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工业民科-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有用,阿特拉斯期待着获得您手中掌握更多动机技术资料,当然我们也会拿出第三代战斗机和石茶隼武装直升机,与你们共同开,这对我们双方都有利!”
林强生和杨万立互相看了一眼,向他点了点头,老杨打开了一直拎着的手提包,从其中取出了一块大个的硬盘,交给了丹尼尔。
丹尼尔疑惑的接过了硬盘,入手一沉,他迷惑不解的对林强生问道:“这是什么东西?”
林强生笑了,说道:“这是ibm硬盘,里边装着我们这台涡喷动机的全部资料,它需要接上一台84年产的康柏电脑,或者戴尔电脑也可以,计算机会自动识别的!”
丹尼尔有些惊讶,那么多的资料就只放在了这一块小小的硬盘里,但是林强生又没必要欺骗他,于是丹尼尔拿着硬盘走了出去交给了工程师,也就半个小时的时间,他就高兴的跑了来。
林强生给他的东西没有错,电脑工程师把这个叫硬盘的东西插在扩展槽上,电脑启动后真的在里边现了大量的技术文档。
丹尼尔有些惊讶于这么小东西就能装下了需要用车拉的航空动机资料,但当他看到了林强生确实向他们提供了涡喷动机资料后,其他的事情也就不在意了。
198o年南非猎豹战机项目筹划之初,阿特拉斯公司就已经很清楚的知道猎豹战斗机不过是个过渡项目,幻影iii型战斗机再怎么改进,也不可能和真正的三代机抗衡!
由于武器禁运南非无法从国外直接购买到先进战斗机,只能走向自行研之路。可以说,在同一时间中国正在努力和欧美就武器出口问题谈判,并且达成了一些可喜的技术项目,而同一时刻,南非人则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道路。
第一步,工程专家们提出了设计要求,由于参数众多,这一步前后进行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八十年代第三代战斗机差不多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推重比达到7或者更高的水平,这方面只有欧美苏三方才能达到;二,尽可能降低翼载提高机动性,南非为此投入巨资建设航空科研基地,以色列也悄悄的使用他们的风洞测试数据;三,有安装矢量推力喷管的潜力,南非人野心不小,对自研的第三代战斗机期望很高;四,线传操纵系统(电传飞控)实现无忧虑操纵并增强机动能力;五,先进的航电,主要通过以色列合作获得;六,实现“玻璃”座舱系统。
南非的自研战斗机要尽量做到符合以上特征,别的都能搞到,南非人有渠道,但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无法获得先进大推力的航空动机!
他们只有法国的阿塔9k5o动机可供选择,这款动机太老了,属于二代航中的低档货,为此猎豹战斗机不得不大量使用复合材料进行减重,以应对小推力动机并降低翼载。
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南非负担不起单一用途的战斗机,该机必须是多用途战机。
他们制定了更高要求的第三代战斗机项目,被命名为“雕刻匠”。“雕刻匠”并无特殊含义,是随机选择的代号。
阿特拉斯飞机公司曾按许可证组装过幻影f1,并承担着南非空军幻影机队所有的大修和翻新任务,所以顺利成为“雕刻匠”项目的主承包商,此外还有很多家优秀的南非科研企业成为了他们的零配件提供商。
可不要小看南非人的技术和实力,如果给8o年代可以研喷气式战斗机的国家来一个排名,中国和南非还真就是半斤八两,也许在某些方面还稍稍差一些!
近两年雕刻匠战机逐渐成形,这是一种小型单战斗机。在研制的过程中南非人还得到了外国专家的帮助,他们从法国聘请了多名参与了幻影2ooo项目的工程师,还有以色列提供的狮式战斗机技术可供参考!
林强生更深的意图就是有意联合南非和以色列,三方共同参与,暗暗地组成一个第三代战斗机的研组织,就叫作“战斗机黑暗家族”,意在不择手段的获取技术!
