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民科-第6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林强生前世,arj21700已经拿到了中国适航证(caac的适航条例基本照搬faa),faa适航证也指日可待的情况下,日本的三菱重工主导的mrj支线客机却是落后了。

    有意思的是,90年代中日韩三国曾经就民用飞机项目进行研讨,并且立项。当时有航空领域的专家提出,美国有波音欧洲有空客,亚洲有什么。

    于是中国、日本、韩国走到了一起,但是中日之间存在着历史原因相互提防,而韩国也不是很情愿夹在中日之间担当配角。

    这时候波音就站了出来,在三方之间撮合主导了这个项目,而且波音还向三国许诺给予技术。

    但实际上波音却打着和稀泥拖延时间的想法,待中美关系紧张之时波音立刻甩手不干了。后来空客又跳了出来,而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的机型争取时间,待新机型研发完成之后,他们也像波音一样,彻底的把中日韩玩弄了一把。

    中日韩的飞机合作项目流产,2000年后,中国提出了自己的飞机发展计划c919、arj,而日本也确立了自己支线客机项目mrj。

    虽然中国的飞机研制技术比日本领先了一步,但日本的国产化率却是比中国更高。

    波音空客都在日本采购零部件,波音的复合材料几乎都在日本采购,而欧洲的v2500航空发动机日本也是参与者,至于其他电子半导体、大型结构件的采购就更多了,日本的航空产业已经由零部件生产转变为了模块化生产,占比重更大,竞争力更强。

    林强生没想搞中日联合,这是个根本不现实的想法,让日本加入中国的民用飞机计划纯粹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如果同日本合作,对方先进的技术产品立刻就会淹没整个项目,夺得主导权。

    本田宗一郎在看了mpc75的项目计划之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由衷的对林强生说道:“中国有辽阔的陆地面积,这个项目如果成功,你们的支线客机就会成为中国航空市场上的大赢家!”

    林强生笑道:“谢谢本田先生,我也希望如此。”

    接下来他们到了东星集团总部,这时候本田博俊等人也到了。之后,林强生带着众人参观了各家工厂。

    五六年前当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对于汽车业还是个初学者,但现在看到这么现代化工厂,让本田先生也非常吃惊,本田博俊也惊讶于中国人的进步。

    东星的零部件加工厂,大部分工人都穿着整洁的白色工服,少数人员穿着黑色和红色的服装,显得既专业又有效率。

    然后本田宗一郎又到访了滨城大众汽车公司,见到了新式的汽车生产线,看到这里和本田工厂差不多,同样使用着大量自动机械人,生产线上的自动化非常高。

    “了不起,进步很大,真不敢相信这家汽车工厂仅仅建立五年时间!”本田宗一郎对滨汽厂长黄兆銮感慨的说道。

    黄兆銮说道:“这还是林先生的主导,他始终让我们加大自动化生产,以前我们还不理解,现在明白了,自动化的提高和质量的提升成正比,而且效率非常高。”

    接着他向本田问道:“请问本田先生,贵公司是如何安排替换下来的职工的?”

    本田宗一郎说道:“机器代替人工的同时也让大量拥有技术的员工没了工作,我们本田汽车公司会充分为员工考虑,帮助他们学习新型技能,为员工设计未来。员工们为了公司努力拼搏积极工作,他们为本田的发展贡献了青春和汗水,本田不能抛弃任何一个人,每个员工都有适合他的岗位!”

    黄兆銮点了点头,他也十分赞同老先生的说法,也许人工和机器并不矛盾。

    省里为本田宗一郎准备了欢迎晚宴,省市领导都有出席,而且还准备了精彩的欢迎节目。

    第二天,林强生邀请本田宗一郎在东星学院进行了演讲,他的到来也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尽管这个时代很多人都不认识本田宗一郎是何许人也。

    林强生当场宣布,成立汽车技术研究院,东星也将与本田技研联合创立研发中心,进入这个学院和研发中心的研究生,将会前往设立在日本和德国的设计中心,这下学生们立刻激动得欢呼了起来。

