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王庭-第8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克深感失望之余也禁不住动了肝火。先是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回信予以谴责,打算寄出去的时候又于心不忍,觉得约翰·劳尔如今的处境已经够惨了,自己怎么忍心雪上加霜?

    如此想着,他撕毁已经写好的回信,拿出一张空白信笺,重新提笔写下短短两行字:

    醒过来吧,我可怜的朋友。人不能永远活在阴影里,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

    弗兰克握着笔管沉吟了片刻,觉得没必要再多说什么,就施展法术把这封短信寄了回去。

    八月十九日黄昏,就在弗兰克几乎已经把约翰·劳尔这个可悲的形象从记忆中完全清理出去的时候,又收到对方从修道院写来的信。

    弗兰克皱着眉头,很不耐烦地拆开信封,猜测“红发”约翰要么继续在信中怨天尤人,要么就是打算向自己讨一笔钱,逃离这个令他名誉扫地的国家,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

    弗兰克希望约翰·劳尔的来信是第二种用意。看在过往交情的份上,弗兰克倒是不介意为他提供一笔退休金,顺带为他买好回故乡斐真或者去其他任何地方的船票,打发他尽早走人,省得彼此都尴尬。

    然而出乎他的预料,约翰·劳尔既没有在信中抱怨,也没有向他索要金钱,信纸上只有一段简短且含义暧昧的文字:

    尊敬的殿下:

    多谢您来信开导,现在我想通了。如今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只想最后再为您做一件事情。收到信后,请务必于天黑之前来见我。

    ————您最忠诚的朋友:约翰

    ……

    弗兰克翻来覆去阅读约翰·劳尔的来信,心头的疑云越来越重,实在搞不懂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他真想把这份莫名奇妙的信丢进垃圾桶,连信带约翰·劳尔这个人通通抛出脑海。然而不知为什么,信中的内容隐隐使他兴起一种不祥的预感,仿佛有某种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

    迟疑许久过后,弗兰克最终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决定趁着太阳尚未完全落山,再去见约翰·劳尔最后一面。

    身为帝国皇储,弗兰克在自己的首都中拥有最高迷锁权限,直接施展传送术前往约翰·劳尔隐居的修道院。

    刚走出传送光柱,一大群人就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的争吵着什么,惊得他目瞪口呆。

    人群中有本地的苦修士,然而更多的是那些拿着笔记本和钢笔,穿着打扮怪模怪样的家伙。弗兰克平日里也经常接受报刊采访,一眼望过去就认出好几个熟面孔,立刻猜出这群怪人大多是圣城大小报刊的外勤记者。

    “太子殿下!您来的正巧,可否说说您对这起不幸事件的看法?”一个胆大包天的记者挤出人群,试图采访弗兰克。

    “很抱歉,我不懂你们在说什么。”弗兰克暗自后悔来到这里,转身望向修道院长,“约翰怎么不出来见我?”

    “那位约翰先生……恐怕是无法亲自出门迎接您了。”修道院长摘下老花镜,愁眉苦脸地叹了口气,“殿下,请跟我来。”

    弗兰克挤出人群,跟随修道院长走进院门,身后的人群被修士们挡在门外,耳畔嘈杂的声音逐渐远去,弗兰克的心情却渐变沉重。

    “殿下请进。”

    修道院长打开一道房门,弗兰克刚刚跨过门槛,立刻嗅到扑面而来的血腥气味,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快步冲到血腥气飘来的地方,弗兰克在一张靠窗的铁床前停下脚步,愕然望向床铺。

    约翰·劳尔静静躺在床上,双眼紧闭,面无血色,早已停止呼吸。右手紧握着一把锋利的裁纸刀,左手则垂在床边,鲜红的血滴由割断的腕部血管缓缓淌落,如同流出沙漏的细沙,床下已经汇集出一片血泊。。。

    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弗兰克脑海中一片空白,短暂的眩晕过后,他几乎发自本能地冲到床前,抓起约翰·劳尔已经冰冷发僵的手,施展复活神术。

    蕴含神力的圣光照亮约翰·劳尔渐变冰凉的身躯,却没有如同弗兰克预想中那般将他唤醒。弗兰克先是愣了一下,而后眼中不由涌出泪水。

    复活一个刚刚自杀的人,对拥有传奇施法能力的培罗选民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然而纵然弗兰克有起死回生的神力,也无法改变一个最基本的法则——假如一个人对生命已经没有丝毫的留恋,死志已坚,那么任何复活神术都无法将他再次唤醒。

