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5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杨一清的府邸就在小时雍坊,这里居住的都是奴仆成群的官宦人家。杨阁老面子大威望高,正是登高一呼应者运集,所以迅速集结起数千名奴仆家将赶到宣武门,倒是成功把宣武门给牢牢守住。

    赵全率着两千骑鞑子猛攻了一炷香时间,依旧没能拿下宣武门,不由大为着急,果断地下令转攻正阳门。只是耽搁了一炷香时间,城中的守军早就反应过来,现在无论是正阳门,还是崇文门的守军都超过了三千人,只要鞑子一接近,立即箭如雨下。

    这时,外城各处门户的守军也陆续回援了,于是乎赵全这两千骑兵便成了夹心饼,不过很快,俺答也带着主力陆续杀入城中,一场惨烈的血战便在外城的大街各处上演,火头一个接一个地燃起,火光把夜空照得亮似白昼,整座外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

    皇宫大内。

    一名小太监惊恐万状地报进了乾清宫:“皇上,鞑子从广宁门破城,如今已经杀至宣武门外了。”

    朱厚脸色刷的一下苍白得没有半点血色,仿佛坠入了冰窖之中,寒切心肺,他颓然地跌坐在御座上,脑袋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

    约莫半炷香的时间,一名侍卫首领急急忙进来禀报道:“皇上,杨阁老召集了各家各户的家丁护院守住了宣武门,各处禁军正在聚集,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暂保无碍。”

    朱厚闻言一下子从御座上弹起来,咬牙大声道:“来人,朕要出宫亲自督军退敌!”

    侍卫首领大惊道:“皇上万万不可啊,俺答正率主力进城,外城交战非常激烈,内城的城门也不知能不能守住,皇上这时出宫非常危险,还是待在宫中吧。”

    朱厚厉声道:“朕待在宫中就不危险了?一旦内城被攻破,你以为皇宫抵挡得住鞑子的大军,少废话,马上开门出宫,朕要亲临城门督战,这是朕的江山,朕与之共存亡。”

    那名侍卫首领在朱厚凌厉的目光逼视下,倒是不敢再劝了,无奈地召集宫卫。

    半小时后,五千名羽林卫和金吾卫便被召集起来,正当朱厚准备出宫时,司礼监太监毕云便带着一众太监赶到了,几十名太监哭天抢地,苦苦哀求皇上不要冒险出宫,结果被朱厚命人全部绑了起来。

    当朱厚带着人离开皇宫,收到消息的陆炳马上还人赶来了。

    “阿炳你来得正好,随朕前往正阳门督战!”朱厚见到陆炳劈头便是一句,后者本来想劝朱厚回宫的,但见对方表情决绝,便把劝阻的话咕噜地吞回肚子里,慨然大声道:“愿与皇上并肩作战。”

    朱厚大喜,率着五千宫卫,还有三千锦衣卫浩浩荡荡地直奔最近的正阳门。

    毫无疑问,嘉靖帝的到来让守军士气大振,而城中的官绅听闻连皇上都带兵出宫督战了,哪还敢怠慢,都纷纷组织起家丁护院前往帮助守城,一时间,内城三大户门竟积聚了七八万的军民,大家通力合作,把鞑子的大军牢牢地挡在外面,这估计是俺答始料不及的。

    小时坊郭府,郭勋双眼布满了血丝,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大厅内行来行去,那面绣有狼头的三角小旗已经被他挂到府门外了,但是过了这么久,却还未见鞑子的兵马杀入内城,莫不成出了岔子?

    小时坊正位于宣武门和正阳门之间的位置,所以两门传来的喊杀声,甚至是箭矢破空之声都能清晰听到。这时,李大义像鬼魅一般闪进了大厅,脸色有些苍白,他在茶几旁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温酒,然后一饮而尽,连续灌了几杯,脸色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不久前,李大义欲潜入徐府劫走徐晋的长子徐康,谁知却遇上了谢擎,最后铩羽而归。当时李大义托大硬接了谢擎一拳,手腕当场被震脱了臼,还受了一点轻微内伤,不过这货轻身功夫了得,趁着夜色侥幸逃脱,一直逃出老远,这才敢停下来把腕臼接上。

    李大义连喝了几杯酒,胸口翻涌的气血才渐渐平复下来,他抬起右掌,但见掌心处又红又肿,像被烈火烧过一般,不由心中凛然,暗暗庆幸自己见机得快,没想到这世上还有此等高手,这份内劲恐怕比自己父亲李福达也不遑多让。

    “李大义,你到底搞的什么鬼?”郭勋直勾勾地盯着李大义的手。

    李大义没有理他,继续自斟自饮,郭勋不由暗怒,却又发作不得,恰在此时,管家郭四神色惶惶地行进了大厅,禀报道:“老爷,皇上亲率侍卫出宫督战,鞑子被挡在外城,要攻破内城恐怕不容易!”

