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晋看了一眼自己脚上的旧布靴,再看谢小婉穿着的破草鞋,不由莫名的心酸,真想骂一句贼老天p,多么善良懂事的小姑娘啊,要是不能让她过上好日子,我徐晋也枉再世为人了!
再穷不过乞食,不死总会出头。只要熬过这个寒冬,徐晋相信,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灵活的头脑,即使在大明朝也能混得风生水起。
“我去找四哥要些米粮!”徐晋丢下一句便行出院门,谢小婉张了张嘴,最终没说什么。
四哥叫徐有财,乃徐晋的同族兄弟,本来徐晋家还有五六亩水田,自从父母去世后,徐晋只顾读书不事生产,水田便交给四哥徐有财耕种了,平时徐晋的口粮便由徐有财家供给。
刚开始时,徐有财也恪守约定,按月供给徐晋米粮,逐渐变成隔月给,徐晋年纪小,为人木纳而怕事,徐有财给米粮他收下,不给他也不好意思问,后来徐有财干脆不给了,或者半年给一次,而且都是质量最差的糙米。
正因为如此,书呆子只能靠变卖家私来渡日。然而,此时的徐晋可不是以前榆木脑袋的书呆子,家里都揭不开锅了,自然第一时间跑去找徐有财要粮。
徐有财家距离也就几十米,徐晋很快就到了他家院子外,还没进院子便闻到阵阵肉香,顿觉更加饥肠辘辘,使劲吞了吞口水。
“四哥在家吗?”
徐晋喊了一声,推开院子的柴门行进去,顿时听到屋里一阵凌乱的声响,隔了好一会门才打开,徐有财舔着嘴唇行出来,眼睛骨碌碌地转着道:“十弟找我有事?”
徐晋往屋里瞄了一眼,徐有财的婆娘和三个娃都在,正围坐着吃稀饭,桌上只摆着一碟咸菜,而偏偏嘴唇上都油汪汪的,估计是把肉藏起来了,怕自己看到。
徐晋心中冷笑,表面却若无其事地道:“四哥,家里没粮了,给我匀几斗粮食过冬吧!”
此言一出,徐有财的婆娘何氏立即像被踩了尾巴似的弹起来,瞪大眼睛道:“几斗?晋哥儿,你当我们家开米行啊?”
徐晋垂着眼帘道:“嫂子,话不能这么说,我家的六亩水田都交给你们家耕种,当初约定每月供给一斗米作为田租的,远的就不说了,自今年夏收之后到现在五个月,也没见四哥给我家里送一粒粮食!”
徐有财愕然地打量了一遍徐晋,这书呆子长进了啊,之前自己半年没送粮,他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现在竟然找上门来催要,说话还那么利索。
何氏冷笑道:“晋哥儿,我们是耕着你家的田地不错,可是你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知道什么,今年鄱阳湖发大水淹了田地,秋种之后又大旱,收上来的粮食交了官粮就没剩几颗了,我们家辛苦了一年都白干了,哪还有粮食供给你。另外,你用来娶媳妇那一斗米也是我们家出的,那可是我们家准备过冬的粮食呀!”
徐有财也装出一脸为难的样子道:“十弟,你嫂子说的都是实话,今年粮食欠收,我们家五张嘴吃饭,都快揭不开锅了,顿顿吃稀饭才勉强维持,真的没有余粮匀给你啊!”
我信你个鬼,揭不开锅还有肉吃,徐晋心中愤怒,不过擅于克制的他并没有表现出来,数十年的商海浮沉,待人接物方面早已经炉火纯青了,知道对这种人大吵大闹根本没用,动手硬抢更不可取,就自己目前这病蔫蔫的小身板,恐怕连徐有财的大儿子也打不过,那货壮实得像头小牛犊。
“既然如此,那我另外想办法!”徐晋转身便走。
何氏见到徐晋离开,顿时像斗赢的老母鸡似的得意洋洋。徐有财嘿笑一下低声道:“读书读傻了!”
正在此时,走出院子的徐晋突然回头行回来道:“四哥,我琢磨了一下,明年开春之后,我家的水田不劳烦你们耕种了!”
