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5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理当如此!”徐晋淡定地一挥手,喝道:“把张寅暂时收押,等候调查结果!”

    当下,神机营军卒便把张寅给锁了起来,后者也极为配合,而玉林卫其他将领也统统遭到关押,事情查清之前不得释放。

    另一边,赵大头和郭金雕也带人把玉林儿的军营包围了,百户以上全部锁拿,普通军卒则被勒令待在营中,禁止随意出入。

    兵不血刃拿下了张寅后,接下来便是着手调查了,韩大捷已经派了锦衣卫赶去张寅的老家太原阳曲县,估计十天八天总也会有结果了。

    深夜,一条灵活的黑影从玉林卫的营地中摸了出来,悄然躲过了神机营的岗哨,遁入黑暗中消失了。当晚,便有一骑快马便连夜火速赶往了京城。

    ……

    八月初十是圣寿节,亦即是嘉靖帝朱厚熜的生辰,不过由于还在国丧期间,禁至一节庆典活动,所以今年的圣寿节大朝会取消了,只是例行的常朝。

    常朝之后,嘉靖帝在宫中设斋宴款待了几位老臣,共计有费宏、杨一清、贾咏、席书、杨旦、成国公朱辅,另外新贵中的张璁、桂萼也受邀了,不过最让人侧目的却是夏言。

    话说夏言现任翰林侍讲学士,只要是他主讲经筳,嘉靖帝都会跑去听,而且听得津津有味,这让张璁都有点妒忌了。

    且说八月十一日下午,陆炳从皇宫中出来,回到了北镇抚司衙门上班。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陆炳之前虽然由于“左顺门事件”被革职,但是仅仅半年便官复原职,这会更是高升了,出任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

    锦衣卫北镇抚司专门负责诏狱,直接听命于皇帝,有独立的施法和执法权,可以无视三法司,权力非常大,所以北镇抚司镇抚使的职位虽然不及锦衣卫指挥使,但实权却在指挥使之上。

    陆炳刚回到北镇抚司衙门,一名锦衣校尉便将一一大堆密函,还有几枚蜡丸呈到他面前去。

    话说锦衣卫的眼线遍布大明各地,每天都有大量的书信密函等,通过锦衣卫的情报系统送回北镇抚司。大部份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譬如某某藩王新纳一门小妾,生了个儿子女儿什么的,也有一些是某地官员不法之事。

    陆炳这小子似乎有窥探别人隐私的癖好,每一封密函他都会过目,而且还很享受这个过程,每每浏览完毕还意犹未尽,真是有点变态!

    这时,陆炳便命人沏了一杯茶,然后惬意地打开一封密函浏览起来。

    “嘿嘿,温州知府万渁这个老~色~鬼,竟在在国丧期间偷偷纳妾洞房,看来是当官当腻了!”陆炳提笔把万渁的名字记下来。

    “哎哟,这个贺州知州程文更过份,竟然在国丧期间给才母办七十大寿,皇上连圣寿节都取消了,区区一个知州竟敢顶风作案,找死!”陆炳又提笔记下了程文的名字,神色颇为兴奋!

    就这样陆炳看一封密函就记一个名字,本子上很快便记下了十几人的名字,而本子的前面已经密密麻麻记录了不下百人的名字。

    与其说陆炳并喜欢窥视别人的稳私,还不如说他喜欢这种手握权力,说动谁就动谁的快~感!

    这时,陆炳捏碎了一枚蜡丸,从里面取出一张小纸条来,徐徐展开一看,顿时激得动腾的站了起来,仿佛打了鸡血似的。

    陆炳又细细地阅读一遍纸条上的内容,呼吸变得越来越重,继而嘿嘿一笑,狞声道:“徐晋啊徐晋,这次不死也得让你脱层皮了吧,哈哈!”

    与此同时,小时坊武定侯府,武定侯郭勋正在接待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

    这名信使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双目炯炯有神,太阳穴微微鼓起,相貌与张寅倒是有几份相似,此人正是张寅的长子李大仁。

    话说张寅一共有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叫李大仁、李大义和李大礼,除了三子李大礼留在张寅身边当千户,长子李大仁和次子李大义都独当一面了。

    此时李大仁化名张仁,他焦急地对着武定侯郭勋道:“侯爷,徐晋如今抓了我爹,还诬陷他是白莲反贼李福达,显然是剑指侯爷你啊。”

    武定侯郭勋这时面色阴沉无比,寒声道:“张仁,你老实说,你爹可是李福达!”

