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5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慢!”张寅脱口道。

    赵全站定望着张寅,后者犹豫了一下,最后摆手了手道:“没事了,去吧,切勿在右玉城中搞事!”

    赵全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拱了拱手便闪身出了屋,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中。

    张寅嘴角闪过一丝冷笑,他刚才本来想提醒赵全小心神机营的,因为根据他推测,徐晋劳师动众带着神机营巡边,来到右玉县又突然搞什么大阅兵,怕是别有所图,而张寅思来想去,距离右玉县最近的军事目标就只有丰州川了。

    当然,张寅这只是一种猜测,并不敢肯定,他本来想提醒一下赵全的,但想起赵全才聊天的态度,心里十分不爽,所以话到嘴边又改变了主意。嘿,倘若徐晋的目标真是丰州川,让赵全这小子吃点苦头也不错。

    ……

    右玉城,钦差下榻的住处,徐晋正和王林儿、戚景通、谢二剑三人在灯光下,对着地图推演突袭丰州川,分析各种有可能发生的状况,以及应对措施。

    两个时辰后,最终行动方案终于敲定下来。徐晋掏出怀表看了一眼,发现已经差不多晚上十二点,打了呵欠道:“就这样定了,三日后出击,现在很晚了,都回去休息吧。”

    王林儿三人行完礼便欲退出去,徐晋却忽然把谢二剑叫住,问道:“三枪和皮十一还没有消息?”

    谢二剑点了点头:“还没!”

    徐晋不由皱了皱剑眉,他在宣府巡视的时候就把小舅子和皮十一两人提前派来右玉县,以便确认黑台山三娘子的身份,然而这么多天过去了,小舅子和皮十一均没返回,现在自己到了右玉县,两人竟然还不现身,不会是出了意外吧?

    谢二剑此刻眼中亦流露出一丝担忧,别看他平日对谢三枪爱理不理的,被若火了还会动手揍人,实则内心对这个弟弟他还是十分爱护的,沉声道:“要不我明天走一趟黑台山?”

    徐晋果断地摇头道:“不必了,以三枪和皮十一的本事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你还是把精力放到三日后的行动吧,小心点,行动不成功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带着弟兄们平安归来。”

    谢二剑心中一暖,点了点头退出了房间。

    对于小舅子和皮十一的安危,徐晋还真的不是太担心,两小子都是一身本事的机灵鬼,更何况黑台山三娘子十有八九就是薛冰馨,假如两人失手被冰妞儿抓住,只要亮明身份,估计冰妞儿也不会要了他们的性命。

    如果忙完偷袭丰州川这事后,谢三枪和皮十一还不现身,徐晋便打算亲自走一趟黑台山。

    。。妙书屋。

第829章 又见坑叔货()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此刻谢三枪和皮十一的眼皮底下就有成群结队的牛羊,而且还有很多人在收割麦子。

    谢三枪和皮十一的藏身之处是一座山坡的草甸子,四周长满了半人高的草丛,还有不少茂盛的树木,能很好地掩藏两人的形迹,而两人的座骑都卸下了马鞍,在远处悠闲地啃食着肥美多汁的嫩草。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牛、马、羊,两匹没有马鞍的马在山坡上吃草,并不会引起特别的注意。

    从谢三枪和皮十一两人的藏身之处往下看,可以看到一条清澈的河流,像玉带一般在长满水草的平原上蜿蜒流过,遍地都是牛羊,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在河畔的麦田里忙碌,收割那些已经金灿灿的麦子。

    “鞑子不是不会耕作吗?竟然种了这么多麦子,怕是有好几百顷吧,他奶奶的,一茬得打多少粮食!”皮十一低声道。

    谢三枪移动着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摇头道:“不是靼子,是汉民。”

    皮十一也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会,点头道:“不错,确实大部份都是汉人,他奶奶的,肯定是被鞑子掳劫来的大明百姓。”

    谢三枪心中一动,低声道:“皮十一,你说这里会不会就是丰州川?据说白莲余孽赵全投靠了鞑靼人俺答,在丰州川修筑了板升城,以重利蛊惑边民出塞投靠,为鞑靼人生产粮食。”

    皮十一眼前一亮道:“四哥,这里还真有可能是丰州川啊。”

    话说谢三枪和皮十一两人那天追踪从黑台山下来的那名马贼,结果途中便天黑了,给追踪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最后两人不得不等到天亮再继续追踪,就这样一追,便来到了这个地方。

    这地方牛羊成群,人迹马迹杂乱,谢三枪和皮十一自然无法再追踪了,又担心遇到鞑子,只好躲在这片山坡上观察清楚状况再作定夺。

    还真让谢三枪和皮十一猜对的,这里确实是丰州川,山坡下那条河便是小黑河,而赵全的板升城就在左近数里而已。

    谢三枪皱了皱眉,如果这里便是丰州川,而黑台山那名马贼跑来这里干什么,是不是意味着黑台山与鞑子,又或者赵全有勾结?

