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月二十六日,艳阳高照,猛烈的阳光晒得泗水河畔的垂柳蔫头耷脑的,枝头上的蝉发了疯一般狂叫不止,嚣张地宣告盛夏酷暑到来。
而就在这喧嚣酷热的一天,从南京来的陪审团抵达了扬州城,一共来了四位大人物,分别是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南京刑部尚书赵鉴、南京都察院都御史秦金、南京大理寺卿边宪。
时值正午,泗水河畔的通泗桥码头上,徐晋一身五品官袍,身形挺秀笔直,气质从容自若,微笑着等候刚靠岸的诸位南京官员下船登岸。
徐晋的身后是扬州府本地的各级官员,谢家兄弟和陆炳分立于左右,只是陆炳这货呵欠连连,脸色略显苍白,精神欠佳。
这也难怪,小野百合本来就是内媚之体,陆炳这小子就算是铁打的也经不住连续四天旦旦而伐。
话说四月二十日那天,陆炳忍不住“提审”了小野百合后,正是青春勃发的骚年食髓知味,此后几天更是连连“提审”,有时甚至一天提审两次,一次近个时辰。今天陆百户实在精力不济,这才没有例行提审小野百合。
此时,南京陪审团的官员终于下船了,徐晋连忙迎了上前,拱手一揖身道“徐晋见过诸位大人。”
从船上下来的四人都是三品以上的老官吏,倒是受得起徐晋这个钦差的揖礼。
老王这个南京兵部尚书竟然也来了,这倒是让徐晋颇有些意外。
王守仁似乎瞧出了徐晋的疑惑,捋着颌下稀疏的长须打趣道“老夫在南京闲着无聊,所以跑来扬州凑凑热闹,徐子谦你不会不欢迎吧?”
徐晋连忙道“岂敢岂敢,王公到来,徐晋欢迎之至,正好借此机会向王公请教学问。”
王守仁哈哈笑道“岂敢岂敢,该是老夫向子谦请教才对,老夫可造不出燧发枪、镜子、千里眼这些神妙的东西。”
徐晋不由心中一动,老王这次来不会是为了燧发枪吧?
嘿,话说还真让徐晋猜对了。燧发枪去年才造出第一批五百支,全部都装备了五百营,而近来五百营在数战中大放异彩,屡屡以少胜多,击杀数倍于己的倭贼,燧发枪的威力日渐显露。
王守仁作为南京兵部尚书,对燧发枪自然极为感兴趣,所以这次趁机跑来扬州向徐晋取经,而且打算事后上书请求朝廷允许南京军器局开造燧发枪,装备地方卫所军,如此一来,再强悍的倭贼也不值一哂了。
“王公过誉了,眼下日头毒辣,诸位大人府衙里面请。”徐晋客气地伸手作请。
王守仁含笑点了点头,招呼上几位同僚往不远处的府衙大门行去。
话说王守仁当年便十分看好徐晋,甚至私下里和现在的广东右布政使伍文定说过,徐晋将来会是大明的栋梁之才。如今不过短短数年间,王守仁当初的预言便开始应验了。
譬如前年,徐晋在山东赈灾,不仅调查了粮仓亏空案,还顺手镇压了数万白莲教反贼;去年徐晋又提出了清田庄,清理了京师附近的田庄;今年又奉旨清丈南直隶和浙江的土地,还顺手灭了一伙倭贼,揪出了一宗涉及白莲教的陈年旧案……
可以说,无论是造燧发枪,推广种植红薯,亦或是倡议清田庄,徐晋近年来所做的,均是利国利民,匡扶社稷的实事。
当然,此时说徐晋是大明的栋梁还为之过早,但说他正在往栋梁这个角色转变,估计很多人也没有异义,包括首辅杨廷和。
再说徐晋领着南京一众官员进了府衙坐落,自有差役仆人奉上茶水。王守仁德高望重,近来他的“阳明心学”更是极为流行,地位日益尊崇,所以坐在首位。
然而双方闲聊时,徐晋注意到一个细节,老王端茶盏的手竟然有点轻微颤抖,类似于帕金森的症状,不由心里咯噔一下,禁不住打量了一眼王守仁的面色。
老王的脸容看上去比当年苍老了许多,而且山根泛青,唇无血色,身体状况堪忧,而且王守仁脸颊瘦削,下巴尖细,如果按照相学来讲,这可是短寿之相。
徐晋依稀记得,历史上的王守仁确实不长命,五十多岁就病逝了,而且徐晋之前也听说过王守仁有肺病,靠吃砒霜来压制,就是不知真假,不过看如今这情形,老王身体不好是肯定的了。而王守仁今年也有五十多,那岂不是没几年可活了?
