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王庭-第9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度消耗城里储备的魔晶资源。
“……用我的私人账户付费。”20磅魔晶说多也不算多,罗兰自掏腰包,也算是为远东的国防事业做贡献了。
水晶球获得充足的魔晶补给,焕发出强烈的光辉,将罗兰注入球内的正能量放大千百万倍,通过迷锁网络向全程每一处角落辐射,神圣的光芒将这座亡灵要塞照得通亮。
城中的激战因这突如其来的奇景而暂时休止,铠骑士与掷弹兵们仰望奈落神殿高耸入云、辐射光芒的塔尖,为这供奉死神的大教堂竟然辐射出驱散亡灵的正能量感到困惑,好在这神圣的光辉对他们没有任何妨碍,倒是于顷刻之间将他们周围的亡灵大军全部摧毁,化作尘埃,使接下来的战斗变得异常轻松。
黄昏堡垒迷锁中枢辐射开来的神圣光辉迅速笼罩全城,短短数秒过后,就将城中几乎所有不死生物全部消灭,化作遍地骨灰。当圣洁的光辉渐变暗淡,攻城的官兵们惊喜的发现挡在他们面前的力场结界竟然自动消除,成为一座不设防的要塞!
……
25年4月7日黄昏时分,黄昏堡垒向全体远东官兵敞开了大门。
第1883章:“大海啸”(Ⅰ)()
1625年4月7日,远东南方军团成功攻陷奈落教团最重要的前线要塞“黄昏堡垒”,为此付出的代价却微乎其微,整场战役的伤亡总数加起来不足千人,其中阵亡者仅占四分之一,大多还有机会被随军牧师施法复活,而受伤者在获得神术治疗后很快就能恢复健康,重新回到自己所属的部队,参加后续战斗。
当天晚上,前线的喜讯就传到寇拉斯堡。远东魔导广播公司当即做出反应,临时插播前线战报,并且连夜派出一支播音团队飞赴前线,于次日一早走访已经成为远东南方兵团临时驻地的黄昏堡垒,就在硝烟尚未散尽、断壁残垣尚存的最前线,采访各级指挥官、基层官兵以及正在前线视察的摄政殿下。
广播公司为4月8日推出的这期节目做足了功课,首都播音室与前方记者现场连线,将采访环节以实况直播的方式呈现给收音机前的听众。现场直播的效果当然比不上录音剪辑,除了罗兰和几位见惯大风大浪的高级将领接受采访时波澜不惊,能够从容不迫的组织语言,条理分明地回答提问,中下层军官和普通士兵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竟然有幸成为被采访的对象,一想到成百上千万人此刻正在收听自己讲话,心脏就禁不住加速跳动,简直比冒着炮火冲锋时更紧张,说出来的话也断断续续磕磕巴巴,甚至前言不搭后语。但是,这种紧张情绪反而体现出一种远比口若悬河更能触动人心的真实感,特别是当被采访的士兵通过广播向远在故乡的父母报平安,哽咽着强调自己没有让爸妈失望,没有给家乡父老丢脸的时候,无数守在收音机前关注前线战况的听众为之落泪。这些守在收音机前的家庭当中大多也有亲友在前线当兵,也在密切关注前线的战况,既期待亲友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国争光,也挂念着对方的安危。广播中传来的那个略显羞涩的声音深深打动无数军属的心,使身在后方的父母妻儿兄弟姐妹想起自己那正在前线奋战的儿子、丈夫、父亲和兄弟,这种情感又扩大到每一位参加南下作战的远东子弟兵,为他们取得的胜利由衷欢欣鼓舞,以至于喜极而泣。
总部设在寇拉斯堡的远东魔导广播公司,面向的听众可不仅限于远东地区,这期节目搭载云网传播到瓦雷斯世界各个角落,很快就在国际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
“远东王庭”各个加盟邦在前线采访播出的当天就向寇拉斯堡当局发来贺信,并将信文刊登在报上,使全体民众分享这一胜利喜讯。晚些时候,伯利恒也发来贺信,锡安王室协迦南政府内阁群臣联名祝贺寇拉斯军团取得“黄昏堡垒大捷”,顺带公布了歌罗法王子统率的迦南军团在另一条战线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由此表明迦南官兵的勇气丝毫不逊于远东官兵,迦南军团可没有拖盟友的后腿。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同时启动南下作战的三路大军,寇拉斯军团取得的战果最大,迦南军团也已经取得突破性胜利,帕尔尼亚军团的整体实力相对较为薄弱,虽然取得的战果不像两大盟友那么耀眼,但是也已经将阵地推进到了桑树湾防线前方两百里处,从战场地图全局来看,反而是帕尔尼亚人距离联军预定的会师地点——酸液湖畔——更近,大有可能抢在寇拉斯军和迦南军之前推进到会师地点。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亚珊帝国当局千方百计的试图封锁消息,远东南方军团取得重大胜利的新闻还是经由无孔不入的魔导广播网迅速传到帝国境内,相形之下,帝国军方却没有什么好消息可供安慰公众。
