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3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486章 附马不值钱()
“咋伤成这个样子了!”谢小婉看着相公被包扎得像螃蟹般的双手,心疼得眼圈都泛红了。
徐晋忙笑着安慰道“只是轻微破损,不碍事的,不信你问问三枪。”
谢三枪笑嘻嘻地道“就是,要是换了我,这点伤根本不用包扎,大老爷们的流点血算啥,看现在都包扎成什么样子了,娘们叽叽的!”
谢小婉轻戳了弟弟的额头一下嗔道“少说风凉话,你从小习武,你姐夫哪有你皮实。”
徐晋好笑道“娘子莫不成瞧不起你家相公,要是三枪敢让我双手双脚,我保准打得他变成猪头老四。”
诸女噗嗤的失笑出声,谢小婉禁不住白了自家相公一眼。谢三枪却是笑嘻嘻地道“姐夫,那可不一定哦,就你现在蟹霸王的模样,说不定我不用手脚,一屁股就把你墩翻过去。”
初春初夏不由掩着小嘴咯咯地笑起来,谢小婉赏了弟弟一记爆栗道“翅膀硬了是吧,要不跟姐姐比划比划,欺负你姐夫文弱书生算什么本事。”
“好啊好啊,早就听说夫人有一身好武艺,婢子早就想见识一下。”初夏唯恐天下不乱地拍掌欢叫。
“咿咿呀呀……!”美婢月儿怀中的小家伙也跟着手舞足蹈,引得众人齐乐。
谢三枪挠了挠头道“还是算了吧,打输了丢人,打赢估计会被二哥收拾。”说完笑嘻嘻地溜了出屋去。
谢小婉终究是不放心,小心翼翼地把徐晋手上的纱布拆开,检查过确实伤得不严重这才放下心来,一边重新包扎,一边撅着小嘴道“相公,以后试验火器的事交给下面的人就行了,没必要自己亲自动手,这次没事还好,若是下次……”
小妮子说着眼圈又红了,徐晋连忙保证没有下次,其实今天确实挺危险的,若是炸到了眼睛,瞎掉都有可能,自己确实大意了。
谢小婉刚替徐晋换手完伤口,一名婢女便拿着一封请帖走进来道“老爷,魏国公给您下了帖子。”
徐晋伸出“蟹钳”接过请帖打开看了一眼,原来是魏国公徐鹏举约他下班后到煮雪居谈事,估计是商量下个月初五“猛虎杯”的事,点头道“告诉送帖的人,本官会准时赴约!”
那名婢女答应一声便退了出去。
接下来,徐晋便回房午睡了一觉,刚起床梳洗完毕,小皇帝便上门来了,而且还带了太医李言闻。
徐晋不禁愕然道“皇上咋来了?”
朱厚熜没好气地道“朕听说你被火器炸伤了,所以带太医来给你瞧瞧。”
徐晋不由恍然,轻松地笑道“皇上,臣只不过是皮外伤罢了。”
“少废话,李御医,给靖安伯治伤。”朱厚熜不由分说地一挥手。
李言闻背着药箱上前道“徐大人,让鄙人瞧瞧你的伤口,火器不同于一般的兵器,还是仔细些好。”
徐晋只好把一双“蟹钳”伸出来,李言闻小心翼翼地解开了纱布捡查了一遍伤口,又重新消毒上药,这才用干净的纱布包扎好。
“李御医,徐晋的伤势如何?”朱厚熜问道。
李言闻施礼道“回皇上,靖安伯的伤并无大碍,没伤到筋骨,过些时日就能复原了。”
朱厚熜闻言放下心来,挥了挥手示意李言闻退下,撇嘴道“试验火器的事哪犯得着你自己亲自动手,这下自找罪受了吧。”
这话虽然听着是幸灾乐祸,但实则却是出于关心,徐晋心中微暖,笑着岔开话题道“皇上从何处得知臣试验火器受伤的。”
朱厚熜顿时露出一丝得意,上次巡营回宫后他把锦衣卫指挥使朱洪臭骂了一顿,后来锦衣卫搜集信息便积极多了,今天徐晋在兵仗局试枪炸膛这种事自然也逃不过锦衣卫的耳目,所以消息中午时份便传到了朱厚熜的耳朵里。
“嘿嘿,朕的锦衣卫可不是摆设,对了,燧发枪研制得如何了,若是兵仗局的工匠不行,那朕便下旨从军器局调人。”
徐晋连忙道“那倒是不用,已经初步出成果了,若这个时候换人反而不好。正如临阵换将,这可是大忌。皇上放心吧,今年之内燧发枪一定能装备五百营。”
