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的正面主角对战反面主角-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崇祯皇帝没搭理他,结果清军真的从喜峰口入关,大肆劫掠屠杀,给京畿一带造成沉重的打击。
而袁崇焕带领兵马刚来到京师,就遭遇到了清军前锋抵达,两军在德胜门激战,关宁军奋勇杀敌,一时间竟然跟清军打个不相上下,清军见没有便宜可占,便退走了。
将清军打退后,崇祯皇帝便将袁崇焕骗入城内,随后就下了大牢,准备问罪。
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吓坏了关宁军的众将领,当夜便全都跑了。
关宁军跑了以后,清军却又杀过来了,崇祯无奈只能让满桂率领黑云龙和麻登云出战。
满桂见城外的清军势大,本不想出城和清军野战,却被崇祯催促,无奈只能出城迎战。
清军人数众多,又勇猛异常,满桂等人刚一出城,就遭到清军的攻击,明军奋力抵抗,可是两军的实力相差太大,满桂战死,黑云龙和马登云被俘,二人随后投靠了清军。
第346章 清军的五次入关()
这一次清军本有机会攻入京师,可是却被皇太极阻止,他认为现在攻破京师容易,可是大明皇朝还没有到了灭亡的时候,如果京师攻下来,想要防守却很难,不如将这里当做练兵的地方,当有机会成熟的时候,再这里拿下。
崇祯皇帝却不知道这些,下令让袁崇焕写信将关宁军调回来。
皇太极见硬骨头关宁军回来了,又不想真的攻下京师,便退走了。
可是,勤王的功臣,冀辽督师袁崇焕,第二年,被崇祯皇帝下令,凌迟处死。
清军第二次入关是在崇祯七年。
依然由皇太极当任主帅,而这一次,明军被吓破了胆,没有一个敢应战的,要么弃城逃跑,要么紧闭城门不敢出战。
据史料上记载,20多个清军骑兵,在山西淳县,掠获妇女小孩儿上千人,途经代州城的时候,有的俘虏看见城墙上自己的亲人,高声呼喊求救,可是城上的守军连一支箭都不敢射,眼睁睁的看着清兵押着俘虏扬长而去。
等清军走后,明军跟在清军的屁股后面,向朝廷汇报,自己收服了哪里和哪里。
第二次清军入关远行数千里,如无人之境,无人敢抵挡。
清军第三次入关是在崇祯九年。
皇太极感觉根本不需要自己出手了,就派阿济格做主帅,经延庆入居庸关,攻下了昌平,总兵巢丕昌投降,随后清军烧毁了明德陵,也就是明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陵墓。
哥哥的陵墓被烧了,崇祯皇帝暴怒,立刻派兵部尚书张凤翼总部各镇援兵,并派太监高起潜监军。
虽然崇祯皇帝的想法很好,但是各镇却都按兵不动,没有一个敢出去迎战。
清军劫掠京郊,定兴,房山,涿州,固安,文安,宝坻,顺义,怀亲,西务,密云,平谷等地沦陷。
此次入关截获了人口十数万,而明军依然不敢迎战。
清军撤退后,张凤翼怕皇上追究责任,自杀身亡。
清军第四次入关是在崇祯11年。
这次不光皇太极不来了,阿济格也不想来了,就派了年轻的多尔衮来劫掠一番。
崇祯皇帝派勤王来的卢象升,高起潜任监军,率领大军来应战。
卢象升是明末的名将,本人虽是文臣,但又武力非凡,率领的天雄军,也是一只能跟清军正面交战的强军。
可惜他碰到了猪队友,杨嗣昌和高起潜从中作梗,分走了卢象升大部分兵马,还不给粮草,最后饿着肚子的卢象升被清军包围,身中4箭3刀,战死沙场。
猪队友高起潜吓得率军就跑,可惜方向错误,跑进了清军的埋伏圈里,将明军主力杀得大败。
这次清军掠获了人口30多万,财物更是不计其数。
清军第五次入关是在崇祯15年。
这次连多尔衮也不想来了,就派了垂垂老矣的阿巴泰当主帅。
阿巴泰这次率军入关,掠获了人口36万余人,财物更是数不胜数。
清军的五次入关,给中原造成重大的损失,单只掠获的人口,就达上百万人,粮草财物无数。
而被杀死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而间接造成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这些被掠获的人口,被送到大清国当奴隶,而抢劫的财物和粮草,则大大提升了国力。
可以说没有这几次入关,皇太极不可能这么快发展起来。
而明军的不作为,也令人心寒。
想着这些,唐龙眼中射出寒光,喃喃自语道,“皇太极,既然你能杀我明朝的百姓,那么对你的百姓也不会客气。”
唐龙命令人将祖大寿喊过来,准备跟他谈谈锦州城的事情。
很快祖大寿便赶过来,朝皇上施礼过后,才询问道,“皇上召末将来,可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唐龙先示意祖大寿坐下,见祖大底坐下后,才说道,“现在锦州城共有兵力4万余人,朕准备抽调2万5千人救援杏山,祖大人意下如何?”