自从二月里帝国东征军团开拔,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了,主力部队依旧驻扎在奥列维要塞毫无进展,横亘在面前的浊浪江绊住大军东进的脚步,恩格尔将军先后派出数支部队试图在江面上架设浮桥,然而无一例外受到远东西线驻军联合当地民兵的干扰,没有一座浮桥能够顺利完工,往往是刚架设起来就遭到破坏,不仅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资,还损失了不少官兵乃至精锐骑士。
恩格尔将军及其麾下将领,现在都顾不上考虑大军东进的问题,被浊浪江两岸层出不穷、神出鬼没的游击队骚扰的焦头烂额。远东大地上的游击队不仅数量众多,构成也颇为复杂,其成员既有正规军也有来自远东各地的民兵,还有世代居住在江岸两侧的土著,而在来自帝国内陆的官兵和将领看来,这些人操着相似的口音,有着相似的举止习惯,又不穿军装,根本看不出谁是游击队员,谁是守法良民。
东征司令部的参谋们为应对远东游击战绞尽脑汁,短短两个月就收集到数以百计当地游击战例,总结出远东游击队的四大特点:
其一是组织灵活,袭击行动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几乎无迹可寻。远东绝大多数游击队的规模很小,成员不足百人,而且没有固定的营地,平时就散布到各个乡镇村落,大多有一份用于掩护真实身份的正当职业,看起来跟平民没有任何区别。游击队员彼此之间通过魔导通话仪或者军用密码广播保持联络,一旦收到召集令就迅速聚集起来,针对帝国东征军团负责维持占领区治安的小分队进行袭击,或者在铁路上埋设炸弹,破坏运送军需品的帝国列车。完成袭击后,游击队立刻解散,全体成员藏起武器各自回家,重新扮演良民。
远东游击队的行动没有规律可循,往往突然发起袭击。别说帝国军方事先毫无觉察,恐怕连实行偷袭的游击队员都没有事先制定过完善的方案,很多时候是临时起意发动袭击,打的过就打,发觉对方防守严密就果断撤退,根本无从防范。
ps:
请记住本书:。。文学馆阅读网址:
第1884章:“大海啸”(Ⅱ)()
除了远东游击队成功完成袭击的案例,帝国东征军参谋部本着严谨的原则,还收集到数倍于此的失败案例。这些游击行动由于缺乏充足的情报和完善的规划,或者由于局势临时发生变化,其组织者在行动发起之初就意识到占不到什么便宜,于是果断取消原定计划,就地解散的游击队员,在帝国远征军毫不知情的时候流窜到其它地区,如同毒蛇一般潜伏起来,耐心等候发起新一轮袭击的时机到来。
远东游击队的第二个特点是对当地的环境非常熟悉,善于利用地形优势伏击帝国官兵,并且提前规划好不止一条撤退路线。猪圈狗洞地窖阴沟之类帝国远征军根本想象不到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游击队员的藏身之处。帝国官兵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时刻都要防备来自阴暗角落的冷枪,承受的精神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最郁闷的是挨了打还无法还手,游击队偷袭过后往阴沟里一钻就没了踪影,即便高贵的帝国骑士不介意钻进肮脏恶臭的阴沟,也搞不清哪条阴沟通往游击队的据点,哪条阴沟设有游击队埋下的炸弹,追踪途中误入陷阱反遭伏击的悲剧屡见不鲜。
远东游击队的第三大优势是普遍得到当地民众的支持。尽管帝国军方不情愿承认,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浊浪江两岸辽阔的雪原上,几乎所有居民都是远东叛党政府的坚定支持者。尽管当着帝国官兵的面不敢公开承认,当地土著背地里却大多视帝国人为侵略者,怀恨在心。不仅千方百计的拒绝向帝国远征军缴纳物资,还宁可全家挨饿也要尽可能多的省出一些钱粮物资,用于援助当地的游击队。
如果一位来自北方的游击队员正在遭受帝国官兵追捕,随便逃进当地一家农户,尽管双方素不相识,也会得到主人一家热情招待,不仅管吃管住,提供避难的地窖,倘若帝国官兵找上门来,实在无处可藏,宁可忍受鞭打乃至死刑的威胁,也一口咬定游击队员是自家的远房子侄,绝少吐露对方的真实身份。
最让帝国参谋们感到不寒而栗的是上述现象非常普遍,冒死保护远东游击队员的民众不仅有成年男子,也不乏看似柔弱的妇女和儿童,上至家境富裕的士绅地主,下至贫穷的农民,几乎全都持有同样的立场:团结北方同胞,打击帝国侵略者!
