住内心的**,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
两人相互楼抱着说了一会甜蜜的话儿才分了开来各自坐好。
徐晋看了一眼俏脸上依旧布满红晕的动人少女,连忙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转移注意力,要不然真担心自己控制不住做出些儿童不宜的举动来。
“如意,刚才吉祥姑娘是不是在你这里哭过来着?”徐晋随口问道。
费如意黯然地点了点头道:“婶婶是娄妃的胞妹,现在宁王造反了,日后怕会连累到她,四妹心里难受。徐郎有没有办法帮帮她?”
徐晋不禁暗叹了口气,现在他已经熟读了大明律,自然明白造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必然会连累到费吉祥的母亲,甚至是费吉祥本人和她五岁的弟弟费懋学。
“徐郎,真的没有办法了吗?”费如意见到徐晋的表情,不由惶然失望。
徐晋连忙道:“办法不是没有,只要当今天子开口赦免三夫人便行,史上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费如意眼前一亮,连忙道:“那怎样才能让天子赦免了婶婶呢?”
徐晋不由琢磨起来,记得史上宁王造反之后,费宏和费采都能官复原职,而且随后费家兄弟也相继考中进士,一家四口同朝为官,成为士林佳话。
而且,后来武英殿大学士夏言还赠给费家一副对联:叔状元,侄探花,连登甲第。兄宰相,弟尚书,并作名臣。
所以说费家上下并没有受到宁王造反案的牵连,而且费采还官运享通,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
史书上没有记载费采是如何从宁王造反案中摘清出来的,也没有关于其妻子娄素琴的记载,所以徐晋并不知道她最后的结局如何,但料想也不会有杀身之祸。
徐晋沉吟了片刻道:“若要当今天子开金口卸免三夫人,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平叛中立功,然后再让人在天子面前求情。嗯,如意你不用担心,此事我再琢磨琢磨,看有没有周全的办法。”
费如意欣喜地点了点头,经过刚才的肌肤之亲,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了,那层窗户纸也彻底捅破,自然不用像以前那么生分,说些感谢之类的话语。
两人又聊了一会,徐晋便起身告辞了,毕竟是大晚上,逗留得太久对如意的名声影响可不好。尽管两人之间的事已经人尽皆知,费如意以后嫁到徐家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现在可不提倡婚前xx行为,这样子会被千夫所指。
费如意温柔款款地替徐晋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把入画唤了进来,提灯笼送徐晋出府。
入画今年十四岁,年龄比谢小婉还要小一些,提着灯笼在前面领路,笑嘻嘻地低声问:“徐公子准备几时娶我家姑娘过门?”
徐晋不禁暗汗,这小丫环一脸暧昧兮兮的,估计刚才是躲在门外偷听到了些动静了,笑道:“如意孝期一满,我便会遣人上门提亲。”
入画直率地道:“那徐公子准备娶我家姑娘为妻还是为妾?要是作妾我可不答应!”
徐晋顿时被问住了,他是现代人的思想,现在虽然入乡随俗,但价值观成形了却是难以再扭转的,在他看来,都是自己心爱的女子,娶回家里自然要一碗水端平,那用分什么妻妾名分的。
不过这时入画问起,徐晋才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自己可以不在乎,但古人可是极在意名分的,包括小婉和如意也肯定是在乎的,这倒是让人头疼了!
徐晋“弱弱”地问道:“入画,那你觉得我应该以什么礼节迎娶你家姑娘?”
入画翻了个白眼道:“我是个丫环,我哪知道,反正不能作妾。老爷夫人也不会同意姑娘嫁给你作妾的,除非你有本事让天子赐婚!”