大家坐着闲聊了片刻,徐晋便命人安排诸位南京官员下去休息,待明天再正式开堂审案。
“大人,明日就要开堂审案了,属下这便回去准备一下,安排好明日需要提审的犯人!”陆炳向徐晋请示完,便打着呵欠离开了。
徐晋不禁皱眉问道“二哥,陆炳这小子这几天干嘛了,为何总是无精打采的?”
谢二剑还没回答,谢三枪便撇嘴道“还能咋的,这小子天天提审小野百合,肾水不足了呗!”
谢二剑淡淡地道“小野百合练过媚术,估计哪方面也有特异之处,陆炳这小不知天高地厚,估计是着了她的道了。”
徐晋不由面色一沉,之前他便认为小野百合这种女人留下来是个祸害,如今竟然把陆炳给迷了,关键陆炳还是皇上身边的人,倘若到时把小野百合押解回京被小皇帝朱厚熜见到……
一念及此,徐晋便禁不住后背一阵发冷,历史上因为女人而失掉江山的君王并不鲜见,最著名的自然就是周幽王了,这货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就只为博取红颜一笑。
所以,倘若让小野百合把朱厚熜那小子给迷住了,徐晋实在不敢想像其中的可怕后果。
徐晋眼中闪过一抹冷芒,小野百合是重要证人,按理应该押解进京配合三法司会审的,但是此女绝对不能进京。
“二哥,麻烦你了!”徐晋重新坐下,喝了一茶轻道。
谢二剑点了点头,懒洋洋地行了出屋。
。
第638章 围剿双屿港(上)()
第638章围剿双屿港(上)
双屿港位于浙江舟山市普陀区的马横六岛上,然而明朝时期可没有舟山市这个行政地区,所以舟山群岛均属于浙江宁波府管辖,而且,明朝时期的马六横岛可不是整块儿的,分为上庄和下庄两岛,双屿港就在这两岛之间。
自从朝廷实行厉行禁海后,舟山群岛上的住民都被官府强逼内迁了,于是乎,宁波近海那些大大小小的岛屿都成了无人岛,这正好便遂了那些海盗和倭寇的意,他们占据了这些海岛作为基地,大做走私贸易的同时,又劫掠过往的船只,时不时还跑到大明沿海的城镇村庄烧杀抢掠,为害极大。
目前,闽商李光头便占据下庄岛,而徽商许栋和王直则占据了上庄岛,两伙人共用双屿海港,与倭人、南洋人、甚至是西洋人做走私生意,而且交易都做得很大,双屿港中每日都可见到大大小小的船只进出,一片繁荣忙碌的景象。
由于宁波府本地官绅大部份都参与其中,有些士绅甚至把子侄送到岛上参与经营,所以李光头和许栋的走私生意做得稳稳当当的,而官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然,虽然同为做走私生意,许栋王直二人却是与李光头不同,人家许栋和王直两人是“正正经经”地做生意,而李光头却要黑多了,暗中还干着海盗的勾当,卖出去的货物有时一转手又派人半路抢回,而且偶尔也会客窜海盗,劫杀过往的商船。
嘉靖二年四月三十日,一场大暴雨稍稍驱散了暑热,淞江府(今上海)金山卫的营地内,一身戎装的钦差副使夏言,正与戚景通俞大猷等人,围在桌旁观看地图,商议围剿双屿港的具体对策。
话说四月二十五日那天,夏言率兵离开了扬州,先是顺长江出海,然后沿淞江府近海绕行至金山卫。
金山卫乃淞江府的备倭卫所,隔着杭州湾与浙江宁波府相望,海船只要鼓起风帆,一日之内就能杀到双屿港所在的上庄岛。
“大人,属下觉得,如果要一举剿灭李光头和许栋这两伙人,至少要兵分两路,从南北两侧包抄夹攻,要不然贼人容易走脱。”戚景通提议道。
俞大猷却是摇头道:“咱们才区区三千军力,若是再兵分两路非常不妥,太冒险了,除非再调三千军力来,否则,属下还是觉得一路直捣的好。”
戚景通不以为然道:“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犯不着如此谨慎。”
