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王庭-第5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您有什么打算?”扎哈尔本人就是银行家出身,入仕之后才把家族产业“远东第一国民银行”交给四个儿子打理,对罗兰这位“中央银行家”话语中露骨的暗示可不敢掉以轻心。

    “扎哈尔先生,不知您是否留意过,当前远东市面上流通的铸币虽然都印有查理皇帝的头像,其实并不见得都是帝国造币厂出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金银币是远东本地的银行家私自铸造,这些可敬的先生们在铸币的时候比帝国造币厂更大胆激进……呵呵,我这里有几枚民间私自铸造的金币,含金量连70%都达不到。”罗兰打开办公桌抽屉,取出一只金属扁盒,盒子里盛放着三枚仿造的帝国杜加,从工艺水平就看得出来出自不同的厂家。

    “这两枚金币的做工比较粗糙,含金量只有65%,这一枚虽然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花纹颇为精美,堪称以假乱真,但是含金量也最低,只有60%而已。”罗兰将金币摆在桌上,一枚枚指给扎哈尔看,“俗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帝国政府能够发行含金量每况愈下的金币敛财,我们远东的银行家也是聪明的很呢,私自铸造的金币比帝国金币含金量更低,我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以恶制恶还是趁火打劫,扎哈尔先生,您觉得呢?”

    “当然是趁火打劫,最后吃亏的还是咱们远东的老百姓。”财政大臣揉揉涨红的胖脸,望着桌上那枚伪造工艺最精美的金币惭愧地说:“殿下,不瞒您说,含金量最低的那枚金币是我家制造的,我向您发誓,往后绝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

    “是绝不会再铸造劣质金币,还是不再私自铸造金币?”罗兰不动声色地追问。

第1077章:掌控金权(Ⅳ)() 
扎哈尔愣了一下,这才醒悟罗兰的真正用意,连忙挺起胸膛郑重表态:“当然是不再铸造任何钱币,此外,我还要建议央行收回铸币权,从今往后,任何私人银行家都不得铸造钱币,这项权力必须由央行垄断,否则就无法真正杜绝伪劣货币进入流通,而一旦劣币进入市场,任何理智健全的人都会选择使用劣币而保留含金量更高的官造金币,甚至将官造金币私自熔化重铸为含金量更低的劣币从而牟取暴利,这将严重损害国家的经济运行,必须严厉打击!”

    “扎哈尔先生,您的见解非常深刻,事实上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罗兰吹了吹茶杯上飘起的白雾,继续道:“这个月21日,我将以央行行长的名义邀请全国商业银行家来寇拉斯堡金融街23号开会,到时候我会向银行家们宣布禁止私人铸币的政策。”

    “我明白了,回去以后我就向圈子里的同仁转达您的态度,相信明白事理的人都不会抵触这项政策,当然,我也不排除那些私心太重的人一时间难以接受。”扎哈尔做出暗示。

    “能理解最好,不理解的也要理解,远东金融界只能有一个人说了算,就是我罗兰·寇拉斯,谁若不服,欢迎来战。”罗兰的笑容中带着一丝冷意,“这就是我想说的,请您原原本本转告那些银行家朋友,勿谓言之不预。”

    扎哈尔抹了把冷汗,脑袋点的好似小鸡啄米。

    罗兰喝口茶润润喉咙,接着问他:“‘远东第一国民银行’的金币是在哪家定制的,工艺很不错啊。”

    扎哈尔尴尬的笑笑,低声说:“是请工业大臣济诺维先生的工厂帮忙加工的,济诺维有个外甥叫艾萨克·特利丰诺维奇,是钢铁厂锻压车间的工程师兼经理,这个人在锻造钱币方面很有才华,连帝国金杜加边缘的花纹都模仿的分毫不差。”

    罗兰点点头,“的确是个人才,您抽空跟济诺维先生打个招呼,就说央行要成立国家造币厂,正缺少管理人才,如果他外甥有兴趣换一份收入更高的工作,可以来我这里应聘造币厂经理一职。”

