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阿伊猎奇秘籍-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秀梅放下茶缸,站起身说:“区委的指示。要求我们密切配合,发动和组织群众,更有效粉碎敌人的扫荡。”

    “太好了,真是及时雨!”做群众工作,没有地方组织的支持,等于是断了绳子的风筝,处处被动。想曹操曹操到,我打心里高兴。这下好了,区小队的到来。组织群众反扫荡,就踏实多了。总算了却了我的一块心病。我说:“这个四合院,共四处房子。为了沟通方便。也给群众减少点麻烦,区小队员们住后屋,你委屈一下,住东厢房。咋样?”

    “你安排得这么好,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哪来的委屈?”蔡秀梅看上去很满意,“行!我这就去把队员找来。”

    我送她出门,“好吧,先安顿好。有事,我们慢慢商议。”

    第一次见到蔡秀梅,印象挺好,说话办事客客气气,很随和。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混熟了,个性也显露出来了。她是出身大户人家,读过私塾,文化水平高,有教养,流露着大家闺秀的气质。爱讲大道理,总是以理服人。为人处事喜欢旁敲侧击拐个弯,很少明大明地说。我这个人没啥文化,喜欢直来直去,讨厌歪歪绕。因此,我们一起长时间相处,心里难免有些疙疙瘩瘩的。

    “梁友臻训练刀法,对战士又打又骂,这是军阀作风的陋习。你们的楚排长却听之任之,早晚会出事的。”私下里,蔡秀梅只是和个别战士嘀嘀咕咕,发表不满情绪,不把话说在我的当面。没有不透风的墙,她的话传到了我的耳朵,我的心里感到特别不自在。不便与蔡秀梅当面锣对面鼓,我就抓着战士出气,“小兔崽子,她是排长,还是我是排长?如果耳朵根子软,喜欢听她的,就给我滚到武工队去!”

    架不住天长日久,言差语错的事经常发生,不愉快是难免的。文静姑娘脾气怪,逢事喜欢认死理。“不许打人和骂人”,是“八项注意”第五条。可是具体执行起来,平日很不讲究,并有着狡辩的歪理。什么“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尤其是在训练中,遇到不顺眼的,我经常口无遮拦,骂咧咧地拳打脚踢。口头禅是,“兔崽子,不好好练,想找死是不是?”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练不好本领,到战场上容易吃败仗,被敌人杀死;二是恨铁不成钢,提醒大家别偷懒耍滑,找打挨。对此,蔡秀梅却很是反感,严格以八路军纪律相要挟,甚至动不动就甩脸子,瞎嚷嚷。说轻了,我当成耳旁风,该咋地咋地,不听兔子吆喝。说重了,第一次懒得计较;第二次,扭头就走,惹不起我躲得起。只有第一第二,没有再三再四,说多了,我的火爆脾气,根本压不住怒火,一点也不留情面,连她也捎着骂,“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臭娘们,除叫春养孩子,还懂啥?滚一边晾着去,别在这瞎叫唤,烦不烦?”

    蔡秀梅得理不让人,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扯起嗓门喊:“我是为你好,你这叫啥?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还是排长呢,我看还不如街上的地痞无赖!”

    “胡搅蛮缠的孙二娘,懒得理你!”好人不女人斗气,我气呼呼地转身走了。

    她在后面跺着脚吼:“不识好歹的兵痞子,有什么了不起?”

    从此以后,一个叫“孙二娘”,一个“兵痞子”,成了蔡秀梅和我的外号,一传十,十传百,叫响了。起初,仅限于内部小别扭,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时间一长,恶习演变到大小事都商量不成一块,甚至严重影响了战事的决策,险些酿出大祸来。

    有一次,日寇的一个小队包围了秦家岭。群众已经安全转移到一座大山的荒沟里。狡猾的小鬼子扑了空,顺着车轱辘的印迹,向山上追。我们的部队趴在山梁后,一看情况万分危急。

    “二班三班跟着我,到山后的青纱帐里隐蔽起来,准备打伏击。一班绕到鬼子的背后,进行骚扰,把鬼子引到我们埋伏的地方。蔡队长,你带领区小队留守,一方面监视敌人,一方面左侧应。”我当机立断,下达了作战指令。

    “我不同意!*在《论持久战》中指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现在兵力旗鼓相当,但我们的武器差,分散作战是兵家之大忌。再说,这里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更适合打伏击。”蔡秀梅的军事理论头头是道,却是纸上谈兵,看问题太片面,严重脱离实际,瞎指挥。

    “奶奶的,你给我睁开狗眼,好好看看,在这里打伏击,等于是自寻绝路。”我一听火冒三丈。因为,我们所呆土坡光秃秃的,身后又是一片开阔地,毫无遮拦。小鬼子的掷弹筒一响,百发百中,伤亡不可避免。更要命的是,武器精良的鬼子趁机一个冲锋,就很容易地攻上来。到那时,我们再撤向后面的开阔地,就成了活靶子。况且,这儿离得群众太近,会祸及乡亲们的。我不屑和蔡秀梅啰嗦,大声呵斥:“你懂他娘个球,瞎嚷嚷什么?服从命令!”

