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王庭-第2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救赎,其中那些信仰最虔诚的皈依者,甚至还有机会得到神恩赐福,转生成为跟她一样高贵强大的深海巨人。
受到这位女王陛下的影响,如今岛上的居民大多成为巴洛尔·弗莫尔的信徒。
克拉肯采集珊瑚为材料,在岛心湖中建造起一座祭祀祭祀深海巨人之神的神殿,这座被称为“珊瑚宫”的建筑堪称奇迹,每当涨潮时便浮出水面接受信徒膜拜,落潮时则沉入水底。
“可怜的格兰德,你落到这般田地,都是因为不听母亲的话。”
身着紫色长袍的克拉肯站在一座水晶建造的祭坛跟前低声呢喃,艳丽的脸庞笼罩阴霾,紫色长发似海藻般卷曲飘荡,显示出她发自内心为这个误入歧途的儿子深感痛惜。
“也许死亡的经历可以使你痛改前非,醒悟海克斯托并不值得崇拜,吾主巴洛尔·弗莫尔才是你灵魂的归宿。”
克拉肯举起一柄恍若蓝色珊瑚树的传奇权杖,杖首飘起着十条布满吸盘的紫色触手,其中两条长达三十尺,其余八条也有十五尺长,伴随她的长发凌空飞舞,仿佛具有生命。
发泄过后,克拉肯的情绪平静下来,展开一张金色卷轴开始祈祷。
这张九环“完全复生术”卷轴上的祈文全是由米粒大小的钻石镶嵌而成,总价值超过两万五千金币,伴随克拉肯的祈祷释放出浓烈的神能。
格兰德这样的异界生物死后无法用通常的方式复活,但是九环“完全复生术”却可以将他的灵魂与血肉重新塑造出来,完美恢复生前的状态。若非格兰德是克拉肯唯一的儿子,她也舍不得动用这张宝贵的卷轴。
然而大大出乎她的预料,神术尚未完成便自行消散,卷轴也分解成了无数钻石粉尘,从她指缝间簌簌洒落下去。
“施法失败了?这怎么可能”
克拉肯艳丽的脸庞闪过一抹错愕,眉头紧锁沉思良久,最终还是想不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以至于连“完全复生术”都无法救回儿子的命。
她迈步登上水晶祭坛,点燃一炉香,然后在祭坛上撒下圣水,捧起胸前那串悬挂着“黑色三叉戟”的圣徽低声祈祷。
5环“通神术”可以使她直接与远在深渊神国的巴洛尔·弗莫尔的意志取得联系,向那位强大的魔神寻求指点。
“吾主,为何我的儿子格兰德无法被复活?”克拉肯完成施法后迫不及待的发问。
“格兰德·弗莫尔……他的灵魂出了问题。”无穷远处,传来神性的回应。
克拉肯其实也预感到会是这种结果,继续追问:“吾主,难道有人用锢魂术或者缚魂术囚禁了我那可怜的孩子?”
“不……比那更残酷,他的灵魂被彻底毁灭了。”
克拉肯身躯巨震,脸上失去血色。如果灵魂被禁锢或者束缚。其实还有一线生机,找到囚禁其灵魂的宝石,将之打碎释放灵魂便可施法复活,然而现在格兰德的灵魂被彻底毁灭,那就彻底没了复活的希望。
她嘴唇颤抖,强忍着满腔悲愤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是谁……究竟是谁杀害了我那可怜的儿子?”
