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三枪眨了眨眼道:“敢情你姐夫也是我姐夫啊,噢……不对,我可没你这个弟弟,说,你哪捡来的?”

    小奴儿不禁翻了个白眼道:“我也没你这样的哥哥,小婉姐姐是我的义姐!”

    “哦,那我就是你的义兄了,快叫哥,以后我教你游水,再也不用怕落水被淹了。”

    小奴儿撇了撇嘴:“省省吧,我十岁六个月了,做你哥还差不多!”

    谢三枪摇着头嘟哝道:“还真比我大两个月啊,倒霉,我这是万年老幺的命呐!”

    徐晋带着三位大小舅子回到羊杂店,谢小婉见到三位兄弟惊喜得飞奔出来。

    “姐姐!”虎头虎脑的谢三刀飞扑入谢小婉的怀中。

    谢小婉抱着弟弟慈爱地抚摸脑袋,喜得眼圈都红了:“大哥,二哥,小泥鳅,总算把你们盼来了!”

    仔细算来谢小婉出嫁已经差不多一年了,这是自出嫁以来第一次见到亲人,自然激动到不得了。

    “我家的小泥鳅长高了!”谢小婉摸着弟弟的脑袋又哭又笑。

    谢三刀这个弟弟是谢小婉最疼爱的,当年出嫁时谢三刀扯着她的衣服嚎淘大哭,撵在后面追了十几里,每当想起当时的情景,谢小婉还忍不住鼻子泛酸。

    “姐姐,我好想好想你啊!”谢三刀吸着鼻子哭道。

    小奴儿本来还觉得谢三刀的小名好搞笑,见状不禁也眼圈红了,默默地转身走到门前的檐阶坐下,似乎是触景生情了。

    徐晋心中一动,行过去轻道:“小奴儿,赶紧进去把衣服换了,小心着凉!”

    “噢!”小奴儿站了起来。

    谢小婉这才发现徐晋和小奴儿浑身湿透了,惊道:“相公,小奴儿,你们咋把衣服弄湿了?”

    “没事,不小心掉江里了,幸好碰上大哥他们!”徐晋轻松了道。

    谢小婉小脸煞白,后怕地道:“怎的这么不小心,幸好没事,快进去换衣服吧。”

    一众人把店面给关了,然后进了后宅。

第79章 兴王次子(求票)() 
是夜,宁王世子的府邸密室内,上等的檀香正燃着,窗外传来阵阵蛙声虫鸣,古代的夜晚寂静宁谧。

    宁王世子朱大哥隔着茶几对席而坐,而莫管事只能在门外候着,地位高低显然易见。

    太监刘吉是宁王倚重的心腹,而举人刘养正则是宁王倚重的谋士文胆,因此“二刘”被称为宁王府中的内外“宰相”,所以即使宁王世子对刘吉也是礼敬有加。

    刘吉长得很富态,双手习惯拢在袖子里,总是微低头弯腰,一副恭谦谨慎的模样,脸上永远是笑眯眯的,不认识的肯定以他是个和气生财的员外,殊不知这位却是个狠角色。

    “刘公公,府里奸细的事可有眉目了?”宁王世子问道。

    刘吉摇了摇头道:“老奴出发时府里正在排查,抓了几个可疑的砍了,但还没确切查出是哪个吃里扒外的,泄露了王妃那首诗。”

    宁王世子冷笑道:“费宏那匹夫倒是本事,竟然在王府里安插了眼线,以前我们都小看他了,可惜收了徐晋这愚物为弟子,为图一时之快,竟把底给泄了!”

    刘吉笑眯眯地道:“世子休要小瞧了那个徐晋,据我掌握的情况来了解,这位可是个聪明的小家伙,断然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若是被其他人这样反驳,朱大哥一准没好脸色,但眼前这位可是他父王眼前的心腹红人,如果宁王以后位登大宝,朱大哥要上位还得倚重这位“内相”,自然不敢轻慢,所以谦虚地道:“哦,刘公公此话怎讲?”

    “当日王妃献诗给王爷时,世子也在场,加上老奴,知道的就只有王妃身边的贴身侍女。”刘吉轻抿了一口茶,续道:“王爷、世子、还有老奴自然都不可能把这诗公开出去,王妃虽然不喜王爷行事,但毕竟是一家人,断然不会宣扬出去,至于王妃身边的婢女,老奴也是心中有数!”

    宁王世子心中微凛,刘吉虽然说得轻描谈写的,但意思很明显,母亲身边的婢女是他按排的人,那自己身边有没有这老货安排的人?

