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费懋贤见徐晋神色诧异,解释道:“宁王朱宸濠一共有四子,虽然都成年了,但还没上报宗人府请名,所以均还没有名字,宁王府里都是大哥、二哥、三哥、四哥般叫。”

    徐晋不禁有些无语,老朱家的奇葩事还真多,不由问道:“那宁王为什么不给儿子请名?”

    费懋中撇嘴低声道:“宁王的意图昭然若揭,他想自己替儿子起名呗!”

    徐晋顿时意会,明朝各地藩王子女都必须由皇帝赐名,宁王迟迟没给儿子请名,这是打算将来谋反成功,登上皇位后自己给儿子起名啊,这是打算立国立嗣的节奏,由此可见,宁王确实早就存了不臣之心。

    “民受,慎言!”费懋贤皱了皱眉提醒道,虽然宁王之心已经路人皆知,但亦不能在大街上公然拿出来说。

    费懋中不以为然地道:“大哥,徐晋又不是外人,聊聊又怕啥!”

    话说徐晋和费家兄弟现在也算是至交好友了,再加上师从费宏,而费宏也有意栽培他,所以徐晋身上已经打上了深深的费家烙印,至少在外人看来是如此。

    因此,徐晋与费家的彼此利益已经绑在一起,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费懋贤有点尴尬道:“我的意思不是把徐兄当外人,只不过在大街上聊这些总不合适。”

    徐晋点了点头道:“民献说得是,我们走吧,到我家坐一坐?”

    宁王世子突然到来,十有八九是针对费家,眼下自己与费家的利益密不可分,徐晋不得不重视,他要深入了解一下费家与宁王的恩怨,还有目前的情况,以便判断自己的处境,再制订应对的策略。

    根据史书记载,宁王近两年是必反的,徐晋不得不慎重,这玩意可是悬在费家头顶上的利剑,一旦斩下来费家满门都不能幸免,正所谓覆巢之下无完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以自己和费家的关系,费家一倒,自己肯定也跟着遭殃。

    “也好,很久没吃五香羊杂了!”费懋中点头道。

    于是,三人便一道回了五香羊杂店,此时正逢晚市,羊杂店的生意最是繁忙的时候。

    “相公回来了!”谢小婉欣喜地洗净手从灶后行出来,打招呼道:“两位费公子,要来碗五香羊杂吗?”

    费懋贤微笑道:“徐夫人你忙去,不用招呼我们,我们到里面坐坐!”

    徐晋随手拂掉小婉发梢上一点面粉屑,道:“今晚早点打烊,民献和民受在家吃晚饭!”

    谢小婉甜笑着哦了一声:“那相公和费公子到里宅稍坐。”

    徐晋和费氏兄弟进了内宅,费懋中一进院子便奇道:“徐晋,你这种的是什么庄稼?”

    这时费家兄弟都在一畦辣椒前停下脚步,讶然地打量着这种见所未见的植物。

    这些辣椒二月份的时候徐晋便种下了,但不知是不是种子保存不慎的原因,一畦的辣椒只长出了五棵,这时候已经有近30公分高了,绿油油的叶子间开出了米粒状的白色小花,有些甚至长出了牙签般大小的青色小辣椒,甚至是可爱。

    徐晋笑道:“这叫辣椒,听说是西洋传进来的,上次卖宅子的俞老伯给的种子。”

    费家兄弟不禁恍然,费懋贤道:“原来是西洋传来的,难怪没见过,我也听说去年有佛郎机人远渡重洋而来,后来还获得了今上的接见,这些没见识的洋蕃在京城着实闹了不少笑话”

    费懋贤提到洋蕃时的语气明显带着天朝上国的优越感,这也难怪,这个时候的明朝国力虽然不及成祖时期的强盛,但依旧是东方最强大的帝国,地大物博,物华天宝,国人都瞧不起藩外之人。

    殊不知地球另一边的欧洲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萌芽,环球大航海时代即将到来,而明朝人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优越感中,以至渐渐落后式微。

    当然,徐晋也不会跟费家兄弟说这些,毕竟太超前了,笑道:“这些辣椒可是好东西,等果子成熟了,到时请你们吃升级版的五香羊杂!”

    费家兄弟不由都生出了些许期待,他们知道徐晋从来不浮夸吹牛。

    三人进了书房,小奴儿从外面提了一壶开水进来沏茶,然后便借机留着不走,不过被徐晋识破了这小子偷懒的企图,把他撵了出去。

    三人喝着茶,徐晋首先打开话题道:“据我所知,各地藩王宗室是不允许私离封地的,宁王世子为何敢跑来上饶县?”

