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晋不禁暗暗感叹,这样一座园林式四合院,若是在后世的北京,没有几千万怕是拿不下来吧,五百两银子真是超值啊。
谢小婉和月儿显然都很喜欢这里,像两只快乐的蝴蝶般忙前跑后地布置新家,
有些话要讲()
本书是笔者第一部历史题材的,以往写的都是仙侠类型。而一直以来,笔者都想尝试写一部历史题材的,但非全架空的历类无疑是最难写的(在我看来如此),因此心怀敬畏,担心自己知识储备不够,笔力驾驭不了,是以一直没有动笔。
在上一本《太极相师》完本以后,笔者按奈不住尝试写了个历史题材的开头,自我感觉还可以,而且也顺利通过了起点内签,于是便有了这部《明王首辅》。
刚开始写得挺顺的,自问第一卷的节奏把握也还行。然而,字数一多问题就出现了,或许是大纲准备不充分,或许是知识储备跟不上,或许是长时间写作情绪懈怠了,估计是三者兼有之吧。
如今写到第三卷,根据大纲主要是写政争权谋的,而这正是笔者的弱项,所以问题便集中爆发,一方面是卡文卡得怀疑人生,一方面是读者不满和订阅下滑,进而影响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书友认为笔者老请假是懒病犯了,事实并非如此,咱们写的码农就靠更新量看收成,更一千字就收一千字的钱,一个字都不更就屁都没有,试问谁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特别是靠这个混饭吃的写手。
写作看似轻闲,但真正写过网络的才知道其中的苦处,别人还有周末年假,而写手没有,天天都要更新,停更读者就会流失掉。如此长年累月地写作,就像不关的水龙头,阅读量跟不上,脑子便会因过度输出而懈怠,甚至罢工。
笔者现在就陷入了这种杯具的低迷状态,一方面着急更新,一方面又卡得不要不要的,三k变两k,日更变隔日更。这样硬着头皮写,数量和质量都肯定上不去,书友们看得纠结,笔者也写得难受,且跳不出这个怪圈。
所者笔者思量再三,决定停更几天,一方面梳理完善大纲,另一方面放松调整一下状态,充充电。尽管如此肯定会流失不少读者,但为了能更好地写下去……
在此向各位书友说声抱歉,同时希望大家能理解。
2018年5月13日
第285章 心腹隐患()
午后突然变天了,接近傍晚时份更是下起雪来,朔风漠漠,气温急转直下,年后第一场雪毫无征兆地杀到,雪花夹杂着雨水飘飘洒洒。
内阁位于皇城午门右则的文华殿附近,此刻,内阁门外的台阶上已经堆了一层薄薄的雪屑,又被檐流滴得坑坑洼洼的。
屋内的火炉中燃着上等的无烟京炭,熊熊的炭火使四周暖意融融。
此刻,内阁首辅杨廷和,华盖殿大学士梁储正在处理通政使司送上来的各地奏本。
正德十五年内阁辅政大臣只有四人,分别是首辅杨廷和、次辅梁储、文渊阁大学士蒋冕、以及东阁大学士毛纪,后两者去年随天子南巡,如今还逗留在应天府(南京)未归。
所以,作为留守的阁臣,杨廷和与梁储的工作压力都很大,从年初六开始便回到内阁处理堆积如山的奏本了。
杨廷和表字介夫,四川新都人,今年已经六十岁,但依旧头发黑亮,精神健铄,长得眉目疏朗,气质儒雅,看得出年轻时候肯定是个风度翩翩的帅哥。
事实确也如此,而且杨廷和还是个神童,十二岁参加乡试便中了举人,十九岁中进士,这个纪录至今还没人打破。
另外,杨廷和还是帝师,当今天子朱厚照还是太子时他便担任东宫侍讲,教授太子学问,正德二年入阁参赞机务,正德七年接替李东阳成为内阁首辅,可以说一直平步青云。
杨廷和为人练达,性情稳重而有法度,毫无疑问是个能吏,当今天子虽然宠信宦官,以及江彬、钱宁之流的佞臣,但对杨廷和却极为倚重,一切政务都放心交给他打理。
此时,杨廷和审阅着各地的奏本,眉头却是越皱越深,因为已经有好几封奏本上报发生民乱了,幸而都是小规模的民变,当地官府已经轻松扑灭了。