    郭勋不由面色大变,他本以为俺答能势如破竹地打进来,没想到竟被挡在了外城,那他这个二五仔就危险了,一旦走漏了消息,哪还留得命在?

    李大义倒是淡定,略带赞许地道:“嘉靖竟然亲率侍卫出宫督战,以前倒是小瞧他了,如此一来,守军必然士气大振,俺答要攻破来内城还真不容易啊。”

    郭勋却是又惊又怕,他是里通外贼的反骨仔,俺答一天杀不进来,他就多一天的危险。

    “老爷,现在几乎各家各户都组织家仆帮助守城,咱们要不要?”管家郭四是知情者,他战战兢兢地提醒道。

    郭勋目光闪动,咬了咬牙道:“当然要,对了,快把门口那面小旗取下来。”

    “奴才刚才已经把小旗取下了,好在外面黑乎乎的,应该没人看见的。”郭四小声地道。

    郭勋松了口气,点头道:“算你这老货机灵,快去把人手组织起来。”

    很快,郭勋便带着几十名家奴直奔正阳门,尽管恨不得鞑子快点杀进来,但为了安全起见,这戏还是得演的。

    

第923章 内斗() 
天亮了,鞑子仍然未能攻破内城,但是猛烈的攻势还在继续,俺答显然是想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占领整座京城,擒获大明的皇帝,超越瓦刺大师也先的功绩,成就自己的无双威名。

    然而,鞑子攻得越猛烈,内城的军民便守得越顽强,毕竟谁都不愿意家人遭到鞑子的屠戮,更何况皇上就站在他们的身后,更加激发了军民忠君报国的一腔热血。数以万计的军民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箭矢、砖头、石块、木头、石磨、瓦缸、笔砚,一切能砸人的东西都派上了用场,像雨点从城头扔下来,攻门的鞑子死伤惨重,无论是正阳门外,还是宣武门外,抑或是崇文门外,均已经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俺答这次南下统共才率领了十万铁骑,攻打紫荆关时折了近五千人,又被徐晋吃了万余,大半个月的攻城又死伤了万余,如今能战的不足七万了。

    俺答本以为拿下了外城,便能势如破竹地攻陷内城和皇宫,活捉大明皇帝,谁知内外城之间的一道城墙居然成了他难以逾越的天堑,猛攻了大半天,不仅未能破门,还付出了五六千人死伤的惨重代价。

    看着麾下的勇士不断被杂物砸死砸伤,俺答气得咆哮如雷,却又无何奈何。这个时候赵全眼珠一转,来到俺答面前献计道:“索多汗可记得通州城被大火烧毁的城墙?”

    俺答闻言眼前一亮道:“赵先生的意思是用火攻?”

    赵全点头道:“外城房屋众多,索多汗可命人拆房子收集木材,然后全部送到城门下淋上火油焚烧,必收到奇效!”

    俺答哈哈大笑道:“还是你们汉人的鬼主意多!”

    接下来俺答一声令下,鞑子们便跑去拆房子收集木材,然后冒着头顶上方的枪林弹雨,把收集到的木材送到城门下。

    “不好,鞑子是要用火攻了。”城头上的守军将领见状大急。

    杨阁老倒是淡定,捋着胡子道:“莫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火来自是用水浇,大家赶快回家取汲水的器具。”

    那些家丁护院纷纷跑回府中取水桶脸盆之类,至于水倒是不缺,因为午门外就是金水河,取水十分方便。

    杨一清并不急于下令浇水,而是站在城头上仔细观察,待鞑子付出大量的伤亡,终于在城门外堆起如山的木材后,杨阁老才一声令下,早就严阵以待的军民便把盛好的水全倒了下去,很快就把所有木材都浇得完全湿透。

    这下鞑子都傻了眼,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俺答暴跳如雷,神色不善地瞪着赵全,后者讪讪地道:“索多汗莫急,此计不成,在下还有一计,外城的城头上有不少佛郎机火炮,可命人马上抬来轰破城门!”

