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王首辅-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彼此简单地寒暄了几句,蔡岳便邀请徐晋进屋里坐,结果刚迈进了大厅,一股浓重的中药味便扑鼻而来。
“浩然兄,令尊的病可要紧?”徐晋低声问。蔡岳黯然地摇了摇头,估计是病得不轻,说不定已时日无多了。
“岳儿,可是有客人来了?”侧房的帘子掀起,一名形容憔悴的老妇从里面行了出来。
“娘亲,是孩儿昔日的同窗好友来访。”蔡岳连忙上前搀扶老妇,后者的腿脚似乎不太利索。
“见过蔡老夫人!”徐晋连忙拱手为礼,并让徐福和赵大头把带来的礼物放到桌子上,有水果、糕点、茶叶、酒水、布匹等等。
老妇见到这么多东西,愁苦的老脸不禁露出了些许笑容,与徐晋客气了几句便返回房间中,把空间留给了两个年轻人。徐晋和蔡岳两人在厅中分宾主落座,一边喝着茶一边聚话。
“对了,子谦兄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蔡岳好奇问道。
徐晋如实道:“皇上准了三个月假期,所以在下便打算趁此机会回乡省亲祭祖,顺道参加妻兄的婚礼。”
蔡岳恍然道:“原来如此,俗语说得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如今子谦兄功成名就,是该回家乡光宗耀祖一番了。对了,子谦兄的妻兄可是余干县的谢二剑谢将军?”
“正是,浩然兄也听说过?”
蔡岳笑道:“自然是听说过,除了子谦兄,咱们江西这些年出了不少名人,其中便包括谢二剑谢将军、王林儿王将军、余林生将军等等,这些都是抗击倭寇的英雄人物啊。在下虽然刚回到上饶不久,但也听说过他们的大名。”
徐晋不禁恍然,古人的乡土情结,亲族情结特别浓,如果自己家乡出了个名人,无不津津乐道。
“听说谢将军要迎娶的是田州知事岑蓝将军吧?啧啧,这位真乃女中豪杰啊!”蔡岳赞叹道。
徐晋点头微笑道:“岑蓝确实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率六千狼兵入浙,斩杀倭寇海盗不计其数,被皇上赐封二品诰命。”
“说到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在下倒是想起了另一个奇女子……”蔡岳话说到一半便止住了,脸色有些不自然。
徐晋不由奇道:“浩然兄为何欲言犹止?”
蔡岳支吾道:“子谦,那女子的身份有些特殊,还是不说了!”
徐晋心中一动,微笑道:“无妨,随便聊聊,出得你口入得我耳便是。”
“呃……好吧,那女子叫三娘子,是山西右玉县黑台山山寨的大当家!”
“大当家,女山贼?”
蔡岳脸色微窘道:“三娘子确实也干些无本买卖,不过其人极为仗义,从不欺负平民百姓,只劫为富不仁的地方恶霸,而且她还专杀打草谷的鞑子,附近的百姓都把她当成保护神,争相上山投靠。”
蔡岳说到这里不由露出黯然之色,续道:“当年在下和子玉兄正打算到右玉县的杀胡口游玩,正好遇到打草谷的鞑子,子玉兄不幸被鞑子掳走了,要不是三娘子带领手下突然杀出,恐怕在下也不能幸免于难。”
徐晋不由来了兴趣,追问道:“这位三娘子叫什么名字,长得什么样子?”
蔡岳不由露出一丝警惕之色,支吾道:“三娘子叫什么在下并不知晓,模样如何更是不清楚。”
徐晋皱了皱眉,蔡岳可以说是那种读死书的典型书呆子,根本不会说慌,看其便秘般的表情便知他在隐瞒了,于是试探道:“她是不是姓薛?”
“啊,子谦如何得知?”蔡岳脱口而出,继而连忙捂住了嘴。
徐晋的心不由狂跳起来,姓薛,真的姓薛,难道真是冰妞儿?
