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非君子也,实不宜为天子近臣。”
费宏皱了皱眉,淡道:“老夫不同意!”
毛澄立即相讥道:“费阁老莫非想徇私,难道不怕满朝文官非议?”
费宏义正辞严地反驳道:“老夫举贤不避亲仇,此心可昭日月,何惧他人非议。子谦的才能有目共睹,经他所办之事,无有不成者。如此人才不留在中枢,反而下放到地方任副职,岂不是浪费?”
户部尚书孙交捋着颌下已经全白了的山羊须,点头道:“费阁老所言极是。徐子谦还是生员便率军对抗宁王,山东一行更是平灭了数万反贼,另外,他还首昌清田庄和推广蕃薯,均是利国利民之举。这次进献燧发枪,并且督造成功,必定能大大提高我军的战力。老夫认为,如此赫赫之功,别说官复翰林侍读,直接擢升为翰林侍读学士也不为过。”
杨廷和面色微沉,礼部尚书毛澄和户部尚书杨潭是他的左臂右膀,只是现在杨潭被贬到南京,孙交坐了户部尚书的职位,对他这个首辅形成了不小的制肘,毕竟户部尚书是财政大臣,手握财政大权,而很多事情都得花钱。
毛澄目瞪着孙交反驳道:“本官承认徐子谦确是个精于实业的人才,但他并不适合担任天子身边谏臣,更遑论有帝师之实的翰林侍读学士了。孙大人推举这种品德有瑕疵之人为帝师,到底作何居心?”
孙交冷笑道:“那毛大人屡屡打压后起才俊又是何居心?难道不是朋比为党,排斥异己?”
孙交此言一出,包括杨廷和在内都凛然变色,官员之间结党营私是大忌,历朝历代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和不满,最后都没好下场。如今杨廷和在朝中一家独大,虽无结党之名,但已有结党之实,只是明白人看穿不说穿而已。
当然,杨廷和自出任首辅以来,处事还算相对公正的,在他的领导下,政务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说他结党不假,但结党营私就有些过了。
毛澄怒视着孙交,大声喝道:“孙志同,尔安敢污蔑本官?”
孙交嘿嘿地冷笑一声不接茬,都是官场老油条了,有些话点到即止,没必要撕破脸,最后闹得你死我活。
刑部尚书张子麟连忙出面打圆场道:“两人大人稍安勿躁,咳本官有个提议,户部不是正好有缺吗,不如就让徐子谦出缺吧。”
话说孙交原是户部左侍郎,杨潭被贬后他暂代了户部尚书之职。尽管杨廷和向皇上提议廷推户部尚书人选,但连续廷推了三个人选,均被小皇帝朱厚熜否决了,所以这几个月一直由孙交暂代户部尚书。杨廷和也是被小皇帝磨得没办法,最后只能同意孙交正式就任户部尚书。
孙交坐正了户部尚书,那么原来户部左侍郎的职位自然就空出来了,于是原右侍郎升为左侍郎,又从别的部院调了一位来担任户部右侍郎。这样一来二去的,户部便空出了一个郎中的位置。
所以,如今刑部尚书张子麟的意思是让徐晋出任户部郎中一职。
和稀泥搞平衡,这也算是国人的办事特色了,张子麟现在就是典型的和稀泥。首辅杨廷和意图把徐晋调出京,而皇上不同意,次辅费宏也不同意。于是乎张子麟便来个折衷,提议把徐晋调到户部,这样子徐晋既不能继续留在翰林院,又不必外调,两方面的诉求都照顾到了。
和稀泥这种处事方式虽然讨厌,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因为它平衡了当事双方的利益,更容易让双方接受,不至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所以张子麟这建议一提出,同为中立派的工部尚书林俊便马上表示附议,三辅毛纪和四辅蒋冕亦先后表态同意。
户部尚书孙交捋须笑道:“让徐子谦来户部,本官自然是没意见的,徐子谦能把数千亩贫瘠山地变成摇钱树,户部正需要这种人才。”
吏部尚书乔宇和兵部尚书彭泽均保持缄默,他们在等老大杨廷和表态,至于礼部尚书毛澄,只要徐晋不是官复翰林侍读,他都能勉强接受。
杨廷和暗皱了皱眉,他的本意是把徐晋调出京,但如今六位尚书有三位同意徐晋入户部作任职,而毛纪和蒋冕两人也同意了,这份量已经足够盖棺定论。
杨廷和不由暗叹了一口气,心中生出一丝挫败感,如今的内阁显然不是他能完全掌控得了了,无奈地点头道:“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徐子谦便擢升为户部郎中,本官这便票拟呈报皇上。”
内阁半数通过,再加上有小皇帝卡着,杨廷和也明白不可能把徐晋调出京任职,只能无奈作出妥协。当然,杨阁老虽然不喜徐晋,但却认同徐晋的才能,倒也希望徐晋能在户部有所建树,缓解大明财政紧张的局面。
正如孙交所讲,徐晋能把数千亩贫瘠山地变成摇钱树,解决五百营的军饷问题,说不定在户部也能给大家带来奇迹呢?
