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跃马回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兵马能成么?”

    这卢九德的老婆平素闷声不响,倒是个有心机的,现在各处都是驻军,看到不稀奇。卢九德想到各处驻军那些样子,心头也是一紧。

    自从新经略袁庆泰到辽东后,各营都是军纪废驰,袁应泰为了邀买人心,有意放纵将领,熊廷弼手中恢复起来的军纪又荡然无存,日常训练早就停了,将领追欢买笑。只顾自己痛快,营兵根本无人过问,在沈阳和辽阳各地无事游荡,成日惹事生非。

    王大人屯这里得亏有韩旭驻军,他的军纪仍然十分森严,平时是封闭式管理,很少有假。只有时间很短的探亲假,而且必须是辽阳和沈阳两地有家庭的才有……这样的人原本就少,所以能出营的人就更少了。

    “当家的,”卢妻说道:“俺们不能死心眼。得早点想法子。”

    相同的话,几乎是在同时,也灌输在了李春的耳朵里。

    “嗯。”李春阴着脸,使劲的咬着萝卜条,早晨起来时的好心情,几乎一扫而空。

    ……

    韩旭穿着棉对襟甲骑乘在马上赶路,早春的春风和严冬时的寒风没有任何区别,仍然冰冷刺骨,镶嵌着铁叶的棉甲沉重厚实,穿的时间久了就会压的肩膀酸痛,腰间也很吃力,这甲一共才用了十斤铁叶,穿在身上却有近四十斤重,这还是棉甲中的上品……韩旭不是穿戴不了好甲,他只是习惯穿这一件,成为督司后在骑兵第一排冲阵的机会几乎没有了,韩旭自觉将上好铁甲让给了部下,至于束甲其实不是每个武官必须的功课,只是韩旭的个人习惯而已。

    沈阳外城的守备兵丁认得韩旭,远远便拦下过往人群,肃清道路,待韩旭经过时向他拱手行礼。

    韩旭在马上微笑还礼,并没有停留太久,他回头看了一眼,黑灰色的大地上是密密麻麻的城防建筑,有一种庄重威严的感觉袭上心头。

    沈阳外城守备十分森严,隔着数里远就是无数道壕沟,沟底有尖木,上覆秸秆,然后是一道木栅栏,后面是一道拦马墙,然后是炮位,放着大将军炮和佛郎机等火炮。然后再是壕沟,再是木栅和炮位,从韩旭所在的角度回首而看,整个大地似乎已经连在一起,所有的城防工程象一只怪兽蹲伏于地,等着择人而噬。

    “就是守备太稀松了。”

    策马进城又攀上城头后,韩旭发出这样由衷的感慨。

    四野中并没有兵士驻守,也没有操练和熟悉那些防御设施,炮位里没有炮手,只在大炮上搭建棚子,以防不期而至的雨水,孩子和妇人们三三两两的在四周徘徊着……虽是早春,也有荠菜一类的野菜冒头,对春荒时的普通人家来说,野菜是与杂粮混杂在一起救命的东西,哪怕这些野菜刚刚冒出一点儿,也被这些出城找寻的人们给挑出来了。

    一个穿浅红色袄服的女孩子就蹲在城角下,用小木铲认真的铲着野菜,四周零散的人群中必有她的母亲或是祖母祖父,老人和妇人们手脚更快,小孩子们更象是出城春游和嬉戏,只有这五六岁的小姑娘挑的十分仔细和认真。

    仿佛感受到韩旭的目光,小姑娘抬着头看着四周,最终把头抬高,白皙的小脸先是茫然,接着看到韩旭,韩旭向她微微一笑,小女孩却是受了惊一样,象只小兔子一样猛的一窜,赶紧逃走了。

    “呵……”

    韩旭苦笑着,驻军的军纪肯定不佳,欺男霸女之事难免,他的军队驻在王大人屯,往西十几里还有民户和军屯,那里的百姓当然不怕他们,只是对客军和辽镇其余兵马保持着警惕。

    韩旭现在能做的,只能是做好自己,也就仅此而已。(。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八十八章 贺府() 
城头的炮位也很多,特别是东门和北门方向,韩旭在城头转了一圈,略数了一数,发觉大将军和二将军炮有一百多门,佛郎机三百多门,当然是有大有小,大铳数字也并不算多。但这个火器数量,如果守备得法,加上九里多周长的沈阳城十分坚固险峻,城墙巍峨高耸,如果东虏想纯粹以武力进攻,恐怕十万战兵也只能被扼困于城下不得而入,何况东虏的战兵远远达不到十万这个数字。

