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强生笑了笑,说道:“你们的直九,不是已经都有去处了吗,空军方面允许你们把直升机卖给我?”

    杨守文和郭景山都沉默了一下,两人暗想,这倒也是,其实现在哈飞刚刚掌握来件组装,这些零部件也都是从法国进口的,他们还真不好意思当二道贩子。

    杨守文看着被装载上车的黑鹰直升机的半成品,问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国产化黑鹰的想法?”

    “这个”林强生有些犹豫,没有回答,他知道前世中国也曾仿制过黑鹰,但最终却败在发动机上,国内无法制造先进的涡轴发动机。

    林强生向杨守文等人问道:“几位能透露一下直九的国产化情况吗,需要多少研究经费?又需要多少年能够搞定,批量生产?”

    这个问题由哈飞的总工程师郭景山回答,显然他们也是研究过的,他说道:“经过我们的计算,直九国产化最起码要2。4亿元人民币的科研经费,要采用57种牌号的新材料、55种新锻件、126种标准件、342项新机载设备、35项成品件,要解决541项大的关键技术。

    新材料、新设备要达到法方技术条件,制造工艺要达到法国制造标准,性能要完全符合365n/n1海豚ii型直升机的技术要求。尤其还有第三方专利完全要靠我们自行研制,达到法方标准!”

    林强生说道:“任务很艰巨啊,我估计按照你们这个要求,直九最起码要七八年时间才能完成国产化工作!”

    杨守文铿锵有力的说道:“我们有这个信心解决直九国产化问题!”

    他看了看远处的黑鹰直升机,似乎在等着林强生表决心,可是偏偏没等来他的表态,林强生哈哈笑了两声,说了几句好话就这样过去了,让人好不尴尬。

    几人一时间陷入了沉默,林强生不明白哈飞的几位老总什么情况,而哈飞的几人也大眼瞪小眼的看着他。

    可能是觉得刚才自己的语气有些生硬,杨守文缓了缓,说道:“其实我们哈飞还是非常感谢林先生的,哈飞汽车公司成立以来,运行良好,所生产的轿车畅销全国,这些都离不开林先生和东星集团的支持,我代表哈航非常感谢您和东星集团的帮助!”

    郭景山和李广恕也点了点头,向林强生表示了感谢,付于龙更是哈哈笑着,大力的拍着林强生的肩膀,说道:“强生,当初多亏上马了汽车项目,要不然直九的2。4亿研究经费怎么凑啊!

    现在也就是2多辆轿车,就可以搞定,多谢多谢!”

    他的话让总经理杨守文更是尴尬,刚才听到了林强生说买了这12架黑鹰直升机用了7万美元,那就是三四亿人民币,连他都感觉肉痛,可是这会付于龙一说起来,杨守文才感觉到,哈飞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生产的飞机制造厂了。

    他们的轿车产业搞得非常好,雅阁轿车的经济型已经卖到了22万元一辆,相当昂贵,对老百姓来说简直就是天价!

    2。4亿元人民币也就是2多辆轿车而已,刨去了分给东星的一半利润就可以达到这个数,生产汽车轻轻松松的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这是谁都没想到的,哈航的领导们现在已经不为任何项目挠头了,有钱,工厂也早就把以前那些生产锅碗瓢盆的机器,不知扔到哪里去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不争() 
四辆大型卡车装载着黑鹰直升机,开上了城市的主干道,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市民们纷纷驻足观看,就连开在路上的汽车也主动的让路,司机不断的扭头向车厢上的直升机打量。

    与国内军方的黑鹰涂装不同,东星的这些个黑鹰直升机使用了深色的橄榄褐涂装,这是比美国军方稍深一些的涂装。而国内军方的黑鹰涂装为黄绿色,两架专机为白色底部蓝条涂装,土得不行不行的,不得不说一句,土鳖威武!

    市民们发现,与国内直升机明显的区别是,这种直升机看上去非常帅气,非常俊朗,而且还霸气侧漏,与众不同的造型,一下子就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有市民看到这四架帅气逼人的直升机,被运到了工业新区的东星航空工业公司,爱好军事的人们顿时兴奋了起来,通过打听这才知道,这种直升机原来竟然是美国货,是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uh…6中型通用直升机,它还有个好听的绰号,“黑鹰”!

