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管事陪笑着道:“吴当家放心,鄙人一定把粮食准时送到!”
吴三八点了点头,冷道:“我们还要各种药物、酒水和兵器!”
“药和酒好办,但兵器鄙人只能搞到少量,吴当家若想需求量大,建议还是派人向王爷请求!”
吴三八知道这也是事实,冷哼一声,拿起茶几上的朴刀,戴上斗笠行出内堂。
莫管事松了口气,跟这种杀人如麻的大盗打交道,饶是他这种经验丰富的管事都感到压力山大。
……
徐晋和一众同窗在临江楼吃完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话说这河豚宴还真是不错,吃完还口有余香,不过就是吃得战战兢兢的,因为这玩意可是有剧毒的,若是大厨处理得不好,即便是一点点的毒素残留,也足以把一桌人给弄死翘翘。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
由于喝了酒,微微有点醉意,徐晋便不回书院了,与众人告别独自回家。
“徐公子!”
徐晋差不多回到羊杂店,在街上正好遇上了那名邮差谷满仓。
正是阳春三月,天气暖和了起来,谷满仓倒是没有年前那般满脸风霜了。
徐晋笑道:“谷大哥,这是去送信吗?”
谷满仓点头道:“是的,正好有徐公子的一封家书,也是余干县那边寄来的!”
“谢谢谷大哥了!”徐晋接过谷满仓递来的书信。
谷满仓搓了搓手笑道:“徐公子跟我客气啥,对了,刚才从县衙经过,看到县试放榜了,恭喜徐公子夺得县试案首。”
徐晋微笑道谢,邀请后者到店里小坐,不过后者婉拒了,还得赶着送下家。
徐晋与谷满仓挥手告别后,打开书信一看,果然不出所料,信是岳父寄来的,说有事情耽搁了,自己的两位大舅子又要推辞到四月份才能来,唉,小婉那丫头又得失望了。
小婉的两位大哥,本来年前说好元宵之后来探望的,结果接连来信推迟了两次,难免让人担心,也不知家里发生什么事。
徐晋回到店铺,一众食客又纷纷上前道喜,十四岁的县试案首啊,前途无可限量,大家自然乐得巴结。
徐晋应酬了一会才得已脱身,拉着小婉进了内宅,将岳父来信的事告诉了她,这丫头听完后果然失望地低下了头。
徐晋轻拥了一下她,安慰道:“若府试之后大舅他们还没来,相公带你回一趟娘家!”
谢小婉点了点头,她是真的有点担心家里。
“对了,今天莫管事留了十两银子,说是贺你摘得县试案首!”谢小婉摸出了那锭银子道。
徐晋皱了皱眉道:“那个经常来听书的莫管事吗?下次还给他,这钱我们不能要!”
正所谓无功不受禄,更何况自己只不过是过了县试而已,还犯不着送这么厚的礼巴结,事出反常。
第61章 宁王世子()
费懋贤和费懋中两兄弟自临江楼出来,同样没有回书院,而是径直回了家,结果刚进家门就被父亲费宏叫到书房。
此时的书房内正飘着茶香,费宏和费采兄弟隔着茶几对席而坐,茶几上还摆着一封拆开的信函。
“爹,叔父!”费懋贤和费懋中进了书房,问候过便站在一旁。
费宏闻到两人身上散发的酒味,皱了皱眉道:“喝酒了?今天为何这么早下学?”
费懋贤道:“今天县试放榜,徐晋摘了县试案首,请同窗到临江楼吃酒。”
费宏闻言神色稍松,捋着胡子露出了笑意,自从得知县试第一场两篇文章的题目,他便有预感徐晋会拿下案首,如今果然没让自己失望。
费采笑道:“当日初见便料此子不凡,如今牛刀小试便摘下县试案首,锋芒毕露。当然,这也离不开大哥的教导!”
费宏呵呵一笑,亦彼有些自得,他是亲眼看着徐晋的文章水平一步步提高的,而且县试正场两篇文章都被他押中了,自然更有成就感。
费懋中见到老爹高兴,趁机问道:“爹,谁寄来的信?”