    “四哥,现在怎么办?原路返回吗?”皮十一低声问道。

    谢三枪摇头道:“不,既来之则安之,皮十一,敢不敢跟哥摸清这里的状况再回去?”

    谢三枪这小子本来就是胆大包天之辈,跟着老王学艺三年后,现在更是允文允武,智勇双全,精通兵法,颇具战略目光和前瞻意识。

    所以,此刻亲眼看到丰州川这里聚集了大量的汉民替鞑靼人种植粮食,这小子马上便意识到这对大明极为不利,于是便打算把这里的地形地貌,以及军事布防等搞清楚,或许日派得上用场也说不定。

    皮十一能成为神机营的金牌斥侯,除了身手了得,同样也是胆大心细之辈,闻言笑道:“有什么不敢的,怕个鸟,大不了脑袋掉了碗口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谢三枪拍了拍皮十一的肩头,嘿笑道:“放心吧,只要四哥还有一口气在,绝对不会让你小子丢掉脑袋的。”

    皮十一咧了咧嘴低声道:“四哥,这里既然有那么多汉民,咱们大摇大摆地走下山坡,应该也不会引起注意吧?”

    谢三枪摇了摇头道:“话虽这么说,但还是小心一些为妙,咱们再观察片刻,大不了等天黑再行动。”

    于是乎,两人又继续藏在草丛中用望远镜仔细观察。

    很明显,谢三枪的小心丝毫没有多余,此刻他们终于发现,山坡下劳作的汉民看似行动自由,但实则远处却有鞑子在监工,只要看到有人离开群体太远,马上便有鞑子骑着马赶过来询问,有人还因此遭到了鞭打。

    “他娘的,这些狗日的鞑子,敢情是在奴役咱们汉人,岂有此理!”皮十一愤怒地低吼道。

    谢三枪摇了摇头道:“也不尽然,皮十一你看那边,位于下游那一块汉民的劳作积极性明显没有上游那一块的汉民高,刚才试图逃走的都是下游那一块的汉民。”

    皮十一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发现果如谢三枪所讲,上游那一块的汉民不仅劳作积极,而且颇此间还有说一笑的,并不像是被强迫,不由佩服地道:“四哥观察得真仔细,如此说来,下游那些汉民很可能是被掳劫来的,而上游那一块的汉民则是自愿投靠的。”

    谢三枪点了点头道:“八九不离十了,自愿投靠的汉民肯定更受优待,所以积极性也高……咦,等等,快看那边!”

    皮十一连忙举起望远镜,循着谢三枪所指的方向望去,不由轻咦了一声道:“这是……商队?”

    这时,山坡下的草原上,正有三辆马车从远处慢慢腾腾地往这边驶来,负责赶车的明显也是汉民,车上载满了锅碗瓢盆等日常生活品。

    这三辆马车一出现,立即便有十几骑鞑子冲了过去,围着马车转了几圈,和车夫聊了几句便客气地放行了,马车继续往这边驶来。

    这三辆马车渐驶渐近,终于来到了山坡下面,正举着望远镜的谢三枪面色一变,脱口道:“草,大伢!”

    没错,此刻坐在第一辆马车上车夫竟然正是大伢徐金,这货一边赶着马车,一边好整以暇地摇晃着货郎用的搏浪鼓,那眼睛色迷迷地往田里劳作的小媳妇大姑娘身上流连,看到那个姿色好,身材棒的,还十分嘴贱地调戏几句。

    谢三枪面色顿时黑了下来,大伢这王八蛋咋跑到鞑子的地盘来了,看样子还跟那些鞑子挺熟络的。

    皮十一奇怪问:“四哥认识此人?”

    谢三枪绷着脸怒道:“何止认识,还是亲戚呢,王八蛋,胆子挺肥嘛,跑到鞑子的地盘上做生意来了,以前倒是小看这家伙了,妈的真有种!”