    费懋贤叹了口气道:“当年成祖确实严令各地藩王不奉诏不得进京,不准擅离封地,就连平时出城都得向地方官报备,但随着年代推移,成祖当年颁布的宗室条例约束力大减,而且宁王势大,气焰嚣张,更是从来不遵守。”

    费懋中愤然道:“擅离封地算什么,江西境内就没有宁王不敢做的,此獠侵吞民田官田数以百万计,勾结贼匪四处抢掠,擅自幽禁捕杀地方官员,罪行累累,罄竹难书。前江西都挥使戴宜就是被宁王毒杀的,布政使郑岳,御史范各,南昌知府宋以方等都遭受宁王的逼害,有人甚至全家被杀!”

    徐晋不禁心底一阵发冷,宁王竟然凶残至斯,要知道都指挥使,布政使都是省级的军政一把手啊,他竟然说抓就抓,说杀就杀,这无双也开得太大了吧!

    “宁王怎么敢如此妄为?难道没人在皇上面前弹劾举报他?”徐晋只觉后背凉嗖嗖的,如此看来费宏一家能活着跑来上饶县也是万幸了。

    费懋贤摇头道:“没用的,当今天子终日游玩嬉乐,宠信江彬钱宁之流的奸臣,宁王与钱宁交好,又用重金遍赂朝臣。弹劾的折子根本没送到天子面前就被截留了,就算有忠直大臣面陈宁王之罪,有钱宁等奸臣打掩护,皇上根本不采信。我爹,还有江西巡抚孙遂连续上了十几疏都石沉大海。”

    费懋中愤然接口道:“当年我爹竭力阻止宁王恢复三卫,谁知今上不以为然,最终还是让宁王得逞了,宁王现在手握兵权更是气焰嚣张,在江西境内予取予求,谁敢不依附他便会受到打压。

    我爹和叔父就是被宁王和朝中奸臣联手逼得辞官致仕的。为了逼使我费家就范,宁王还派人烧了我铅山县的老家,掘我费氏祖坟,甚至让盗贼攻入铅山县城,杀了我大伯……!”

    说到这里,费懋中眼睛都微微发红,双拳紧握,沉声道:“上次我们的楼船遇到水贼袭,徐兄当时也在场,这些人十有八九就是宁王派来的。要不是徐夫人身手了得,当时我们费家上下数十口人恐怕都要葬身信江之中!”

    费懋贤见徐晋神色凝重,以为把他吓坏了,安慰道:“宁王虽然凶残,但上饶县远离南昌,宁王的爪牙还伸不到这里,更何况上饶县有千户所驻守,宁王的人不敢乱来!”

    徐晋对费懋贤这话可是不敢苟同了,他刚才可是亲眼看到宁王世子朱大哥带着人纵马入城,城卫连屁都不敢放,提醒道:“民献不可掉以轻心了,如今费家与宁王势成水火,以宁王的凶残说不定还会下毒手,费府应该加强戒备,防患于微然,平时出入也要多加小心!”

    费懋中点头道:“大哥,徐晋说得对,看来我们家得多请些护院武师回来,幸好,新任江西巡抚孙遂为人刚正不阿,又与我爹交好,他正统兵万余在铅山县巢匪,宁王应该不敢轻举妄动才是!”

    徐晋闻言心中稍定,总算有个靠谱的人物出来和宁王抗衡,要不真的没法玩。

    巡抚不是常驻官员,相当于现在中央委派下来的特派员,明朝的巡抚权力很大,一般统管一省的军政大权,地方的省级三大机构,都指挥司(军)、布政司(政)、提刑按察司(法)都得听巡抚的调子。

    所以说,江西巡抚孙遂还是够资格与宁王掰一掰手腕的,费家有他作靠山,暂时还是稳妥的。

    徐晋三人在书房详聊了许久,直到小奴儿通知吃晚饭才打住,众人吃完晚饭后,费家兄弟告辞离去。

    经过这一次详谈,徐晋总算对目前的形势有了详细的了解,对宁王的认识也更加清晰了,再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徐晋之前便估计宁王会在今年或明年,大概率是明年造反,现在便更加肯定了,宁王明年造反的概率高达90%,必须早作准备。

