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3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种结果,普净自然相当满意,既然没有惊动周边,那便可以更加从容地布置,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对东台县城发动进攻了。

    “八嘎,大内宗设!”

    当火把的光芒照过来,此时细川武殊终于认出了普净身后的大内宗设,顿时目光一寒,手中的倭刀霍然出鞘,化作一道匹练斩向大内宗设。

    其实细川武殊开门行出来时,大内宗设便认出了他,所以一直往普净身后的阴影里躲,而且早早握着刀柄提防了。

    当……

    大内宗设挥刀架住了细川武殊凌厉的一刀,然而细川武殊的身手显然远比大内宗设高明,事实上,细种武殊在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高手。

    刷刷刷……

    只见细川武殊脚步不怎么动,却快如电闪地劈出了三刀,最后一刀过后,大内宗设的右手袖子被无声地削断了一块,只差一点便会被连刀带手斩下来。

    大内宗设吓出一身冷汗,狼狈地急退数步,他身后的武士也急忙扑上前护主,只是,一个见面就被细川武殊斩杀了两人,凄厉的惨叫声响切夜空。

    普净面色急变,手中的弩箭对准了细川武殊,寒声低喝道:“住手!”

    细川武殊身形一顿,收刀往后退了一步,那柄杀了两人的倭刀上竟没沾上一滴血,显然不是凡品。

    “普净小师傅,你这是什么意思?”细川武殊目光如刀锋般盯着普净。

    普净面无表情地道:“老子不管你们之间之前有什么恩怨,谁敢在这节骨上坏事,老子便干掉他。”

    细川武殊面色数变,最终还是选择把倭刀归鞘,他虽然并不惧普净,但是以后还得靠盐运使施浩然这条线供应物资,所以只能忍了,冷冷地瞥了大内宗设一眼道:“看在小师傅的面子上,暂且饶你一命。”

    普净不由暗松了口气,把对准细川武殊的弩箭收了起来,他其实也挺怵细种武殊的,这家伙的身手太可怕了,普净自问也不是对手。

    大内宗设默不作声地拱了拱手,此时他已经明白自己被普净坑了,如果普净早跟他说另一伙人是细川武殊,他打死也不会趟这次浑水,如今只能夹着尾巴认孙子。

第579章 关你屁事()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诚然,那些看得见的好处,总是让人们趋之若鹜。譬如东台县衙仓库中那价值近七十万两的财货,不仅让大内宗设这些倭贼垂涎三尺,同样也让某些官员眼红不已。

    这不,三月十五日这天,南京户部派出的接收官员便赶到了扬州,几十艏大小船只浩浩荡荡地停泊在扬州城南的运河码头上。如果不是需从徐晋手中讨得盖有钦差关防的文书,船队恐怕已经直接驶往东台县接收财货了。

    南京这次派来的官员是一名五品户部郎中,品秩倒是与徐晋相同,不过此人长得貌不惊人,名字也十分普通,叫马怀,表字叔淳,在徐晋面前亦是客客气气地执下官之礼。

    然而,马怀显然并不是这一行的话事人,真正话事的却是随行负责安保的南京锦衣卫都指挥使汤绍宗,他这次足足率了两千锦衣卫前来。

    话说这个汤绍宗颇有些来头,乃明朝开国大将信国公汤和的后人。明太祖朱元璋心狠手辣,当上皇帝后陆续把当初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大将都诛除了,唯独信国公汤和得以善终,但是,汤家也挺倒霉的,汤和的长子汤鼎随军出征时挂掉了,而长孙和曾孙都没来得及继承爵位就英年早逝了。

    于是乎,信国公这个爵位竟然长达四十多年没人继承,直到汤和的三世孙汤杰长大成人,当时在位的明英宗却拒绝了汤杰继承信国公的请求,理由是已经过了四十多年了,直接把信国公这爵位给废除掉。

    幸好,后来的孝宗弘治帝比较念旧,他重用开国元勋的后人,于是作为汤家四世孙的汤绍宗被封为世袭的南京锦衣卫都指挥使,后来又获封灵璧侯,也算是延续了家族的显赫。

    这个汤绍宗年近五十,皮肤白皙,十指修长,一看就是个养尊处优的家伙,跟个文弱书生似的,没有半点武将的气息,估计早就把祖辈的骑射功夫都丢光了,而且脚步虚浮,面色白里透青,十有八九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

