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头把家人也接进京来吧,也省得两地奔波。”
孙礼大喜过望,再次扑通的跪倒,连声道“谢大人,小的一定尽早把玻璃镜子造出来。”
站在一旁的管家大宝一脸的羡慕,明时坊那幢宅子有数百不方,当初是他亲手置办的,花了近五百两银子呢。
徐晋点了点头道“大宝,给孙老三安排住处,明天再带他去明时坊的宅子看看。”
孙礼喜滋滋地跟着大宝离开客厅,忍不住问道“大宝管家,明时坊那幢宅子有多大呢,小的家里人多,若是太窄了怕住不下。”
大宝没好气地道“前后两进近四百坪呢,价值五百两银子,是本管家当年亲手置办了,你小子赚大发了,知足吧!”
“五百两!!!”孙礼惊得嘴巴大张合不拢嘴,小心脏有点受不了,像喝醉酒一般,走路都有点飘了。
徐晋之所以对孙信如此优厚,又给干股又送宅子,皆因此子确是个人才,而且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给了他干股,他自然便会更加卖力气去干活,而且还不用担心被别人挖角。
制玻璃镜子可是个技术活儿,不像内衣那样容易被人山寨,魏国公凭借权势确实可以短暂地垄断内衣市场,但绝对不能长久,因为大明朝的妇女一个个都心灵手巧,她们喜欢自己做针线活儿,魏国公再有权势也不可能禁止妇女们在家里自己做内衣穿吧!
当然,如果魏国公在内衣的选料和设计上继续保持优势,生意还是有得做的,但还想跟刚开始时那样火爆就不可能了。
而玻璃镜子就不同了,这种“高科技”的玩意一般人造不来,绝对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只要制造的方法不外漏,垄断数十上百年简直轻易如举。
无论什么时代,垄断便意味着财源滚滚!
。
第480章 嫁衣()
徐晋把孙老三打发下去后,便让二牛套上马车往小时雍坊而去,小舅子谢三枪也跟着一起出门。话说小舅子谢三枪自二月初来到京城,已经住下两个月了,只要徐晋外出办事他都跟在左右,充当保镖的角色。
小时雍坊距离小时坊并不算远,马车很快就驶到费府门外,费家的门房见到“双料姑爷”上门,立即便热情地开门迎了进去。
“周管家,费师回府了吗?”徐晋跟在管家衡身后往屋里走,一边探问道。
由于内阁事务繁忙,内阁四老一般都要比其他官员晚下班,有时甚至还要加班到很夜。
周管家答道“老爷刚回来,回后院更衣了,二少爷在客厅招呼访客。”
徐晋不由问道“什么客人来访?”
周管家笑道“少爷以前信江书县的同窗,估计徐大人也认识的。”
徐晋心中一动,待进了客厅一看,发现访客果然就是蔡岳和李英俊这对好“机油”,此时费懋中正在陪着他们聊天。
“子谦来了!”费懋中见到徐晋,立即欣喜地站了起来,蔡岳和李英俊也连忙站起来打招呼。
话说今年乃乡试之年,所以去年费懋贤并没有跟着费家大队一起进京,而是继续留在铅山鹅湖书院读书,今年八月份的乡试若是中举,届时便会进京参加明年的春闱大比。
“元浩兄和子玉兄竟也在此,那倒是巧了!”徐晋笑着在茶几旁坐下,自有下人奉上香茗。
李英俊笑道“确实挺巧的,我和元浩兄本来还打算明天登门向子谦道别致谢呢,承蒙子谦这段时日帮助和照顾。”
徐晋心中一动问道“子玉兄和元浩兄打算离开京城了?”
李英俊点头道“在京城逗留了两个月,也是时候离开,趁着现在刚入夏,天气还不算太热,正好赶路往大同。”
“噢,那两位打算几时动身?”
“路引恐怕要后天才能拿到,我们打算大后天动身离京。”
徐晋点头道“好的,那后天下午,我在酒仙楼设宴为两位同窗践行,民受到时也一起参加吧!”
费懋中点头道“固所愿也!”
蔡岳和李英俊对视一眼,感激地道“那我们便先行谢过子谦兄的美意。”
徐晋微笑道“对了,元浩兄和子玉兄一路西行至哈密,应该会经过肃州吧?”