第63章 上门提亲() 
上饶县城并未因为宁王世子的到来而闹出一些风浪来,除了城防继续戒严外,一切都照旧,就好像一粒石子丢进了湖中,荡漾了几圈涟漪便重归于平静。

    徐晋继续兢兢业业地备考,随着府试的日子临近,上饶县城开始变得热闹了,广信府下辖七个县的考生都陆续赶到,准备参加四月中旬举行的府试。

    所以,大小酒楼都被各县的书生给占领了,每日大小文会不断,书生们以切磋的名义互相刷名气,有门路的,没门路的都削尖脑袋去拜访各级官员,其中要数知府陆康的门前最热闹了,毕竟陆知府是府试的主考官。

    徐晋作为这次上饶县县试案首,名声在外,自然成为其他县考生刷名气的对象,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某某文会,某某诗会的邀请,不过徐晋根本不予理会,继续潜心读书备考。

    以徐晋现在在县城的名气,再加上县试案首的光环,自然不用再参加这些所谓的文会刷名气,更何况上次元宵节与玉山书院的比试,府台大人就在现场,对他可谓是印象深刻,所以也不犯不着削尖脑袋跑到陆康跟前刷脸。

    四月初十,上饶县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皇上派出的钦差终于乘船抵达了上饶县,以费阁老为首的费家主要成员,还有全县的大小官员都出城迎接,让人意外的是,宁王世子竟也到场了,气氛十分微妙!

    官场圈子中的人都很清楚,这次钦差是奉旨前来调查费家大爷被害一案的,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事与宁王脱不了关系,而偏偏这次皇上派来的钦差却是宁王一伙的,所以此事最终的结果只能不了了之,宁王世子的到来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费家的人接了钦差回城便径自离开,对钦差的态度不冷不热,反倒是宁王世子陪着钦差到临江楼三楼开宴接风洗尘,以知府陆康为首的一些官员全程陪同。

    ……

    今天是四月十二日,距离府试还有三天时间。正是由于四月十五日举行府试,所以信江书院把四月份的例考特意提前到四月初十,今天例考的成绩刚出炉。

    此刻,徐晋正在亦乐堂内挨训,因为这次例考徐晋得了二十九名,比三月份的例考后退步了一名。

    “徐晋,你虽然是县试案首,必过府试,但也不能有丝毫松懈,须知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考卷拿回去好好总结,再重新写一遍文章交上来!”赵教习把这次例考的卷子递给徐晋。

    “学生省得,谨记赵师教诲!”徐晋接过试卷道。

    赵教习神色稍松,别看他说得严厉,但对徐晋这名弟子还是非常满意的,从去年十二月初入学,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不仅拿下了县试案首,近两次例考都考进了书院的前三十名,水平都快赶超上舍的师兄了,要知道上舍的师兄大部份都已经有了秀才功名,就等着参加乡试考举人。

    正是对徐晋的期望极高,赵梦阳对徐晋的要求也特别严格,平时训练量要远超其他学生。

    “你且去吧,继续努力,为师希望你能摘下府试的案首!”赵教习捋着胡子轻飘飘地道。

    徐晋不禁无语,府试案首又岂是那么好拿的,要知道参加府试的都是各县厮杀出来的精英,总共七个县近五百人,其中县试案首就有七个,自己这半路出家的干得过人家吗?

    当然,徐晋也不会当面给赵梦阳泼冷水,恭谨地道:“弟子自当尽力!”

    邻桌的方教习看着徐晋从容地离开,心中五味陈杂,还有一点点后悔,当初自己要不是那么冲动,听信了郭文才的挑唆,徐晋便会是自己的弟子,只是现在后悔也晚了,唉!

    徐晋离开了亦乐堂,回到讲堂时发现费家兄弟已经在候着。

    这段时间徐晋依旧定时到费府,向费宏请教学问,有时也和费家兄弟切磋讨论,今天正是徐晋习惯到费府拜访的日子。所以下学后,费家兄弟便主动跑来等徐晋,也好一起回家。

    虽然三人中徐晋的年纪最小,但他有着超前五百多年的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根本不是费家兄弟可比的,有时随便一句话都能让费家兄弟思索琢磨半天,所以费家兄弟都喜欢与徐晋交往聊天,久而久之,徐晋便成了三人之首,费家兄弟都对他心悦诚服。

    当然,费家兄弟有些优势也是徐晋没有的,譬如优良深厚的世家底蕴、古代官场上层圈子中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