朱厚熜自然信得过徐晋,闻言点头道“那就好,对了,朕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京都(南京)那边已经把佛郎机炮造出来了,还参与了屯门岛海战,据广东海道副使汪鋐上的奏折反映,威力非常可观。朕已经下旨铸造五百门,到时咱们大明水师的战力定能大幅提升。”
徐晋闻言不由大喜,朱厚熜前年把佛郎机贡使皮雷斯撵走的时候,徐晋便担心佛朗机会出兵侵犯大明的沿海,因为史上佛郎机人确实多次侵占中国沿海岛屿,企图迫使大明开放贸易,而澳门正是被葡萄牙人占去的。
如今终于把佛郎机炮研造出来了,即使威力不如原装的,至少也大大缩少了着距,到时明军水师再和洋人的炮船对上,也不至于那么吃亏。
“那臣要恭喜皇上得此利器!”徐晋道。
朱厚熜也是一脸的喜意,笑道“这佛朗机炮的图纸也是徐卿当年献给皇兄的,朕本来打算给赏,不过那帮老家伙不同意,说当年皇兄已经赏赐过徐卿了,一罪不二罚,一功也不能二赏。”
徐晋微笑道“确是如此,先帝当年已经为此事钦点臣为江西乡试解元。”
朱厚熜怏怏地道“话虽说如此,但朕觉得这赏赐轻了,更何况以你的才学,当年如果下场参加乡试,摘下头名解元又何难。”
徐晋不禁暗汗,当年自己若真的下场参加乡试,能不能通过还是未知数呢,解元更是想都不用想。
“对了,不如朕册封小婉姐姐为永秀公主好了!”朱厚熜灵机一动道。
徐晋吓了一跳,连忙道“万万不可!”
朱厚熜愕然道“为何?”
徐晋轻咳了一声道“那个……臣暂时还不想当附马!”
朱厚熜顿时恍然,外戚不能参政是规矩,小婉姐姐虽然是异姓,但若封了公主那可就不同了,有心人恐怕会抓住这一点攻忤,让徐晋退出官场。
虽然想明白了这一点,但是小皇帝心里还是有点不爽,嘀咕道“我大明的附马就这么不值钱吗?”
徐晋不禁暗汗,话说大明朝的附马还真是不值钱,只要有点胸怀抱负的年轻俊才,都不愿意参选附马。因为娶了公主就等于娶了个祖奶奶回家供着,皇上的亲妹妹啊,你敢不供着吗?平时应酬逛个青楼都得小心翼翼,更加别说纳妾了。最关键是娶了公主,就等于绝了官路仕途。
所以只有甘心吃软饭的窝囊废才愿意娶公主。
。
第487章 君臣论政()
仲夏时节,阳光猛烈,不过徐府的花园中绿树成荫,又有假山渔池,在这炎炎的夏日倒是个清凉的好去处。
此刻鱼池旁的小凉亭内,徐晋和小皇帝朱厚熜对席而坐,桌上还摆放着茶具和一盆时令瓜果,君臣两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一名相貌普通的婢女在一旁侍侯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初春初夏这两棵小白菜越长越水灵了,特别是站在一起时,实在有点祸国殃民,而朱厚熜这小子也不再是当年十岁的小屁孩,已经识得男女之事,如果看中了这对孪生姐妹花,那倒是件麻烦的事,所以徐晋没有让姐妹两人跑来跟前晃悠。
倒不是徐晋把初春初夏当成禁脔,实在是不喜把女人像货物般送来送去,当然,如果初春初夏以后有了心仪的男子,徐晋倒是乐意成全。
凉亭旁边是一棵老蟠桃树,树干呈s形,造型十分有艺术感,估计是整棵移栽过来的,树上的桃子已经有拇指头大小了,朱厚熜弯腰在地上捡了一枚落果,随手扔到这栏外的鱼池中,发出“咚”的一声轻响,几尾锦鲤以为有人投食,立即欢快地游了过来,结果很快又无趣地游回假山的阴影下。
朱厚熜叹了口气道“连鱼都这么现实,以为有食物便趋之若鹜,发现不是食物便弃如敝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古人诚不欺我也。”
徐晋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剑眉,问道“皇上为何如此感慨?”