    “绝对不是,本人敢对天发誓,若有半句虚言,全家死绝,死无全尸!!”李大仁举起三指对天发了一个极为恶毒的誓言,连眼都不带眨一下。

    郭勋闻言心中稍定,要知道张寅指挥使的职位就是他帮忙搞来的,若张寅被查出确是白莲反贼李福达,那他必然也会受到牵连,甚至是人头落地!

    “侯爷,你一定要想办法救我爹,倘若我爹的罪名坐实,侯爷也落不了好!”李大仁乞求道。

    郭勋目光一厉,冷道:“你先回客栈候着,本候自会料理!”

    李大仁此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拱了拱手便退了出去。

    “玛的,敢威胁老子!”郭勋愤怒地一拳砸在茶几上,不过愤怒归愤怒,一旦张寅的罪名坐实,他确实也跑不了,现在只能拼命保张寅了。

    然而对手可是徐晋啊,提到这个名字郭勋便有些绝望,左思右想,最后只能跑去找张璁帮忙了,如今满朝文武大臣,除了徐晋就数张璁最得嘉靖帝宠信了。

    。。妙书屋。

第862章 一拍即合() 
武定侯郭勋之所以第一个想到找张璁帮忙,一来是张璁得皇上宠信,仅次于徐晋;二来张璁身兼大理寺少卿,手握司法权,完全可以参与到张寅案的审理,如果能主持审理此案就更妙了;三来郭勋与张璁的关系好,两人都是因为议礼受到嘉靖帝赏识,乃一路人。

    然而,武定侯显然有点想当然了,张璁向来老谋深算,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如果是十拿九稳的忙他肯定一口就答应了,但是对手是徐晋他就不得不仔细掂量了,更何况此案还涉及到白莲教,弄不好还会惹上一身骚。

    所以对于武定侯的上门求助,张璁并没有打包票,只是口头表示会尽力帮忙,至于有没有实际行动就另说了,武定侯郭勋没法,只能悻悻地告辞离开了张府,找勋贵集团的其他人帮忙。

    且说武定侯郭勋离开不久,下人便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道:“老爷,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陆炳来了。”

    张璁不由微吃一惊,陆炳来此作甚?

    大明的官员最怕的就是厂卫,因为这些家伙登门大多没好事,不是抄家就是拿人,几乎去谁家谁家倒霉,特别是负责诏狱的北镇抚司,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均谈之色变。

    “来了多少人?”张璁沉声问道。

    “陆镇抚使只带了两名校尉。”下人小心翼翼地答道。

    张璁闻言淡定下来,如果是上门拿人定然不是这种阵势了,于是挥手道:“请陆镇抚进来相见。”

    很快,陆炳便被下人带进来了,此子今年已经十八岁了,长得比同龄人都要高大,双腿特别长,脸膛火红火红的,走起路来跟头火烈鸟似的,来到张璁面前拱手施礼道:“陆炳见过张大人,冒昧上门拜访,还望张大人勿见怪才好!”

    张璁捋须客气地道:“那里那里,陆镇抚请坐。”

    两人在客厅中分宾主坐落,彼此寒暄了几句,张璁便试探道:“今天不知吹的是什么风,竟把陆镇抚吹来了,寒舍真个是蓬荜生辉啊!”

    陆炳若有深意地瞟了一眼四周,张璁顿时会意了,把在旁侍侯的下人都打发了出去。陆炳这才取出一张纸条微笑道:“在下一介武夫,习惯了直来直去,张大人不妨先看看这个。”

    张璁心中一动,伸手接过那张纸条看了一遍,顿时瞳孔急剧收缩,又仔细重读了一遍,这才把纸条递还给陆炳,不动声色地道:“陆镇抚何处得来的消息?这种玩笑可万万开不得啊!”

    陆炳撇嘴道:“这是我锦衣卫暗探送上来的消息,自然是千真万确的,更何况,张大人以为我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张璁目光一闪道:“若果真如此,那靖海侯还真是胆大妄为啊,只是这种事,陆镇抚不是应该禀报皇上吗?”

    陆炳哂然道:“张大人何必明知故问呢,无论是你还是我,都远不如徐晋受皇上宠信,要板倒他咱们就得通力合作才行,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张璁眼中精光一闪而过,站起茶杯抿了一口,约莫半个时辰后,陆炳神色兴奋地离开了张府。

    张璁送走陆炳后,立即便吩咐下人备好马车,出门前往明时坊拜访老战友桂萼。

    正如武定侯郭勋第一个想到张璁帮忙,陆炳要板倒徐晋,也第一个想到找张璁合作,一来张璁够份量,二来张璁受到徐晋的压制,要想更进一步,那就必须先把徐晋给摆平,所以两人有共同的敌人!