蔡岳点头道“会的!”
徐晋道“那正好,我有一同年叫黄大灿,表字少云,去年外放至肃州任判官,到时麻烦两位顺路捎一封信,若是在当地遇到什么困难,你们也可以找他帮忙。”
蔡岳和李英俊闻言不由一喜,他们虽然有着追求诗和远方的浪漫情怀,但跑到那边境险地去,人生地不熟,说半点也不担心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肃州这种兵锋要塞,若是有熟人照应,自是最好的。
话说明朝的肃州属于陕西省管辖,正属于边境的最前线,东北边是鞑靼人占据的河套平原,西北边又是被吐鲁蕃占领的哈密,乃不折不扣的刀兵之地。
费懋中喝了口茶叹道“自去年六月至今将近一年了,时间过得真快,不知少云兄如今可安好,肃州可是边塞苦寒之地啊。”
徐晋闻言亦不由心生感慨,老实人黄大灿在他的同年好友中,不是最出众的一批,但却是最脚踏实地的一个,墩厚内秀,性格坚韧,这种人或许会成功得晚,但绝对会成功,只愿他在肃州安好,有生之年还能有相见之日。
四人闲聊了两盏茶的功夫,婢女红缨便从屏风后行了出来,对着众人福了一礼道“老师让徐公子到书房。”
徐晋站起来微笑道“在下失陪一会。”
“子谦兄快去吧!”蔡岳和李英俊连忙道,心中羡慕不已,能在费阁老家中登堂入室的怕就只有子谦了,而且,听说皇上还为费家两位姑娘都赐了婚给徐子谦,真是羡煞旁人啊。
费懋中看着徐晋去了后面,却是脸露忧色,他虽然没有资格参加常朝,但今日朝会上发生的事还是有所耳闻的,子谦这次估计要挨训了。
徐晋跟着红缨往费宅中院行去,心里亦不由有点忐忑,他是费宏的门生,很快又要成费家的女婿了,身上的费家烙印很深,彼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政治上应为攻守同盟,然而今日之事却没有预先跟费师通气,难免担心费师会不满。
“徐公子,红缨姐姐!”
徐晋正有点走神,忽然听见有人喊自己,定神一看,只见一名穿着粉红色掐丫背心的俏丫环站在前方,赫然正是费吉祥的贴身丫环侍书。
“原来是侍书姑娘!”徐晋含笑点头,目光下意识地往四周扫了一遍,并未见到费吉祥,不由暗松了口气。话说自从小皇帝赐婚后,徐晋便没有见过费吉祥,此时若见到难免尴尬。
侍书挎着一只篮子,里面装着五色丝线,笑嘻嘻地道“人家可当不起姑娘的称呼,咱们家姑娘现在西跨院呢,姑爷要不要去见一见?咯咯……”
徐晋不禁暗汗,红缨上前一步作势便要扭侍书的嘴,一边道“小蹄子皮痒了吧,信不信嘴儿给拧下来。”
侍书挎着篮子咯咯笑着跑开了,扭拧着细腰穿廊过院,脚步轻快地进了西跨院。
夏季日长夜短,尽管眼下已经是下午六点了,但天色还是很光亮。西跨院的屋里,费如意和费吉祥两人正并排而坐,认真地做着针线活儿,偶尔会停下来讨论几句该怎么下针。
古代女子出嫁,一般都是自己做的整套嫁衣,此时费如意和费吉祥正是在准备自己的嫁衣,婚期已经定今年的八月初十,还有四个月,时间有点紧,所以两女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做针线活。
这时侍书挎着篮子行了进来,笑嘻嘻地道“两位姑娘,奴婢刚才在前面遇到徐公子了。”
费如意抬起俏脸,欣喜地道“真的?”
“哎哟!”费吉祥轻呼一声,原来是针扎到手指了,红着脸把手指含到嘴里,明眸不满地白侍书一眼。
侍书吐了吐舌头道“婢子刚才在中院遇到红缨姐姐领着徐公子,估计是到书房见到老爷了,不过徐公子似乎不怎么开心。”
“为什么?”费如意和费吉祥异口同声道,后者说完后却是霞飞双颊,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做针线活。
侍书摇头了摇头道“奴婢也不太清楚。”
两女顿时都变得有点神思不属起来,又做了一会针线活,费吉祥便站起来道“三姐,时候不早了,小妹也该回那边了。”
费如意这时的心思也在爱郎身上了,自然也无心再继续做针线活,点了点头道“也好!”
