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2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晋登记的速度很快,一刻钟后便有十几个难民登记领到钱,然后跑到远处的空地重新排队。

    在登记了五六十人后,终于轮到一名插队的矿工了,这货长得五大三粗,大大咧咧地道:“俺叫麻皮秋,很皮的皮!”

    徐晋记录下名字,马上有锦衣卫把麻皮秋领进祠堂,很快,皮秋兄就笑嘻嘻地行出来,得意地朝后面的同行抛了抛两枚铜钱。那些矿工见状都放心了,有人甚至跑到前面插队。

    为了加快速度,徐晋又找了几个识字的锦衣卫来帮忙登记,同时在另一侧的围墙开了一个小豁口,领了铜钱的难民便从围墙的豁口离开祠堂,不再走大门。

    就这样,排队登记的难民队伍越来越短,祠堂另一侧排队等着施粥的队伍却越排越长……

    “俺叫廖仲方!”

    徐晋抬头看了一眼,淡道:“哪里人?”

    “河南封丘人!”

    徐晋低头写下“河南封丘”四个字,廖仲方眼底闪过一抹微不可察的冷光,肘部肌肉蓦地绷紧,正犹豫着要不要趁此机会扼住徐晋的咽喉作为人质,旁边的一名锦衣卫已连刀带鞘点在他的胸口,喝道:“愣着干嘛,跟我来!”

    在四周锦衣卫的虎视眈眈下,廖仲方只好强行压下动手的念头,跟着那名锦衣卫进祠堂领钱。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43章 杀伐果断() 
廖仲方跟着锦衣卫进了祠堂,见到院子中的民夫正在烧火熬粥,而旁边就是十辆粮车,用麻包装着的粮食码得整整齐齐,眼底不由闪过一

    “看什么看,快点,别磨磨蹭蹭的,外面还有很多人等着呢。”身后的锦衣卫用刀把敲了廖仲方肩头一下,不耐烦地喝斥道。

    肩头上传来火辣的痛感,锦衣卫敲这下的力度显然不轻,廖仲方心中暗怒,发誓一会发动后定斩了这名锦衣卫的狗爪子。

    廖仲方进了祠堂大厅,突然警惕地停住脚步吸了吸鼻子,身后的锦衣卫见状面色微变,突然一刀朝前者后颈砍去。

    廖仲方暗叫不妙,急忙低头,然而还是迟了一些,发髻连同一层头皮被削掉,瞬时鲜血直冒。

    这个廖仲方是白莲教的正式弟子,武艺相当不俗,虽然被偷袭受伤,但还是顺势一记后蹬,踢中那名锦衣卫的小腹。

    这名锦衣卫惨叫一声摔飞出门槛,痛得半天爬不起来,廖仲方趁机转身便欲夺门而逃,然而却被门外扑进的数名锦衣卫逼了回来。

    这时祠堂的侧房中也冲出数名锦衣卫将廖仲方团团围住,后者怒喝一声,还要暴起搏斗。

    砰……

    随着一声火铳爆响,廖仲方的胸口飙出一朵血花,然后扑通的倒地。

    锦衣卫把总司马辕将还冒着烟的火统插回腰间,拔刀上前便把廖仲方的脑袋砍下,尸体则拖进侧房中,此时的房间已经堆了十几具血淋淋的尸体,全是之前起哄叫嚣抢粮的矿工刺头。

    祠堂内的惨叫和火铳声,外面的人自然都听到了,那些难民只是面面相觑,而矿工们却惊疑不定,纷纷操起来了家伙戒备。

    徐晋不禁皱起了剑眉,金百户更是低骂了一句饭桶,立即命令锦衣卫把徐晋团团护住。

    这时身上溅满鲜血的锦衣卫把总司马辕跑了出来,擦着汗道:“大人,刚才进去那家伙十分警惕,而且身手不错,下面的弟兄不慎差点让他跑掉了。”

    金彪破口骂道:“饭桶,这么多人围攻一个还要用火器,你猪啊!”

    司马辕惭愧地低下头。

    徐晋冷静地道:“现在不是问责的时候,马上把剩下的矿工控制住,若有反抗,直接格杀。”

    瞬时间,所有锦衣卫一拥而出,混在队伍中的孙才见势不对,立即大喊道:“有诈,官兵要杀人啦!”