    蔡秀梅上来了牛脾气,以区小队长的身份压我,“区委明确指示,你们接受区小队的领导。你没有资格命令我,相反,你必须服从我的命令!”

    大敌当前,火烧眉毛,多耽搁一分一秒,就会多一份生命危险。一旦指挥不当,就会陷于被动挨打的地步,简直是拿着战士们的生命开玩笑。按照战场规矩,对不听指挥的,可以先斩后奏,杀一儆百。我气嘟嘟地把枪口对准她,怒吼:“听你的命令,战士们分明是死路一条。你他妈的狗屁不通!小小的区小队长算什么鸟?瞎指挥我,休想!信不信,你再敢胡搅蛮缠,老子一枪毙了你!”

    “我先毙了你!”蔡秀梅执迷不悟,也掏出枪对向了我。

    我的头顶直冒火,好家伙,太岁头上动土,竟敢在我面前耍横,真是找死。老子是枪刀棘子林滚出来的,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还会怕你这个丫头片子不成。眼下,按军衔,我最大,有权发号施令。叨叨个屁,不收拾你这个犟种,我这个排长还怎么当,如何指挥我手下的兵?我瞪大了眼珠子,正想收拾这个往枪口上撞的瘪犊子。意外发现,蔡秀梅的手枪保险没打开,心里有了底,杠杠着头往前走了一步,拍着胸脯喊:“你有种,就往这里开枪啊!老子眨眨眼,就不是爹娘养的!”(未完待续)

第122章:狼孩(14)() 
第122章:狼孩(14)

    “你,你,就是亡命的兵痞子!懒得和一般见识。本文由 。。 首发”蔡秀梅被我的天不怕地不怕的楞劲镇住了,却死要面子活受罪,不甘心公开承认自己不对,就势收起了枪,转过了脸,算是下了台阶。

    火归火,骂归骂,真让我一枪打死蔡秀梅,还下不去手。不是不敢,也不是不忍心,而是觉得不值。实事求是地说,临阵不听指挥,我即便开枪毙了她,即使县大队也拿我毫无办法。回到团部,我把事情的原委如实向团长汇报,充其量背后骂我两句,再踢上一脚。但当着指战员,说不定还会表扬我呢。在战场上,先斩后奏,这是赋予每一个指挥员的权力,雷打不动,一丝一毫不含糊。明打明地把四五十号战士往火坑里推,枪毙一个蔡秀梅不为过。如果是团长,二话不说,早就一枪崩了。不过,当时我想,一旦逼急了,我就设法夺下她的枪,让几个战士把她给绑起来,打完仗再说。一看她怯下阵来,我也就不再计较什么啦。战事大于王法,小鬼子步步逼近,已是大火上了屋顶,先扑灭鬼子这团大火,才是头等大事。我把盒子枪一挥,喊:“按照我部署,迅速行动!”

    “是!”

    一班长带领全班战士率先离去,二班和三班跟着我绕道疾行。走出不远,我不放心地回头看了看,发现蔡秀梅招呼着武工队员们已趴在土坡上,摆好了战斗姿势。暗笑,“臭娘们。还算识时务,没烧坏了脑子。”

    小鬼子的火力本来就强大。不论是单兵作战,还是集团战。素养蛮高蛮高的。即便是遭到突然的打击,很快就会反省过来,并立刻寻找出对方的薄弱环节,快速发动疯狂反扑,像疯狗一样,反咬一口,照着死穴咬口不开,不置你于死地,绝不肯撒口。日寇作战素养高。很是强悍和凶猛,尤其擅长大兵团阵地战,硬碰硬。太原大战时,仅仅是一个大队的鬼子追赶,几个师的**,居然都不敢正面应战,只能仓皇逃跑。**一个营的兵力,武器装备也不懒,却被一个小队的鬼子追着打。溃不成军,一个个屁滚尿流,兔子一般逃窜。类似这样的战列,数不清。说不完。也不能片面说**无能,而是日军太强大,的确是不好对付。连连吃败仗的事实摆在那里。一个军一个师地被日寇吃掉,位数不少。从卢沟桥事变到淞沪大战。几百万**对百万日寇的战事,几乎是节节受挫。一败涂地,很快就沦陷了大半个中国土地。