要知道,哪怕在寇拉斯王国建立以后,浊浪江西岸的广阔领土仍然处于亚珊帝国的控制之下,当地居民按理说都属于帝国子民,如今却与江东居民一样心向寇拉斯政府,不惜家破人亡也要保护江对面流窜过来的游击队,这让帝国远征军中那些良知未泯的官兵和将领深感不安,私下里禁不住怀疑自己正在参与一场违背当地民意的非正义战争。
远东游击战体现出的第四个特点,是其装备之精良远远超出帝国方面的预期。游击队员不穿军装,也没有精美的铠甲,但是他们总会在棉大衣下面穿上一件特殊材料编织而成的内衬。按照远东政府的说法,这叫什么“星质防刺服”,乍看起来很轻薄,质地却出奇的坚韧,防御效果不逊于钢丝编制的锁子甲,为游击队员提供了有效的防护,同时还不会像帝国制式盔甲那样累赘笨重,更适合机动灵活的游击战。
远东游击队员没有装备刀剑和长枪之类常规武器,也很少使用弓弩,他们的标志性武器是一杆代号“风之枪”的远东1624式气步枪,配有弹夹、气瓶和必要时可以装在枪筒下方进行肉搏的刺刀。
最初,帝国军方没有把这种怪模怪样的武器当回事,认为其威力与小型弩弓相仿,无法对东征官兵造成致命伤害。然而在与游击队多次交锋过后,恩格尔将军及其麾下将领不得不承认大大低估了这种以高压气瓶发射子弹的新式武器。远东“风之枪”发射的子弹,射程与穿透力都比瓦雷斯各国军方装备的单兵弩弓强出一大截,更要命的是还能高速连射!游击队员只需要在五六百码开外锁定目标,轻轻扣下板机,枪口就会连续不断的喷射铅弹,对目标造成持续杀伤。
根据这两个月来的统计,帝国军中那些穿布甲和皮甲的仆从步兵、工兵和后勤人员,遭到枪击非死即伤,身穿鳞甲的正规骑士和骑士侍从,倘若遭到“风之枪”连续射击,也将面临生命威胁。由于游击队员要么躲在暗处放冷枪,打一枪就换个地方,要么相隔数百码外狙击,己方遇袭官兵即便没有当场丧失战斗力,也很难做出有效的反击——弓弩的射程不如“风之枪”远,倘若试图拉进距离,迫近游击队员途中势必遭到连续枪击,很可能尚未接近敌人就中弹倒下,处境相当尴尬。
为了避免伤亡,帝国东征军司令部不得不下达一则内部条令:建议遭遇远东游击队枪袭的官兵就地卧倒,寻找掩体躲避,倘若敌众我寡,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撤退。
这条战术建议不仅要求帝国骑士放下面子在泥泞的地面上摸爬滚打,躲避子弹,还允许高贵的骑士们选择逃跑,而他们的对手甚至都算不上正规军,只是一群民兵和老百姓组成的游击队而已,可谓尊严丧尽,令人气馁。
以恩格尔将军为首的帝国将领,现在已经顾不上考虑什么骑士尊严,由于东征作战进展不顺,帝国朝野上下质疑军方无能的批评日趋强烈,舆论氛围的急剧转变给帝国军方主战派带来巨大压力,迫切需要尽快在远东打开局面。
既然恩格尔将军统率的东征陆军在浊浪江西岸深陷泥潭,主力部队至今仍然无法渡江作战,帝国朝野上下的主战派人士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海军身上,期待帝国海军司令夏尔·吕西安将军及其麾下舰队能够早日北上,尽快打破远东战场上令人失望的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