另外,这个名字也寓意着不容于世的存在!(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雕刻匠”战斗机()
林强生为了让南非人更紧密的和自己合作,他甚至还向丹尼尔展示了金鹰教练机的设计图纸和石茶隼武装直升机的构想图。
南非的“石茶隼”有些像是苏美风格结合的产物,因为通过交战南非军队获得了很多苏制米24雌鹿直升机,可能受了其影响石茶隼武装直升机和苏制早期直升机一样,有些土气!
阿特拉斯公司刚刚启动武装直升机的项目,可以说外观造型还没有定下来,林强生提供的构图正好作为一个很好的参考。
当丹尼尔见到金鹰这种精美的教练机的时候也惊呆了,他没想到林强生能提供这么优美的设计,展现在阿特拉斯设计人员眼前的,是它越时代的外观,流畅的造型很有美国范儿。
金鹰教练机有着不输于f16战斗机的流线外形,通过林强生对它的描述设计人员们还很容易的就能联想到,这款教练机如果进行武器化也一定可以成为一款不错的一线战斗机,可以替代他们的猎豹战机。
丹尼尔在林强生向他展示了两款飞机设计之后,稍稍犹豫了片刻,在和莫纳维夫商量几句之后,他就带着林强生和杨万立来到了阿特拉斯的战斗机改装厂,参观了猎豹战机,而后又到了一处保密车间,这里有十几名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正在对一架战斗机的半成品进行装配校验。书
“这就是我们的雕刻匠战斗机,两位,请不要向外界泄露我们这款战机的任何情况,否则产生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丹尼尔的语气极其认真,他考虑到林强生既然想和南非搞军事合作,就一定知道他们的合作不能轻易泄露出去,否则南非有麻烦,林强生自己也会麻烦不断,在这方面这个东亚人应该比自己更清楚,索性阿特拉斯就向他开放一些。这也是林强生的坦诚换来的。
林强生向杨万立点了点头,老杨早就盯住了眼前的战斗机半成品,他有些兴奋的走上前,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观察着这架战机。光这么看还不过瘾,他还凑近机腹从下面往上观察。
杨万立头向林强生点了点头,竖起了个大拇指,南非人的技术确实不差!
总的说来,南非的战机计划是脱胎于法国幻影系列之上的。难免带上了一些法式战斗机的影子,大大的三角翼,紧贴在机身两侧的进气道,尤其这款战机的单尾翼有很多法国战斗机的特点,像个高高翘起的鸡尾巴!
开始林强生还觉得,南非人的第三代战斗机在造型上可能有些像印度阿三的la光辉,但看到实物后,林强生感觉它其实更像是瘦了身的法国阵风。
扫了一眼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他想在这里看看有没有法国人的身影,林强生现在肯定法国人帮助了南非。参与了第三代战斗机的研计划。
法国人一定是存了某种目地,狡猾的法兰西不是为了分担研阵风的风险,就是为了给自己将来的战机销售找下家,或许是想在南非培植法式战机体系,让南非人更依赖法兰西装备。
还好,也许是丹尼尔事先做了保密工作,在场的人员中都是南非本土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他们奇怪的看了林强生和杨万立几眼之后就各忙各的了,也没有一直盯着他们观察的奇怪的人。
杨万立在默许下登上了战斗机的驾驶舱,看了这架战机的航电系统。当然老杨更想了解的是这架战机是否采用了数字电传主动控制系统,俗称的飞控。
现在美欧等国已经采用了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主动控制系统,这种四余度电传控制技术在西方国家六七十年代开始研,8o年代已经展成熟。并应用到了他们的第三代和第四代战机上。
所谓三轴是指纵轴、横滚轴和偏航轴,四余度是指三条数字信道与一条备用仿真式信道。
讲通俗一点,‘三轴四余度’就是采用计算机控制的飞机,不再使用老式的机械操纵杆,而采用了纯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不但增强了飞机的操控性能,还减少了体积和重量。是轻量化机身的一个重要研方向。
中国进口的苏27sk战机采用的是模拟电传操纵系统,模拟电传的缺点是模拟信号传后需要经过数字比例化之后才能进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导致了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较低。
数字电传则不然,其传出的信号是精确的数字信号,在数字微电脑接收机的作用下直接指挥传动装置精确动作,反馈信号也可直接由程序处理,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容易实现智能化控制的优点。
歼11和歼11b都是采用仿制苏27sk的模拟电传操纵系统。从歼11bs开始,操纵系统采用了国产的三轴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具备较好的飞行性能和机动性能。
歼2o、歼的电传操作系统一直在改进,中国的先进战斗机正在向全数字化电传操纵系统的战机迈进!