    扎哈尔松了口气,笑着说:“艾萨克那小子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激动到流泪,自从开始制造那些含金量严重不足的伪币,他的良心一直受到折磨,唯恐哪天事情暴露被关进牢房,现在终于可以去掉这块心病了。”

    罗兰听他这么一说,倒是对那位伪币制造专家艾萨克先生有了一些好印象。不过还是那句话,铸造含金量不足的伪劣钱币这种行为实在上不得台面,真正的高手不屑为之,完全可以用合法的手段操纵货币供应量以牟利,而这恰恰是他坚持禁止私人铸造钱币的最主要理由——真正可怕的不是那些铸造缺斤少两的劣质金币的小角色,而是有能力铸造真金足赤的硬通货的狠角色!

    “私人铸币权”在瓦雷斯世界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而在地球上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仅就罗兰的记忆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当属1666年英国内阁通过的《自由铸币法案》,正式废除了“国王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力将金锭拿到造币厂,要求免费铸造合法的金币。这一法案从根本上有利于金锭银行家和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他们将拥有对货币供应的实际控制权。由于掌握着大量实物黄金的筹码,他们将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货币供应量。当他们是债权人时,就减少货币铸造,制造通货紧缩效应,使得自己的债权含金量提升;当他们是债务人时,就加大货币供应,以通货膨胀冲销所负的债务。这是人类货币史上第一次将本属于政府的货币发行权通过立法的形式正式转让给私人,自此打开银行家通过控制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货币供应量来控制财富分配的大门。

    罗兰作为寇拉斯王国中央银行的行长,不希望将来某天听到一位狂人对他叫嚣“只要让我控制这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所以他现在就要制定法律剥夺“私人铸币权”,从根子上切断那些为富不仁之徒企图通过控制货币流通量制造周期性“通胀…通缩……通胀…通缩”、掠夺大众财富的邪念。

    ……

    罗兰与财政大臣扎哈尔会谈过后,第二天一早,报上刊出头条消息:本月二十一日,中央银行将于寇拉斯堡金融街23号召开全国金融会议,央行行长罗兰·寇拉斯敦请全国各地的银行家准时到会。

    消息传播出去,立刻在远东金融界引起惊涛骇浪,各种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层出不穷。

    十一月二十一日,令人提心吊胆的的那只靴子终于落了地。上午九点整,全国两百多位银行家准时抵达会场,罗兰以寇拉斯王国中央银行行长的名义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其后宣布的两项央行新规标志着远东银行业的野蛮生长时期就此终结,从此全国商业银行都将被纳入央行监管体系。

    罗兰首先在会议上确认了一项风传已久的政策——从今往后,全国各地所有商业银行都不得私自铸造金银铜币,寇拉斯王国的铸币权属于且仅属于中央银行,彻底结束当前流通领域多种铸币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导致通货膨胀的混乱局面。此外,罗兰还提出央行将限制私人银行以银行券的方式发放贷款,要求银行券必须有对等的金银储备担保。

    与会者大多收到扎哈尔传出来的风声,对废止“私人铸币权”一事早有心理预期,也不觉得吃惊,但是罗兰宣布央行将对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加强监管,当时就在会场中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公然跳起来表示无法接受的反对派不在少数。

    这些银行家为什么反对央行监管商业银行发行银行券?是因为罗兰不仅要剥夺他们赖以牟取暴利的秘密武器,而且还在会上当场揭穿了他们“点纸成金”的魔术——准确的说,是骗术。

第1078章:掌控金权(Ⅴ)() 
要搞清楚这里面的玄机,得从“银行券”的起源说起。所谓的“银行券”,其实就是金本位时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繁荣而诞生的一种“准纸币”。相比沉重的金属货币,“银行券”能为商业活动带来很大的便利。

    举例而言,面包店主约翰先生想收购临街乔治先生的面包店,将之改造成自家的分店,于是来到威尔先生的银行要求贷款1000金币。威尔先生向约翰先生提供了两种贷款方式:第一种贷款方式是直接借给他1000枚响当当的金币,装口袋里由他拎走;第二种方式是威尔先生给他开一张面值1000金币的支票,这张支票就叫银行券,约翰先生随时可以将之兑换成真金白银。