    我们八路军杀鬼子,不是一味地硬拼,讲求的是有道道。利用有利地形,既减少自己人的伤亡,又更多地消灭鬼子,这是一条最最普通的常识。问题是,紧张的时候,有的人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简单得再也不能简单的道理。为啥?我说不好,也弄不清其中的原因。看起来,平日挺聪明的一个人,怎么一遇到了战斗,就发蒙,容易犯浑,或自以为是得吓人。有时候,脑子一转悠,就能想出杀鬼子的好门道,什么三十六计的,计计都是好计策,怎么一计也用不上呢?或者用是用上了,结果却吃了败仗,好计成了败着。我是个大老粗,连三十六计也只是听团长念叨过,这个耳朵听了,那个耳朵忘了,记不住,更别说用了。但是,大老粗有大老粗的笨法子,小泥人的小九九。头脑简单,门道也简单,三个字,“赚便宜”。见到了小鬼子,能赚便宜就打,不能赚便宜就算,吃小亏赚大便宜的买卖,很划算,也不会放过打的机会。怎么赚?说来话长,一句半句说不明白,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用团长的话说,“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说一千道一万,多打胜仗,多杀鬼子,就是硬道理。尽管我说不出这计那计的名堂,但是下死手出狠招,短平快,招招适用,战士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得不伸大拇指。打起仗来,尤其是以一个排为单位,排长缺乏灵光的心眼子,只有嘴上功夫,没有实战道道,像个没头没脑的莽夫,常败头头一个,甭团长撸杆子,战士们也就不让了,更别说听你号令了。说多了没有用,实际战斗效果才是检验的标准。兵分三路,我们打响了引诱鬼子的伏击战

    一班穿插到鬼子屁股后,一顿猛揍,便沿着土岗下长沟边打边撤。一班长郝可慎打起仗来是个不要命的主儿,只见他端着轻机枪一个劲地“突突”,压阵阵脚,那里还管身边的枪弹纷飞。

    “突击咯咯!”一看叫板的,只有区区十几名八路。鬼子小队长根本不放在眼里,挥动战刀,指挥着日军一路追杀。

    “鱼咬钩了。”一班的战士跑跑打打,鬼子紧咬不放,由远及近,眼瞅着进入了伏击圈。我想先不急于开枪,等一班过去后,再狠狠地教训这帮日本强盗。于是,我向提前埋伏在沟两侧战士们举枪示意,“以我的枪声为号。”

    “打!手榴弹伺候!”打着打着,一班的战士不见了踪影。深沟下的小鬼子们东张西望,失去了攻击目标。我瞄准鬼子开了枪,大声吆喝,提醒大家用手榴弹炸这帮龟孙子。

    深沟上是高坡密树林,打伏击,地势得天独厚。从高处往下打,机枪扫射,一颗颗手榴弹轰隆地飞炸,鬼子成了落水狗,哭叫着丧了命。土石飞扬看不清,晕头转向找不着北,小鬼子的队形大乱,如同丧家犬,一个个仰着头干转悠,辨不清哪里是开枪射击点。

    “啪,啪,啪!”,汉阳造也是枪,瞄准了射击,不死则伤。三十多支枪,齐呼啦地开火,够小鬼子喝一壶的。

    “咔哇咦!咔哇咦!”日军的掷弹筒来不及用,枪重机枪等于放空枪,鬼子只有挨打的份。鬼子小队长屁股中了一枪,鲜血染红了摸伤口的白手套。他被两个日兵架着,嘴里慌不迭地连连用日语喊撤退。来势汹汹的鬼子夹着尾巴逃跑了,留下了十七具尸体。

    “縢”,梁友臻跳出了掩体,抡起大刀,就要去追。

    “小心!”我窜起来,一膀子把梁友臻扛下了高坡。他瞪大牛眼,朝着我发愣。这时,“哒哒哒”,一梭子子弹飞来,我两刚刚站立的地方,“哣哣哣”地炸得尘土四溅。他惊讶地伸出了长长的舌头,感激地对我眨着牛蛋子眼。我松了一口气,嘱咐:“疯狗别追!鬼子的轻重武器和掷弹筒还在,不可不防。兔子逼急了也咬人,别说是像疯狗一样凶残的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