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香在车门口瞪了一眼弟弟,脸红的叫道:“再瞎说,我揪你耳朵了!”
林强生哈哈笑道:“好了,姐姐你多保重!”
林香也挥了挥手,直到列车慢慢启动,她的眼泪才忍不住的流了出来。
“谢谢你,弟弟!”
林强生出了火车站,长出了一口气。想走的人走了,留下来的人依然要生活下去。
林强生走到广场左侧的街边,有一辆红色的牧马人,非常显眼的停在这里。
街上的行人,眼中带着惊奇和差异,尤其是一些来往的旅客,更是远远的围在车边观看。
这时,他们见到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从皮夹克兜里掏出一把车钥匙,直接打开了这辆外形独特的红色吉普的车门,潇洒的坐了进去。
林强生启动牧马人,轻踩油门,吉普车滑行在还有些积雪的路面,轮胎轻轻的颠了一下,溜下了马路牙子,直接上了街道,慢慢加速驶离了火车站广场。
太神奇了,简直是赤裸裸的广告啊!
红色的牧马人,慢慢驶过街道。
看到这一幕的人们,顿时被这辆鲜艳生动的红色吉普车,吸引了全部的眼神。
林强生的嘴角笑了笑,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经过将近两个月的努力,厂内上千的职工,从一月初开始,在极其寒冷的天气当中、在刮着凛冽的东北风、下着鹅毛大雪的气候里,依然积极的工作,他们战胜了严寒。
工人们用热水浇了新旧厂之间的土地,然后用铁镐、铁锹铲起冻土,硬生生的在东北零下30多度的严寒当中,修筑了一条连接新旧厂之间的水泥路!
同时,在新旧厂的几个厂房内,组装已经到齐的成套零部件生产设备。安装建设着由林强生和几个院校的师生,一起设计的立体式汽车生产工厂。
设计人员甚至妄想,在1978年的国内,要组装出一条全自动电气化生产线!零部件生产车间、组装车间要全部实现,现代化!
这是大胆的尝试,也是国内第一次现代化工业的伟大探索!
省内工业局,调来了全战线上的精兵强将,趁着这段严寒时期,各个工厂单位生产任务不重的时间段,一起来到汽车厂参加建设。
还没有卸任汽车领导建设小组组长的秦局长,秦祁东,亲自来指挥各单位到来的人马!否则,这么多大有来头的人物,闹僵起来乱哄哄,还真会让厂里的几位小领导头痛不已!
林强生开着牧马人,行驶了半个多小时,来到黑大,他和门卫打了招呼,直接把车停在了校园内。
黑大是一所具有优良历史传统的高等学府,前身是1941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几经迭变,于1958年扩建、更名。
林强生已经被黑大外语专业录取,陈瑶和陈芳两人也在林强生的鼓动下报了黑大,同样是外语专业。
之所以要报这所大学,还是因为以陈家姐妹的分数,这所大学是最保准的,同时它的外语专业能力很强。
只不过陈芳上的是俄语班,林强生和陈瑶两人上的是英语班。
汽车开进了学校,门卫老大爷看着林强生的吉普,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又看起了报纸。
林强生悄悄的走进了班级,找到了陈瑶的座位,坐在了旁边。
陈瑶小声的问道:“林香姐走了?”
林强生点了点头,向陈瑶嘘了一声,指了指讲台上的老师。
陈瑶哦了一声,连忙抓起书来挡着。
“那位同学,对,就是那位后来的同学。麻烦你把课文念一遍!”讲台上的老师指了指林强生说道。
林强生无奈的翻了个白眼,朝书上看去。
陈瑶则委屈的看着林强生和老师,小脸上全是抱歉的表情。
这位老师60多岁,在省内的外语界资格很老,同时又会好几门外语,他甚至还在教俄语班。
其实这位老师无论岁数还是资历,都可以称之为教授了。本来不需要他直接带班,青壮年教师们带新生班就可以了。
但是,77年是第一届恢复高考后的考生,上大学。从某方面来说,这批学生,要比以前的工农兵大学生基础好了许多。能考上来的,都是平时坚持下来的人。
所有教师都怀着兴奋的心情,对这届考生充满了希望。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栋梁!任何有资格的教师,都不想错过直接教育他们的机会。这些学生,将来也许要在祖国的重要岗位上工作。老师们都想把自己平生所学,自己的人生感悟倾囊相授给他们。
很多大学老师说什么都要带一次新生班,要在岗位上拼搏一次。这位60多岁的能评上教授职衔的老教师,也是其中一员!