    瞬时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些难民四散逃跑,孙才趁机混在人群逃进了黑暗之中。

    “全部站住不许动,否则格杀勿论!”近百名锦衣卫如狼似虎地扑出,一边挥刀冲上前,遇到胆敢举械反抗的矿工直接无情砍杀。

    砰砰砰……

    爆豆般的火铳声此起彼伏,本来狼奔豕突的难民们大部分都吓得蹲下不敢动了,而那些矿工虽然凶悍,但领头的基本都被收拾了,除了一部份逃掉的,其余的都乖乖缴械投降了。

    徐晋见到局势控制住了,不禁长吁了口气,立即命令把所有矿工捆绑控制起来,然后安抚其他受到惊吓的难民。

    安抚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马上施粥,那些难民见到有吃的,立即又自动自觉地开始排队了,至于被捆绑的矿工,还有因为反抗而被砍杀的矿工尸体都被他们抛在脑后。对于这些难民来说,没什么比食物更有吸引力了,如果有,那就是更多的食物!

    当十几颗血淋淋的人头扔在跟前,那些被捆住还骂骂咧咧的矿工们瞬时噤若寒蝉,全部都沉默了,老实地配合锦衣卫的审问。

    半个时辰后,东边的天空出现了鱼肚白,眼看就要天亮了。徐晋坐在祠堂外的檐阶下,一边喝着稀粥,一边吃烙大饼,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地面的青苔,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那些锦衣卫和民夫往这边投来的目光都带着深深的敬畏。一直以来,这个年轻英俊的钦差书生,给大家的感觉都是文质彬彬,而且性情温和,没有架子,和谁都能有说有笑,然而,这时大家才明白,徐翰林温文尔雅的外表下,其实有着一颗杀伐果断的心啊。

    李时珍那小子捧着一脸稀粥,蹲在离徐晋数米远的地方,仿佛后者身上有瘟疫似的,那十几具血淋淋的无头尸体至今还历历在目。

    这时金百户行到徐晋的面前禀报道:“徐大人,审问清楚了,这些矿工确实是鸡笼山银矿场过来的,一共一百三十五人,咱宰了二十五人,又跑掉了一部份,眼下抓到的共八十二人。领头的矿工叫孙才,不过跑掉了,就是这王八蛋挑唆其他矿工抢粮的。”

    “孙才?”徐晋隐约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不过这名字十分大众化,所以也没有深究,点头道:“折腾了一晚上,大家都累了,让弟兄们轮流休息一个时辰,中午时分再出发。”

    孙才和廖仲方虽然是白莲教弟子,不过他们混迹在矿工中并没有暴露过身份,所以像梅老五这些相熟的矿工也不知道他们的真正身份。徐晋自然也不会往白莲教身上想,只以为是独立的个体事件。

    接下来,锦衣卫和民夫们轮流休息,养足精神,中午吃完饭后便押着粮车启程前往范县,一路上遇到难民的遗骸便就地清理掩埋,免得发生瘟疫。

    一路前行,沿途不断有难民加入,此时跟在粮车后面的难民已经多达千人了。徐晋便在难民中选出两百名年轻力壮的小伙交给陈大壮带领,帮忙看管那些矿工,而报酬就是每顿多分一碗粥。于是,这两百名难民小伙就被一碗粥收买了,保护起粮车来比那些民夫都要积极。

    由于要清理沿途村庄的尸体,队伍前进得十分缓慢,直到太阳落山才走了二十里左右,距离目的地范县还有近三四十里。

    第二天,加入的难民继续激增,已经接近两千人了,徐晋再次在难民中选出两百名后生帮忙保护粮车,代价依旧是一碗粥,就连样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吃粮食的嘴越来越多,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粮食迅速地减小,尽管顿顿喝粥,但两千多人一顿就能消耗掉半车粮食,实在触目惊心,而且难民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当中。

    “徐大人,明天咱们要是还不赶不到范县,那咱们麻烦就大了。”金百户看着车队后面跟都着的两千多难民,艰涩地吞着口水。

    徐晋自然明白粮食吃光的后果,点头道:“今天继续清理沿途的村庄,明天加快速度,在粮食吃光之前赶到范县。”

    第三天,徐晋等人终于赶到距离范县十里外,不过所带的粮食也只剩半车了,而后面跟着的难民数量已经多达三四千人。

    下午时份,范县的城廓已经遥遥在望了,坐在马背上的徐晋不禁暗松了口气。就在此时,身后的难民忽然骚动起来,纷纷让到了道旁,紧接着一支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出现在视线内,负责押运的官兵均穿着地方卫所的鸳鸯战袄。