此时此刻,徐老爷还在家中度蜜月呢,小皇帝给他放了半个月婚假,所以还不知道自己竟然又官升了一品,由兵部员外郎(从五品)擢升为户部郎中(正五品)。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507章 硬骨头()
八月二十六日,徐晋天还没亮便被谢小婉叫醒了,因为他的婚假已经结束,今天得参加早朝。
古语有云:温柔乡是英雄冡。安逸的生活确实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徐晋在家宅了半个月,天天睡到日上三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三位美丽温柔的妻妾环侍,都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此时的徐老爷便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搂着小婉的腰肢,像一只刚出生还没睁眼的小狗崽,脑袋在娘子丰满的怀里拱呀拱呀,一边道:“好娘子,天还没亮呢,相公再睡一会行不行?”
谢小婉既好气又笑,差点就被相公磨得心软了,嗔道:“时候不早了,相公今天还得上朝呢,再睡就该迟到了。”
徐晋这才醒起今天得参加早朝了,只好爬起来,在妻婢的服侍下梳洗,又换上了崭新的朝服。
徐晋如今已经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了,这个级别的京官都必须上早朝,天天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吹冷风,不是一般的苦逼。当然,也有人把这当成是一种荣耀,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在奉天殿外吹冷风的,多少人熬了一辈子都没爬到五品。
明朝的官员服装分三种,分别是朝服、礼服和常服。五品官上朝得穿青色朝服,头戴三梁高冠,腰带是银色的镀金绶环腰带,腰间佩带药玉等饰物,朝笏也换成相对名贵的象牙笏,之前徐晋用的只是槐木笏。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徐晋本来就长得丰神俊郎,再穿上隆重的朝服,更是英俊不凡。谢小婉美眸泛泛看着自家相公,初春初夏两棵小白菜更是怦然心动,不时羞涩地偷看自家老爷。
徐晋穿戴完毕,正准备吃早餐的时候,费如意和费吉祥过来了,见到身穿五品朝服的夫君亦是目泛异彩,盈盈上前施礼道:“见过夫君,见过姐姐!”
谢小婉贫寒出身,性子温婉,再加上费家姐妹嫁过来之前,大家便是闺密好友,此时自然不会摆正室大妇的架子,甜笑着站起来拉两女入席,一起吃用早点。
这一顿早餐吃得十分融洽,餐后,徐晋在娇妻们的目送下登上了马车离府,前往午门外等候早朝。
上午八时左右,早朝就结束了,徐晋便到户部报到去。其实吏部的任命文书前几天便下发到徐晋的手中,不过徐晋还在休婚假,所以今天才到户部报到履职。
徐晋已经不是第一次进户部衙门了,驾轻路熟地办理了履职手续,然后便去内堂拜见户部尚书孙交。
孙交今年将近七十,显然精力不足,徐晋进来时他正戴着水晶老花镜审阅公文,一边还呵欠连连,竟连徐晋行进来都没发觉。
徐晋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就孙交这种状态,估计是干不长久的,轻咳了一声,施礼道:“下官徐晋见过尚书大人。”
孙交摘下老花镜抬头望来,笑道:“徐子谦,老夫可把你盼来了!”