    第二天,林强生在与本田宗一郎一番商谈之后,决定成立一家专门研制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公司,将与本田技研在发动机领域充分的合作,他早就有了这个想法。

    这次本田宗一郎在参观了东星集团之后,对这里的印象很深刻,他认为东星已经有了同本田合作的技术能力。

    而本田汽车一直专注于各种汽车赛事,林强生很想让自己的汽车品牌也参加世界最顶尖的汽车大赛,他将投入重金与本田技研开展合作,开发一款f1超级引擎。

    目前f1赛场上的超级引擎制造商只有奔驰、法拉利、雷诺和本田。

    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是出了名的“贵族”运动,这个贵族是指参加这项赛事很贵,很烧钱。它是世界上最昂贵、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是商业价值最高,魅力最大,最吸引人观看的体育赛事,与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并称为世界三大运动。

    f1是汽车工业顶级技术的集合,是一项庞大精密的系统工程,绝对不是拉来设备挖一批工程师和车手,砸点钱就能夺冠的,也不是有了组装设备就能造出车来的汽车组装厂。

    林强生想进入f1,是为了提高旗下的汽车技术水平,向世界高标准看齐。

    f1造车完全和量产车不一样,整个底盘,包括单体壳,悬挂,底板,空力套件,全部要自己造,并且要达到标准,没有相关技术经验和工厂,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本田在1964年就组织了一支f1车队,他们在f1赛事上虽然未能获得大奖,但是有经验。林强生有意聘请本田的技术人员,帮助他组建自己的东星车队!(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三章 再见了,本田先生() 
参加1赛事的费用非常昂贵,一般的汽车厂商都玩不起,林强生也是下了相当大的决心才决定进入这个赛场。

    据统计,一部可以参赛的1赛车,价格在98万欧元左右。这个价格只是组装出一部可以开动的赛车,如果让一部价值约98万欧元的1赛车跑一年的赛事,还需要有大量的配件。除此之外,还有雇佣世界顶级赛车手,聘请车队经理、教练、维护人员,一支车队全年参赛的总费用达到了900万美元,更别说还有其他的运营费用,这就是世界顶尖的汽车赛事。

    这么昂贵难怪只有很少的汽车厂商才能玩得起,在世界顶尖跑车制造商当中,也只有法拉利这样的大厂才能一直坚持下来。而兰博基尼属于小厂,法拉利的一个民用车型全年的销量就超过了兰博基尼所有车型的年销量。

    丰田曾经对1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最终也惨淡收场,本田迈凯伦曾经辉煌一时,但是退出了一段时间再加入却发现难以跟上1发展的脚步。

    本田博俊的无限n改装汽车公司拥有本田技研的雄厚技术背景,他们从1973年就开始参加各项汽车赛事,装载无限引擎的本田赛车赢得了很多的荣誉,n改装技术在日本汽车赛事上有很强的表现,同时也带动了它的引擎销量。

    本田博俊向林强生透露,他的公司将开始着手3赛事,也将开发3引擎。

    不过本田博俊还是说道:“林先生想要发展赛车,首先还是要努力在中国推广汽车运动,建立汽车赛事基础,着重培养起一批赛车队。世界上许多著名车商,大多都有自己的汽车赛事,比如福特卡丁车大赛、福特方程式,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中国建立汽车运动基础,培养汽车运动文化!”

    林强生点头说道:“你说的对,我们需要培养中国的赛车文化,否则参加世界汽车赛事也只是去凑热闹,本身没有基础,犹如空中楼阁。”

    本田博俊说道:“作为合作伙伴,n汽车公司可以帮助你的车队参加一些在日本举办的汽车大赛,今年n携n首战日本房车锦标赛,非常可惜,假如你早一年决定的话或许还可以参加这项赛事。不过现在也不晚,汽车大赛几乎年年都有,可以让你有充分的时间准备。”

    林强生反而转念想了想,其实现在在国内推广汽车赛事有些太早了,除了自家公司未必会有厂家参赛。而到国外参赛,其实对东星旗下的各家汽车厂来说,实质上的收益并没有多少,东星旗下的汽车品牌没有进入日本和欧洲汽车市场,也许仅能增长些参赛经验。