朱厚熜神色怏怏地道“还不是银子的事情闹的,去年国库支入不足400百万两,京中各衙门各营卫所官员俸禄就花去了135万余两,输边军饷236万余两,再加上林林总总的开支,共支出超500万两,入不敷出啊。有些边军已经欠饷数月,边将纷纷上奏本催饷,户部却天天跟朕哭穷……唉,朕担心若再发不出军饷,边军恐怕会跟那些鱼一般,弃朕如敝屣。”
徐晋不禁暗暗心惊,他只知道大明目前国库拮据,却不知道竟拮据到这种程度,偌大的国家一年的入库税收竟不足400万,财政赤字超过25,长此下去可就危险了。
徐晋正容道“皇上,恕臣直言,边塞苦寒,戍边将士本来就艰苦,若是连粮饷都发不出来,如何能令他们尽忠职守?”
朱厚熜略有不悦地道“身为我大明将士,难道没有银子就能置国家安危于不顾?”
徐晋坦然地道“温饱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基本需求,然后才是家国天下,老百姓若是连肚子都填不饱,你让他们为国死忠是不现实的。纵观朝代更替的原因,归根究底都是老百姓吃不上饭导致的。只有丰衣足食,才能国泰民安。”
朱厚熜脸上的不悦渐渐敛去,露出深思的表情,最后睨了徐晋一眼道“徐卿,若是有一天朕发不出俸禄,你会离朕而去吗?”
徐晋不禁暗汗,小皇帝这个问题虽然有点怄气的味道,但伴君如伴虎,即使两人目前的关系很铁,但如果回答得不好,也难免会产生疙瘩,为以后埋下隐患。
徐晋淡定地微笑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如果让皇上混到连俸禄都发不出的地步,那臣还是捡块豆腐捂死自己算了。”
朱厚熜闻言哈哈一笑骂道“滑头,这可是你自己说的,记得上次朕答应你带头清田庄,你得负责把朕的内库填满的,否则你的俸禄也别想要了。”
徐晋叹道“填满皇上的内库容易,可是填满太仓(国库)却难啊。”
朱厚熜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去年底,徐晋给内库搞来了近五十万两银子,紧接着顺丰车马行分红一万两,要不是车马行正处于扩展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估计分红还能翻几倍。所以,小皇帝相信徐晋确有能力把自己的内库填满。然而国库就难了,就目前的收支差距,国库那点存货迟早也得被清空。
朱厚熜站起来一拂衣袖,手扶亭栏愤然地道“朕真是搞不懂,正统年间,我大明每年的赋税收入达到1200万两之巨,现在却不足当年一半。而今年全国夏秋粮税减半,唉,朕的日子要更难过了。”
徐晋直言道“自正统年间的土木堡事件后,我大明国力不如前了,再加上立国至今一百五十载,吏治风气自然不比立国之初,田地释数集中在特权士绅手中,有田者不课税,无田者课重税。如此种种,赋税锐减便再正常不过了。”
朱厚熜闻言皱眉道“那以徐卿之见,朕该如何做?”
徐晋淡然道“整吏治、清田庄、改税制、开海禁。”
记得万历初年,张居正便改革过明朝的税制,被称为“一条鞭法”,这着实让大明空虚的国库充盈起来,可惜好景不长,“一条鞭法”刚刚推行全国,张居正便病死了,“一条鞭法”也被满腹怨气的万历皇帝完全推翻。
朱厚熜点了点头道“吏治确实应该狠狠地整顿了,从山东的粮仓亏空案便可见一斑。如今户部已经在着手清理田庄,开海禁暂时还不可为,徐卿觉得我朝现行的税制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徐晋倒是被问住了,他前世虽然喜欢看史书,但也只限于浅尝辄止,所以只知道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卓有成效,却记不得具体的内容,印象最深的好像有一条叫“摊丁入亩”,就是将徭役并入田税中一起征收。
“事关国税大政,臣可不敢乱说,待臣仔细斟酌总结,然后再写下来给皇上参考吧!”徐晋道。
朱厚熜闻言也不以为意,相反,徐晋这种审慎的态度反而让他更加放心和满意,走回桌旁坐下,在果盘上拿了一块西瓜津津有味地啃起来。
徐晋也用“蟹钳”取了一块西瓜,君臣两人正啃得不亦乐乎,管家大宝便屁颠屁颠地行了进来,先向朱厚熜叩头行礼,然后便喜滋滋地道“老爷,孙礼那小子还真有两把刷子,玻璃镜子竟让他给造出来了。”
徐晋喜道“当真?”
大宝笑兴奋地道“老爷自己去看看吧,人在前面客厅,造好的镜子也带来了。”
“嗯,朕也去!”朱厚熜唏里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