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头了,毕竟太庙供奉的均是明朝历代皇帝的牌位,兴王朱生前没当过一天的皇帝,若是牌位放进太庙,确实大大不妥。
而且,现在以杨廷和为首的守旧派已经被板倒了,徐晋并不想朝堂再内斗下去,也不想朱厚把精力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礼制之争上,礼这玩意适可而止就好,搞那么多只会劳民伤财,于国于民无益。
“子谦简在帝心,不如劝一劝皇上吧,这样子必然会激起群臣的不满。”费懋贤低声道。
正在此时,婢女红缨从屏风后行了出来,恭敬地道:“徐大人,老爷请你去书房。”
“民献民受,失陪一会!”徐晋站起来拱了拱手,跟着红缨去了书房。
徐晋到了书房向恩师费宏拜了年,后者和颜悦色地指了指茶几旁的椅子道:“子谦坐吧。”
徐晋在茶几对面坐下,提起红泥小火炉上温着的黄酒给费师斟了一杯,然后给自己也斟了一杯。
“子谦,皇上要将兴献帝的牌位迎入大内,供奉于太庙之中,并且还要定庙号为睿宗,这件事你知道吗?”费宏面色凝重地道。
徐晋心里咯噔一下,看来传言是真的,皇上肯定是已经给内阁下了谕旨,摇头道:“学生并不知。”
费宏叹了口气道:“皇上这次真的做得太过了,他要尊生父为皇考可以理解为孝道,但是如今竟然想将兴献帝的牌放入太庙享受国礼,这如何使得,这将置先帝于何地?”
确实,兴王朱生前是正德皇帝的臣子,没当过一天的皇帝,若死后牌位与正德皇帝并排,甚至排在正德皇帝之前,这让正德皇帝情何以堪?
“皇上已经向内阁下了谕旨了?”徐晋试探道。
费宏点了点头道:“前天就下了,不过已经被为师驳回!”
“蒋阁老和毛阁老是什么态度?”徐晋小心翼翼地问。
费宏苦笑道:“两位的态度比为师还要坚决,倘若皇上一意孤行,他们将告老还乡。”
徐晋不禁皱起了剑眉,杨廷和、毛澄、石走了,若是毛纪和蒋冕也走了,那整个朝堂将是新贵派的天下了,像杨廷和这些大臣虽然守旧,但为官正直,处事也算公正,倘若这些人全部都撂挑子走人,剩下一群只会拍马奉迎的官员可不是件好事。
“子谦简在帝心,有机会还是要劝一下皇上!”费宏低声道。
徐晋点了点头道:“学生明白。”
第793章 左顺门,十万火急()
大年初十,京中的年味还没散尽,一个更盛大的节日又即将到来了,那就是上元节。今年的上元节除了花灯外,还有一个节目同样吸引了全城眼球,那就是魏国公徐鹏举发起的迎新春贺岁杯蹴踘大赛。
话说自从徐晋“发明”了新式的蹴踘游戏后,这种游戏如今已经风靡全国,京西原五百营营地所在更是成了蹴踘圣地,原来荒凉的贫瘠的山地俨然发展成为一片繁华的小城镇。
徐鹏举那货带兵打仗不行,但做生意却是个鬼才,点子层出不穷,蹴踘如此盛行,此人功不可没,譬如这新春贺岁杯已经举行了三届,一届比一届热闹。
今日才大年初十,距离贺岁杯开幕还有五天,已经有不少有钱有闲的球迷跑到京西住店等候开赛了,一些远道而来的球队也提前赶到进行适应性训练。
约莫中午时份,一辆悬挂着顺丰车马行标识的马车驶入了京西蹴踘小镇,车夫和乘客们在镇上打尖吃饭,半小时后启程继续往京城驶去。
从京西蹴踘小镇进京的官道非常平坦好走,毕竟魏国公每年都花上不少银子维护这条路,所以马车不到半个时辰就抵达了广宁门。
很快,马夫便将马车赶到了宣北坊顺丰车马总行门前,勒定马匹吆喝道:“各位客官,京城到啦,欢迎下次再乘坐俺们顺风车行车的马车,祝您旅程愉快,一路平安。”