    你还别说,这种涂装从远了瞅,还真的是像黑色的,甚至在远处观看,黑鹰直升机就像凶猛的飞禽,俯卧在大地之上,外表凶悍霸气!

    好事者试图接近东航工业公司看个究竟,但厂方严禁任何人闯入,可是还有不少不甘心的人们整天守候在铁网围墙之外,举着照相机向工厂内部打量着,抓拍到机组人员或者地勤,他们也高兴!

    林强生一路护送,他的轿车就在后面,杨万立忙前忙后,非常兴奋,围着四架黑鹰以及零部件等设备转个不停,老头现在全面指挥着众人,总算有个事情干了。

    另外哈飞的总工郭景山和总设计师李广恕也到了车间,杨守文和付于龙回了哈航。

    付于龙在走时。特意向林强生报了个歉,原来哈飞的领导层觉得两边离着如此之近,两家飞机制造厂都在一座城市,而且都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直升机。

    虽然东星集团没有得到一张技术图纸。但按照以往国内的惯例,哈飞的一些人就有些担忧,黑鹰直升机会不会影响甚至耽误直九国产化工作,像涡扇6和斯贝、歼九和歼八二,众人心里没底。所以杨守文总经理刚刚和林强生有些斗气,心里憋着不爽呢!

    林强生这才解惑,他总觉得刚才哈飞的几位领导情绪有些不对,原来是这样,怕他的黑鹰和直九搞竞争,互相拆台!

    他怎么可能干那种事情,搅浑水,两败俱伤的事情林强生从来不屑去做!

    他向付于龙拍胸膛表示,黑鹰直升机绝不会耽误直九国产化进程,而且他林强生和东星集团。绝对会大力支持哈飞研发直九相关技术。

    林强生向老付直言,倘若将来直九的国产化工作完成,东星航空工业公司也会从中受益,最起码在材料上就能得到好处,他林强生绝不像国内其他航企似的,同室操戈!

    付于龙带着相当满意的表情,回了哈航,他也会把林强生的态度转达给集团内的领导们,让他们安心,以双方接触以来的了解来看。林强生说的话还是相当可信的。

    这一边林强生一直在车间内盯着,他对黑鹰也是相当好奇的,东星引进的黑鹰与国家进口的型号一致,美方采用了新型加大推力的涡轴发动机t7…71a。它的动力充沛,比美国陆航的黑鹰直升机功率增大了1%左右。

    和美国陆航使用的制式不同,出口中国的黑鹰直升机使用的是现今最先进的整套电子设备,由此可以看出,西科斯基对中国市场是极其重视的,把自己最好的产品都拿了出来。

    这批黑鹰。最大起飞重量915公斤(9吨),转场航程大于5公里,外部货物钩可以起吊363公斤重的货物,内部油箱137升,还可以外挂副油箱,不过平常使用不必挂载,减少飞行隐患。

    该机配备了两名飞行员,货舱内可以搭载12名乘员,紧急情况下可以搭载19名乘员。与军方使用的一样,升限达到了6米,可以适应高寒高海拔等环境恶劣地区!

    黑鹰直升机结构简捷、易于维修、安全可靠,飞机上的t7发动机只有两个保险丝,其改进型甚至取消了保险丝,所需的随机工具也不多;而俄罗斯米…直升机的发动机有2多处需要用到保险丝,随机工具甚至多达45件!

    黑鹰直升机的安全性更是一流的,据称,它保持着从13米高空坠落、机内成员不受伤的纪录,安全性良好是其最大的一个优点!

    林强生一直想要拥有一架座机,因此四架黑鹰及部件都到了车间后,他就迫不及待的张罗,让技术人员们挨个检查零部件,找到一架最完美的,没有任何瑕疵的黑鹰,他要用来做为专机使用,想象着一架黑鹰当座驾,他光想想就要兴奋不已了!

    美国工程师杰德和搭档在旁边冷眼观看,他们两人来的目的就是观察,尽量少说话。省外事部还好心的给他们配备了翻译,让林强生恨得没办法,暗骂省里的人多事。

    杰德目无表情的对林强生说道:“林先生,我们的直升机没有任何问题,出厂之前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

    林强生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一定,这毕竟是飞上天的玩意,而且我要用来做专机使用,机身上,重要的传动轴,必须连一个伤痕都不许有!”

