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5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明利益的事情,那便别怪本官手辣手无情了。”

    织信美子机灵灵地抖了一下,跪倒在地上恭顺地道:“美子不敢,美子会永远忠于主人。”

    徐晋点头淡道:“最好不敢,嗯,明日你亲自走一趟京都,本官会手书一封交给你们天皇和幕府将军,勒令他们三日之内前来尾张城迎接我大明皇帝的圣旨,否则我大明的威武之师将兵临京都城下。”

    徐晋这次显然不只是恐吓,尾张城距离京都只有三百里左右,急行军一天之内就杀到城下。

    织信美子的脸色刷的白了,此时的日本天皇虽然只是个名存实亡的傀儡,但名义上还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幕府将军足利义晴也是日本名义上最高的执政者。织信美子若替徐晋送这封信,那便等于与全国为敌,以后便真的不得不彻底抱紧大明的大腿了。

    很明显,徐晋这是要织信美子交上一份投名状!

    “如何,办不到吗?”徐晋目光冷冷地道。

    织信美子的脸色又白了几分,最后暗咬了咬牙,点头道:“美子办得到。”

    织信美子很清楚,如果没有明军的支持,她是守不住尾张城的,估计等明军一撤,尾张国就得被邻国吞得连骨头都不剩了。正所谓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所以织信美子很明智地选择了向徐晋妥协。

    徐晋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起来吧。”

    这时,刚才离开的两名倭婢抬着浴桶和热水进来了,放到了屏风后面。

    “主人,美子服侍你洗浴吧!”织信美子站起来道,眼底隐蔽着一抹希冀。

    “不必了!”徐晋果断地摆了摆手,免得待会摸摸蹭蹭的,一时把住不住擦枪走火了。

    织信美子闻言只得不甘地退了出房间,她之所以这么积极献身,倒不是扭转了性取向,实在是做徐晋的女人好处是显然而见的,至少那些明军将领在她面前也得客客气气的,平时有什么请求也不会轻易推辞。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做了徐晋的女人便等于得了一面免死金牌,日后若“不小心”做出损害大明利益的事,徐晋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说不定会饶过自己一次。

    只可惜徐晋也不笨,一开始便不打算碰她。

    。。妙书屋。

第787章 满载而归() 
倭国目前的天皇叫后柏原天皇,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了,在明军的兵锋威胁下,不得不从京都赶到了尾张城,同来的还有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晴。

    嘉靖三年十月初五,尾张城国主府门前,后柏原天皇和幕府将军足利义晴两人跪倒在凛冽的北风之中,跪倒大明使臣徐晋的跟前。两旁是荷枪实弹,杀气腾腾的大明劲卒,更远处的街道上则挤满了神色复杂的本地民众。

    徐晋今日穿了一身绯红的大明官服,手捧绣有五爪金龙图案的明黄圣旨,威严地宣读大明皇帝的旨意,严厉斥责日本国王和幕府将军纵容本国军阀和子民劫掠大明沿海的强盗行径。

    后柏原天皇和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均听不懂汉语,不过没关系,两人都很机灵,只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以额触地表示谢罪,然后从徐晋的手中战战兢兢地接过嘉靖帝的圣旨。

    宣读完大明皇帝的圣旨后,徐晋目光威严地扫过四周的倭国武士和围观民众,后者莫不凛然地低下了头。

    如今的日本正处于藩镇割据的战国时代,天皇只剩下象征性意义了,今日在大明使臣面前一跪,今后在本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怕是更要一落千丈了,反之,大明皇帝的威德将深入倭国百姓民心。

    正所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接下来经过两天的谈判,本来还想保持最后一丝尊严的后柏原天皇终于妥协了,同意把九州岛和大隅岛割让给大明,并且赔偿一百万两白银。本来徐晋还打算在日本天皇哪敲榨三百万两的,可惜这位傀儡天皇实在太穷了,估计就算卖光皇室中值钱的物品也凑不够一百万两。徐晋也只好作罢,令天皇和幕府将军足利义晴共同凑一百万两赔偿了事。

    话说九州岛的面积占到日本国地的十分之一,如今割让给了大明,即使以后真出了个牛人统一了其余地方,实力也会大打折扣。当然,徐晋是不会允许这样一个牛人出现了,而且,以大明的影响力,要在倭国扶植起几股平分秋色的势力很容易。譬如现在的米国玩这一手就玩得很溜,无非是经济援助和武器援助罢了。