林强生站了起来,手捧课文,没有任何困难的直接大声念了起来。
老教师从眼镜框的上方观察着这位朗读课文的学生,脸上的表情闪过一丝惊奇和兴趣。
林强生大声的读完了课文,无论是英文单词的熟练度和他的口语化朗诵,都让人万分惊讶。教室内坐有不少的学生,大家怀着惊疑的目光,探寻着这位朗读者。
梁克教授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位同学叫什么名字?你的英语课文读得非常流利,口语不错,非常好!”
“林强生,老师。我叫,林强生!”
“哦,好,请坐,林强生同学。”梁克教授对待林强生的态度,悄然的发生了转变,开始重视起了这个学生。甚至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点名林强生,来先朗读一遍课文。
现在的大学课程都是1个小时以上的大课,林强生他们这批大学生上的还是三年制的本科。
因此老师们讲课文内容的时候非常的快,往往有的老师会抛开课本任由自己发挥,一堂课下来,他能讲好几堂课的知识量。
这些老教师们,往往博古论今,涵养非常好,知识面非常宽阔,上起课来,非常有意思。
林强生上的是快班,就遇到了这样的教师。
现在的他极其后悔,当初刚报道之时的测验,答得太好了,被分到了快板,这也是病啊~!
林强生连着上了两个多月的课,也有些乏了。当然他也不是什么好学生,时间长了,开始坐不住了。
林强生开始有事的时候早退,他也确实有工作,现在还在汽车厂里担任着模具车间组长。再说平常林强生还有一些想法,想要实现,往往画图会占用他的大部分时间。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时间,转眼到了五月。
这天上完了英语课,林强生拿起笔和本,对着陈瑶说道:“瑶瑶,今天厂里的生产线落成,我要回去参加典礼。你帮我记笔记啊,拜托了!”
陈瑶哼了一声,嘟起了嘴巴,说道:“每次都这样,找各种理由旷课,你能不能不这样啊,在学校好好上课!”
林强生上课也就三分钟热度,让他呆在学校没完没了的学些陈旧的知识,那真是太难为他了!
林强生笑着说道:“这次真是生产线落成,不骗你!我回去了,拜拜!”
陈瑶转过头去不理他,等了一会,回头发现林强生真的走了,这才郁闷的跺了跺脚。
“真是个大无赖!”
“瑶瑶,生谁的气呢?”一位班里的大姐姐走过来,抱着陈瑶的肩膀,逗趣的说道。
陈瑶在班里是年龄最小的女生,可以说是全班级的掌上明珠,小公主!所有人都十分爱护这位小妹妹。
陈瑶嘟着小嘴,脸蛋鼓鼓的,现在的样子非常可爱。
“呵,林强生又跑了!没关系,等他来了,你不理他,看他急不急。”
一帮大姐姐们,纷纷走了过来关心陈瑶,互相笑闹着。
第三十六章 汽车厂落成()
林强生开着车回了工厂,远远望去汽车厂焕然一新的大门外,站满了迎接领导的人群。大门两边,一列列红旗迎风飘扬、一万响的鞭炮,被长长的竹竿挑起、还有锣鼓队,布置在两边伴奏。
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领导来检阅!
锣鼓队的队长,向厂门前的大道上远远看去,一辆崭新的红色吉普车行驶了过来,他立刻兴奋了起来。
锣鼓队队长跑到门前,招呼着众人,大声的喊叫道:“快,快!招呼起来,招呼起来!唢呐,预备开始!”
锣鼓队的乐手们,马上热闹的伴奏了起来。
首先是,唢呐开吹,然后大鼓敲响,再就是大锣:“嘀嘀啦啦嘀啦啦、咚咚啷咚,咚咚咚、歘歘,歘歘,歘歘歘”
大门前的现场,立刻热闹了起来。
鞭炮队没搞清楚状况,有人马上奔过去找火头,马上就要开始跟着乐点,点炮了!
