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王庭-第9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很清楚自己当前的心理状态已经不适合留在军队里任职,然而军人的使命感以及父亲所承受的舆论压力容不得她帝国元帅的女儿临阵退缩,只能在这个自己日益厌恶的岗位上咬牙坚持,直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天。

    ……

    五月三日凌晨前后,四门受到严密保护的帝国列车炮“老查理”被潜入阵地的远东特工破坏这一突发变故,迫使帝国东征军团的渡江进度被拖慢了整整一天。到了五月四日上午,当案情水落石出,远东特工赖以潜入阵地的地下密道也被帝**方发现并且彻底堵死,恩格尔将军由此放下一桩心事,正要继续推进渡江行动的时候,又被一则由金角湾传来的突发噩耗惊呆。

    ……

    1625年5月3日,就在西线帝**阵地上四门列车炮遭到远东特工破坏的同一天下午,远东海军联合帕尔尼亚舰队于金角湾击败帝国舰队。这是自战争爆发以来远东人取得的第一场实实在在、无可争议的胜利,帝**方精心策划的“大海啸”行动因这一战的溃败而宣告破产,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内,远东海军将牢牢掌控战场上的制海权,无论从当时还是事后来看,“金角湾大捷”都堪称整场战争的一大转折点。

第1925章 反击的号角(3)() 
5月5日上午,驻扎在冷溪镇的西线司令部收到两个好消息。其一是三天前紧急调往金角湾驰援海军舰队的“飞龙骑士团”,结束海上战事后即将于今天下午凯旋归来;第二个好消息是远东摄政罗兰·寇拉斯亦将在“飞龙骑士团”的护卫下莅临冷溪镇,慰问坚守西方最前线的全体军民。

    摄政殿下亲临前线视察慰问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冷溪镇,整个西线战场上,从各级军官、士兵、民兵游击队员乃至普通百姓都为之士气大振,期待摄政殿下为西线战场带来胜利的祝福,就如同他曾带领南下军团攻克“黄昏堡垒”,激励远东海军战胜强大的帝国舰队。

    当天下午两点过十分,罗兰骑乘芬妮借给他的那头颇通人性的双足飞龙,在众多龙脉骑士的护卫下降临冷溪镇,立刻获得全体军民的热烈欢迎,“万岁”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罗兰从飞龙背上一跃而下,先与前来迎接的帕维尔元帅热烈拥抱,随后与按照军衔高低顺次上前觐见的高级将领们一一握手,还以军礼。

    接见过司令部的众位将领,罗兰在帕维尔元帅的陪同下走访军营和民居,倾听底层军民对这场战争的感受,全程有广播台的工作人员随行录音,并将于当天对这些宝贵的素材进行剪辑处理,制作一档新闻节目。

    收音机前的听众只能听到被剪辑加工过的前线录音,虽然还不至于太过失真,然而终究有所删选,略显官腔。罗兰作为当事人却完整的感受到当地军民真真切切的思想,特别是听到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以稚气未脱的话语描述自己的家庭遭遇,简单的几句话就勾勒出战争中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悲剧。

    在走访民居过程中,罗兰见到一位出生在江东村的七岁小女孩,原本有着美满的家庭,过着虽然算不上富有至少衣食无忧的安乐生活,就在帝国军发起渡江作战的那天,江东村遭受空袭,小女孩一家居住的房子附近落下一颗重达500磅的航空炸弹,爆炸掀起的冲击波瞬间将房屋夷为平地,将她一家活埋在废墟中。小女孩的父母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弟弟都因此罹难,只有她一人被村民从废墟中挖出来,随后又获得及时赶到江东村救灾的远东随军牧师施法医治。

    “炸弹夺走了她的双腿,可她至少活了下来,比起她的父母和弟弟已经称得上幸运了。”

    参与救助小女孩的随军牧师这样对罗兰说。大概是在前线见多了这类家破人亡的惨剧,牧师先生的神经已经锻炼得异常坚韧,并不认为那个失去双腿的小姑娘与其他成千上万同类受难者相比有什么特别值得同情之处。

    “可是,将来怎么办呢?”罗兰强忍着心酸问牧师,“我的意思是,等到将来战争结束了,我们这样身体健全的成年人总还有把力气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可是像她这样失去家人与健康的战争孤儿又该如何开始新生活?”