“娘子,京城到了,咱们先找家客栈歇息一晚,明日再赶往通州坐船吧。”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小心翼翼地扶着一名小腹微微隆起的少妇下了马车。
这名书生不是别个,正是从山西右玉县来的蔡岳。
本来顺风车马行有车从山西南下江西,只是每到一个州县就要换乘一次,非常麻烦,更何况妻子有了身孕,不宜长时间颠簸,所以蔡岳便打算先从右玉县回京城,再从通州码头乘船回江西老家。
且说蔡岳携着妻子在宣北坊找了家便宜的小客栈住落,便对妻子道:“娘子歇息一会,趁着时间尚早,相公去拜访一位同窗好友。”
蔡岳的妻子就是那名叫叶子的右玉县村姑,性子十分贤惠,闻言点头道:“相公去吧,这大过年的记得要带点手信。”
蔡岳点了点头便离开了客栈,从宣武门进了内城,顺道买了些水果,然后来到小时坊靖海侯府大门外。
没错,蔡岳正是准备拜访徐晋,这些年他能滞留在山西右玉县,全靠徐晋当初支援的两百两银子,还有顺风车马车行掌柜的照拂,否则像他那样不事生产,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书生,说不定已经饿死街头了,所以今日经过京城,蔡岳便打算拜访一下徐晋表示谢意。
“打扰了,在下乃徐大人昔日的同窗好友,特地前来拜访,麻烦通传一声。”蔡岳行到徐府门前,向着门房客气地拱手道。
徐寿那货打量了一眼穿着寒酸的蔡岳,皱眉道:“我家侯爷正月里闭门谢客,公子请回吧!”
“侯爷?”蔡岳微吃了一惊,他这些年都在山西右玉县,倒是不知道徐晋如今已经贵为侯爷了。
徐寿白眼一翻道:“我家老爷被皇上封为靖海侯,岁禄三千石,官居户部左侍郎,特进光禄大夫,加封太子少保,你既然是我家老爷的同窗,不会连这都不知道吧?”
蔡岳被这一连串的头衔给惊呆了,没想到短短两年多,徐子谦竟然封了侯,还官居正三品大员,这官升得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蔡岳既羡慕又自卑,昔年在江西信江书院同为寒门学子,自己的家境比徐子谦要强些,然而才五六年的时间,徐子谦已经站在自己难以仰望的山顶上了。
“既然如此,那打扰了,告辞!”蔡岳神色复杂地拱了拱手便要离开,恰在此时,一骑马却是急驰过来,马上是一名青年文士,在徐府门前勒定下马。
“徐寿,你们家老爷在吗?”青年文士神色焦急地道。
“民受兄!”蔡岳脱口而出。
骑马的青年文士竟然正是费懋中,他这才注意到旁边的蔡岳,仔细打量了一眼才认出来,惊喜地道:“你是……浩然兄!”
蔡岳摸了摸满是风霜的脸,自嘲道:“难为民受兄还记得在下!”
费懋中正容道:“浩然兄何出此言呢,唉,子玉的事我也听说了,浩然兄为寻找好友在边塞一待就是三年,这份情谊委实令人敬佩。可惜本人现在有急事在身,否则定然与浩然兄触膝详谈,对了,浩然兄现居何处,到时也好相约一聚。”
蔡岳心中微暖道:“在下今日只是路过京城,明日一早将赶去通州码头乘船南下,家父病重,耽搁不得。”
“噢,原来如此,那便祝浩然兄一路顺风了,对了,浩然兄这是来拜访子谦的吧?”
蔡岳点了点头,略带自嘲道:“可惜子谦兄近日闭门谢客,故未得见。”
徐寿那货见这位寒酸的家伙竟然真是老爷的同窗好友,陪笑道:“蔡公子,真是对住哈,这段时间前来拜访的人有点多,老爷不胜其烦,所以非熟人不见,小的眼拙,呵呵,还请见谅哈!”
费懋中一拍额头道:“徐寿,快带我见你们家老爷,十万火急!”
徐寿凛然道:“二舅爷,老爷和夫人们今日一早便出城去潭柘寺上香了,估计得明天才回来呢。”
费懋中闻言面色一变,急道:“子谦偏偏这个时候不在,如何是好呢!”
