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王首辅-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是博迪大汗部,还是俺答部均是骑兵,以步兵追击骑兵显然不太现实,所以徐晋从各路勤王兵马中选出了六万骑兵,分成两路,再各配以七万步兵联合行动,分头追击博迪大汗和俺答。

    徐晋自己亲率一路兵马追击俺答,而王守仁则率另一路兵马往古北口追击博迪大汗。

    徐晋和王守仁经过商议后,定下了“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能吃则吃”的十六字方针。

    所谓的十六字方针,概括起来就是耍~流~氓,敌人跑路,我就吊靴鬼般死咬着不放;敌人要是调过头来打我,我就立即脚底下抹油;敌人要是停下来喘口气儿,我就骚扰他们;要是有小股敌人落单了,那就毫不犹豫地吃掉。

    之所以采取如此猥~琐的策略,正是因为考虑到鞑子骑兵的战力强大,明军大有不如,这样子既稳妥,又能给鞑子形成有效的压迫,让他们不敢偏离路线大肆抢掠,给沿途村镇的百姓造成死伤和损失。

    十月初八早晨,徐晋和王守仁各率十万大军出发了,徐晋往西直取紫荆关,老王则北进剑指古北口。

    徐晋和王守仁所定下的十六字方针无疑相当管用,三万骑兵在前压迫,七万步兵随后呼应,稳打稳扎地往前推进,给鞑子形成了强有力的威胁。

    俺答这次南下伐明虽然差点断了大明的国祚,但自身也折损了一半的兵马,关键是所抢到的财物,大部份都被他献给博迪大汗换取信任了,所以仔细一算,俺答这次南下实则是干了一票赔本买卖,唯一得到的好处就是名声和大量的汉奴。

    正因如此,俺答便打算趁着撤退的时机,在沿途村镇捞足过冬的粮食物资,否则即使让他成功撤回长城之外,这个寒季也会相当难熬。

    然而,徐晋率着十万大军像吊靴鬼般跟在屁股后面,这让俺答如同芒刺在背,而最令俺答感到气愤的是,一旦他派兵四出劫掠,明军的骑兵立马就会杀到以多欺少,如此一来,俺答的麾下不仅没抢到粮食物资,还连连损兵折将。

    俺答一气之下率主力回头觅战,这时明军的骑兵却一拍马屁股远遁数十里,当俺答好不容易追上,迎接他的却是防守严密的步兵营寨,鹿角拒马挡路,长枪如林,还有热情地咆哮的佛朗机火炮……

    俺答试着冲击徐晋的步兵营地,最终也是老虎咬龟无从下口,只能悻悻地率军撤离,结果他这边一撤,明军的骑兵又屁颠屁颠地蹑了上来了。

    俺答勃然大怒,再次率军杀回,结果跟上次差不多,于是俺答便派人到阵前辱骂徐晋,问候徐晋的祖宗十八代,声称要与徐晋的祖宗十八代发生赵友谊的关系,试图把徐晋骂得恼羞成怒,出营与他正面决战!

    结果自然是屁用都没,徐晋淡定地选出了百多名声音洪亮的大头兵,在阵前与俺答的兵对骂,最后俺答没气着徐晋,自己反而气得咬牙齿切。

    实在没辙了,俺答只能率兵继续撤往山西右玉县,一路上粮食物资没抢到多少,反而折了千余人马,掳劫到汉民也趁机逃跑了一大半,真是欲哭无泪!

    …………

    山西朔州,凛风如刀,风沙漠漠。朔州城的城头之上,一面绣有白莲的大旗迎风猎猎,一队队头缠红巾的军卒,正在城头上来回巡视警戒。

    话说自从打开杀胡口放俺答大军南下后,李福达也随即发动了,他抢占了右玉城,并发兵迅速偷袭了朔州,公开竖起旗帜造反,在朔州城中招兵买马。

    弥勒教在山西经营日久,座下信~徒众多,就连边军当中也有很多信~徒,李福达之所以能轻易拿下朔州,正是守军中的信~徒里应外合。

    所以李福达在朔州城举起造反的旗帜后,各地的弥勒教徒纷纷来投,短时间内就让他聚集起数千人,再加上玉林卫原本的三千人,李福达麾下的兵力达了六千余。

    另外,边塞苦寒,百姓生活困顿,在威逼利诱之下,一时间投靠李福达的当地百姓亦有数千人,于是乎,李福达的麾下兵力迅速壮大到万人,声势大盛!