    汤绍宗毕竟是个侯爷,徐晋虽为钦差,却也不好怠慢,于是亲自出城相迎,而且也出席了扬州知府江平举办的接风宴。然而,这个汤绍宗却不领情,全程没给过徐晋好面色,倒是跟盐运使施浩然,知府江平等人有说有笑的。

    徐晋也不以为意,毕竟自己提议清田庄,又主持清丈土地,大大损害了勋贵们的利益,估计如今整个大明,没有哪个勋贵不对自己咬牙切齿的。

    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汤绍宗不爱搭理徐晋,徐晋更是懒得搭理他这个过气的侯爷,随便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准备离席了。

    然而,徐晋的“退让”反而让汤绍宗有点得意忘形了,这货竟然站起来大声道:“徐大人且慢,本侯心里有句话不吐不快。”

    徐晋不动声色地道:“侯爷请讲。”

    汤绍宗好整以暇地捋了捋须:“听说徐大人和兵科给事中夏言使了些手段,从扬州府一众士绅手里罚没了不少银子,据说这笔银子不是少数目,徐大人是不是应该把账目跟马郎中核对一下,然后一并上缴南京户部?”

    汤绍宗此言一出,在场官绅的表情瞬间精彩起来,而且心里暗暗叫好,目光不约而同地往徐晋望去。

    话说徐晋之前使了一招欲擒故纵,可把扬州府的一众士绅坑惨了,不仅白白送给了徐晋十几万两银子,还等于自投罗网,家里的田地被第一批清丈,正是有苦难言。如今汤绍宗若能从徐晋手中把那十几万两银子夺走,无疑等于给大家出了口恶气。

    徐晋心中冷笑,既然对方不识抬举,那他自然也不客气地了,淡道:“罚没的银两将作为钦差巡按直浙两地的花销,另外,还有部份将用于五百营的扩营之需,所有账目,待本官返京后自会交与户部核对,不劳侯爷费心。”

    汤绍宗嘿然道:“账目可以造假,安知有没有人暗动手脚中饱私囊?所以,徐大人还是把这笔银子先上交南京户部吧,至于钦差行伍的花销,待报准了南京户部再核实划拨为妥,免得瓜田李下,落人口实。徐大人,你说呢?”

    “银子在本官手里,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关你屁事,再罗里罗嗦的,本官便把东台县中的财货直接运回京城。”徐晋淡淡地道。

    霍……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显然没人料到徐晋竟然回答得那么光棍,太硬核了!

    汤绍宗得意洋洋的表情瞬间凝固了,面色由红转白,又从白转青,就好像打鸣的公鸡突然被人握住了脖子,良久说不出一句话来。

    徐晋没再理会汤绍宗,带着赵大头和谢三枪两人径直离开大厅。当行出到天井,谢三枪这小子终于憋不住大笑,赵大头那货亦咧嘴笑道:“他奶奶的,老子早就瞧姓汤那货不顺眼了,东台县那几十万两的财货都是咱们五百营弟兄用鲜血换来的,现在白给他运走,还敢他娘的叨叨个没完。”

    大厅内,汤绍宗这时终于缓过神来,听着外面谢三枪的大笑声,不由恼羞成怒地摔碎了一只酒杯,捶着桌子大骂道:“竖子安敢辱吾,岂有此理,本侯要参他一本,等着吧,本侯不会就这么算的。”

    盐运使施浩然眼珠一转,笑道:“侯爷息怒,呵呵……这人要是年少得志,难免会轻狂一些,侯爷何必一般见识呢,来来来,大家敬侯爷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向汤绍宗敬酒,后者总算渐渐压下怒火,重新落坐,不过面色却依旧阴沉不定,低声吩咐户部郎中马怀找徐晋讨要关防文书,显然担心徐晋真的改变主意,把东台县那些财货直接运回京城,那他此行就白跑了。

    马郎中暗暗叫苦,正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只好硬着头皮离席,追出门去找徐晋要文书,没有徐晋的文书,东台县那边是不会放行的。

    施浩然朝江知府暗使了个眼色,后者立即端起满杯笑道:“话说侯爷来得倒是时候,花魁大赛将在午后举行,机会难得,侯爷何不观看完花魁大赛再出发前往东台县呢?反正也不差这一天半天的。嘿,本届花魁大赛可是美女如云啊,尤其是蝉联两届花魁的王翠翘王大家,简直是倾国倾城啊。”