作为内阁首辅大臣,杨廷和自然明白各地民变此起彼伏的根源,都是因为失地的流民太多所至,其中以京城周边、山东、河南等地积聚的流民最多,老百姓生活没有着落,自然便容易生出事端来。
事实上,流民问题已经成为明廷现阶段的心腹大患,全国流民多达六百多万,占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足以危及明朝的统治,一旦民变大规模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造成流民日益增多的原因正是土地兼并严重,各地藩王豪强不断地侵吞民田、官田,甚至是卫所军屯的土地。其中最大的土地侵占者其实是当今天子,内官太监以进贡之名侵占大量的民田建立皇庄,多达十数万顷。
要知道特权阶层是不用纳税的,地方豪强大量侵占了民田后,官府税收自然就锐减了,为了完成征税任务,地方官不得不把这部分税收摊派到其他有田的农民头上,导致这些农民不堪重负,干脆弃田逃跑成为流民。如此恶性循还,从而造成流民越来越多。
然而,杨廷和虽然明白问题的根源所在,但显然没意识问题已经严峻成这种程度,就算意识到了,他也没魄力去纠正,因为牵涉到太多人的利益了,其中就包括当今天子、各地的藩王、还有朝中的权贵,可想而知阻力有多大,弄不好会落得个抄家灭族的下场。
杨廷和与梁储正批阅着奏本,这时一名穿着绯红官袍的官员进了内阁,正是翰林学士兼礼部右侍郎(正三品)石珤。
“见过两位大人!”石珤向杨梁二人行礼道。
梁储搁下笔微笑道:“石侍郎来了!”
杨廷和则批完手头那份奏本才搁笔道:“石侍郎坐吧!”
石珤闻言这才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足见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的权威。
石珤坐落后,自有茶童奉上香茗。杨廷和开门见山地道:“皇上派内官传了口谕,命叔厚(梁储)和石侍朗主持今科会试。”
石珤连忙站起来恭敬地道:“臣领皇命,自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杨廷和点头道:“嗯,叔厚,你和石侍郎商量一下同考官的人选吧。”
杨廷和说完便继续批阅奏本,梁储去主持会试后便剩他一个人打理内阁了,恐怕更要忙得焦头烂额。
梁储站起来微笑道:“石侍郎,咱们到文华殿去商量会试的事宜吧,免得打扰到介夫。”
梁储表字叔厚,今年六十有九,比杨廷和还要大九岁,广东顺德人,徐晋昨天遇到的广东籍举子梁宽正是梁阁老的同乡同族。
梁储为人正直而宽厚,有君子之称,当初本是他任内阁首辅,但他自认能力不及杨廷和,主动把首辅之位让出,成为一时佳话。
梁储和石珤到了文华殿,两人便开始商量主持会试的事宜。
会试在二月初九举行,共需要两名主考官(称总裁),还需要十八名同考官。皇上亲自任命了梁储和石珤为主考官,而同考官则由梁储和石珤两人商量决定。当同考官选出来后,所有考官都必须搬到贡院中暂住,然后一起商量出题事宜,期间不得离开贡院,不得接触考生,以防有人徇私泄露题目。
很快,梁储和石珤便敲定了会试的同考官人选,并且列了名单派人通知入选的官员明天到贡院报到集合。
公事谈完了,石珤便直言道:“梁公,眼看会试在即,皇上还滞留金陵,当上疏促请。”
正常情况下,会试考完的下一个月,也就是三月份举行殿试,而殿试的主考官实际是皇上,要是皇上不在京中,这殿试自然就没办法举行了。
梁储不由无奈道:“石侍郎,老夫和介夫(杨廷和)促请的奏本已经去了不止数十疏,皇上置之不理,为之奈何!”
石珤皱着眉道:“岂有此理,肯定是那帮佞臣阉党盅惑皇上游乐不归。蒋阁老,毛阁老身为随驾阁臣,有失职之过!”