徐晋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看来这得着落到小奴儿朱厚身上了,按照历史轨迹,这小子很快就要走狗屎运坐上龙椅,成为御极四十几年的嘉靖帝。
……
大明正德十四年,正月二十一日,宁王宣布起兵造反的第五日了,也是孙遂辞世的第三天,距离头七还有四天。
今天一早,费家庄园外车马齐集,举家上下整装待发,准备进城避难。铅山千户所,上饶千户所的官兵也准备拔营启程,随通判徐大人前往铅山县城。
据可靠消息,由原铅山贼首吴三八率领的大批叛兵一路攻城拔寨,已经打到了弋阳县了,估计还有几日就会兵临铅山县城下,得尽快做好迎战的准备。
徐晋今天并没有骑马,而是按照娘子大人的指示乘马车,一众亲兵骑马护在四周。
队伍刚准备出发,余林生便策马来到马车旁禀报道:“通判大人,铅山县令吴林广专门派衙役抬了一顶软轿给您乘坐。”
徐晋不禁蹙了蹙剑眉,本来他对吴林广的印象不好也不坏,但昨晚偶尔听到手下的亲兵提起,贼兵前天攻打铅山县城时,吴林广竟然装腰痛,把城防全权交给了孟县丞负责,此人显然是个圆滑的骑墙派,所以徐晋对吴的印象大坏。
这种墙头草式的人物平时用处不大,却是极大的隐患,一旦局势不利,说不定会在背后给你捅刀子。
“本官不习惯坐轿,打发回去吧!”徐晋淡淡地道。
“嘿,看来吴知县这回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余林生暗忖着策马走开。
徐晋不禁暗暗警醒,宁王多年来在江西只手遮天,积威甚重,地方官员大都害怕他,如今声称起兵十万,胆小的地方官员恐怕更是吓坏了,所以地方官中的投降派和骑墙派肯定不少,诸如吴林广之流就是见风驶舵的骑墙派。看来自己进城后得打醒十二分精神,可不能被这些骑墙派给坑了,那吴三八一路势如破竹,绝对少不了这么骑墙派投降派的功劳。
上午九点左右,徐晋一声令下,费家上下先行动身启程,紧接着是两个千户所的人马,押着数百名被俘虏的贼兵,浩浩荡荡地直奔铅山县城而去。
第224章 战云再起()
今日艳阳高照,天气暖和了许多。由于受宁王起兵造反的消息影响,以往繁华的铅山县城明显冷清了许多,河道上往来的商船锐减了大半。
不过,前两天紧闭的四城门今天却打开了,允许百姓出入,但必须接受守城官兵的盘查。
此刻,城中的百姓几乎都聚集到城南,站在街道两旁,抻着脖子往城门口的方向张望。
因为有消息称,前天突然来攻打铅山县城的一伙宁王贼兵被新任通判徐晋率军剿灭了。今天徐通判会率兵入城,还押了数百被俘虏的贼兵,所以城中的百姓都跑来看热闹,顺便带上臭鸡蛋、烂菜叶、狗屎、鸡粪之类来过手瘾。
铅山县令吴林广四十许岁,身穿着青色的七品官袍,率领着县衙一众官吏出城恭候着。县丞孟轩,主薄方添禄分别立在县令吴林广的左右。
主薄方添禄年四十出头,生得极为富态,那肚腩几乎把加大号的绿色官袍给撑破了,偏偏这家伙还满脸横肉,眼睛狭长,一副杀猪匠的模样。
方添禄也算是个读书人,通过了县试,府试却未曾通过,主薄的位置也是靠钱银运作得来的,他哥正是铅山本地最富有的茶商方添福。
方添禄此刻站在吴林广身边,颇有些坐蜡的感觉,因为今天要迎接的新任通判徐晋跟方家的关系不是很和谐。
就在去年九月,徐晋和方家三少方天佑在斗馆大打出手,争夺费家三姑娘的庚帖,最后方家面子里子都丢了。方添禄作为方家的二号人物,对此又岂能没有想法?
此时,一名眼尖的小吏大声道:“来了,通判大人来了!”