    这时,俺答大军打到大明京城脚下的消息也传来了,李福达不再犹豫,果断率军南下攻打太原府,准备取道西进占领关中。

    然而却事与愿违,李福达才到太原府忻州,便遭到强有力的阻击,猛攻大半月均未能拿下忻州城,麾下反而死伤惨重,再加上粮食无以为继,天气又越来越冷,大雪纷飞。无奈之下,李福达只好下令撤回朔州城休整。

    此时,朔州城内的府衙大厅中,李福达正与长子李大仁、三子李大礼,还有一众将领商讨再次攻打忻州的办法。

    然而就在此时,李福达麾下一名教徒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报道:“将军,大事不妙了,刚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俺答惨败在徐晋的手下,正率五万残兵往山西右玉县撤退呢!”

    这犹如晴天一个霹雳,把李福达等人都震懵了,良久,李福达才会过神来,失声道:“怎么会如此,上次收到的消息,不是说俺答已经攻破外城了吗?”

    那名教徒抹着冷汗道:“俺答确实攻破了外城,但是徐晋此獠端的是厉害,前几天秘密潜回京城,他经过暗中布置,不仅把城中的内应一举拔除,还将计就计诱俺答入城,坑杀了俺答麾下万余骑兵,就连赵全都失手被擒了,据说俺答本人也差点丢掉性命!”

    厅内一众弥勒教骨干无不骇然变色,李大礼脱口道:“不好,二哥(李大义)怕是凶多吉少了!”

    李福达面色铁青,真后悔自己当初没把徐晋给杀死,他沉声问道:“有大义的消息吗?”

    那名教徒战战兢兢地道:“据眼线的消息,那晚大义少爷亲自杀入徐府,试图擒下徐晋的家眷,不过却中了埋伏,如今下落不明,不知……是生是死!”

    嘭~卡嚓……

    李福达一掌按在桌子上,那张结实的胡杨木桌子当场四分五裂,一众骨干无不骇然地站了起来。

    李大礼红着眼咬牙道:“父亲,孩儿一定会杀了徐晋这狗官给二哥报仇的。”

    李福达不愧是个枭雄,一掌拍碎了桌子后,面色迅速恢复了平静,他淡淡地道:“传令下去,立即把朔州城中所有物资运往右玉城,全军撤往右玉城接应俺答。”

    李大礼愕了一下,不解地道:“爹,俺答现在被徐晋追杀得如丧家之犬,咱们为什么还要去接应他?这不是自找倒霉吗?”

    李福达目光凌厉地瞪了李大礼一眼,后者心头一凛,倒是不敢再质疑了。

    李福达扫了一遍在场一众骨干,冷冷地道:“就连俺答也不是徐晋的对手,你们以为凭咱们这点兵力能与之相抗衡?”

    众人无不心头微凛,确实,俺答麾下有五万铁骑都被徐晋追杀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自己这点人手估计还不够人家塞牙缝,要想活命还真得联合俺答,实在没办法还可以跟随俺答撤出塞外保命!

    当下众人不再犹豫,立即命令手下士兵把朔州城的粮食物资装车运往右玉城。

第950章 兵不血刃() 
嘉靖四年十月二十日,山西大同府左云县,中午时份,凛烈的西北风卷起漫天黄沙,举目望去,天地万物尽是一片昏黄,骤然之间暗无天日,仿佛末世降临,甚至是吓人。稍顷,大雪纷纷扬扬地撒落,风更烈了,一只孤雁在疾风怒雪之下仓皇掠过天际,留下一连串隐约可闻的哀鸣。

    徐晋此刻就站在左云城的城头上,迎着那漫天的风沙和飞雪,只觉自己就站在了末日的边缘,于是更感大自然力量之浩瀚磅礴,在她面前,万物皆渺小如蝼蚁。

    此情此景,徐晋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千里黄云白日昏,北风吹雁雪纷纷”,想必当年大唐的边塞诗人高适出塞时,也是眼前这般情景吧。