石珤口中的蒋阁老和毛阁老,正是这次随天子朱厚照南巡的两名内阁大臣蒋冕和毛纪。
梁储不由苦笑道:“他们未尝没有劝谏,只是皇上性子执拗罢了。”
石珤沉吟不语,不过看得出依旧神色不满。本来,以石珤礼部侍郎的地位,根本没资格非议阁臣,但此人以正直敢言著称,是个硬骨头的,甚至当面指责过当今天子朱厚照不务正业,所以更遑论内阁大臣了。
……
昨夜冷雪夹雨,徐晋搂着小婉温软的娇躯,一直睡到日上三竿才醒来,打开门一看,发现满院的银装素裹,庭树假山上都结了一层冰雪。
二牛和大宝包裹得严严实实,正在院中铲雪除冰,活像两只肥大的螃蟹,呼哧哧地喘着白气。
此时,月儿提着一桶热水吃力地从厨房的方向走回来,结果差点就摔了一跤,徐晋急忙上前帮忙,一边教训道:“小心点儿,仔细把门牙给磕掉了,老爷可没本事给你补牙,回头提水的活儿不用你干了!”
美婢甜甜地白了徐晋一眼,撅嘴道:“老爷,屋里就人家一个使唤的丫头,我不干难道要夫人动手!”
徐晋一想也对,看来自己应该添加几个使唤的仆人了,回头让大宝留意一下才行。
洗漱完毕,吃过早餐后,徐晋在娇妻美婢的服侍下穿上了棉袍披风,然而带着二牛出门前往江西会馆。
当徐晋进了江西会馆,竟然在走廊中碰到了龚享,另外还有萧晚和周煦,如此,当日在鹿鸣宴上“狙击”徐晋的铁三角便到齐了。而且,另外还有一名陌生的举子,徐晋并不认识,估计也是江西往届的举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只要获得举人的身份,不用再参加复试,每一届会试都可以报名参加。因此,本来江西去年的乡试才录取四十五名的新科举人,但这次来京参加会试的江西籍举子却多达一百多人,过半人是往届,甚至是前几届的举子。
龚享见到徐晋顿时黑着脸不作声,昨天他本来想借着踩除晋刷名气,结果被老实人黄大灿训斥了一顿,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得了个心胸狭窄的声名。
“原来是徐解元到了!”周煦和萧晚虽然有点不自然,但还是拱手行礼打招呼。
徐晋从容还礼,彼此很没营养地寒暄了几句便错身而过。那名陌生举子叹道:“原来此人就是徐四元啊,倒是年轻得很,后生可畏,对了,他不住在会馆里?”
周煦摇头道:“据说徐解元这次进京带了家眷,自己在明时坊买了一座宅子。”
陌生举子乍舌道:“啧啧,这明时坊的宅子可不便宜,敢情这位徐解元还是有钱的主儿,不得了!”
萧晚淡淡地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宋兄,咱们走吧!”
陌生举子酸道:“萧兄所言极是,咱们还是去三流酒家喝咱们三流的浊酒去!”
不患贫而患不均,数千年下来,仇富始终是国人的共性,觉得别人之所以富有,并不是因为别人比自己勤劳聪明,而是别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掠夺了财富而已。
第286章 魏国公()
四季楼是明时坊排得上号的酒楼之一,随着会试日益临近,全国各地数千名举子汇集,这里的生意越发的红火了,尽管天气严寒,饭点时依旧座无虚席。
二楼某雅间内,红泥小火炉上温着一壶黄酒,徐晋、费懋中、卫阳、江运、黄大灿五人围席而坐,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涮羊肉。
别以为火锅这种吃法近代才出现,其实早在元朝时期便流行了,而这家四季楼的大厨显然有两把刷子,羊肉的膻味去得还是比较彻底的,让徐晋觉得美中不足的是调料太单调了,而且没有辣椒,要不然这种天气吃得满头大汗该多爽。
时隔数月,同窗好友在京城相聚,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一边吃喝一边闲聊,话题自然离不开即将到来的春闱大比。譬如礼部今日早上已经出了告示,会试将由华盖殿大学士梁储,以及翰林学士石珤主持;又譬如今科会试榜首的热门人选都有谁……
在座五人中,江运和黄大灿都出身布衣,尤其是江运的家境最弱,虽然中举后有所改善,但平时也鲜会到四季楼这种高档次的酒楼打牙斋,难得今日徐晋这土豪请客,所以狼吞虎咽,一大盆羊肉近半都进了这家伙的肚子。
“可惜子谦进京太迟了,要不然魏国公举办的上元节赏春文会,绝对有子谦的一席之地。”江运一边嚼着羊肉一边惋惜地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