    搞定了日本天皇后,徐晋便开始着手建立东洋都护府了,而王直无疑走了狗屎运,成为第一任的东洋都护府都护,驻军九州岛,总揽军政法大权。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明年朝廷将会派出两名文官,把行政权和施法权剥离出去,免得镇守武将一家独大,进而拥兵自重。

    本来王直的履历不干净,担任东洋都护府都护并不合适,但目前实在找不到更好的人选了,也只能应付着凑个数了,反正都护府都护三年一换,到时再换人便是。殊不知,正是徐晋今日的疏忽,给自己埋下了一个极大的隐患,险些酿成了大祸,这是后话,在此暂且不表。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间便到了嘉靖三年的十一月了,东北季风呼呼地刮,这个时候从倭国回大明正好是顺风,也正因为如此,以往倭寇都会选择在冬季扬帆出海,跑到大明江浙一带劫掠。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倭国西南部的九州岛纳入了大明的版图,在明军的打击和约束下,倭人再也没机会继续跑到大明沿海劫掠了,即使有零星的漏网之鱼也成不了气候,困扰了大明一百多年之久的倭患终于彻底根治了。

    十一月三日,安排好一切事宜的徐晋终于率着舰队从大隅岛港口扬帆启程,浩浩荡荡地往大明方向驶去。这次,真可谓满载而归了,从织信家族获得了一百八十多万两银子,日本天皇那获得了一百万两银子,灭掉大内氏和细川两家又抄到了近两百万两,再加上一众军阀请罪送来的几十万两,总共五百二十多万两。

    徐晋上次虽然从满喇加运回来价值上千万两的财物,但有相当一部份是物品,金银只占到一半左右,这次则不同,全部是白花花的现银,总之,嘉靖帝那小子这次怕是连做梦都要睡醒了。

    其实这五百多万两银子只是小头,若是按照徐晋的部署,今后倭国产出的白银将以“平等贸易”的方式源源不断地输出到大明,充实大明的国库,到时大明想不富强都难喽。

    大北风呼呼地刮,舰队顺风鼓足了帆,这次只花了七天便横渡东海,回到了大明松江府沿海,船队调整了航向,半天后驶入长江口,然后逆流而上。

    嘉靖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徐晋率舰队抵达南京扬子江码头,瞬时全城燃爆了,但见江边万头涌动,密密麻麻的,全是自发出城迎接大军凯旋的大明百姓。

    大明军队在倭国大杀四方,不仅逼得倭国国王跪地陪罪,还割地赔款,这消息早已经传回了大明,举国军民无不欢欣鼓舞,热血沸腾,自豪感爆棚啊。

    这也难怪,大明立国至今一百五余载,国力每况愈下,特别是“土木堡之变”后,精锐之师尽丧,连皇帝都被瓦刺人俘虏了,国祚险些断绝,举国上下的士气低落到极点,强盛的大明似乎已经成为昨日黄花,一去不返了。

    然而就在去年,徐晋,这颗闪耀的将星横空出世了,他不仅一举荡平了倭寇海盗,还出兵南洋替满喇家复了国,如今又出兵东洋,威震倭国。而且,皇上也喊出了“犯强明者,虽远必诛”的口号,强大得让四夷臣服的大明似乎又回来了,所以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众,无不扬眉吐气,民族自毫感爆棚。那些意气风发的书生甚至为此写下了大量豪情勃发的边塞诗词,一时间,汉唐的时期的尚武之风,似乎又在大明身上复苏了。

    这一次,几乎南京所有的官员都跑到码头上迎接徐晋了,不过级别高的并不多,因为大部份高官已经跟着嘉靖帝朱厚熜跑去湖北这陆州祭祀兴王朱祐杬了。

    话说徐晋是八月下旬出使日本的,而就在徐晋出使的一个月后,亦即是九月下旬,朱厚熜便从南京起程,乘船沿长江前往湖北安陆州祭祀生父。

    算算时间,如今嘉靖帝估计已经以皇考之礼祭祀完他的生父朱祐杬了,所以徐晋如今要做的就是待在南京,等待嘉靖帝从湖北返回,然后复旨,接着君臣二人一道沿运河北上回京过年了。

    这个年,必须得在家里过,对京中妻儿的思念让徐晋恨不得撇下嘉靖帝那小子,自己先行回京了,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敢撇下皇帝,估计得有十颗脑袋才行。