俞大猷沉声道:“话不能这么说,根据情报显示,双屿港中大小船只过千,李光头和许栋手下的打手均有两千之众,咱们若是南北夹击断其生路,这些贼人定然会狗急跳墙,闹不好咱们就阴沟里翻船了,所以还是谨慎些为妙。属下以为,要么多调一倍兵力,要么便是一路进攻。”
戚景通笑了笑,没再与俞大猷争论,而是把目光望向夏言,在他看来,只需五百营的两百杆燧发枪就能把上庄岛和下庄岛拿下了。
夏言也知道五百营的战斗力强大,但是沉吟了片刻,最后还是觉得妥当点为好,于是便听取了俞大猷的提议,从金山卫中调取三千人,先行绕到下庄岛的南部海面地行包抄。
嘉靖二年四月三十日下午,夏言亲率金山卫三千人马,携同俞大猷先行出发,绕行至双屿港南部海面。
第二天,天色还没亮,戚景通率领两百名五百营精锐,还有三千名卫所军从金山卫营地出发,由北往南直扑双屿港。
今日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海上能见度极高,再加上顺风,所以下午两点左右,戚景通所率领的队伍便抵达了上庄岛的北部海面。
当数百艏船只突兀地出现在海面上时,马上便引起了岛上的人注意,而徽商的副会首王直今日正好在岛上主持,闻报后立即爬上箭楼一看,瞬时大吃一惊。
这支从北面气势汹汹地扑来的船队分明就是官军啊,而且王直还看到背着燧发枪的悍卒。就目前而言,使用燧发枪的大明军队,就只有钦差徐晋手下的五百营精锐了。
所以王直差点没吓尿,急急忙爬下箭楼,也顾不得其他人,带着数十名心腹登船,急急往南而逃。岛上其他人见到王直登船逃跑,这才反应过来地,争先恐后地往船上挤,连货物也不要了。
可惜还是迟了,此时戚景通的船队已经杀到近处,一部分杀向上庄岛,而一部分则杀向下庄岛。瞬时间,整条双屿港乱成一锅粥,各种船只横冲直闯,试图冲出港口逃跑。
轰轰轰
近百门火炮同时咆哮,怒喷火舌,销烟弥漫,岛上的茅屋仓库等建筑,被炮弹炸得四分五裂,有倒霉的海盗被炮弹击中,当场血肉爆炸,筋断骨折
“杀啊!”戚景通挥刀大喝,两百名五百营精锐为先锋,简直是神挡杀神,遇佛屠佛。
很快,戚景通的部队便完全封锁了双屿港,正准备逐步登岛,然而就在此时,双屿港中猛然杀出两艏六桅大船。
这两艏六桅大船可不得了,船舷两则各探出了十几门火炮,就好像开了挂一样,疯狂地轰炸,那射速竟然比明军的火炮快了数倍不止,顷刻炸毁了明军的几艏大船,把封锁线撕开了一道口子,然后全速逃出港口。
戚景通分明见到这两艏六桅大船上都是些红须绿眼的洋番,其中一个大胡子还站在船头上叽哩呱啦地指挥指斗。
戚景通又惊又怒,一边下令重新堵上缺口,同时又派出数艏快船追击逃跑的两艏西洋大船。
只是追击的数艏快船很快又被对方犀利的火炮击沉了两艏,炸碎的船板飞得半天高,这让戚景通瞧得冷汗直冒,倒是不敢再派船追击了,尼玛,西洋人这火炮的射速实在太变态了,追上去简直就是送死。
就这样耽搁了片刻,有更多的船只趁机冲出了港口逃之夭夭,其中便包括织信美子和细川武殊等人乘坐的船只。
约莫两个时辰后,双屿港的战斗终于结束了,如果不是被两艏西洋船打了个措手不及,明军这一战可算得上是大获全胜了,一共斩杀三百多人,俘获大小船只过七百多艏。
戚景通提着还在滴血的腰刀,杀气腾腾地登上了下庄岛码头,只见两名五百营悍卒,押着一名浑身血淋淋的光头走了过来,赫然正是闽商会首李光头。
李光头眼下看上去很惨,肩头上挨了一枪,鲜血把衣服都浸湿了,大光头被砸了一枪托,正是头破血流眯了眼,惨兮兮的。
“跪下!”两名悍卒在李光头的膝弯处踢了一脚,后者便当场跪趴在地上。
戚景通凌厉地喝问道:“李光头,织信美子、细川武殊和普净这三名钦犯现在何处?”
李光头现在肠子都悔青了,早知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他打死也不会把织信美子三人留在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