“什么?”徐有财和何氏失声惊呼。
徐有财连忙走下檐阶道:“十弟别冲动,今年确是收成不好,明年丰收了,四哥一定把粮食给你送去的。”
“四哥,种田得看老天爷吃饭这个理我也懂,所以今年欠收也不怪你,我只是想把水田拿回来自己耕种而已!”徐晋煞有介事地道。
何氏面带讥讽地道:“艾哟,晋哥儿,我没听错吧,你自己耕种?翻土、播种、插秧、收割你哪一样会的,给你一石米也挑不动。”
徐晋淡道:“我是不会,不过小婉会!”
“你家媳妇家里就是穷打渔的,哪会种庄稼……”
“闭嘴,几时轮到你说话了,滚一边去!”
徐有财扬手甩了婆娘一记耳光,马上换上一副笑脸道:“十弟,你嫂子那张臭嘴不会说话,你别放心里哈。不过十弟啊,别说四哥说你,你一个读书人,专心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你爹娘的遗愿,咱们徐家村几十年,就出了你爹一个秀才,可惜走得早。而你从小跟着你爹读书识字,是咱们村最有希望考功名的年轻人,可别让你爹娘和全村人失望啊!”
徐晋有点好笑,就这水平还想忽悠老子,认真地道:“四哥说得在理,不过都快饿死了,还读什么书,考劳什子功名,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徐有财显然想不到书呆子竟说出这种话“亵渎”的话来,微愣了一下才连忙道:“十弟快别说,仔细被族长听到打折你的腿,这样吧,四哥勒紧裤腰带给你匀一斗米先撑着,你回家安心读书。”
徐晋一脸“感激”地道:“那多谢四哥了!”
“客气啥,谁叫咱都姓徐,同宗兄弟互相扶持是祖训!”徐有财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又一挥手骂道:“臭婆娘,还愣着干什么,快去给十弟匀一斗米。”
何氏刚被甩了个耳光,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敢再多嘴,回到屋里给徐晋装了一斗米。
“谢四哥啦!”徐晋提起米便走,徐有财牙痛地咧了咧嘴。
“当家的,为什么要给那书呆子米,老娘就不信他能收回田地自己耕作!”
徐有财瞪了婆娘一眼,不客气地骂道:“你懂个屁,头发长见识短!”
在明代,一亩水田的产量大概五百斤,而湖广地区都是一年两熟的,所以一亩水田一年能打一千斤粮食,六亩就是六千斤,除去各种赋税和成本,能剩下一半,折成银子能有三四两,对于普通农户家庭,这可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正因为如此,徐有财一听到徐晋要把田收回,立即便妥协了。
第03章 上门催债()
明朝的一石约等于120斤重,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石,所以一斗米也就12斤左右。
徐晋提着12斤米回到自家院子外,已经累得手酸脚软,这具身体实在太孱弱了。
正在院子里劈柴的谢小婉飞快地奔了出来,从徐晋手上接过布袋,打开一看顿时惊喜地道:“相公你真的要到米了!”
之前谢小婉也尝试过几次找徐有财要粮,不过都被这对刁钻奸滑的夫妇,以各种理由搪塞回来,没想到相公去了会儿,竟然轻松就要到粮食。
谢小婉一笑起来,两眼就弯成月芽儿一般,十分好看,而且五官精致,就是皮肤黑了点,要不然搁现在的中学,拿个班花级花啥的绝对没问题。
徐晋下意识地伸手刮了一下小姑娘鼻子,笑道:“难道还骗你不成!”
谢小婉顿时又红了小脸,吃吃地道:“我……去给相公做饭!”说完提着米袋慌乱地往屋里跑去。
徐晋尴尬地僵在原地,倒不是他有意调戏,只是出于一种长辈宠溺晚辈的举动。话说徐晋的心理年龄都快六十,能给这丫头当爷爷了,自然没有那种龌龊的心思。
“嘿,谁说徐老十掉河里淹死了,这不是活蹦乱跳着吗?”
徐晋刚想进院子,身后忽然传来一把破锣般的声音,转身一看,但见四人正往这边行来,说话者正是中间那位,约莫四五十岁,留着两撇老鼠须,一副管家打扮,身后跟着两名青衣小帽的家丁,第四人则是里长徐有光。
徐晋脑中飞快地闪过这位老鼠须的信息,这家伙叫郭权,乃镇上大户郭家的管家,虽说不上无恶不作,但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人,找上门定然没有好事。
“原来是郭大管家,什么事劳烦你亲自登门?”徐晋不动声色地道。
“哎哟,瞧瞧人家,喝过墨水就是不一样,徐里长,你得向人家学着点!”郭权一脸笑呵呵的,大管家这称呼让他十分受用。
徐有光陪笑着呵呵两声,同时眼神古怪地打量一下徐晋,这小子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啊,不像以前那般木纳,难道今天早上灌了一肚子河水,反倒开窍了?