    很不幸,约翰·劳尔就是怀着一意求死的心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1765章:最后的阴谋(3)() 
弗兰克不难理解秉性刚强的约翰·劳尔为何会走上这样一条绝路,只恨自己没能及早觉察到对方的打算。此刻他已经不在乎约翰·劳尔一生的成败是非,不在乎这个红发男人给自己带来的麻烦,只是发自内心的为失去一位挚友感到痛惜。

    年迈的修道院长悄然走到弗兰克身旁,说了几句节哀顺变之类的客套话,最后指着床单对他做出露骨的暗示。

    “殿下,约翰先生临死前用自己的血在床单上画出一副图画,似乎有某种用意……”

    弗兰克擦了擦眼角,双手捧起约翰·劳尔的尸体,转移到旁边书桌上。回头再次望向床单,没了尸体的遮挡,鲜血染就的画面清晰呈现在他眼前,猩红的剑型物体将一串同样猩红的锁链状装置拦腰斩成两段,这是什么含义?

    弗兰克脑海中突然闪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

    “这是……远东国旗?!”

    “正如殿下所见,约翰先生临死前用自己的血画下一副远东国旗,还留下一句遗言,要求将画有国旗的床单裹在他身上下葬,只有真正的爱国者才会留下这样的遗愿。”修道院长古怪地笑笑,“只可惜约翰先生爱得并不是给予他巨大声誉的亚珊帝国,也不是他的出生地斐真,而是远东叛党建立的那个非法割据政权。”

    “你这是什么意思?!”弗兰克忍无可忍,转身怒视修道院长,“难道你试图污蔑约翰是远东人派来的间谍?”

    “殿下请勿动怒,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约翰先生真是远东派来的间谍,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显得更富深意了。比如这场因他滥发帝国金钞导致的灾难,很可能就是远东叛党预先设计好的阴谋,约翰先生则扮演打入帝国高层、推行这一阴谋的关键角色,最终使帝国经济遭受重创,民众财富惨遭洗劫,怨气冲天……而发生在帝国的一切悲剧,不正是远东叛党乐于看到的情景?”

    “你在胡扯什么!没有人会相信这种牵强附会的鬼话,我也不允许你用阴谋论调污蔑约翰的声誉!”弗兰克厉声怒斥。

    老修道院长耸了耸肩,满脸委屈地说:“事实上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猜想,殿下您看到门外那群小报记者了吗?他们也都怀有同样的看法,而且我相信他们会把这种猜测以一种哗众取宠的文体登在报上,广为刊发。今天过后,亚珊圣城乃至帝国全境都将流行同样的阴谋论调,至于约翰先生的声誉……很遗憾,就算没有那面血染的远东旗帜,他也早就没有什么声誉可言了。”

    弗兰克忽然想起约翰·劳尔最后写给自己的那封信,曾提到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或许这其中也包括他生前最看重的声誉,如今回想起来倍感悲凉。

    “无论你怎么说,我都不能容忍约翰身后背负这种荒唐的污名!”弗兰克转身走向门外,冷冰冰地说,“我要警告那些摇笔杆子的家伙,如果他们还没有活到不耐烦,最好别对约翰的死因放纵想象力!”

    “您不能这样做!”修道院长突然抬手拦住弗兰克,脸色格外郑重,“殿下,那群小报记者都是约翰先生临终前写信请来的,刚才我说的那些话也都是约翰先生再三交代的,如果您真的在乎这份友情,那就请您接受约翰先生的安排,不要让他带着遗憾离开人世。”

    弗兰克听得目瞪口呆。难道眼前这一切都是约翰·劳尔自导自演?