话说当年徐晋便让韩鑫通过车马行的眼线留意薛冰馨的行踪,只可惜几年来均无消息,刚才蔡岳提起三娘子,他第一直党就想到薛冰馨,因为山西是白莲教的老巢,而这个三娘子又是武艺高强的女土匪,条件吻合,所以徐晋便随口试探蔡岳,没成想这三娘子竟然真的也姓薛。
“她是不是叫薛冰馨?”徐晋强压下内心的激动,装作若无其事的继续问道。
“那个……子谦兄抱歉了,在下只知道三娘子姓薛,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蔡岳支支吾吾地道:“子谦兄,这个三娘子虽是山贼,却是个仁义善良之辈,日后若是落在官兵手中,还望子谦兄能高抬贵手。”
徐晋见蔡岳警惕的样子,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了,毕竟自己是官,而那三娘子是贼,有恩于蔡岳,蔡岳自然不会向自己这个官出卖恩人,于是神色自若地道:“大明自有国法在,本官也左右不了什么。”
蔡岳讪讪地点了点头,谈话进了死胡同,气氛顿时尴尬起来。徐晋轻咳了一声岔开话题道:“浩然兄在右玉县待了几年,可曾有李子玉的音讯?”
蔡岳黯然地摇了摇头叹道:“并没有,不过据说丰州川一带放牧的鞑靼土默特部落势力正迅速发展壮大,他们掳劫了不少汉人为其耕田种地,生产粮食,子玉兄十有八九是被土默特部落掳去了。”
徐晋皱了皱眉道:“鞑靼土默特如今的首领是谁?”
“孛儿只斤??俺答!”
徐晋不由微微一震,脱口道:“是他!”
“咦,子谦兄也听说过此子?嗯,此人确实很有名气,大明边境军民无不知晓!”
徐晋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俺答,这个历史上兵围北京城,还差点断了大名国祚的厉害人物,他又怎么可能不认识?明史上可是有他极为浓重的一笔!
。。妙书屋。
第810章 衣锦还乡()
“南倭北虏”是一直困扰着大明的两大难题,而在嘉靖朝这尤其明显,还险些断了大明的国祚。顾名思义,南倭指的是侵犯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而北虏泛指大明北边的游牧民族。
相对于南倭,其实北虏对大明的威胁更加严重些,毕竟倭寇从海上而来,只在大明的沿海地区烧杀抢掠,并不会危及大明的政权,而北虏就不同了,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来去如风,逐水草而居,他们由北而南,始终占据着进可攻,退可逃的有利地形。
也正因为如此,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政权的威胁从来就没有消除过,譬如秦汉时期的匈奴人,譬如灭了宋朝的元蒙,再到现在威胁明朝的瓦刺和鞑靼。天顺年间,明英宗朱祁镇便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刺人掳去了,成为大明史极不光彩的一笔耻辱,而后来的鞑靼俺答汗兵围北京城则是另一笔耻辱。
徐晋自然是不希望再看到出现俺答汗兵围北京城这种事的,而如今大明的“南倭”问题已经解决掉了,又开放了海禁通贸,再加上朱厚熜那小子锐意励精图治,接下来的几年,大明的国力将会蒸蒸日上,到时也该腾出手来解决“北虏”的问题了。
且说徐晋和蔡岳聊了近个时辰,聊天的内容大部份是关于鞑靼,因为他想更多地了解鞑靼目前内部的情况。蔡岳在山西右玉县待了几年,为了打听好友李英俊的下落,他不断地收集关于鞑靼人的消息,所以现在的蔡岳可以说是个鞑靼通,甚至还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交流鞑靼语。
所以,徐晋这次和蔡岳聊天的收获很大,最大的收获自然是打听到疑似薛冰馨的所在,其次是对长城外的鞑靼势力有了大致的了解。另外,徐晋倒是想跟蔡岳确认一下那三娘子到底是不是薛冰馨,但见后者警惕的样子,最后还是放弃了,打算回京后再派几名可靠的心腹赶去右玉县确认一下。
这时,天色已经将近黑下了,徐晋便站起来告辞道:“浩然兄,天色不早了,在下先行告辞了。”
蔡岳礼节性地挽留吃饭,徐晋婉拒了,带着徐福和赵大头等人施施然地离开了蔡家。
蔡岳目送着徐晋离开了巷弄,这才关上了院门,结果一转身便跟站在身后的妻子打了个照面,不由吓了一跳道:“叶儿,你这是作甚,吓了为夫一跳?”
蔡岳的这位妻子姓水,叫水叶子,山西右玉县本地人,此刻她的双眼闪着一种叫做“八卦”的光芒,低声道:“相公,你觉不觉得……火儿跟你的这位同窗好友徐子谦很像。”
蔡岳愣了一下,挠了挠头道:“让你这一说……好像还真有点像啊。”
水叶子眼中的八卦之火又盛了几分道:“不是有点像,是非常像好不,火儿的眼睛、鼻子和脸形简直跟这位徐子谦一模一样。”
“呃……没那么夸张吧!”