费宏收了笑容道:“孙巡抚遣人送来的,叫你们来就是因为此事,你们先看看信。”
费懋贤和费懋中相视一眼,前者连忙拿起信封抽出里面的信笺,两人凑在一起阅读。
“太好了,孙巡抚终于起兵剿匪,大伯的血仇将得报矣!”费懋中欣喜地脱口而出,双拳激动地紧握。
去年底,以吴三八为首的一伙贼人不断地滋扰费家,掘开费氏一族的祖坟,后来还洗劫了铅山县城,并且绑架杀害了费如意的父亲费典,逼得费家逃离铅山县,举家搬到上饶县避难,所以费家上下无不对这伙贼人恨之入骨。
这时,费家两兄弟忽然齐皱起了眉头,因为信中还提到皇上派出的钦差已经到达南京了,预计本月中下旬将到达上饶县。
这名钦差是皇上专门派来调查费典被杀这件案的,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是这名饮差偏偏是钱宁一党,而奸臣钱宁与宁王有勾结,宁王之所以获准恢复三卫,钱宁出力甚多。
所以可以预料,这名钦差就算来了怕也只是随便走过场,肯定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调查,从其第一站选择到南昌便可知,因为南昌正是宁王的封地所在。
费宏捋着胡子沉声道:“预计钦差将在本月二十左右到达,三弟你负责准备接待的事宜,届时民受,民献你们俩亦要随行出城迎接!”
尽管知道钦差来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毕竟是皇帝派来的,见官大三级,丝毫怠慢不得。费懋贤和费懋中也只好郁闷地点头答应。
费府内宅,费家三位姑娘围在一起玩五子棋,而这游戏自然是徐咬定同学“发明”的,平时有空偶尔跟小奴儿玩一下,而自从上次元霄节之后,谢小婉和费家三位姑娘熟稔了,偶尔会受邀到费家玩,于是这游戏便经小奴儿之手传到了费家内宅,现在费家内宅的丫环婆子都会玩了。
阳春三月,天气开始暖和,此时费家三位姑娘都换上了春衫,三名青春少女更显得窈窕可人,费如意温婉恬淡,宜嗔宜喜的俏脸,双目如一泓春水,让人见之忘俗。
这时,费小玉的贴身丫环观棋拧着细腰,像扶风弱柳一般飘了进来,笑嘻嘻地道:“奴婢刚才听二爷的小厮茗烟说,徐公子摘了县试案首呢!”
费如意一对妙目抬起来微笑道:“那倒是要恭喜徐公子了!”
费小玉不以为然地道:“切,有什么好恭喜的,不就是县试案首,二哥还是前年院试案首呢,我爹更加连中三元,几时徐晋也连中三元,我再恭喜他!”
费吉祥咯咯笑道:“五妹,你以为谁都像二伯那么厉害,十三岁就中了秀才,再说,人家徐晋也不稀罕你的恭喜!”
费小玉点了点头道:“说的也是,徐晋稀罕的是三姐的恭喜!”
“五妹,再胡说我可生气了!”费如意嗔恼地敲了费小玉一下。
费小玉摸了摸额头,笑嘻嘻地道:“三姐的手帕被谁拿走了?要是不稀罕干嘛拿你的手帕?”
费如意俏脸一红,把桌上的棋子拨乱,气道:“我不玩了,你们俩自己玩!”说完起身走回内间去。
费吉祥和费小玉两人相视吐了吐舌头,似乎玩笑有点过火了,三姐真的生气啦。
费如意回到内间,行到梳妆台前坐下生闷气,忽见到铜镜中自己满是红霞的俏脸,竟是美艳不可方物,不由呆了呆,忽又轻叹了一口气,过了年自己又大一岁了,今年十六!
“你们知不知道,今天发榜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趣事,有个书生不服县试结果,还当众大叫有黑幕,说徐公子之所以摘得案首是因为县尊大人徇私情……”
丫环观棋的声音从外间传进来,费如意连忙站起来行到屏峰后侧耳细听。
这时只听费小玉兴致勃勃地问道:“后来呢?”
观棋笑道:“后来那书生击了堂鼓,要求县尊公开前十名的考生的试卷复核,县尊答应了他的要求,嘻嘻,那书生看了徐公子的考卷认服了,被县尊打了三十大棍屁股,县试成绩也取消了,还禁止两年内参加县试,真惨!”
费如意暗松了口气,忽然脸上有些发烧,暗啐道:“费如意,你这么关心他的事干什么?”