祖大寿闻言,顿时大惊失色,连忙起身朝皇上施礼说道,“皇上,锦州城只有4万余人,而驻扎在义县的清军也有四万多人,在同等兵力下,明天本就在弱势,如果再抽调一多半的兵马,恐怕锦州城这里难以抵挡清军的攻势啊。”
“难道兵力少于清军,祖大人就害怕了吗?”唐龙笑着问道。
祖大寿闻言,老脸有些微红,辩解道,“锦州城是辽西走廊的门户,如果这里一旦丢失,整个辽西走廊都在清军的攻击范围之下,所以锦州城不能丢啊!”
“难道祖大人忘了吗,我们辛辛苦苦挖出来的地道,也到了使用的时候了。
而且地道战,人数太多也没有用,而且我得到了最新情报,清军已派阿巴泰率领6万清军精锐,赶赴义县增援。
如果祖大人在这里,用极少的兵力,拖住清军这10万精锐,然后等杏山战役结束后,在赶过来增援这里,到时里应外合,必可让清军元气大伤。”
祖大寿闻言,一时也无话可说,刚才听说皇上要抽掉一大半的兵力时,一时紧张,才说出辩解的话来,等冷静下来以后,想想这段时间在锦州城挖掘的地道,心里倒有些放心。
锦州城的地道,四通八达,就算是打不过清军,想跑还是挺容易的,所以被皇上提醒了一下,祖大寿顿时平静下来,开始思索以这15000人,拖住10万清军精锐的可行性。
祖大寿思虑了良久,才问道,“依仗锦州城的地道,倒是可以拖住清军一段时间,只是不知道杏山那边,可能快速结束将清军打退。”
唐龙叹了一口气,“这次清军增援部队来势汹汹,而且人数众多,阿巴泰率领6万清军精锐增援义县,而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三人,率领4万汉军增援杏山,这样杏山就有7万多清军,而我军只有3万人,加上从这里抽调25000人,也不过5万多人,跟清军比还是人数太少。
所以这两方战线,形势都非常恶劣,在兵力上都少于清军,所以。朕希望你们在锦州城,依仗着地道的优势,多多消耗清军的实力,这样以后的仗也好打。”
第347章 准备应战()
祖大寿闻言,只觉一颗心怦怦直跳,他原以为只有一股援军,却没想到杏山也有清军的援军。
看来这次皇太极是铁了心,想要将明军主力全部消灭。
想到这儿,祖大寿试探的问道,“皇上可有信心将杏山的清军打退?”
唐龙自信的说道,“打退清军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朕希望祖大人能坚守锦州城,不能让敌人越过锦州城,让杏山的明军遭受两方的攻击,如果真那样,辽东将没有明军的立足之地了。”
祖大寿见皇上脸上的自信表情,再加上自信的话,让他的心也有些放松下来,站起身来朝皇上抱拳说道,“既然如此,末将愿听皇上吩咐,就算是拼了这把老骨头,也要将锦州城守住,不让清军越过半步。”
唐龙见状,高兴的一拍案几,笑着说道,“如果祖大人能够守住锦州城,此战最大的功劳非你莫属,希望祖大人能够记住朕这句话。”
祖大寿也被皇上的一番话,刺激得热血上涌,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那个热血澎湃的年纪,不畏生死,只为扬名。
当夜,副将崔可行,便率领25000明军,出了锦州城,直奔杏山而去。
而唐龙将锦州城的事情办妥后,便朝着京师的方向飞射而去。
第二天清晨,唐龙回到了京师,立刻命人去将王承恩喊来。
等凌风赶到后,唐龙便将清军增援的事情说了一遍。
凌风闻言,也是大惊失色,皇太极这是铁了心要一战定乾坤啊。
敌人既然攻来,想不应战也不可能,但是该怎么应战呢?这可是将近20万的清军呀!