    张璁连续考了八次会试才被取中,此时已经年过五十了,本来注定这辈子在仕途上难以有大作为,但是他仅凭一封《大礼疏》便声名鹊起,成功吸引了嘉靖帝的注意,此后议礼的一连串动作更是让他平步青云,火箭式地升迁。

    所以说,张璁是一个极善抓住机遇的政治投机分子,他老谋深算,不见兔子不撒鹰,在明知还没有实力与徐晋争锋的时候,他果断地选择了忍让。徐晋警告他不要再借议礼生事,他便老实地执行了。

    然而,张璁虽然表面对徐晋忍让,但不代表他甘于徐晋之下,在没有把握板倒徐晋之前,他会选择蛰伏着,但是,一旦机会来了,他会毫不犹豫地给徐晋致命一击,而张璁看了陆炳给他的纸条后,他觉得机板倒徐晋的机会来了,所以他爽快地答应了跟陆炳合作。

    正所谓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张璁既然决定要对徐晋出手,自然要确保一棍子把徐晋打死打沉,让他永远不得翻身,所以他要发动所有能够发动的力量。此时,张璁便是去找他最亲密的盟友桂萼商量万全之策了。

    随着张璁的行动,一股暗流在京城的官场上悄然涌起了,渐渐化作一柄悬在徐晋头上的屠刀。

    ……

    嘉靖四年八月十二日,常朝,朱厚那小子兴冲冲地来到奉天殿门前升座听政,笑得满脸春风,显然心情极佳。

    这也难怪,因为就在昨日下午,山西大同府的八百里加急捷报送来了,捷报称神机营已经摧毁了板升城,并且擒杀了以李自馨为首的数百名白莲反贼,神机营甚至击溃了三千鞑子骑兵。

    另外,徐晋在捷报中还说俺答盛怒之下亲率数万大军进攻杀胡口,结果才发射了两发回回炮就铩羽而归了,疑似鞑靼内部发生了大事。

    朱厚这小子看完徐晋的捷报后果真兴奋得手舞足蹈,恨不得立即便命令内阁拟旨嘉奖,可惜此时内阁已经下班了,于是只能作罢。

    且说群臣跪拜过后,早朝正式开始,嘉靖帝满面春风地道:“昨晚徐卿派人加急送回京的捷报,想必诸位卿家都知道了。神机营奇袭丰州川,摧毁板升城,擒杀数百白莲反贼,还解救了被鞑子哄骗以及掳掠过去的过万汉民。

    此战不仅扬我大明国威,振奋我军士气,还清除了一大隐患,可谓是奇功一件,不重赏不足以彰显其忠勇也。请杨先生和费先生主持具议此事,尽快拟定封赏的圣旨!”

    杨一清和费宏两人出列躬身行礼道:“臣领旨!”

    杨一清表字应宁,已经将近七十高龄的,上次经过廷推后被起用,入阁担任辅政大臣。费宏是个温厚之人,自问年龄资历和威望都不及杨一清,所以便把首辅之位让给了杨一清。

    所以如今的内阁大臣共有三人,分别是首辅杨一清、次辅费宏、三辅贾咏。

    杨一清领完旨后却没有立即退回去,而是继续道:“皇上,神机营奇袭摧毁板升城故然是大功一件,不过靖海侯徐晋胆大妄为,擅开边衅,若是引发鞑靼人大举南下,边疆战火一起,必然生灵涂炭,则靖海侯百死莫赎也。所以臣以为皇上更应该立即降旨斥责之,并将靖海侯调回京中问罪。”

    此言一出,瞬时全场寂然,张璁和桂萼等新贵派更是面露喜色,他们今日本来已经串联好准备攻击徐晋了,没想到内阁首辅杨一清竟然率先向徐晋开炮,简直就是神助攻啊!

    而最讽刺的是,徐晋当初还极力支持起用杨一清呢,嘿嘿,怕是没想到老杨居然会恩将仇报,反过来弹劾他吧!

    朱厚俊脸顿时绷了起来,不悦地道:“杨阁老,徐卿立下如此大功,你竟然让联问罪,岂不是令众将士寒心?”

    杨一清不卑不亢地解释道:“皇上,有功当赏有罪当罚,徐晋立功不假,但擅开边衅也是事实,倘若不问罪,此风必长,到时各镇边将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