话说费如意正是怀春少女的年纪,这个时候最容易被优秀的异性所吸引,更何况徐晋确实英俊,才华横溢,再加上费如意这种养在深闺的女子,平时接触的男性本来就少,更别说优秀的男性了,自然对徐晋产生些许好感,还有就是两个不良妹妹,老是拿徐晋来调侃她,想不关注都不行。
久而久知,费如意的心态便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凡是与徐晋有关的消息都特别留意,譬如现在!
……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走,转眼便到了三月中旬,天气更加暖和了,府试的公告也在府衙外面张贴了出来,可以开始报名了。
徐晋抽了半天的时间去府衙的礼房报了名,过程跟县试报名差不多,同样需要五名考生互结保结。
于是徐晋便和蔡岳、李英俊、韩闯四人,再加一名信江书院的同窗一起互结报了名,拿到准考证,就等四月十五的府试了。
由于徐晋县试摘了案首,府试是必过的,参加府试只是走过场罢了,所以心态放松了许多,备考也不用像县试那般拼命了,每天都是准时下学。
这天下午,徐晋和费家兄弟一起放学回城,刚走到城门附近,便见一队手持兵器的官兵巡行而过,城门也有士兵把把守盘问。
传言江西巡抚孙遂调了两卫人马,共计一万多人,正在邻县铅山县剿匪,为了防止贼匪流窜到上饶县,官军已经封锁了信江,城防也加强了戒备,所以近日出入城都得接受盘查。
徐晋和费家兄弟都是一身读书人装扮,而且每天都出入城,所以守城的官兵都认得,打个招呼便放行了。
徐晋三人刚入了城门,便听到身后传来急速的马蹄声,连忙转身一看,只见官道上十数骑怒马正朝城门飞奔而来,马蹄扬起的尘埃滚滚如云。
守门的官兵连忙把拒马横在路中间,抽出兵器严阵以待,城头上的官兵更是张弓搭箭。
那支马队一直奔到进城直道上才放慢了速度,来到城门口处停下。
这支马队一共二十人,为首者是一名二十岁许的青年,一身华贵的衣报,外罩大红披风,腰间挂着一柄长剑,身后的随从清一色的短打装扮,一个个孔武有力,带有腰刀和弓箭,神情剽悍。
“活得不耐烦了,敢挡宁王世子的去路!”青年旁边一名士卫厉声大喝,马鞭啪的一下抽在拒马上。
守城的士兵均是神色一凛,宁王在江西境内权势极重,可以说是一手遮天,简直就是土皇帝,这些小兵如何敢得罪,闻言连盘查都不敢,连忙把拒马抬走让路。
那青年傲然纵马入城,至于站在道路的徐晋等人,连头都没低过的他自然没看到,带着一众士卫纵马而过。
费懋贤和费懋中均是面色冷沉,此人他们自然认得,正是宁王的长子朱大哥,费家与宁王算是有姻亲关系,所以双方也曾见过面。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宁王一共有四个儿子,都还没有起名字,平时就是大哥、二哥、三哥、四哥地称呼。
或许大家会觉得奇怪,堂堂一个藩王,儿子都成年了咋还没起名字?
原因很简单,因为藩王没权自己给子女起名字。自从燕王朱棣起兵抢了侄子朱允文的皇位,为免别的藩王学他,朱棣不仅剥夺了各地藩王的兵权,还制订了严苛的法令,限制藩王的自由。
其中便包括藩王的子女起名、婚嫁等等的事务,都必须先上报宗人府申请,然后由皇帝赐名赐婚。
宁王一直没有给自己四个儿子申请名字,所以四个儿子到现都没有名字,府里都是大哥二哥那般称呼,实属是奇葩!
第62章 形势(求票)()
徐晋对宁王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记载上的片言只语,还有就是身边人的私下议论,现在亲眼看到宁王世子带士卫直接纵马入城,守城士兵连问都不敢问,这才体会到宁王在江西地界的权势之盛。
“岂有此理,这家伙太嚣张了,竟在闹市中纵马狂奔!”费懋中拂袖怒道。
徐晋扫了一眼面色冷沉的费家兄弟,不动声色地问:“民受,刚才那青年真是宁王世子?”
费懋中冷道:“要不是他谁敢这么嚣张,此人正是宁王长子朱大哥!”
费懋贤见徐晋神色诧异,解释道:“宁王朱宸濠一共有四子,虽然都成年了,但还没上报宗人府请名,所以均还没有名字,宁王府里都是大哥、二哥、三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