“二舅爷,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要不要现在派人通知老爷?”徐寿小心翼翼地道。
费懋中沉吟了片刻道:“算了,还是我自己跑一趟吧。”
费懋中说完便对着蔡岳拱了拱手,然后翻身上马往西便门驰去,徐寿担心二舅爷孤身一人有危险,于是连忙通知徐福徐禄骑马追上去。
潭柘寺在京西约莫六十多里的宝珠峰上,再加直还得上山,即使打马急驰也得个把时辰,所以当费要懋中赶到潭柘寺时已经是下午四时左右了。
“二哥,你怎么来了?”费如意和费吉祥见到费懋中不由讶然地问。
“民受,发生什么事了?”徐晋隐隐生出不妙的预感。
费懋中喝了杯水,稍稍缓过气来便道出了原委。
原来,就在今日上午,嘉靖帝朱厚熜突然通知大臣在左顺门等候,随后宣旨,称要去除其生母蒋太后尊号“本生圣母章圣皇太后”中的“本生”二字,直接称为“圣母章圣皇太后”,而且还要把生父的尊号改为“皇考恭穆献皇帝”,并将牌位供奉于太庙,庙号为睿宗。
朱厚熜这道圣旨属于中旨,是没经过内阁审议的,群臣顿时炸锅了,在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献民,还有户部左侍郎何孟春的率领下,总共两百多名大臣跪在左顺门前请愿,要求皇上收回旨意。
然而嘉靖帝的态度却非常坚决,数次命令司礼监赶人,但群臣却赖着不走,于是朱厚熜那小子勃然大怒,下令司礼监记下所有闹事官员的名字,并将丰熙等八名大臣打入大牢,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但是,这次朱厚熜却是打错算盘了,有人读书长知识,但偏偏有些文官读书却是长骨气,所以朱厚熜抓了八名官员,不仅没把那些大臣吓倒,反而捅了马蜂窝,翰林修撰杨慎(杨廷和之子),翰林检讨王元正等人捶门恸哭,瞬时间皇宫内外哭声一片,震天动地。
朱厚熜这时才慌了神,恼羞成怒之下便命陆炳抓人,一共抓了一百多人,并下令凡四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取消俸禄,五品以下的官员给予廷杖。
这样闹下去肯定是要出人命的,偏偏皇上却负气躲在皇宫,对求情的大臣避而不见,就连内阁三老联袂求见都吃了闭门羹,实在没办法,费宏只好派费懋中跑来找徐晋救火。如今整个京城,估计也就徐晋有能耐灭火了!
徐晋听完费懋中的叙述后,当下不敢怠慢,让小婉她们在潭柘寺暂住一晚,自己则和费懋中,带着几名家丁骑马火速赶回京城!
第794章 怒斥群儒()
暮色临近,朔风如刀,尽管没有下雪,但正月里的北京城依旧十分寒冷。此时的长安街左安门外聚集了数以千计的读书人,他们群情激昂,或高呼太祖高皇帝和孝宗弘治帝,或破口大骂张璁桂萼等人,当然也有人骂徐晋这个新贵派的“幕后老大”,要求皇上收回中旨,并且立即释放被打入锦衣卫北镇抚司大牢的所有官员。
此刻,锦衣卫千户金彪正率着数百名锦衣卫,严阵以待地守在左安门外,人人手按刀柄目露凶光,以防这些书生冲击大门。
这些书生虽然文弱,但一个个都吃了一种叫“气节”的药,生猛异常,而且不怕死,这时如果有人带头喊出一句激动人心的口号,这些书生说不准就呼啦地拥上来撞门了。譬如就在两个多时辰之前,翰林修撰杨慎高呼一声: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结果杨大才子话音刚下,立即便有上百名热血沸腾的官员跟着他冲击左顺门的大门,并且放声痛哭,这让正在文华殿中斋戒的嘉靖帝又惊又怒,立即下令抓人。
夕阳渐渐落下了宫阙,暮色也苍茫起来,不过左安门外聚集的书生却是越来越多,而且还有更多的书生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赶来,大有“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趋势。
无论是哪个朝代,最热血,最容易被挑动的就是学生,杨慎的那句“国朝养士一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已经在京城中广泛传开了。国子监、各大书院的书生均被这句视死如归的慷慨豪言刺激得热血沸腾,于是纷纷跑来左安门声援护礼的官员。
金彪见到书生越聚越多,形势趋于失控,不禁急得出了一额冷汗,一边派人向上级求援,一边把情况报进宫里。然而就在此时,群情激昂的一众书生忽然静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一个方向。
金彪循着众书生的目光好奇地望去,只见长安西街的方向,正有一队人不紧不慢地打马行来,约莫有三四十人之多,为首者一身文士打扮地,头戴四方平定巾,生得唇红齿白,气质从容儒雅,赫然正是靖海侯徐晋。
徐晋的旁边是费懋中,谢二剑和岑蓝二人落后一个马位,而谢岑二人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