林向荣老远看了一眼,看出好像是自己儿子的车。他再仔细一瞅,还真是自己儿子开的那辆红色牧马人。
这辆牧马人平时被林强生用着,接送一下学校、单位的专家教授。
林向荣连忙大声的喊道:“停停,别点,别点,鞭炮别点!锣鼓别敲了!那是我儿子!”
有的师傅们也看见了是林强生开的车回来了,连忙向鞭炮队锣鼓队,大声的喊叫阻止。
鞭炮队的小年轻被拉住,好悬让他们把火线点着。
锣鼓队也停了起来,锣鼓队长看着驶进的吉普车,一时懵了。
林强生驶近了厂门,看到大家都被自己搞迷糊了,一时开心的哈哈大笑,他边笑边打开车门走下汽车,向众人大力的挥手,学着特殊的腔调,叫道:“同志们,好!”
“哈哈”厂门口的人们被林强生逗得都笑出了声。
郑永民和常远庭两人,看着厂门前热闹喜庆的情景,也发自内心的笑了。
二人多少次幻想工厂有一天落成,设备都被按放在车间里,工人们天天喜庆的来工作,生产出一辆辆崭新的轿车。
这一天,终于马上就要来到了!
林向荣没好气的上前和林强生说道:“行了,别逗乐子了,闹笑话!赶紧把车子开进厂里,一会省市的领导就该到了!”
“哎!”林强生笑嘻嘻的叫了一声,上车后一脚油门,汽车驶进了工厂。
将近10点钟,大道上驶来了一列车队,其中有七八辆轿车、几辆吉普车,加在一起排了老长的车队。
这个规模,铁定是领导们来了。锣鼓队队长,特意请示了郑常二人,确定之后锣鼓再次被敲了起来。
车队慢慢的停在了厂门口,领导们纷纷下了汽车。
“噼里啪啦”一万响的鞭炮被点响。五六百名工人,穿着洗的干干净净的蓝色工作服,热烈欢呼领导们的莅临检阅。
江岸汽车厂的大门口,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招展,人山人海!
杨书记左手边,走着林向荣生产厂长、常远庭厂长、郑永民主任,右手边走着工业局的秦祁东局长,然后是哈市市委书记李建白,还有其他的省市领导同志。
杨书记刚刚担任省内第一书记职务,兼省长工作,尤其杨书记本人还是工业方面的出身,对工业建设情有独钟。而且为人心态好,懂得与时俱进,在多次场合下提出工业要搞现代化,要和国外学习,努力发展新技术,用于实际生产当中。
参观的一行人来到发动机铸造车间,现在的发动机缸体、已经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汽车厂上马了两台5吨水冷冲天炉,保证了浇筑铁液的持续性。
林向荣介绍道:“杨书记,这里是缸体浇筑车间,您看我们厂已经实现了缸体连续生产。我们厂的设计人员,设计出了这两排国内唯一的半自动化缸体浇筑机生产线。您在外面是很难看到缸体浇筑过程的,我们通过观察口来观察整个过程。这样不但保证了人员的安全性,还避免了一些意外的干扰。”
“各位领导,我们厂的浇注机生产线,基本实现了电气控制。工人只需按按钮,机械设备就会实现浇筑缸体的工作。”
杨书记感兴趣的左瞧右瞧,果然在外部看不到浇筑过程,他兴致盎然的问道:“你们这每台浇注机,是不是还要人来盯着?浇筑时间,控制在多少秒啊?”
林向荣想了一下,看了看众人,心情稍微紧张忐忑的说道:“我们每台浇注机,还是要靠人工实现半自动化的。每台机器,现在都要有人在旁协助生产。浇筑缸体的时间,现在已经可以控制在3分钟~5分钟以内。“
紧接着他又解释道:“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实现在秒上控制浇筑时间,但我们接下来会努力研究出真正的全自动化浇注机,能够控制温度、力度、稳定、浇筑时间少的浇注机!”
杨书记、秦祁东局长、李建白书记和在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