    最初约翰先生可能会怀疑那张薄纸片的信用,宁愿选择拿真金白银,然而1000个金币相当沉重,随身携带既累赘又不安全,还有一个问题是金币的质地比较软,容易磨损,从银行贷到的金币往往是新币,而从市场上收回的则是磨损甚至被有意切掉边角的劣币,银行是不肯吃亏的,用劣币归还贷款时要打个折扣,这个损失也得由贷款者承担。

    相比之下,直接拿银行券既方便又安全,而且不存在磨损问题,如果约翰先生的交易对手乔治先生也愿意接受银行券,那么直接用银行券交易就是更明智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贷款者的交易对手也要与银行打交道,比如乔治先生将自己的面包店卖给约翰先生所获收入转手就会存进银行吃利息,只要威尔先生的银行接受自家发行的银行券,他也乐得接受这种替代真金白银的“纸币”,于是乎银行券就这样进入了流通领域。

    根据上述流通现象不难发现银行券就是一种银行承兑的支票,一种债务凭证,这与纸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银行券在诞生之初就与纸币有相似之处,但是在其最终进化成纸币之前,还是与纸币存在一些差别。比如人们持有纸币并不会获得利息收益,100元面值的钞票放在钱包里一整年仍然是100元,有些种类的银行券则会设定一个利率。既然能够产生利息,银行券在流通中就要考虑贴现之类的技术问题……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无关宏旨。

    银行券最大的奥秘在于其随时可以兑换成与其面值相等的金银的“承诺”是一个非常巧妙的心理骗局。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只要人们相信这张印刷花纹的纸片可以随时兑换成真金白银,就没有必要真的将之兑换成沉重累赘不易保管的金银,直接用银行券作为支付工具明显更方便。

    基于上述共识,银行券就成了一种实际上的信用货币。也就是从这时起,银行券迈出成为纸币的最关键一步。

    与地球上金汇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纸币相比,私人金融机构发行的银行券的信用并非来自政府的担保,也不能以国家权力强制推行,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流通、普遍被人接受,是因为人们相信发行银行券的那家银行足够诚信,相信银行的金库里储藏着至少与其发行的银行券总面值等价的金银以供储户随时兑换,然而这只是人们的想象,事实上真是这样吗?

    或许的确存在老实本分的银行家,有多少金银储备就发行多少银行券,然而当银行家们忽然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哪怕他印制的银行券已经超出金银储备人们也不会发现,照样信任并且乐于接受超发的银行券。面对这“点纸成金”的巨大诱惑,还会有多少银行家能够坚守诚信?

    所有银行家都会赌咒发誓自己绝对诚实守信,然而现实却是市面上流通的银行券总面值比所有银行的金银储备加起来还多出不止十倍。可想而知,银行家的信用就像他们发行的银行券那样含金量微乎其微,一旦这个充满谎言的肥皂泡被戳破,银行券将因遭到挤兑而急剧贬值,银行也难逃破产的厄运,至于那些还没来得及兑换的银行券,在银行宣告破产的同时也就成了一文不值得废纸。

    这就完了?

    不,更大的灾难还在后头。

    只要一家银行信用破产,人们就会怀疑其它银行的银行券也存在相同的骗局,并且急于将手中的银行券兑换成更可靠的真金白银以保护财产不贬值。

    很不幸,人们的怀疑往往切中真相,其它银行同样没有足够的金银兑现承诺,于是一家紧接着一家银行死于挤兑,恐慌如同滚雪球般不断扩大,最终将所有金融机构都卷进来,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社会的金融崩溃。

    罗兰的最终目标是禁止私人银行发行银行券,改由央行统一发行纸币,但是不能急于求成,一步一步慢慢来,尽量避免对国内金融秩序造成负面冲击。

    温水煮青蛙的第一步是建立准备金制度。央行默认私人银行有权发行银行券,但是不能容忍无限度的超发、滥发,要求每一张银行券背后都要有至少50%的金银储备作为担保,也就是强制银行券具备至少不低于其面值一半的含金(银)量。

    制定规矩容易,问题在于如何监督私人银行是否存在违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