明朝为了防止农民闹事,实行严格的保甲连坐制度,每110户编成一里,10户为一甲,里长就是小头目,一旦有人犯事,全部人都要追究责任,尤其是负责管束的里长。
郭管家捻着老鼠须,慢条斯理地道:“徐老十,虽然你说话中听,但公事还要公办,你们家借的钱也该还了!”
徐晋仔细回想了一遍,皱眉道:“郭管家,你是不是搞错了,我没向郭员外借过钱啊!”
“嘿,你是没借,但是你家媳妇借了,借据在此,白纸黑字!”郭权好整以暇地拿出一张纸条展开。
徐晋扫了一眼,只见让面写着:兹有徐家村村民徐晋家的借款五十文钱,利息三分三,三个月内还清,口说无凭,立此为据,大明正德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借据落款处盖了一枚指印。
“小婉,这钱是你的借的吗?”徐晋回头问刚从屋里走出来的谢小婉,后者小脸煞白地点了点头,瘦弱的身子怕得瑟瑟发抖。
徐晋皱了皱眉,倒不是责怪谢小婉,这懂事的丫头借钱估计也是为了筹钱给“自己”治病,只是这利息太坑了。
别看利息只是三分三,这玩意可是按月计息利滚利的,举个例子,借款50文钱,一个月后就变成67文钱,两个月变成89文钱,三个月后就是118文钱,足足翻了一倍多,非常变态。
郭管家嘿笑道:“徐老十,没疑问就该还钱了!”
徐晋暗叹了口气,回头温声道:“小婉,把那袋米取出来吧!”
“哦!”谢小婉返回屋中把那斗白米取出来,很不情愿地放在地上。
郭管家打开袋子捞了一把白米瞧了瞧成色,然后拍了拍手,皮笑肉不笑地道:“徐老十,你这是什么意思?以米代银?”
徐晋点头道:“正是,家里实在没有银钱,这米一斗折合市价应该也值一百文钱了,希望郭管家能通融些过!”
“嘿,本来鄙人向来只收银子不收物的,但念在你这么爽快,以米代银就以米代银吧,不过,徐老十你刚才也说了,这一斗米市价才值百文钱,可是你家连本带利欠着118文,还差18文钱哦!”
徐晋淡道:“郭管家,这不是还差十天才到期吗,那18文钱利息就算了吧!”
借据上的借款日期是八月二十五日,确实还差十日才够三个月,郭权之所以匆匆上门催债,是因为听闻徐晋这病蔫子今天失足落河,担心他挂掉,要是那小寡妇再变卖田产跑路,那放出去的钱就别想收回了。
郭权的马脸顿时拉长了,冷笑道:“徐老十,按照规矩,提前还款,不足一个月,利息也按一个月收。鄙人见你年幼又好说话,所以客气些,可别拿自己当根葱了,18文钱你说算了就算了啊?”
徐晋淡道:“本朝《大明律》明文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
由于深感到民间高利贷的危害,明太祖朱元璋要求民间高利贷的利息不得高于三分利,后来更是明文写入了《大明律》,严禁高利贷利息高于三分利,一年利息所得不得超过本金的百分之百,谁敢违反就打四十鞭,再按照非法所得计赃,情节严重的,打一百大棍。别看只是打一百大棍,这玩意打在屁股上,轻则卧床数月,重则一命呜呼。
郭家放高利贷的利率三分三,而且三个月所得的利润已经超过百分之百,明显违反了大明律法的规定。
所以郭权闻言顿时面色大变,恶狠狠地盯着徐晋,冷道:“徐老十,这是威胁鄙人吗?”
郭权身后两名壮实的家丁更是眼中凶光毕露,撸起衣袖准备揍人。
徐晋神色平静,不卑不亢地道:“郭管家言重了,家父乃弘治十六年院试秀才,县上还是有几位说得上话的同年。”
威胁,赤果果的威胁啊!
郭权面色再变,这才醒起徐晋去世的老爹是本县的秀才公,虽说秀才没什么权力,但有人脉啊,说不准同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