“相公,你说火儿会不会是?”
蔡岳吓了一跳,连忙摆手道:“怎么可能,娘子千万不要胡乱猜测,更何况这世间上有人长得相像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事,赶紧做晚饭去吧。”
“噢噢,可是他一下子就猜到了三娘子姓薛啊……这也太过巧合了吧!”水叶子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往厨房行去。
蔡岳心里咯噔一下,对啊,刚才子谦一下子就问出三娘子是不是姓薛……难道真的……?蔡岳想到此,心脏不由急跳起来,如果火儿真是……那真是太疯狂了。
不疯狂吗?徐晋是当朝大官,而三娘子却是占山为王的女土匪,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故事?
话说蔡岳在黑台山上当夫子,虽然并不知道三娘子的真名,但却听过别人喊过她薛姑娘,所以他知道三娘子姓薛!
蔡岳站在院中琢磨了片刻,最后跑到厨房告诫了妻子几句,让她不要向外人提起,毕竟官匪天生就是死对头,不管此事真假,但传出去肯定会对徐子谦不利。
且说徐晋回到了住处,吃完饭后当晚便留宿在费吉祥的房中,继续执行他的春季播种计划,其间的细节就不便描述了。
第二天一早,徐晋一行人乘马车离开了上饶县城,往离城约八十里外的徐家村而去。仔细算来,自从正德十五年北上参加会试以来,徐晋已经离开家乡足足五年多了,如今故地重游,不由百感交杂。
谢小婉虽然已为人母,是年过二十的“老姑娘”了,但这妮子此刻兴奋异常,仿佛回到了当年的少女时代,抱着儿子对着车窗外的风景指指点点,说一些从前家长里短的事儿,小徐康听得津津有味。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上饶徐家村出了徐晋这样一个人物,现在可不得了,以往进村的田间小路全部按照官道的标准扩建了,而且每隔十里就在路边建有歇脚避雨的凉亭。
徐家村中已经看不到茅房了,全是崭新的大瓦房,甚至还有庭院式的住宅,村容整洁大方,而且村口外的小河上还架起了一座石桥。
此刻老族长徐德铭便率着所有徐家村民侯在村口的石桥前,八十多岁的老头子拄着拐杖,精神抖擞地站在众人的最前面,而旁边是里长徐有光,还有几名辈份高的族老。
“族长,快到,快到了!”一名骑着驴的村民一溜烟地从前处跑回来,一边扯着喉咙大叫,瞬时间,徐家村的村民,还有跑来看热闹的外村村民都开始骚动起来。
老族长徐德铭郑重地整了整衣冠,沉声道:“有光,准备好了没?”
徐有光凛然地道:“准备好了!”
徐德铭点了点头道:“晋哥儿今时不同往日了,乃食禄三千石的侯爷,比之国公爷也不遑多让,而且身居户部左侍郎,妥妥的三品大员,家里的几位亦封了诰命,皇恩浩荡,我徐家村上下亦与有荣焉。如今晋哥儿衣锦还乡祭告我徐氏烈祖烈宗,一切礼仪绝不能出纰漏,免得惹外人笑话。”
话说徐晋前年底在南京时就派人回村报信,并随信捎来了一千两银子,说好今年回村省亲祭祖,所以老族长徐德铭早早便着手准备了,为此还查阅了不少典籍,甚至专门请教了几位对礼仪有研究的儒学大家,可以说,为了徐晋的这次回乡祭祖,老族长可谓是操碎了心。
这时,徐晋一行的马车队伍终于出现在视线中,一众村民瞬间沸腾了,鞭炮声随即响起,滚滚浓烟直冲天际。
这一捆鞭炮极为嚣张地燃放了近十分钟,直到车队来到石桥前才刚刚停止,刺鼻的浓烟几乎把整座村庄都笼罩住了。
“徐家村第十五代族长徐德铭,率上饶徐氏一族恭迎靖海侯爷荣归故里。”徐德铭一拂衣袖便要带头跪迎。
徐晋急忙一个箭步飙前,扶住了颤颤巍巍的老族长,而其他村民却都结结实实地跪下叩了头。
“大家不必多礼,都起来吧!”徐晋朗声道。
待到一众村民站起来,这回轮倒徐晋跪倒在老族长面前跪头了,恭敬地道:“徐氏孙男给叔爷叩头了。”
满头白发的徐德铭激动得胡子乱颤,满面红光地呵呵笑道:“好好好,晋哥儿起来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