    徐晋正瞭望间,便见数匹快马追了上来,为首者却是认得的,正是兖州卫指挥使赵逢春,当日在寿张县码头见过。

    “参见徐大人!”赵逢春坐在马上拱手行礼,他旁边几名千户也跟着行礼。

    徐晋微笑着还礼道:“赵指使来得倒是挺快的。”

    赵逢春负责运送第二批粮食到范县,还带来了兖州卫的三千名卫所兵。

    “赈济灾民十万火急,本将又岂敢耽搁!”赵逢春对着北方拱了拱手,大义凛然地道。

    徐晋笑了笑:“赵指挥有心了,正好咱们可以结伴进城。”

    于是两处人马合作一处,六七千人浩浩荡荡地开向范县。

    此时,难民队伍中正有一双充满仇恨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徐晋的背影。此人正是那天晚上跑掉的白莲教徒孙才,这家伙后面偷偷地潜了回来,藏在熙熙攘攘的难民群中,伺机给师弟廖仲方报仇呢,可惜一直没有寻到机会。

    ps:书友们,我是陈证道,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344章 积善人家() 
范县位于山东与河南省交界附近,地势平坦,正是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历来水患严重,一旦雨季来临,黄河水倒灌便会发生水灾,几乎年年被淹,只是今年的情况特别严重而已。

    正是由于范县西南的黄河缺堤,导致包括范县、濮州、曹州、郓城等县受灾,滔滔洪水之下,方圆百里的村镇均不同程度受灾,首当其冲的范县受灾自然是最严重的,其次便是地势最低洼的曹州,如今很多村镇还淹没在水底下,只有等黄河缺口堵上才能重见天日。

    金堤河和孟楼河是范县境内两条主要河流,浑浊的金堤河绕范县城而过,向北注入黄河。而此时,范县城墙近两米高的位置还能清晰地看到洪水冲涮过的痕迹,可见当时水势有多凶猛,若不是坚厚的城墙阻挡,恐怕整座县城都被夷为平地了。

    下午三时许,徐晋和兖州卫指挥赵逢春率队伍来到范县城东,太监黄锦和范县县丞闻讯赶来迎接。

    “徐大人,咱家盼星星盼月亮的,总算把您给盼来了!”黄锦见徐晋顿时像见到亲人一般。

    徐晋不禁有些意外,问道:“黄公公没跟萧大人一起?”

    “萧大人到黄河边上督察抢修大堤去了,估计是嫌咱家碍手碍脚的,所以打发咱家负责后勤打杂呗。”黄锦略带怨气地答道。

    黄锦的年龄和徐晋差不多,说到底还只是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罢了,论到待人接物和办事能力却是差了徐晋十万八千里。

    萧淮倚重徐晋,把他当成左臂右膀,放心地让他独当一面,所以便下意识地以徐晋为标准来要求同龄的黄锦。结果,黄太监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让萧淮满意,再加上文官历来就鄙夷太监,所以萧淮毫不客气地训斥了黄锦,最后干脆安排他专门负责后勤杂务。

    黄太监这几天跟着萧淮几乎天天挨骂,积了一肚子的怨气,此时见到徐晋忍不住诉苦几句。

    徐晋安慰道:“黄公公,话不能这么说,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供应可是相当重要的,可马夫不得,办好了便是大功一件。待来日返京,皇上轮功行赏,黄公公一个内官监掌印太监的职务怕是跑不掉了。”

    黄锦闻言顿时眉开眼笑道:“咱家为皇上办差自当尽心尽力,可不敢图什么封赏。”

    徐晋暗鄙视了这货一把,不图封赏?干嘛嘴角都乐得咧到耳根去了!

    旁边范县县丞不动声色地看了徐晋一眼,传言这个徐钦差虽然年轻,却是个玲珑周全的人物,如今天看来果然不假,三言两语便把黄太监的满腹怨气化解了,不简单啊!

    “这位是?”徐晋目光落在范县县丞身上。

    黄锦这才醒起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县丞,拍了一下额头道:“哎哟,倒是忘了,这位是本县县丞赖阅经,近日负责协助咱家,是个能干活的哈!”

    徐晋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哥们的名字真是……太有品味了!

    赖县丞并不知他的名字已经“惊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