孙交说着从案后转了出来,在茶几旁坐下,一边指了指旁边的椅子道:“子谦坐吧,在老夫这里不用见外。”
言外之意是把徐晋当成自己人。
徐晋道谢一声,在孙交对面的椅子坐下,一名书童十分机灵地上前为两人斟茶,然后便退了出去。
孙交和徐晋闲聊了一会,呵欠一个接一个地打,打得眼泪汪汪的,掏出手帕擦了擦眼睛,有点自嘲地道:“人这年纪一大便不中用啦,让子谦见笑了。”
徐晋连忙道:“户部事务繁忙,孙大人休息不足罢了,要不下官先行告退,孙大人稍歇息一会儿。”
孙交点了点头,又勉励了徐晋几句,便让人把户部左侍郎秦金叫来,吩咐他给徐晋安排具体的工作。
户部左侍郎秦金,表字国声,常州无赐人氏,五十许岁的年纪,面容清瘦,对徐晋的态度不冷不热,从内堂出来后直接便把徐晋带到了北直隶清吏司。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户部一共有十五个清吏司,分别负责南北直隶,以及十三省的户籍和田赋等具体事务,而每一个清吏司都由一名户部郎中掌管。
秦金淡淡地道:“徐子谦,你以后便负责北直隶清吏司,这几天先熟悉一下事务。”
正在此时,一名官员行了过来,徐晋一看,嘿,竟然是熟人,正是那天参加自己婚宴的户部主事霍韬。
霍韬向着秦金和徐晋行礼道:“下官参见两位大人。”
秦金点了点头,向徐晋介绍道:“此人叫霍韬,乃北直隶清吏司的主事。霍主事,这位徐大人是你们司的新任郎中,这几天你便负责带徐大人熟悉事务。”
霍韬连忙道:“好的,下官明白!”
秦金给徐晋安排完工作便也不再罗嗦,径直转身离开。徐晋轻皱了皱剑眉,自己好像并未得罪过此人吧,为何态度如此冷淡?
霍韬似乎猜到徐晋的心思,笑着解释道:“秦侍郎性子如此,对谁都不冷不热的,并不是针对徐大人!”
徐晋不禁恍然,微笑着岔开话题道:“没想到这么快又跟霍大人见面了,本官初来乍到,诸事不熟,倒是要劳烦霍大人不惜赐教了!”
霍韬亦是暗暗感慨,没想到一转眼,徐晋竟然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不过,这是好事,陪笑道:“徐大人言重了,赐教不敢当,走,下官这便领徐大人熟悉一下环境!”
接下来,霍韬便带着徐晋进了北直隶清吏司办公署,将司内主要的骨干成员介绍给徐晋,又详细解释清吏司负责的事务。
当霍韬介绍完工作,徐晋便有种日了狗的感觉,敢情自己这户部郎中刚到任便捡了个烫手山芋啊。
话说北直隶清吏司负责的是北直隶,亦即是京城周边的户籍田赋等事务,而目前的第一要务自然是清田庄了。
然而前文已经提过,京畿一带的田地大部份都是勋戚权贵的,想清退谈何容易,这无疑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谁负责谁头痛。
秉公执法吧,肯定是会得罪很多大人物,最后绝对吃不了兜着走,徇私舞弊吧,肯定会被百姓唾骂,说不定还会被正直的大臣弹劾,到头来里外不是人。
原来负责北直隶清吏司那名户部郎中倒是幸运,这货现在高升了,拍拍屁股走人,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徐晋这个新来的收拾。
第508章 尚方宝剑(两张合一)()
自打中秋节之后,京城的气温是一天凉似一天了,不知何时,窗外的枫叶已经悄然镀上一层浅红。午后的阳光从窗外洒入,撒落在青砖铺就的地面上,一些细微的颗粒粉尘在光束中游离飘荡。
徐晋从案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一下手脚,还有泛酸的脖子,又举步行到窗前,静静观看了一会窗外那棵染霜的枫树,好让疲惫的双眼得到放松。
此刻的案头上还摞着几大叠厚厚的册子,全是黄册和鱼鳞图册。
所谓的黄册即是明朝的户口薄,以户为单位,记录了该户的贯籍、年龄、丁口、田产、从事职业等等。而鱼鳞图册就是一种土地登记表册,将房屋、山林、池塘、田地按照次序排列连接绘制,标明相应的名称和编号,乃民间田地的总册,由于绘制来的图形像鱼鳞,所以称为鱼鳞图册。
黄册和鱼鳞图册是官府征赋税和徭役的主要依据,每隔十年,户部会重新编订一次黄册和鱼鳞图册,今后十年便按照黄册和鱼鳞图册征收赋税和徭役。
今日是九月初一,转眼间,徐晋已到户部履职五天了,而这几天徐晋除了熟悉事务,就是大量地翻看这些黄册和鱼鳞图册。
话说明朝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