    “那刘公公的意思是说巧合?徐晋正好写了一首与母亲(娄妃)一模一样的诗?”

    刘吉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个可能,但奸细的可能更大些。咱先不提这个,只要王府中有奸细,迟早能揪出来的,老奴另外有一件极重要的事跟世子说。”

    朱大哥肃容道:“刘公公请讲!”

    “今天老奴在码头上见到那个徐晋,他身边有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听说是徐晋去年腊月捡来的,世子最好能派人抓来!”

    宁王世子微愕,仔细地回忆了一遍今天码头上情景,对所谓的十岁小男孩实在没什么印象,反倒是那费家三姑娘给他的印象很深,浑身衣服湿透,曲线玲珑【诱】人,那混圆的臀儿惹人遐想啊。当然,最惊艳还是徐晋把费三姑娘翻转过来时,那张我见犹怜的苍白俏脸。

    刘吉见宁王世子有些失神,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把茶杯轻轻放下,发出“笃”的轻响。

    宁王世子才这回过神来,略微尴尬道:“那小孩有何特别,为何要弄来?”

    刘吉平静地道:“老奴觉得这小孩有点眼熟,似乎是兴王的次子!”

    宁王世子面色微变,脱口道:“是他!”

    兴王朱祐杬是明宪宗的第四子,前任皇帝弘治的异母弟弟,也就是当今皇帝正德的亲叔叔,封地在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宁王密锣紧鼓地为造反作准备,正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啊,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权贵愿意与他结交呢?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今皇上正德年过三十了,依旧膝下无子,太子之位一直空悬,不仅各地藩王蠢蠢欲动,就连京中的权贵也暗流涌动,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试问谁不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奸臣钱宁,史部尚书陆完等人把宝押在了宁王身上,其他权贵朝臣也想提前投资,宁王如今势大,自然更受看好。所以宁王之所以肆无忌惮不是没有原因的。

    正因为如此,宁王现在也不是一定要造反,他想坐上皇位还有一条更保险的途径,那就是等,等胡闹的正德皇帝自己挂掉。

    正德皇帝贪玩嬉游成性,为人好勇力,总是喜欢去冒险,从来不安分地待在京城。就拿现在来说吧,正德皇帝还滞留在边镇宣府游玩,去年底就差点落入了鞑靼人的手里,只是这家伙气运奇佳,且确实有点本事,最后竟然化险为夷,还打了一场胜仗,史称“应州大捷”。

    正德皇帝这都没挂掉,宁王自然焦急了,他可是正德的叔辈,年纪要比正德大得多,如果要等到正德自然老死,宁王自己恐怕早已经是白骨一堆了。

    所以,宁王一方面正试图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正德皇帝,以此来谋得皇位继承权;另一方便是密锣紧鼓地武装自己,实在不行便起兵造反,直接简单粗暴地抢皇位。

    当然,不到最后关头,宁王也不想走上谋反这条路,毕竟风险太大,而且对自己的名声也不好,所以宁王在奸臣钱宁的授意之下,正不遗余力结交京中权贵,让他们支持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正德。

    然而,宁王却遇到了一股极大的阻力,那就是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正统大臣,他们认为正德皇帝正值壮年,只要在后宫卖力点耕耘播种,还是有机会开枝散叶的。

    更何况就算正德皇帝最后没儿子,也轮不到宁王系,宁王系可是皇族远支,正德要选子嗣,当然要在近支中选,譬如兴王朱祐杬,他可是正德的亲叔叔。

    正因为如此,宁王极为恼恨杨廷和等人,但杨廷和是内阁首辅,弘治帝临死时的托孤大臣,正德皇帝对他极为信任和倚重,即使有钱宁帮忙,宁王也不可能板倒杨廷和。

    于是,宁王的主意便打到了兴王朱祐杬的身上,恰好兴王朱祐杬只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朱厚熙早夭,次子朱厚熜才十岁,如果也挂掉,那么兴王一脉便再也构不成威胁了。

    所以,宁王去年底便在刘吉的建议之下,暗中派出死士把兴王的次子朱厚熜掳走,谁知那朱厚熜虽然只有十岁,但却是十分聪明机灵,竟然在快到江西南昌府时逃脱了。宁王派出大量人手,把附近的县镇村庄搜遍,竟然也没有找到朱厚熜。