    牧师被罗兰问得一愣,苦笑着坦言:“老实说,我没想过那么多……尊敬的殿下,如何帮助这些可怜的孤儿在和平时代生存下去是您与内阁大臣们需要考虑的问题,而我考虑的只是眼前的战争,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看到和平到来,又怎么敢对未来怀有太多奢望。”

    罗兰不得不承认这位牧师先生说得在理。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妥善安置那些因战争而丧失财产与健康的人们是他这个主政者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胜利的曙光到来之前,考虑这些问题未免太早了一点。

    在这次短暂的交谈过程中,罗兰发觉那位随军牧师的心态在西线战场上具有普遍性。驻守在西线的官兵自从年初以来就未曾品尝过胜利的滋味,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总是让军队中的小伙子们感到沮丧,从撤退走向撤退,除了防守还是防守,似乎他们这些远东军人唯一的使命就是缩头躲在阵地里等着挨打,默默忍受帝国军团得寸进尺的侵略。

    三个多月来,帝国侵略者先是在浊浪江西岸的辽阔原野上肆意挥舞屠刀,无情屠杀抗战民众与游击队员,把当地居民全都驱赶进集中营里囚禁起来,迫使男人挖战壕、当炮灰,迫使老弱妇孺夜以继日的缝补军装、洗刷被服,辛苦劳作只能换来一点点勉强维生的黑面包;而在前天,帝国大军又悍然渡过浊浪江,将战火燃烧到大江东岸,众多类似江东村那样的村落遭到帝国大炮与飞艇轰炸,无数个家庭于一夕之间迎来灭顶之灾。断腿孤女遭遇的悲剧绝非个例,还有更多比这更凄惨的案例,司令部都不敢当着罗兰的面展示出来,唯恐促使这位年轻气盛的摄政殿下因愤怒而失去冷静,更害怕广大民众通过广播与报纸得知西线同胞在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遭受的炼狱般的折磨,进而对西线驻军一味龟缩避战感到失望乃至愤慨,由此引来全民指责,使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的西线官兵无端承受舆论压力。

    事实上这样的指责已经初显端倪。罗兰在寇拉斯堡也曾不止一次听到民众对西线驻军的批评。其中一种获得最广泛支持的意见认为西线部队自开战以来寸功未立,与一路凯歌高奏的南下军团形成鲜明对比。比不过南下军团就算了,更可悲的是堂堂远东西线正规军居然还不如民兵游击队敢打敢拼,西线传来的新闻战报大多是关于游击队如何机智勇敢、以少胜多的事迹,却极少提及正规军的战绩,实在令人失望。

    西线战事乏善可陈,再加上来自后方的舆论压力,当地驻军难免心情压抑,普遍对战争走势势感到悲观。这种消沉的情绪如同瘟疫笼罩在阵地上空,倘若长期无法得以改善,必将导致广大官兵产生厌战心理,部队的战斗力也将因此受到削弱。

第1926章 反击的号角(4)() 
罗兰觉察到西线阵地上普遍存在的消沉情绪,意识到自己必须做些事情鼓舞军心。按照司令部的安排,接下来的环节是那个双腿截肢的孤女坐着轮椅为他献上一束象征胜利的月桂花,而后与他拥抱合影留念,慰问流程就此结束。

    罗兰觉得自己有权小小的任性一下,就在司令部安排好的活动流程之外自作主张地增加了一个环节:接过小女孩双手奉上的花束,他俯下身去亲吻她的额头,而后腾出左手轻抚她的膝盖,施展7环“再生术”。

    就在数以千计围观者惊讶的目光下,小女孩膝盖以下空荡荡的裤腿突然充实起来,在神术光辉的抚慰下重续断肢,迅速生长出白嫩且健康的双腿。

    罗兰结束施法,微笑着鼓励小女孩站起来。

    小女孩惊讶的瞪大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在他的鼓励下试探着双脚触地,双手撑住轮椅扶手,缓慢而坚定的站起身来。

    四周传来一片欢呼声,紧接着,掌声如潮涌来。人们为小女孩得到摄政殿下亲手治疗深感庆幸与欣慰,有些感情细腻的女兵甚至激动落泪。小女孩自己也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哭着扑进罗兰怀里。

    罗兰拥抱着恢复健康的小女孩,轻轻拍了拍她的背,鼓励她抛开心头的阴影,勇敢的面对生活。

    “战争夺走了你的家人,却夺不走你的勇气,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战争抑或和平,希望你始终能以坚强的心态面对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替你的家人实现他们未竟的心愿——战胜所有苦难,一生幸福安乐。”

    这些安慰的话听起来有点“鸡汤”的味道,然而在特定的场合下,在罗兰刚刚展现了断肢重生的神迹过后,那个小女孩以及现场的全体军民恰恰需要这样的安慰与鼓励,而为他们提供心灵慰藉和精神动员正是罗兰身为一国之君的职责所在。幸运的是,他不仅能够胜任自己肩负的职责,并且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项工作,为自己的言行能够给苦难中的人们带来一丝安慰而深感自豪。

    “西线的将士们,同胞们,这三个月来辛苦你们了!”