那神秘的声音沉默许久,就在克拉肯几乎绝望的时候才幽幽吐出一句话:“他的名字叫罗兰·寇拉斯,辛德拉的选民。”给出这句答复,深海巨人之神便切断与克拉肯的联系,似乎在忌惮透露这一秘密会引来那位命运女神的敌意。
克拉肯闭上眼睛,紧咬嘴唇,仿佛变成了一尊石雕。
过了许久,克拉肯突然睁开眼睛,张口发出一声悠长而悲恸的咆哮,这恐怖的音波震碎门窗在海中传播,迅速扩散到百里之外,原本平静的海面上突然掀起惊涛狂澜,一团团巨大的漩涡凭空浮现,将路过的渔船吞了进去,刹那间压入深海,碾得粉碎。
远在巨妖岛对岸的白鸥港也受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海啸影响,深海·塞悉拉神殿的高塔敲响警钟,沿海灯塔不断打出信号,呼唤那些远航的渔船尽快进港躲避风暴。
咕咕咕咕……
港口附近的广场上,一群白鸽也被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惊扰,纷纷振翅飞起,在铅灰色天幕下彷徨盘旋。
广场一角,一位年轻的女士正坐在画架前写生,她身穿红黑斜纹呢绒短风衣,绒线帽压住额前刘海,白皙清丽的脸庞与沉稳娴静的气质使她看起来更像一位贵族小姐而非那种给人画肖像赚生活费的穷学生。
似乎觉察到迎面吹来的海风中夹杂着邪恶与疯狂的气息,这位女士搁下笔随手摘下帽子,海蓝秀发随风飘起,旋即转身望向海湾上空,明眸深处闪出一抹凌厉的电光。
ps:基特兰德这一卷到此完结,有些心里话想跟大家聊聊。
1。关于更新
不敢自夸写作本花费了多少心血,但我态度上绝对是认真的,错别字和病句啥的都尽量避免,剧情逻辑和伏笔呼应也都反复揣摩。dnd这个设定体系以复杂艰涩著称,涉及的资料量之庞大足以塞满一面墙的架,为了写这本我查阅了数百万字的资料,这其中还不包括神话、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方面的积累。
我想写一本既有趣又尽可能丰满的小说,再加上手残属性……每天从早写到晚也就是六七千字的水平,维持3更已经是极限了,实在快不起来,请大家多担待。
12月保证每天3更不变,1月份要过年,家里事情比较多,亲戚往来也不可少,写作的时间难免受到影响,我尽量保证每天2更,年后时间充裕再恢复三更,这里提前跟大家说一下,请多包涵。
2。关于后续剧情
接下来主角团队将前往白鸥港,这是本冒险剧情的最后一个大章节,完了以后就不再以小团队冒险为主,罗兰将面对战争、建国、国内改革与国际风云的考验,在更大的舞台上表演。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罗兰一路由南到北走来,故事舞台也在循序演变:最初的赎罪堡虽然是人口众多的大都市,但文明水平不高,基本上是一个大农村;然后是基特兰德,初步工业化的军事要塞;接下来是北海湾富庶的自由贸易城邦白鸥港,那里的商业氛围更浓郁,小市民的生活更丰富,魔法与工业技术都更发达,相应的,资产阶级色彩也将体现于下至街头巷尾大到城邦议会。
社会发展并非平行推进,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不同的文化传统都会对文明的演进产生不同的作用,有抗拒时代亦有顺应潮流:内陆地区闭塞封建,沿海地区文明开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我想在故事中体现同一时代大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发展情况,为此不得不更多的在社会生活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层面多着笔墨,而不是单纯的打打杀杀。这样写有时候可能会显得有些啰嗦,但我保证没有一章是灌水充数,希望大家能够从后续的故事中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
文的主题是休闲和娱乐,我当然没有创作名著的野心,只想做到言之有物,不要浪费读者和我自己的时间。
最后免不了要多说一句:本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委实不易,全靠写文养家糊口。您的支持直接决定了我能不能继续吃这碗饭,而订阅是对一个作者最直接最有效的鼓励,希望大家给予支持,感激不尽(。)
:
第458章:一路向北()
高耸入云的露西亚山脉就像一道屏风,将远东大地分割为南北两大板块。 来自北海的湿润气流被崇山峻岭阻挡,与高原上的冷空气对流形成降水,历经万年积累,形成北地连绵起伏的冰川和雪原,亦是远东最大水系“维列斯江”的源头。
一支绵延数里的驼队从位于高原之巅的基特兰德城出发,在冰川上跋涉了七天方翻越山脊,呈现在旅人们眼前的是一片全新的景色。