要看到,中国在飞控技术上的研大大落后于美欧国家,研时间是很短的,但取得的成就很大!
我们从1991年才开始进行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主动控制系统的开,采用该技术的歼八iiat验证机在1996年12月29日实现了飞。
歼八iiat验证机的飞控开,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第三代战斗机制造的关键技术,为歼1o的综合控制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美国人对中国人千防万防,无论是航电还是相关设备都不允许中国得到,甚至设备也不能到中国!
以上那些都是历史,但现在这种先进技术就在林强生的眼前,通过和南非的合作,他就能获得这种技术,有望让中国的战机早些装备上这种先进的系统设备!
这让林强生的内心万分激动,如果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场,他恐怕早就蹦起来大声的高唱国歌了!
此外,南非人的雕刻匠战斗机还初步运用上了翼身融合技术,林强生看到这款飞机有那种技术的痕迹,大概阿特拉斯还没有完全掌握这种高科技。
翼身融合技术现在也只有日本人和美国人拥有,美国人还是从日本人那里讹诈的。南非人或许是从以色列人那里搞到的技术和工艺设备,可见以色列人也是些爱搞小动作的卑鄙家伙,他喜欢!
这些技术林强生都非常想要获得,他暗暗的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在和南非人的合作中尽量占据话语权,就为了这些先进技术也是值得的!(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一章 弥补差距()
随着阿特拉斯公司向林强生开放越来越多的技术和细节,渐渐的两方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了。
南非人有自己的地下渠道,可以从西方购得较为先进的军工级加工设备,为掩人耳目林强生在南非成立了一家螺旋桨飞机工厂,买了几架老旧的二战时期的螺旋桨飞机摆在公司里,一边招募了一些本土的工程师,一边通过南非人的渠道进行转口贸易。
表面上林强生真的要和南非人共同联合搞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可实际上林强生每通过他们进口的机器设备都多订购了两份,在合适的时候运了国内,只有国内才是最令人放心的。
南非目前的社会环境非常糟糕,外资企业大规模撤离,工厂停工黑人不断暴动,连普通的南非白人也有很多想着离开这个国家移民到平静的欧美国家,想要干点什么南非政府已经管不过来了。
另外,丹尼尔对于林强生通过他们订购设备是非常欢迎的,他们家族从中不但可以赚取大量外汇,而且随着林强生拿出来的资料越来越多,好多新材料新工艺也需要研究,这就需要订购一批新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有了林强生投资,原本捉襟见肘的飞机研制更能加快速度!
林强生把自己掌握的发动机技术拿出了一些交给了丹尼尔,涡扇6和涡扇6改、还有斯贝发动机,不但向阿特拉斯的技术小组提供了设计资料,而且还向南非人提供了一小部分材料配方以及工艺制造技术。
丹尼尔则向他提供了先进的航电系统、飞控系统和液压系统,这些第三代战斗机的重要技术指标,南非虽然自己制造不了,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地下渠道弄来实物,而且他们还对这些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实验。双方经过多次磋商,一项项的讨价还价交换技术。
一个月后,也就是十一月初。南非正经历着干旱的夏季,林强生又来到了阿特拉斯公司。他的工厂已经建立起来了,很顺利,收购了一家基建还算不错的工厂,把设备拆走搬空,而后这家工厂改造成了一家螺旋桨飞机厂。
国内先后调来了两批航空技术人员,共24人,组成了机体设计与动力研究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