    杰德耸了耸肩膀,说道:“西科斯基出品的直升机,都是精品,注定会让您满意的!”

    林强生摇了摇头,还是不确定的说道:“这可说不准哦!”

    四架黑鹰在两名美国工程师的指导下,15名曾赴美受训的机务人员,用了两天半的时间才完成直升机的组装测试工作,与美军所能达到的六小时标准相差太大!

    林强生先前那么说也是找个理由对直升机及零部件进行检测罢了,美国人的产品也不可能就是完美的,他还清楚记得前世就有一架中国黑鹰,因为美方的质量问题,传动轴上多了一条加工刀痕,在刀痕底部延伸出一条微小毫米的沿晶裂纹。

    正是这条加工中的切削刀痕和其所造成的沿晶裂纹,这个疲劳源不能长期承受正常载荷下的高循环,沿晶裂纹又逐渐向外延伸成了大的裂痕,因而造成尾传动轴使用时疲劳断裂,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次事故报销了两个将军及众多军官和几名机组人员,给成。都军区造成了很大的人员损失,林强生可不想成为美国人质量问题的牺牲品!

    这一世,东星与国内几乎同时向西科斯基公司进口黑鹰,说不准那条带刀痕的传动轴就被卖到了他这里呢,他可不想冒这个风险啊,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不是林强生的风格!(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九章 招商会开幕() 
东星集团的批四架黑鹰直升机再加上四架y12运输机,合编为了一个训练中队,一架直升机、一架y12运输机,就是一个训练小队,许苑航担任中队长,张旭担任着副中队长,带领着飞行员进行飞行训练,掌握黑鹰的驾驶和积累实战经验,同时也担负着y12的训练管理工作。

    而公司又开始招募下一批飞行员和地勤人员,这次招募人员数量扩大了不少,初步计划招募飞行学员和机务人员就过二百人,其中飞行学员就需要至少5o名,并且在年龄上做了限制,要求最大不过25周岁,并且计划每年都要照此规模招聘一批训练人员。

    这样五六年后这批人大多不到岁,那时期正是国内民航产业大展时期,空军与航空公司军企分开,民航客机数量井喷,飞行员、地勤人员严重不足的一个困难阶段,林强生已经瞄准了这块的人力市场!

    随着第二批招募的飞行学员和机务人员到来,飞翔技校开设了飞行与地勤专业,空乘专业尚没有计划,现在国内各航空公司的空乘人员大多是内部子弟,几乎从不外招,所以空乘专业还要放一放。

    飞翔技校招聘了空军退役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来进行教学工作,林强生有着长远的想法,他想把飞翔技校的这个专业建成为标准的航空人员培训基地!

    训练基地初创,由林强生亲自联系了哈飞,从其手中购买到了航空煤油,保证训练之需。目前,国内的航空煤油每吨在5ooo6ooo元左右,这种油品国内也需要进口,并且大部分由空军把持,各航空企业、飞机制造厂研究所等单位都有分配额度,但是由于东航工业公司有外资股份没有分配到使用额度,所以只能走纯购买的方式。想要购买还得用外汇,空军是拿林强生当成冤大头了。

    还好,东星集团与哈飞有合作关系,况且两家企业合资成立的东航工业公司。虽然哈飞不参与经营,但正因为有这个资源,所以林强生的黑鹰才不缺油喝。

    直升机到了,配置齐了,林强生早就想涉足的纸业和林业相关项目也提上了日程安排。东星与省内合作的森林项目正式开始。

    同时在国际上寻求合作者,目前全球前十大纸业公司一直被美国、芬兰、瑞典、日本所垄断,只是排名之间有微小变动。美国国际纸业稳居位,其营业额几乎是第二位的2倍,年销售额在2oo亿美元以上!

    全球十大纸业公司分别是,美国国际纸业、芬兰/瑞典的斯道拉恩索、芬欧汇川集团、宝洁公司等等。其中有一半拥有大规模林地开权,在世界各地拥有大面积的林业基地,林纸结合较好,林木深加工较达,产业链完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