    俺答正要命人把外城城头上的火炮搞来,一名亲兵却策马奔了过来,在他旁边耳语了几句,俺答不由面色一变,蓦地扭头往远处望去。

    只见一支约五十人的马队从长街上飞驰而来,马上的骑士均壮勇彪悍,看外貌明显也是鞑靼人,不过装束打扮却与俺答的麾下有明显区别,当先一人举着一面火红的旗帜,上面还绣有一只眼神凌厉的苍鹰。

    这支马队一直驰到俺答的跟前才停下,为首那名武将左边腰间挂着一柄弯刀,右边挎着弓箭,脚踏一双牛皮靴子,十分之神气!

    武将翻身下马,来到俺答面前行礼道:“阿勒泰参见索多汗!”

    这名武将虽然向俺答行礼,不过却是神色傲慢,没有半分的敬意。俺答眼底闪过一抹凌厉,略带嘲讽地道:“阿勒泰,你不在大汗身边听命,跑来这里,莫非是打算与本汗摔跤?”

    原来这位阿勒泰乃博迪大汗麾下的猛将,年龄与俺答相仿,曾经与俺答较量过几次摔跤,不过却是输多赢少。

    阿勒泰怒形于色地道:“索多汗要是想摔跤,阿勒泰自然乐意奉陪,不过大汗如今距离大明京城不过五十里,索多汗还是速速前往迎接请罪吧!”

    俺答皱了皱眉道:“本汗何罪之有?”

    阿勒泰冷笑道:“大汗率兵攻打古北口时,命索多汗接应,索多汗却无动于衷,公然违抗大汗的命令,难道这不是罪?”

    俺答顿时有些语塞,旁边的赵全连忙帮腔道:“阿勒泰将军,汉人有句话叫: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索多汗正与明人交战,一时抽不开身而已,并非要违抗大汗的命令。”

    阿勒不屑地盯了赵全一眼,道:“赵全,本将与索多汗说话,几时轮到你这条狗插嘴!”

    赵全尖刀眉挑了挑,眼底杀机一闪而过,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忍隐。

    俺答却是怒道:“阿勒泰,赵先生是本汗的军师,还轮不到你来训斥。回去告诉大汗,就说本汗差不多要将大明京城拿下了,待俘虏了大明的皇帝后,本汗便将他献给大汗作为见面之礼。”

    阿勒泰双眼危险地眯缝起来,寒声道:“这么说,索多汗是非要违抗大汗的命令了?”

    俺答夷然不惧,轻蔑地道:“阿勒泰,就凭你也想威胁本汗,还不够资格,识趣的马上滚,本汗以后自然会亲自向大汗解释。”

    阿勒泰冷笑道:“大汗这次亲率八万大军南下,加上喀尔喀部和乌梁海部,共计十二万,索多汗当真要让大汗的面子过不去?”

    俺答不由心中一沉,威胁,这是赤果果的威胁啊!

    阿勒泰神色倨傲地看着俺答,显然吃定了后者。

    俺答心中暗怒,他自然明白博迪大汗在这节骨眼上召自己前往迎接,无非是看到大明京城将破,特意派人前来捣乱拖延时间,好让他自己赶到坐享其成罢了。

    然而,俺答虽然明白博迪大汗的意图,却是有些投鼠忌器,一来博迪大汗乃鞑靼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占据名份上的制高点,二来博迪大汗麾下雄兵十二万,比他俺答足足多了一倍,俺答若敢违抗命令,说不定博迪大汗便会以此为借口翻脸。

    所以俺答衡量再三,最终选择了低头,沉声道:“好吧,本汗这便跟你前往迎接大汗!”

    阿勒泰略带嘲讽地道:“这就对了,那个赵全,你们汉人有句话叫啥来着……识时务者为俊杰,呵呵,索多汗,请吧!”

    俺答眼底闪过一丝狠厉的冷光!

    妙书屋

    wxi7

第924章 和亲赔款?() 
古北口是山海关与居庸关之间的长城要塞,乃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要冲,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辽、金、元、明、清这五朝,争夺古北口的大小战役几乎没停过。

    前文便提到过,达延汗统一了鞑靼后,将之重新划分为六个万户,其中左翼三万户分别是察哈尔、喀尔喀、兀良哈,而察哈尔乃鞑靼大汗的驻地,南边与大明国土接壤,距离长城要塞古北口并不算远。

    达延汗死后,长子长孙继承了汗位,亦即是现在的博迪大汗,而俺答则是达延汗的三子次孙,换而言之,俺答和博迪大汗乃堂兄弟的关系。

    一直以来草原上的政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