    汤绍宗本就是个好色之徒,家中妻妾已过两位数,闻言不由大为意动,点了点头道:“亦好。”

第580章 花魁大赛(上)() 
    三月十五日,因故推迟的江南花魁大赛隆重举行,整座扬州城热闹非凡,泗水河一带更是人山人海,岸上行人比肩接踵,河面处船只往来如织。

    花魁大赛的舞台就搭建在通泗桥附近的河中心处,此时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和煦的春风中弥漫着脂粉的香气,靡靡的丝竹之声、喝彩之声此起彼伏。

    事实上花魁大赛从早上便开始了,不过上午只相当于海选,实在没什么看头,评委们会根据参赛者的容貌和气质,走马观花地筛选出前三十名佳人,然后便由这三十名佳人参与下午的角逐,最终决出花魁大赛的前十。所以,花魁大赛的下午场才是重头戏,一般有身份的人都会选择等下午再到场观看。

    徐晋也是下午才到场的,除了带着谢三枪和赵大头这两人贴身保护外,初春初夏这两个俏婢也跟来凑热闹了,尽管女扮男装,但那水灵灵的娇俏模样还是十分惹人注目。徐晋本不欲带这两棵小白菜出来的,实在是经不住初夏那妮子软磨硬泡,只好勉强答应了。

    舞台前面有一艏体积庞大的楼船,楼船的二层无疑是视野最佳的观赏位置,徐晋的座位便被安排在这里。

    “见过徐大人!”

    “见过徐大人!”

    当徐晋来到楼船的二层,施浩然和江平等官员纷纷离座上前见礼,只有灵璧侯汤绍宗沉着脸坐在座位上,对徐晋的到来毫不予理睬。

    徐晋亦不以为然,与一众官员打过招呼后便泰然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初春和初夏手脚麻利地在茶几上摆上了茶点和果品。这时汤绍宗倒是忍不住微转首瞥了一眼,当看到徐晋身边两名水灵灵的孪生“书童”时,不由露出一丝热切,这货好男风,家里除了两位数的妻妾,还有几名男宠。

    这艏楼船的体积虽然庞大,但二层的甲板也容不下太多人,所以此刻有资格待在二层的,除了为数不多的高层官员外,就是这次花魁大赛的评委了。

    大赛的评判一共有十人,分别是:灵璧侯汤绍宗、盐运使施浩然、知府江平、甘泉书院山长、安定书院山长、广陵书院山长、扬州府学教授卫阳、吴中三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

    本来知府江平也邀徐晋充当评判的,但是徐晋曾经表示过不会当评判,所以拒绝了江平的提议。事实上,徐晋今天只是想听一听王翠翘的曲子,要不然也懒得来参加了。

    另外,职位稍低一个层次的官员,还有三大商帮的代表就在楼船的一层甲板上观看比赛。

    随着时间的推移,泗水河两岸的观众越聚越多,舞台四周的河面上亦泊满了船只,精明的商贩则在人群中穿梭往来,兜售各种小吃和鲜花饰物。

    咚咚咚……砰!

    随着三声鼓一声锣响,嘈杂的现场渐渐安静下来,一名类似于司仪的中年文士从小舟跃到舞台上,朝着四面八方团团一揖,摇头晃脑地大声吟道:“嘉靖二年,阳春三月之中,残红退尽之时。扬州城中,泗水河畔,杨柳依依,和风细细,少长咸集……”

    “快别酸了,我们是来看美人如玉的,废话便少说几句,赶紧开始吧!”

    见台上那文士滔滔不绝地酸个没完,现场有急性的观众开始鼓噪起来,不过台上那文士倒是好脾性,依旧不紧不慢地把开场序章念完,这才宣布花魁大赛正式开始。

    当中年文士退回小舟之上,第一位佳人便盛装登台了。这位佳人名叫绿荷,约莫十七八岁间,体形娇小玲珑,长相亦是十分甜美可人,在舞台上翩翩舞了一曲,最终只获得了两篮鲜花。然而这位佳人却十分开心地提着两篮鲜花返回自己的花船中去。

    徐晋一问才知,原来在场的每个评判手里都有十个花篮,一个花篮代表一百两银子,刚才那位叫绿荷的女子得了两个花篮,那就相当于两百两银子,难怪笑得那么开心,两百两银子足够弥补她这次参赛的花销了,而且还大大的有赚呢。

    紧接着出场的同样是一名美人儿,身材格外的丰满,而且故意露出胸前大片雪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