    。

第830章 小舅老爷的怒火()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大伢那货一边赶着马车,一边好整以暇地摇晃着那只搏浪鼓,眼神极为猥琐地往麦田里劳作的年轻女子身上流连,见到模样身材姣好的,甚至还会出言调戏几句。

    这时刚好有一名颇有几分姿色的少妇扛着一捆麦子经过,大伢那货便乘机伸手在人家的屁股上掐了一把,那少妇敢怒而不敢言。田里一名汉子估计是这名少妇的丈夫或家人,提着镰刀便欲上前教训大伢,结一名骑马的鞑子冲上前便兜头盖脸地赏了这名汉子一通马鞭。

    大伢嚣张地哈哈大笑,径直打马前行,显然很享受这种欺男霸女,还有人保架护航的待遇。山坡上看到这一幕的谢三枪真的很想冲下来海扁这王八蛋一顿。

    话说今年年初,在大伢的软磨硬泡下,浙江顺丰车马行的总管高进只得向大掌柜韩鑫申请,把大伢调到大同府当车马行的主管,算死草韩三金竟然同意了,批准申请。

    于是乎,四月份起,大伢便把老婆儿子往徐家村一扔,单枪匹马跑到山西大同府履职。大同虽然远不及杭州富庶繁华,但是一府主管的待遇要比一县管事的待遇高出一倍,月薪有八两银子之多,关键还不用受浙江总管高进的约束。

    大伢这货料定浙江总管高进受过十叔的叮嘱,如果继续留在高进手下干活,肯定会被管得死死的,还不如调到山西大同当主管,既拿高薪,又不用受管束,再加上老婆儿子又不在身边,想怎么花差就怎么花差,多爽啊!

    然而,当大伢赶到山西大同府时,大掌柜韩三金却放了大伢的鸽子,因为大同府的顺丰车马行主管之职已经有人坐了,而且后台还很硬,乃代王府的人。

    大伢这货听闻自己的主管之位竟被别人占先了,不禁又恨又气,不过这货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并不敢在大同府主管面前撒泼,毕竟人家是代王府的人。

    当然,大伢的“后台”也很硬,本家族叔徐晋可是顺丰车马行的大股东,更是当朝炙手可热的新贵,所以这位大同府主管倒也不敢怠慢了大伢,给他安排了一个右玉县车马行管事的职位。

    大伢自然瞧不上管事的职位,如果要当管事,何必大老远跑来山西这种边塞苦寒之地呢,待在杭州岂不舒服百倍?

    不过,赶了一个月路才来到山西大同,如果就这样灰溜溜地回杭州,大伢又心有不甘,同时更担心回到杭州后没有工作安排,到时两头落空就惨了。所以大伢只好硬着头皮到了右玉县的顺丰车马行上任,拿一天工钱是一天,实在待不下去,再回江西求老族长了面找工作。

    大伢这货本来就惫懒惯了,再加上又不是甘心情愿的,所以到了右玉县顺丰车行马上班后,每天得过且过,下边的人都对他很大意见,纷纷向大同府主管投诉大伢。

    大同府的车行马主管忌惮大伢的“后台”,所以并不敢过份指责管束他,结果,大伢那货更加有恃无恐了,整日游手好闲,出入赌坊妓院,身上的钱很快就挥霍一空,还欠了一屁股债。

    正在大伢为还钱而发愁时,新结识的狐朋狗党中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就是贩卖私货给鞑子赚钱。

    在边境地区,私下跟鞑子贸易牟取暴利的现象屡见不鲜了,甚至一些长城关隘的守将也会利用职务之便,私下里与鞑靼人交易,而且交易量还很大。这种情况跟当初未开海禁前的海上走私贸易差不多,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总会有人跨越红线,是根本无法杜绝的。

    且说大伢这货在狐朋狗党的怂恿之下,战战兢兢地尝试了一次走私出境,结果真的大赚了一笔,这货尝到甜头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借着职务之便,屡屡把货物偷运出境,最后这家伙更是灵机一动,四处宣扬自己乃靖海侯徐晋的本家侄子,然后利用这层身份疏通了某处关隘的守将,堂而皇之地把货物从关隘运出境去。

    鞑靼人对物资的需求很大,所以对大伢这种有门路把大量货物运出境来的“豪商”十分看重,还专门给他颁发了护身符,所以鞑靼人见到大伢不仅不会抢他,还对他客客气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