    宁王一边继续派人寻找的同时,又让眼线紧盯着兴王府,数月过去了,宁王的人还是没有找到朱厚熜,幸好朱厚熜也没回到兴王府,所以宁王便以为朱厚熜已经不知死在那处山林野地了,毕竟只是十岁的小童,娇生惯养,再加上当时正值寒冬,死掉也很正常。

    一直到现在,事情已经去了大半年,朱厚熜依旧踪迹全无,也没有返回兴王府,所以宁王更是心安理得地认为朱厚熜已经死掉了。

    然而,太监刘吉今天在城南码头见到徐晋身边的小奴儿,不禁大吃一惊,因为小奴儿跟兴王次子朱厚熜长得太像了。

    当然,刘吉还不敢肯定,所以这时便建议宁王世子朱大哥派人把小奴儿抓来。

    “好,我现在就派人去把那小子抓来!”宁王世子急急站起来准备叫人。

    要知道宁王正是打算把长子朱大哥过继给正德的。

    此事一旦成功便意味着自己是太子了,朱大哥能不上心吗?

    所以此刻朱大哥恨不得立即把小奴儿抓来验明证身,然后亲手一刀宰了,免得他和自己争储君的地位。

    太监陆安却是摇了摇头道:“世子殿下莫急,那小子就在上饶县城,一时半会也跑不了,这次一定要做得稳妥点,不能泄露半点风声,孙遂那老匹夫就在邻县统兵,此人是头犟驴,处处跟王爷对着干,更何况费宏也在此间,不得不防!”

    宁王世子闻言按奈住迫切的心情,点了点头道:“刘公公说得也是,哼,孙遂那老儿不知好歹,若他日……本世子必先收拾他!”

    陆安皮笑肉不笑地道:“来日方长嘛,巡抚一任三年,再过两年孙遂就会被调走了。嗯,老奴今天听莫管事说,徐晋本月初八会回村祭祖,或许那小奴儿会随行,这可是个好机会。”

    宁王世子不由一喜,这确是个好机会,只要出了城,随便派几个好手就能把人做掉,干手净脚的,不会走漏半点风声。

    “嘿,回村祭祖,直接下去阴曹地府跟祖先聊天得了!”宁王世子暗道,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今天码头上的情境。

    宁王世子之前让陆知府上门提亲,只是为了让陆康表忠心,实则对所谓的费家三姑娘并不上心,但今天看到费如意的真容,竟怦然心动了,决心要把费如意给弄到手,而今天与费如意“搂搂抱抱”的徐晋,自然要弄死掉。

    当然,就算今天徐晋没有与费如意“搂搂抱抱”,光就是那首《采樵图》,宁王世子也要把徐晋给弄死。

第80章 流言蜚语() 
书房内正充斥着艾草燃烧时散发出来的气味儿,有点刺鼻,不过也没办法,现在可没驱蚊香,花露水什么的,驱蚊只能用艾条之类的草药。

    端午过后已经完全入夏,天气越来越热,此时徐晋正在油灯下全神贯注地研读《朱熹集注》,虽然打着赤膊,不过依旧热得直冒汗。

    县试案首必过府试,而府试案首却没有那待遇了,想通过八月份的院试,必须得靠真才实学,主持院试的提学大宗师可不管你是不是府试案首,全凭成绩说话,府试案首考得不好,照样让你落榜,没有人情可讲。

    幸好,离院试还有几个月,留给徐晋冲刺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不像府试那么赶。

    啪……

    油灯爆了一朵灯花,发出啪的一声轻响,外面传来了打更声,徐晋这才惊觉已经三更了,下意识地抬头一看,见到小婉那丫头还倚在书房的门旁,坐在小凳子上做针线活儿。

    自从听说家中几位兄弟要来,谢小婉便到布庄扯了几匹布,凭着记忆给父母和弟兄都缝制了一套新衣,不过今天谢家兄弟试穿时,谢三刀的裤子偏大了,谢二剑的衫袖口却又偏窄了,所以谢小婉趁相公读书,在书房里借着灯光修改衣服。

    由于担心影响到相公读书,所以谢小婉坐得远远的,徐晋让她坐到书案旁边,毕竟光线太暗对眼睛不好,然而这懂事的小丫头就是不肯,徐晋拗不过,只好由她了。

    这时谢小婉也缝完了,仰起小脸准备咬断线,那亮汪汪的月牙儿眼睛下意识地先往书案的方向睇一下,见到相公正望着自己,顿时欣喜地道:“相公看完书了?”

    “没看完就不能看看我家娘子吗?”徐晋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