费吉祥把做了一小部半的大红喜服放回篮子中盖了起来,提着离开了西跨院。
“入画,二哥回来了吗?”费如意一边放下针线,一边柔声问道。
入画答道“早回来啦,在前面客厅陪客人呢!”
费如意不由有点失望地噢了一声。
。
第481章 师徒交锋()
徐晋跟着红缨来到费宏书房外面,后者轻敲了敲房门道“老爷,徐公子来了。”
“进来吧!”费宏平和的声音传出。
徐晋推门行了进去,只见费师正站在书案后提笔行书,于是一揖施礼道“学生见过费师。”
费宏抬起头,手提着毛笔微笑道“子谦来得正好,过来看为师这幅字如何?”
徐晋举步行至案前,首先便看到摆在案头上的一部《大明律》,而摊开的宣纸上则用颜体写着一段话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
徐晋心中一动,这段话正是摘自《大明律》中的禁海法令,乃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制定颁布的,费师这是在警醒自己勿违祖制啊!
费宏目光炯炯地看着徐晋,问道“子谦,为师这幅字如何?”
费宏两次问“这幅字如何”,而不是“这幅字写得如何”,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让徐晋以后打消开海禁的念头,因为这是违反祖制,违反大明律法的。
徐晋不动声色地道“世言颜筋柳骨,费师这幅字写得方正茂密,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已深得颜体精粹。”
费宏不由笑道“你小子倒是会拍为师马屁,不过对颜体的特点总结得还算中肯,来来来,你也来写一幅,待为师看看你的课业有没有落下。”
徐晋不禁暗汗,课业落下是肯定的了,自从科举通关后他就没碰过四书五经,对徐晋来说,科举只是一块敲门砖罢了,既然大门已经敲开了,还拿着砖头干嘛?他可没兴趣研究四书五经,然后成为一名满口之乎者也的大儒。
徐晋接过费宏手中的笔,铺开一张宣纸,稍微沉吟了片刻便醮了醮墨水下笔,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徐晋用的却是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字本瘦劲有力,结构疏朗,让人眼前一亮。
费宏看着这两句诗,不由暗叹了一口气,点头道“颇有几分火候了。”
徐晋小心地把笔搁下,道“弟子献丑了。”
“边喝茶边聊!”费宏绕过书案走到窗边的茶几旁坐下。
徐晋暗捏了一把汗,走到茶几对面的椅子坐下,真有点担心老费会突然爆发咒骂自己一顿,甚至提起茶壶浇自己一头脸。
费宏用《大明律》警醒徐晋勿违祖制,勿违律法,而徐晋却回复了一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说沉没的船只旁边还有无数帆船驶过,枯毁的老树周围依旧万木欣欣向荣。而这两句诗引申出来的意思却是老旧破烂的东西必然会被抛弃,新生事物必然会蓬勃发展。
费宏摘了《大明律》中的禁海法令,目的是要警告徐晋,让他放弃“开海禁”这种违制违法的想法,而徐晋却是借诗表明革故鼎新的立场,说白了就是他不会放弃“开海禁”这个目标。
为免被茶壶淋头,徐晋在茶几旁坐下后,立即便将茶壶提了起来,十分“狗腿”地替老费斟了杯茶道“费师请喝茶。”
费宏睨了徐晋一眼,他确实对徐晋的“冥顽不灵”有点恼火,但是还不至于做出茶壶淋头的举动来,甚至于连责骂也不会有,他为人宽厚,不像杨廷和那般容不下政见不合的人。譬如在“大礼议”这件事上,他虽然也赞同杨廷和的观点,但他也不会逼迫小皇帝朱厚熜认孝宗为皇考。
同样,在“开海禁”这件事上,费宏也不会拿出师父的威严来强压着徐晋低头。其实自从当年在上饶第一次跟徐晋畅聊,费宏便发现此子思维独特,谈吐间总会崩出一些新颖奇特,却又发人深醒的词句。
而且后来徐晋确实搞了不少创新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