    沈阳有四座城门,东门东宁,南门保安,北门安定,西门永昌,韩旭从保安门进来,抵达北门后折返,最终还是从南门附近下了城墙。

    城中驻军有六万多人,主力是总兵贺世贤和尤世功的家丁,其中贺世贤的家丁有一千多人,尤世功的家丁人数不足千人,两人的家丁数字加起来不足一个正兵营,然而这六万多人的主力,就是这两千多人的家丁。

    普通的营兵多半就在城墙附近住着,多半住在民宅和临时搭建的窝棚里,韩旭下城时,看到大股小股的士兵在四处游荡着,没有人穿甲,也很少拿兵器,确定身份的就是他们身上的破旧肮脏的胖袄和饰着红缨的大帽。

    看到韩旭经过时,这些营兵也没有太紧张,韩旭穿着普通的棉甲,虽然骑着战马,也有从骑护兵,不过想来官职不会太高,最多是一个千总或把总,沈阳城中守备以上军官有二百多人,千总把总不计其数,人们见的多了,也就不会将这些低品的武官当一回事。

    甚至有一些桀骜的营兵故意打马前经过,虽然做出赶紧让道的样子,但明显的显露出不将外来将领当一回事的气息。

    韩旭没有和这些营兵计较的打算,这些兵来源十分复杂,有近一半是此前多次与后金大战后的逃兵,说是逃兵也有些刻薄。然而韩旭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些士兵说好听点是百战余烬,毕竟他们自残酷的战场上逃生,要知道后金骑兵远多于大明,每战过后明军几乎很难逃走,能挣出性命来也诚属不易。

    但这些宝贵的有实战经验的士兵被浪费了,熊廷弼发给他们甲胄和兵器。严令将领对这些兵士操练,同时严明军纪,下令将领必须严格管束军队,不使军纪散漫,这一切在熊廷弼被赶走后就全毁了,袁应泰可能是个好官。性格也严刚坚毅,但他对军务一无所知,对辽镇诸将更加信任和倚重,对这些将领不做处罚和约束,这样几个月时间下来,军纪已经荡然无存。

    韩旭这一次是前来拜访贺世贤,他和贺世贤交情还不错。开春以来,东虏要入侵的风声越来越大,流言的版本千奇百怪,只有一点可以确定,东虏在浑河上游打造攻城器械是确实无疑,板木,云梯,盾车。每日均有不少碎木屑从河水飘流下来,很多识者都感觉战争可能迫在眉睫,而就明军的情报收集工作来说又很差劲,贺世贤等人所做的就是加派哨骑巡视,这是韩旭十几日前知道的情况,此后贺世贤并未派人来,韩旭决意亲自前来。观察一下沈阳的防备和打听消息。

    两个目的已经达成一个,但韩旭心中着实失望。

    他已经融入明军之中,对这个时代的大明军队足够了解,贺世贤等大将其实稍有决心的话就可以做的更好。沈阳这样的坚城,守将守备得法的话,以后金的国力和攻城手法,根本不可能打的下来。

    但韩旭心中十分清楚的记得,沈阳和辽阳都在这一次攻击中失陷,辽东和辽中辽南等地都丧失了,明朝又一次大失血,损失军队在十万人以上。

    他惟一不记得的就是具体的时间,而战争在何时开始,对韩旭来说也至关重要。

    “韩督司来了,稀客稀客。”

    贺世贤的总兵府邸前人头攒动,韩旭看到有不少将领和亲兵纷纷赶来,衣甲显耀,比自己光鲜的多,贺世贤的门子听说他来,赶紧出来迎接,但还是很抱歉的道:“今日巧了,经略大人自辽阳过来,昨日入城,今日到总兵府见人,韩大人还请稍待,一会经略大人走了,老爷必定要见大人的。”

    “成,我在门房等着。”

    “那怎么能行。”门子躬身道:“还请小客厅里去等罢。”

    自熊廷弼调走,辽镇颇多想对付韩旭的人,奈何还有贺世贤和陈策等总兵与韩旭要么是拜把子的兄弟,要么就是青眼有加,刘国缙等人能量虽大,但当年要针对的是熊廷弼,并不是韩旭真的入了他们的法眼,一个带兵的武夫,手下有几百精锐,在旁人眼中尽是家丁,韩旭身份不高,手头实力却是不弱,在大明这边,武将的实力只看家丁数字,纵是有人想下韩旭的黑手,看看他家丁骑兵的数字也就只能砸砸嘴罢了,这般硬骨头没几两肉,还扎手的很,想想也是索然无味。