20万的清军精锐,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
这仗该怎么打,凌风一时也没了主意。
见凌风一脸惶恐的样子,唐龙笑着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这可是20万的清军精锐,依我看差不多是举国之力了,皇太极看来是要跟我们硬拼了。”
说到这儿,凌风顿了一下,脸上现出苦涩,“可是我们该拿什么抵挡,新军还没有练成,辽东的兵力又不足,而且我们又不能退,这当真让人难办了?”
“你还记得我派往东昌堡的4万明军吧,我准备让你去那里,趁着皇太极将青壮兵力抽空的时候,领着这4万明军,杀进清国内部,先将清国腹地闹个天翻地覆,看看皇太极该怎么办?”
“让我去吗?”凌风不确定的问道。
“怎么,你害怕了?”唐龙打趣道。
“有什么可怕的,只不过我去了那里,火器局这边怎么办?”
“火器局这边先有李政管着吧,让他看好质量,提高产量。
我本来不想让你出去的,留在京师专心发展火器,可是现在皇太极倾全国之力,来攻打我们,我们只能采用釜底抽薪的战术,来对付他。”
想了想,唐龙又继续说道,“这次你去那里,我准备让你领几个剧情人物去,你看看你想带谁去?”
凌风沉吟了一下,“那就带全真七子去吧,他们的北斗七星阵,还是挺厉害的,如果真碰到对方的穿越者,也可以跟他拼上一拼。”
唐龙点了点头,也说道,“让我师兄额尔泰也跟着你去吧,他的武功很高,对你也是一大助力。”
“那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今天去火器局,你将事情交接一番,顺便带着生产出来的火铳和地雷,然后我们就出发。”既然事情已经决定了,唐龙也不想在拖延下去,辽东的局势危险,如果清军增加了援军,立刻发动进攻,就来不及了。
凌风也明白这个道理,便领着唐龙朝火器局赶去。
却说阿巴泰领着6万清军精锐,一路急行军向义县赶去。
经过半个月的风餐露宿,阿巴泰终于赶到义县。
多尔衮见来了援军,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些,有了这6万清廷精锐,再加上自己现在手里的4万多精锐士兵,部队已经达到了十多万人。
多尔衮看着来的这么多青壮士兵,这几天被压抑的心情,终于有了改变,他就不信这么多的青壮士兵,还打不过明军。
多尔衮心情大好,立刻拉着阿巴泰,喝接风酒去了。
在接风宴上,多尔衮见到这么多青壮士兵,心情大好,而阿巴泰也没有将明军看在眼里,这顿酒二人喝的宾主尽兴,仿佛明军已经被打败了,他们正在喝庆功酒一般。
来增援的大兵急行军了半个月,多尔衮便决定休息三天,三天后再对锦州城发动攻击。
这三天里多尔衮和阿巴泰,沉醉在莺歌燕舞中,整个清军大营里的清兵,见长官如此,也都放松下来,尽情的享受。
三天后,清军开拔,目标直指锦州城。
多尔衮晃了晃有些发晕的头,这几天太荒唐了,让他这个习武之人都有些招架不住了。
转头向阿巴泰望去,这个老头儿的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嘴里不停的打着哈欠。
多尔衮心中一惊,向四周望去,却见整支队伍里的清军,也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看到这些精锐清兵这幅样子,多尔衮心中升起一股寒意,不由得暗暗怪自己,太放纵这些士兵。
休息的这三天,看来是不光自己和阿巴泰变颓废了,整个清军上下,都在放纵自己,看现在清兵这个样子,战斗力恐怕得下降三成。
多尔衮心思电转,清军以这种状态去攻击锦州城,恐怕会再次损兵折将,而这次援军,恐怕也是最后一次了,大清国也再没有多余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