    不过他还是点头说道:“本田先生,那么就请您向日本的赛事组织者帮忙引荐我的车队,我也会向组织者提出参赛申请。”

    本田博俊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吸引世界其他的车商和赞助商参加,这对日本赛事的影响力还是有好处的。

    接着两人就引擎研发的事情协商了一番,n正在基于本田r上的20发动机,进行3引擎的开发。

    本田r是一款高性能的双门轿跑车,20发动机拥有1。8排量,而3引擎通常为2000引擎,输出马力约300。

    林强生希望东星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n3引擎的开发过程,本田的精工制造和创新水平都是东星望尘不及的,在3赛车的制造上,他也希望得到n的技术支持。

    参加3方程式的费用仅次于1,属于汽车场地赛的一种。3赛车必须依照国际汽联制定颁发的车辆技术规则规定的程式制造,包括车体结构、长度和宽度、最低重量、发动机工作容积、汽缸数量、油箱容量、电子设备、轮胎的距离和大小等。

    想要制造世界顶尖赛车,犹如完成最艰深、最复杂的科研工程,东星在这方面极其缺少经验。要知道,各大汽车厂商都是把在许多赛事上拼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下放到民用车上,而不是积累了多年的民用车经验往上用到赛车上,会造车不一定等于会造顶级赛车!

    本田博俊考虑良久,最后还是答应了林强生的要求,双方在引擎、赛车上开展合作,而本田技术也会最大的支持东星车队。当然,这其中东星车队不可避免的要采购本田赛车的成熟技术产品。林强生倒是想得开,他需要本田为东星引路。

    另一边省委省政府见缝插针,邀请本田宗一郎参观了滨城的一些工业企业。

    省里当然希望本田汽车公司能够投资,这家企业可谓是外资中的金凤凰,但是他们自己也不清楚对方会看重什么,积极忙碌一番却未达成什么协议,最后遗憾的把老先生送走了。

    本田代表团的大部分人留了下来,林强生一直希望能够获得本田汽车公司的管理方法。这次来的是一批“老人家”,这些上了年纪都已到了退休年龄的“本田老人”将帮助引导东星旗下的汽车部门,向本田模式转变。

    双方的合作也终于进入到了实质性的一步,林强生立刻组织了集团内部的学习小组,全程跟随这些人,要像徒弟对待师傅一样,认认真真的把对方的技能学到手。

    本田宗一郎带来的人,都是他精挑细选的人员,在这方面没有唬弄林强生,这也让他非常满意。

    “林先生,本田公司的这些职员就拜托您照顾了,他们将尽力的把本田的管理模式向东星传授!”本田宗一郎在临走前向林强生拜托道。

    林强生保证的说道:“请本田先生放心,我会以最高的礼遇待他们,这是应该的,我非常感谢本田先生的真挚帮助!”

    本田宗一郎满意的点了点头,微微笑着向众人施礼,在本田博俊的搀扶下蹒跚的走上了飞机。

    看着老人的背影,林强生突然意识到,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本田宗一郎了。

    “再见了,老先生!”林强生向这位宗师深深施了一礼,老板都鞠躬了,东星集团的众人也赶紧向老人施礼,气氛凝重,这让政府一方的欢送人员诧异非常。

    目送着飞机安全起飞,林强生叹了口气,不过紧接着他就高兴了起来,东星这一回和本田汽车合作算是非常彻底的,也基本上达到了他的目的。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与本田达成的合作项目非常多,并且两家公司还加深了技术交流。如果这些项目都成功的话,那么东星集团也将达到另一个高度,这让林强生非常满意。未完待续

第八百七十四章 劝业大厦() 
在本田宗一郎走后,省委省政府却还是郑重其事的开了一次总结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并把本田创始人的来访当做了省内取得的进步之一大肆宣传了一番。

    林强生开始筹备建立汽车研究学院,组织架构以及选聘教师,省委突然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