    贺世贤现在对韩旭还是很客气,没有因为熊廷弼的去职而生份了,恐怕也是韩旭这精兵政策的好处。

    “啊哈,老弟你来了。”

    韩旭坐了半个多时辰,外间传来囊囊靴声,接着是贺世贤推门进来,仍然是浓眉大眼,赤红的脸膛上洋溢着热情的笑意,贺世贤个头比韩旭还高些,穿着是从一品的武官袍服,他的署职还是都督同知,并没有提到都督,待韩旭迎上去时,贺世贤在韩旭肩膀上重重一拍,铁一样的巴掌打的韩旭都是一个踉跄,韩旭苦笑道:“大哥你这手劲,几个月没见,还是如以前一样啊。”

    “那是。”贺世贤武将世家出身,自幼打熬的好一身力气,他一脸自傲的道:“不是俺这哥哥吹牛,东虏那什么白甲说是精兵,俺一个对付十几二十个也不在话下。”

    贺世贤一脸通红,满嘴的酒气,韩旭无奈道:“大哥又喝多了啊。”

    “什么喝多了。”贺世贤拉着韩旭笑道:“刚说完公事,经略给面子在俺这喝两杯,俺坐下刚敬一轮,门子说你来了,俺给了他一脚,他娘的俺兄弟来了说这般晚,好了,不必多说,老弟随我去花厅喝酒去。”(。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八十九章 失望() 
贺世贤拉着韩旭一径就走,韩旭知道推脱不得,只得与这老哥一起往花厅去。

    花厅在一座院落的正中,五开间的大屋,天还很冷,窗子却开的很大,隔的很远,就听到人声嘈杂,还有酒菜的香气扑鼻而来。

    “大哥,我今日前来其实有正事……”

    韩旭知道进了屋就说不得正经话了,他停住脚步,在离着花厅十几步的地方站住了。

    “好吧,你说。”贺世贤稍有些不耐烦,他喝了一轮,酒兴刚上来,韩旭若不是他的把兄弟,一个督司他才不会出门来邀请。

    “我听说,浑河上游常飘下木板块和碎木屑来,”韩旭目光灼灼,看着贺世贤道:“沈阳这里,可曾预备是东虏来袭呢?”

    “是有这些东西。”贺世贤道:“不过和往年一样,你不知道,东虏是年年都要打造攻城的器械的。”

    “可比往年多些?”

    “这个,没有注意到。”

    “可曾加派哨骑呢?”

    “当然加派了……”贺世贤嘀咕着道:“十几轮哨骑均没有遇着东虏虏骑,四处都很安然。而且现在天还很冷,甚至浑河上游还有不少地方有积雪没有化尽,这种时候,东虏怎会前来呢。”

    两人对话时,贺世贤口中的酒气不断喷出来,他的眼神也时不时的飘向酒宴那边,韩旭知道这个大哥向来贪杯好酒,不过没有想到,贺世贤居然一点心思也没有用在城池防守上头。

    韩旭在心中暗叹一声,但他还不想放弃最后的希望。

    如果说到沈阳前,韩旭觉得沈阳的陷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那么在仔细观察了防备之后,韩旭觉得只要略作一些改变,那么沈阳的守备是十分森严的,或许可以守的住。

    只要沈阳不失。那么奉集堡和虎皮驿可以由它去,反正只要守备兵不被全歼,保持相应的机动,在辽阳和沈阳这两座大城之后,随时准备支援就可。

    明军在此时还有野战的能力和决心,不象崇祯年间,只能龟缩在城中防守了。

    “大哥。无论如何,这个时候应该小心守备,可以精选士卒充实城内外的防御,严明军纪,同时要严防奸细,对了。城中蒙古人多不多?”

    在韩旭说话的时候,贺世贤脸上的不耐烦神色更明显了,说到最后,他勉强应道:“原本不多,近来北虏降人很多,前几天一下子便进来数百人。”

    “北虏居心叵测,非我族类。放这么多进来,可要严加看守。”

    “唉,”贺世贤漫不经心的道:“这事是经略大人做主,北虏善射,正好可以充实军伍,协助城防,我想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城中有数万大军。千把北虏能做什么坏事。”

    韩旭睁大双眼,感觉匪夷所思,这般时候,为什么袁庆泰和贺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