    北风,越刮越急,怒雪,越下越大,短短数十秒,徐晋便几乎变成了一座雪人,尽管浑身上下被裘服包裹得密不透风,但寒意依旧透体侵肌。

    “大帅,风雪太大了,咱们还是下城头去吧。”亲兵队长赵大头凑到徐晋旁边大声吼道。

    赵大头冻得鼻子红通通的,一张嘴,西北风便呼呼地往嘴里灌,发出风过山洞时的呜呜声,徐晋根本听不到这货才吼啥,幸好,这货吼的时候还打了手势,往城下使劲地指。

    徐晋点了点头,转身往城下行去,赵大头等一众亲兵不禁如释重负,连忙跟着留下城头,这里风大雪大,能给你把鸟儿都冻没了,要不是职责所在,鬼才愿意在这里柱着吃西北风。

    当然,在一众亲兵的眼里,像大帅如此英明睿智的人物,这个时候上城头来,自然不是为了吃西北风,估计是在寻找灵感,琢磨接下来该如何拿下右玉城。

    话说徐晋在十月初八那天亲率十万大军追击俺答,一路上追追停停,十月十五日这天终于进入山西大同府境内。这个时候收到了消息,说俺答被李福达迎进了右玉城中,于是徐晋便直接率大军进了附近的左云城,而且一待就是五天,其间没有任何行动,麾下的将士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徐晋的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再说徐晋下了城头,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之下返回了城中的临时总督衙门,刚进门来到大堂中,便见以王林儿为首的一众将领围了上来,齐齐行礼道:“末将参见大帅!”

    徐晋一看诸将的便秘般的表情便知道他们的来意了,微笑着打趣道:“如何?你们人这么齐,莫非是想请本帅吃古董羹?如今这天寒地冻的,吃古董羹也不错。”

    徐晋现在位高权重,关键是他还战功赫赫,未尝一败,所以在大明军中的威望如日中天,犹如战神一般的存在,众将士对他无不敬畏有加,所以尽管连日徐晋按兵不动,诸将皆不敢动问,只是在私下里猜测大帅的意图。

    今日已经是第五天了,诸将终究还是耐不住,撺掇王林儿带头,前来打探徐晋的口风。

    诸将见到徐晋笑着打趣大家,均感压力一松,如沐春风一般。

    余林生这货是徐晋的老部下了,在徐晋面前倒是自如一些,嘿嘿笑道:“大帅您是老大,而且财大气粗,要请也是大帅您请大家吃,大家说对不对?”

    诸将皆笑着附和道:“正是正是,理当如此!”

    “原来你们今日果真是来敲本帅竹杠的,行啊,城中有家楼外楼似乎还不错,走起,本帅请客。”徐晋慷慨地道。

    诸将不禁面面相觑,他们本来是要探探徐晋口风的,没成想大帅竟然请吃火锅,不过,能蹭大帅一顿火锅也不错,以后跟部下提起也是有得吹的,得,不吃白不吃!

    于是乎,众将簇拥着徐晋一窝蜂般走出总督衙门,冒着风雪来到左云城中的楼外楼吃古董羹。

    楼外楼的掌柜骤然见到一帮军爷进来,不由吓了一大跳,待知道竟是总督大人徐晋请客时,登时更加不敢怠慢了,立即开了最好的房间,上最上等的食材,还亲自跑前跑后,服务那叫一个周到。

    眼下天气寒冷,徐晋倒也没有墨守成规,允许诸将喝酒,但只能喝五分。诸将不由大喜,都忘了初衷,喝酒吃肉猜拳,不亦乐乎,徐晋也不端架子,与诸将打成一片,气氛融洽热烈。

    约莫一个时辰,大家酒足饭饱了,徐晋亦是酒意微,不过双目却是炯炯有神。

    河南归德卫指挥使黄骐借着几分酒意问道:“大帅,我军已经进驻左云城五日了,如今鞑子和白莲反贼李福达狼狈为奸,蛇鼠一窝在右玉城之中,大帅准备几时出兵收复右玉城?弟兄们都有点等不及了。”

    徐晋反问道:“黄指挥可有良策?”

    黄骐脸上一热,讪讪地道:“俺答此番虽然受了重创,但麾下乃有五万余骑兵,现在李福达又投靠了他,简直如虎添翼,要收复右玉城怕是不易,末将愚钝,倒没想出好办法来,不过大帅智谋高绝,用兵如神,想必已有妙计!”

    徐晋扫了一眼在座诸位将领,不动声色地道:“正所集思广益,大家要是有建议,不管好坏,大可以畅所欲言。”

    俗语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确,作为一名统帅,确是一面旗帜,是手下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太过强势的统帅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当统帅成为不可质疑,也不允许质疑的权威时,那他手下的将士只会变成一把不会思考的兵器,这把兵器即使再锋利也只是死物,一旦作为大脑的统帅出现决策失误,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徐晋现在便发现了这种苗头,随着他的威望越来越盛,战绩越来越显赫,麾下的将领在自己面前都变得有些唯唯诺诺的,包括王林儿在内也不像以前般放得开了。

    徐晋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