吴林广等人抬眼望去,果然见到一顶软轿由衙役抬着快步行来,但情况却有些诡异。因为衙役抬着轿在前面快跑,后面却是尘土飞扬的马车队伍。
很快,轿子便来到跟前,吴林广正狐疑地迎上前准备见礼,捕头李明却是摇头道:“通判大人说坐不惯轿子,人在后面的马车上。”
吴林广脸上的笑容顿时滞了,他打听到徐晋由于骑马伤了腿,不方便再乘马,所以特意派了一顶软轿去拍马屁,没成想对方根本不领情。
主薄方添禄皮笑肉不笑地道:“县尊大人,看来通判大人还是喜欢坐马车啊!”
吴林广心中略有点不舒服,但毕竟是官场老油子了,倒也没有表现出来,吩咐人把轿子抬走,免得在这里碍眼。
很快,费家内眷的车队便先到了,在官家周衡的带领下径直入城安顿。
“通判大人,吴县令率众在前面迎接了!”王林儿打马来到马车旁禀报道。
徐晋虽然对吴林广不喜,但他并不是喜怒都写在脸上的中二青年,有些表面功夫还得做的,何况对方率众出城迎接,这面子还是得给,于是吩咐二牛停车。
当初在重阳茶市的茗战,吴林广见过徐晋,所以此时见到一名英俊的少年书生从车上下来,立即上前行礼道:“下官见过徐大人!”
徐晋微笑道:“吴县令不必多礼。”
吴林广见徐晋满脸笑容,而且客客气气的,之前心中那点不快顿时烟销云散了,只以为徐晋是真的不习惯坐轿而已,对自己并无不满。
吴林广笑呵呵地道:“下官给徐大人介绍一二,这位乃县丞孟轩,表字庭芳。”
“见过徐通判!”孟县丞拱手施礼,心里感觉怪怪的,眼前的徐晋如此年轻,他实在开不了口叫“徐大人”。
徐晋打量了一眼孟轩,听说贼兵来攻城的当晚就是此人负责守城御敌,看来是个坚定的强硬派,倒是可以纳为己用。
不过徐晋也瞧出这个孟轩有点书生意气,心里未必就服自己,从其没有自称下官便可见一斑,所以只是淡然地点点头。
吴林广感觉到徐晋对孟轩的“冷淡”,嘴角不由浮起一丝淡笑,正如孟轩瞧不起他的圆滑世故,他也瞧不起孟轩这种不懂做人的酸儒。
“这位乃本县的主薄方添禄!”吴林广继续介绍道。
方添禄那对杀猪眼眯缝起来,谄笑着行礼道:“下官见过通判大人。”
徐晋淡然地点了点头,他当初也听说过,茶商方家的二老爷花钱捐了个主薄,看来就是眼前这个肥货了。
吴林广将县衙中排得上号的几个官吏介绍完,便笑着道:“徐大人,县衙中已经摆了接风宴为大人庆功,请!”
徐晋摆了摆手:“巡抚孙大人才刚被反贼宁王所害,如今头七还未曾过,接风庆功就免了。”
吴林广神色微僵,不过马上换上悲恸之色道:“徐大人所言极是,那本官便让人把酒席撤了!”
徐晋笑道:“那倒不必,酒不能喝,但饭还是可以吃的!”
吴林广闻言心中一松,呵呵笑道:“徐大人请!”
众官吏都不禁暗暗称奇,这个徐通判虽然年纪轻轻,但为人处事却是玲珑周全,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不伤别人面子,如此老练的行事风格,倒像是个阅历丰富的老手。【△網】
接下来,徐晋重新上了马车入城而去,两卫所的官兵押着数百贼兵随后跟进。
那些在街道两边围观的百姓,见到一串串绑着的贼兵被押进城,顿时沸腾了,早就准备好的臭鸡蛋烂菜叶纷纷掷过去,一边破口大骂。
宁王的名声本来就不好,此时起兵造反,让过往铅山县的商旅锐减,直接影响了铅山县百姓的生计,而且眼看还有两个月春茶就要上市了,如果因为兵灾而导致颗粒无收,那全家都得吃西北风了。
所以百姓恨极了这些造反的叛兵,臭鸡蛋、狗屎、鸡粪不要钱般往他们身上招呼。
……
在县衙吃完饭,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