柳德米拉摘下斗篷兜帽,深深吸了一口迎面吹来的冷风,俏丽的脸庞浮现笑容。
“你们感觉到了吗?风中带着海水的气息。”
“开什么玩笑,这里距离北海湾还有两百多里,怎么可能嗅到海风的气息。”妮基塔骑在高原洛斯兽背上,裹紧裘皮大衣抵挡寒风,努力睁大眼睛向北方眺望,然而高山上空终年不散的云雾遮断她的视线,既看不到期待中的金色沙滩和蔚蓝的海平线,当然也更不可能从风中秀出什么海洋的气息。
罗兰深深吸入一口冷空气,“狮子图腾”赋予他的灵敏嗅觉可以像游侠那样嗅出空气成分的微妙变化,果然有一丝淡淡的腥咸气味。开启“命运之瞳”,他的目光穿透云雾眺望北方,天尽头隐约浮现一片蔚蓝,正是北海湾,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白鸥港”,就是北海湾沿岸最大的贸易都市。
“米哈伊尔大叔,从这里到白鸥港还有多远?”罗兰问。
“翻过山脊,接下来的路就好走多了,最多五天就能抵达白鸥港。”米哈伊尔灌了一大口烧酒,脸膛泛起红光,“一切顺利的话,我们还能赶上北海湾一年一度的‘本德交易会’,我这次带来四百包驼绒,就指望能在交易会上卖个好价钱。”
就在他踌躇满志畅想发财的时候,胯下高原洛斯兽抖了抖肩膀,发出一声哀怨的哞鸣。为了赶在交易会上尽可能多的出售呢绒,米哈伊尔在出发之前就雇人将这些庞大驼兽身上的长毛全都剪了一茬,然后雇佣基特兰德城的纺织女工们漂洗干净,纺成一包包雪白纤细的纱线;这种驼绒纤维细长绵密,织成的呢料轻盈而保暖,是比羊绒更高档的面料,与矿石、烈酒、毛皮同为畅销海外的优质产,每年为基特兰德城换来数百万计的金币。
“大叔,为什么不把绒线织成面料之后再卖掉?”维罗妮卡摸了摸围在脖子上的那条驼绒围巾,眼中带着困惑:“我的故乡帕尔尼亚盛产桑蚕,当地有很多纺纱作坊,姑娘们把蚕茧泡在温水里缫丝抽线,用纺车或者纺锤纺成生丝,然后再将一包包生丝用织机纺成丝绸面料,一匹丝绸面料的价格相当于同等重量真丝的三倍。”
米哈伊尔苦笑一声:“谁都知道面料比绒线利润更高,可惜我们基特兰德城没有帕尔尼亚那样发达的纺织工业,女人们在家里用织机织出来的土布自己穿没问题,却卖不出好价钱,那些阔佬穿衣不仅是为了保暖遮体,还要讲究款式和印染,这些东西我是搞不懂,反正白鸥港的织布厂和印染厂每年都会花样翻新的推出新产,今年流行红色,明年流行紫色,乡下女人跟不上城里人的潮流,与其费时费力织布,还不如直接卖掉驼绒来得省事。”
“那倒也是,衣服是穿出来给人看的,时髦的面料受人追捧价格自然高昂,过时落伍的面料就乏人问津,帕尔尼亚的丝绸市场也是这样。”维罗妮卡深有感触,妮基塔和柳德米拉也有同感,毕竟女人天性对时装很敏感。
“米哈伊尔大叔,你对白鸥港的纺织行业熟悉吗?我想去参观一下当地的纺织厂。”罗兰关注的不是时装面料,而是这些面料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传统家庭手工作坊面对新兴专业化、规模化纺织工业冲击时被动沦为利润微薄的原料供应者,高附加值的纺织业则需要资本与人力的大量投入,绝非家庭作坊所能承担,相应的也要求更高的利润。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经济模式,这是区位经济学研究的课题,罗兰从穿越的第一天起就清楚自己肩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带领远东人民摆脱异端污名争取**只是第一步,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政权不能光靠战争和宗教,更重要的工作是发展经济强国富民,如果脱离帝国奴役之后人们的生活境况没有改善,无论革命狂热抑或宗教热忱都会在饥寒交迫的现实困境面前迅速冷却。
可以料想,寇拉斯军结束北方战事之后必将回师赎罪堡,接下来无论他的父亲鲁道夫·寇拉斯先生采用何种方式夺取权力都将引起帝国中央的警惕,封锁与打压亦将接踵而来,陆上交通断绝,只能通过海上贸易获取急需的资源,北海湾的战略地位不言自明。
罗兰应扬波姐妹之邀前往白鸥港当然不仅仅是观光旅游,代表贝奥武甫和娜塔莎争取重建贷款也只是顺带为之,他真正的目的是考察这座以自由贸易闻名的富庶城邦,寻找可供借鉴的产业发展模式,看一看都有哪些商常年畅销海外而又是南方平原地区可以大量生产的,进而未雨绸缪,制定更具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通过商业合作与扬波家族建立同盟,为寇拉斯军在白鸥港设立一处寻求海外利益的桥头堡。
驼队继续向前跋涉,这时空中吹来一阵狂风,红色巨龙展开双翼,庞大的阴影笼罩下来,受惊的高原洛斯兽不约而同骚动起来。
布鲁姆正往喉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