    罗兰站在由炮弹箱临时搭建起来的演说台上,向聚拢在自己周围的冷溪镇军民挥手致意。

    “我刚到冷溪镇的时候,帕维尔元帅跟我开了个玩笑,说就在我视察南线战场期间,南下作战的军团成功攻克‘黄昏堡垒’,视察海军期间,海军赢得‘金角湾大捷’,那么按照这个规律来推断,我这次来到冷溪镇,是不是也将为西线军民带来象征胜利的好运?”

    人群中笑声迭起,罗兰也笑着耸肩摊手:“这事儿说来也怪,我一个‘命运女神’的选民,怎么就成了‘胜利女神’的信使呢?”

    人群中的笑声比刚才更为热烈,气氛也由近乎压抑的庄重转为轻松。

    “如果按照官方辞令回答帕维尔元帅的问题,我只能说上述状况纯属巧合,我本人并不能给前线官兵带来什么好运,胜利完全归功于他们自身的奋勇作战!但是,今天我来到西线战场,感受到这里不同寻常的气氛,亲眼目睹帝国侵略者制造的一桩桩人间惨剧,坦率地讲,我跟在场的诸位一样,此刻心里也憋了一股火!”

    罗兰收起笑容,语调也渐变激昂。

    “所以我不打算再说那些温温吞吞的官方辞令,我也不管‘胜利女神’是否介意我这个异教徒强行扯着她的旗号吹牛皮,我今天来到这里——”

    罗兰指了指自己脚下的土地。

    “就是要在西线战场上吹响反击的号角,就是要带领大家摆脱自冬天以来的沉闷气氛,摆脱龟缩防守被动挨打的可悲处境!得益于我军在暮光谷地以及金角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西线战场上的局势也将发生改变,我们将由战略防守阶段转入全面反击!”

    最后,罗兰用一段字字铿锵气势磅礴的战斗檄文结束这次前线演说。

    “我今天来到这里,就是要协同帕维尔元帅及其麾下将领,共同向诸位同胞做出一个承诺:从此刻起,我们要发起雷霆万钧的军事行动,将帝国入侵者驱离浊浪江东岸,赶出乌利诺山口!我们将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消灭所有侵略者之前绝不停止前进的步伐,直到光复远东的每一寸国土,解放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位同胞!”

    正所谓“君无戏言”,罗兰在冷溪镇当众发表的那些言论并不是自作主张地即兴发挥,更不是临时用来安抚民众的空头支票。早在他发表这篇充满火药味的前线演说两天前,也就是金角湾海战胜负已分的那天傍晚,罗兰就致信西线司令部,咨询帕维尔元帅能否借助“金角湾大捷”创造的契机在西线发起一场地面攻势,从而打破帝国东征军团对浊浪江两岸的封锁。

    五月四日上午,帕维尔元帅在冷溪镇司令部召集全体校级以上军官出席作战会议,讨论西线反击的可行性。会议结束后,帕维尔元帅向罗兰提交了一份纪要。总的来说反击战可以打,但是为了确保打赢这场关键性战役并且尽量降低己方伤亡,帕维尔元帅提出一个请求,希望摄政殿下将不久前派去支援海军的“飞龙骑士团”再调回冷溪镇,充实西线的空军力量。

    “‘飞龙骑士团’调离西线以后,我方空军力量受到很大影响,以至于不得不将制空权让给帝国空军,帝国东征军团总司令弗朗茨·恩格尔正是看准这一时机才悍然发动渡江攻势,将两支精锐骑兵旅及其配属步兵师以大型运输艇运载过江,抢占东岸阵地,并且在同一天又将包括四门列车炮在内的大量重武器空运过江——可以料想,假如当时‘飞龙骑士团’还在西线驻防,弗朗茨·恩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