    这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然而老修道院长诚恳的眼神表明他没有撒谎。仔细想想,这种事还真像是约翰·劳尔那个疯子干得出来的,更何况他在最后一封信里已经露骨的暗示了这番安排。

    弗兰克现在并不怀疑约翰·劳尔自导自演了这起“远东间谍案”,然而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约翰·劳尔为何对罗兰怀有如此强烈的怨念,以至于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与声誉也要把帝国朝野的愤怒引向远东。

    弗兰克不难想象这起“间谍丑闻”传扬出去会带来什么后果。尽管整件事都透出荒唐的意味,细节不堪推敲,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存心栽赃陷害,然而这种阴谋论调无疑非常契合大众的胃口,同时也符合军方激进派的心意。

    金融危机使帝国改革派名声扫地,穆勒内阁垮台在即,保守派的势力则乘机煽动民意壮大起来,此消彼长之下,取代穆勒上台组阁的新任首相必定出身于保守派阵营,着力打压改革派的同时也不得不设法转移国内压力。

    既然改革行不通,剩下的就只有开动战争机器这唯一的选项。适逢其时,约翰·劳尔自杀引出的“间谍丑闻”将为新内阁提供一个报复远东叛党的借口,进而博得民意的支持。在那样一种近乎全民求战的狂热气氛影响下,无论接下来针对远东的军事行动事实上是多么的不明智,不合理,都好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如此想着,弗兰克心中充满深深的无力感。

    ……

    帝国金钞的泡沫崩溃之后,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国,就连相隔一道乌利诺天堑的远东地区也受到影响,全国不同地区的多家商业银行,于一六二四年八月下旬集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挤兑现象。

    幸而远东央行不是帝国央行,早在去年三月间就做好应对金融动荡的预案,派出审计团队就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进行地毯式大检查。这些年轻且聪敏的央行巡视员,如同民间故事里讲到的“钦差大臣”,恨不得拿放大镜检查各家金融机构的账本,芝麻绿豆大的小毛病都紧抓着不放,更不要说公然作假账。

    从去年三月到年底,远东境内的金融机构都被央行审计部门“过了一遍筛子”,不合规定的机构统统被迫停业,限期整改,资本充足率和储备金率达到法定要求才允许重新开业。

第1766章:我们不一样(1)() 
远东央行部署的全面审计行动,迫使国内十一家违规严重的商业银行退出金融市场,与此同时,幸存下来的其它商业银行也都经历住狂风暴雨的考验,从财务到经营都变得更规范,更健康。因此当八月下旬亚珊帝国纸币泡沫崩溃,引发的金融风暴使远东民众也被传染了恐慌情绪,跑到银行要求将钞票兑换成真金白银的时候,绝大多数银行都显得泰然自若,凭借自身坚实的金银储备足以应对这场风波。

    与此同时,寇拉斯堡的央行总部也适时公开声援。罗兰在接受“远东之音”和《祖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央行已经注意到由帝国金融危机引起的恐慌现象,一方面会做好安抚民众的宣传工作,另一方面也将随时为需要再贷款和再贴现的金融机构提供帮助,使国内金融秩序尽快得以恢复。

    罗兰的这番讲话,实际上就等于给全国金融机构吃下一粒定心丸:都别怕,没有真金白银就来找央行借,“央妈”绝不会袖手旁观!。。

    事实上真正向央行申请再贷款的商业银行并不多。如果说帝国的金融体系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纸糊建筑,那么远东的金融体系就是至少能够抵抗八级地震的钢筋混凝土堡垒,这点小风浪根本动摇不了根基。各地商业银行倘若头寸紧张,直接找本地同业临时拆借一下就搞定了,根本犯不着兴师动众的跑到首都央行总部去搬几箱金砖银块回来。

    到了八月底,挤兑现象已经变得罕见,这场对亚珊帝国而言伤筋动骨的金融风暴,在远东仅仅刮落几片树叶便归于风平浪静。

    然而罗兰仍然不敢放松警惕,在内阁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报告,对23年…24年帝国货币改革以及由此引发的金融风暴做出全面且深刻的剖析,以供本国从政者吸取教训。

    事实上罗兰是整个瓦雷斯世界第一个准确预言帝国货币改革必定遭到失败的人,早在去年2月,他刚从亚珊圣城返回寇拉斯堡,就在内阁会议上对弗兰克主持的金钞改革做出严厉批评,并且断言帝国金钞必将引发一场全民投机狂欢,并将在投机潮达到顶点的时候轰然崩溃。

    这一年来,帝国金钞的走势几乎完全符合罗兰的预言,而罗兰也凭借超人的远见在这场投机狂潮中大赚了一笔,顺带捅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