    幸好,徐晋并没等多久,仅仅五天之后,嘉靖帝那小子便乘船从长江上游兴冲冲地赶回来了,显然是等不及要亲自数一数徐晋运回来的五百万两银子了。

    。。妙书屋。

    

第788章 大明银号,御驾归京(两章合一)() 
五百万两白银到底有多少?直观地来讲,五百万两白银约有一百八十五吨重,若是弄成一块的话,大概就是五米长,两米宽,外加两米高的长方体。

    当然,徐晋不可能把从倭国运回的五百多万两银子弄成一块,毕竟没人能搬得起,也没有船能载得动,不过,为了方便运输,徐晋还是把这些银子熔铸成五十斤一块的银砖,总共八千零八十八块,如今这些银砖就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南京户部的库房中

    此刻,嘉靖帝和徐晋两人就站在银砖码成的巨型方体前,朱厚熜那小子兴奋得摩拳擦掌,口水差点没流出来,行上前便试图发力拿起一块银砖,结果尴尬了,那块银砖竟然纹丝不动。

    徐晋笑道:“皇上,你别看这块银砖跟普通的砖头差不多大小,但是银的密度大,这么一块就有五十斤重。”

    “这么重?”朱厚熜小吃一惊,不过这小子逞强,伸出双手发力低吼一声,愣是把那块银砖给捧起来掂了掂,这才重新放回去,不得不说,这小子常年运动,倒是有几把子力气。

    “哎哟,皇上好大的力气呀,厉害厉害!”黄锦那货立即拍马屁道。

    话说黄锦与徐晋的年龄差不多,乃朱厚熜的伴读太监(现任御用监掌印太监),跟陆炳一样,都是自小就陪在朱厚熜身边,所以也极受朱厚熜宠信,当然了,论到受重用的话,黄锦却是远不及陆炳,毕竟朱厚熜吸取了上一任皇帝的教训,对内官的定位就是奴才,严禁太监干政。而事实上,终嘉靖一朝,太监都没有“出头”之日,君不见正德时期出名的太监一抓一大把,而嘉靖朝则连一个都没有,真的连一个都没有!

    朱厚熜爱不释手地抚摸着那块光滑的银砖,由衷地感叹道:“孙交说得没错,徐卿才是我大明的财神爷啊,才去了趟倭国,不仅为我大明开疆拓土,还帮朕弄回来这么多银子,朕该怎么封赏你好。徐卿,你说朕该怎么封赏你好?”

    的确,以徐晋这次出使倭国所立下的功劳,封个国公也不为过,但是以文臣之身晋封国公,纵观大明立国至今,均没有这个先例,噢,应该说有一个,那就是韩国公李善长,不过此人是最早跟随明太祖朱元璋起兵的开国元老之一,虽然没带兵打过仗,但也不能完全算是文臣。

    在嘉靖的炙炙目光注视下,徐晋不禁暗汗,连忙道:“那皇上便赏赐臣一年假期好了,要不半年也好!”

    朱厚熜愕了一下,继而哈哈笑道:“徐卿是不是太贪心了?一年你就不用想了,半年也不可能,不过回京后,朕可以放你……三个月的年假。”

    徐晋立即一撩官袍的下摆,郑重地行礼道:“谢谢皇上!”

    “呃,平身吧!”朱厚熜挠了挠头道:“徐卿,朕咋觉得被你那个啥……套路了,朕一年的假期也没有一个月啊!”

    “咳咳,皇上,君无戏言,君无戏言呀!”徐晋站起来潇洒地拂了拂官服的下摆。

    朱厚熜翻了个白眼道:“不行,朕得考虑一下,以后官员休假到底要不要扣俸禄,休一天就扣一天,休一个月就扣一个月,休三个月就扣一年。”

    徐晋笑道:“那皇上就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天高三尺了。”

    朱厚熜不解地问:“何解?”

    徐晋笑吟吟地道:“话说从前有个贪得无厌的县官,总是想方设法搜刮民脂民膏,有一次他怀疑一名农户把钱财藏在地下了,于是命人挖地三尺寻找,结果一无所获,所以人送外号天高三尺。”

    朱厚熜哈哈大笑:“好你个徐晋,胆敢污蔑朕贪得无厌,朕要治你的罪,剥夺三个月假期,改为三天地,不,改为三个时辰!”

    “臣能不能以银代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