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戏骨-第7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为难得的是,每一场参与演出的表演结束之后,蓝礼都出现在了后门,完成签名与合影,真正地在伦敦西区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名望和口碑,仅仅只是三个月,蓝礼却收获了来自业界之内和之外的一片赞誉。
阿尔梅达剧院官方确认,蓝礼版本的“悲惨世界”已经完成了录制,将于今年的圣诞节档期,在BBC电视台进行播出。届时,错过了现场观看的观众们,可以坐在电视机前,好好地领略这一出零差评的戏剧。
短短一个月时间,盛夏走向了夏末,世界的模样正在一点一点地完成蜕变;而网络之上,却仿佛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沧海桑田、翻天覆地,彻头彻尾变换成为另外一个模样,冰桶挑战在沸沸扬扬地持续了“一个世纪”之后,现在已经渐渐接近了尾声。
来自蓝礼的声音,来自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患的声音,来自弱势群体的声音,真正地传播了开来,真正地倾听入耳,比起“今日秀”的那场活动来说,效果足足翻了百倍、千倍。
踩着这股汹涌浪潮的尾巴,蓝礼离开了伦敦,重新回到了纽约,即将登上百老汇的舞台,在北美大陆之上演绎约翰…科德版本的“悲惨世界”,接受来自北美观众的考验,但抵达肯尼迪国际机场时,根本不需要走到接机大厅,就可以感受到那股截然不同的气韵。
1053 名望骤起()
离开机舱,进入航站楼,蓝礼瞬间就可以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炙热而汹涌地拥簇过来,在皮肤表面轻快而热情地翩翩起舞,每一个毛孔都可以感受到那股沸腾的热浪,恍惚之间,仿佛置身于迈阿密,而不是纽约。
第六感直觉告诉蓝礼,事情似乎悄然之间发生了变化,但一时之间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嘿,蓝礼。”不远处,一个胖乎乎的意大利女人迎面走了上来,双眼盛满了笑意,热情地张开双臂,紧紧地拥抱住了蓝礼。
然后,她重重地拍打着蓝礼的后背,发出了连连感叹,“你真是一个让人不得不喜欢的家伙,上帝保佑,谢谢,真的太感谢了。”
那微微颤抖的声音,可以品味出她内心的激动。说完之后,这位和蔼的女士没有再继续絮絮叨叨地纠缠下去,再次拍了拍蓝礼的手臂,而后就转身离开了。
站在原地的蓝礼,甚至没有机会开口,然后就只能目送着女士离开的背影,转过头,两眼困惑地看向了罗伊和内森,微蹙起眉头,“刚才……发生了什么?”
内森张开嘴巴,露出了一口洁白的牙齿,无声地大笑起来,满眼满脸都写满了笑意;而罗伊则是似笑非笑地注视着蓝礼,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表示自己的清白无辜,“我也刚刚下飞机。”
这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如果是独立事件的话。
接下来,主动上前拥抱蓝礼的陌生人,又或者是兴冲冲地举起右手、呼唤着蓝礼击掌庆祝的年轻人,再或者是远远地朝着蓝礼竖起大拇指的旅客……始终络绎不绝。
不是那种粉丝式的追捧或者尖叫,也不是那种意外遇见艺人之后的惊讶和亢奋,更多是一种温情脉脉的赞扬和祝福,甚至还有人紧握拳头,大喊着“加油”。如此情形,着实是有些怪异,自诩见多识广的罗伊也是不明所以。
最后还是内森提出了一个想法,“你们说,会不会是冰桶挑战……”说着说着,内森也有些不太自信起来,声音渐渐地消失了。
相较而言,内森更加年轻,也更加适应社交网络,对于冰桶挑战的疯狂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蓝礼创建社交网络账号之后,平时没有时间打理,暂时由内森来负责更新和整理。
感受到了蓝礼沉思的神情之后,内森又补充说道,“我是说,冰桶挑战之后,人们看到了蓝礼不同的一面,不仅仅是关于慈善活动,还有以前的种种举动也都串联起来。现在人们看待蓝礼,自然是有所不同的。”
原本是信心满满地表达完毕,却在结尾又补充了一句,“难道不是吗?”泄露了内心的不确定。
罗伊的眼神流露出一丝坚定,表示了赞同;而站在一旁的蓝礼没有开口,沉静如水的表情也难以捉摸,似乎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这一次,在回归纽约之前,蓝礼和伊迪丝碰面了一次。
饱受争议和压力的伊迪丝,近来生活不仅没有担忧之中的困顿,反而焕发出了更加夺目的光彩,她不仅完成了与联合国的两次合作,而且还在伦敦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将工作业务的版图扩展到了欧洲,忙碌不已的生活和回归自我的真实,这让伊迪丝的气质和棱角都变得越发鲜明起来。
就连亚瑟都忍不住调侃,“原本我还不觉得那个克里斯高攀了,现在终于不得不表示同意。”
繁忙之中,伊迪丝和克里斯…埃文斯的见面时间大大减少。
伊迪丝倒是满不在乎,专心致志地投入了自己的工作之中;无奈之下,结束了拍摄工作的克里斯,专程飞抵伦敦,在这里陪伴着伊迪丝。
期间,蓝礼还和克里斯碰过一次面冰桶挑战之中,克里斯的推文也不是空穴来风。一直到现在,蓝礼都清楚地记得,克里斯那满脸惊吓的神情,当他得知蓝礼和伊迪丝的姓氏来自同一个家族时,克里斯吓得忍不住打嗝起来。
在交谈之中,伊迪丝还提起了冰桶挑战。当时,蓝礼刚刚发起这个活动,还不到一周时间;但伊迪丝还是感受到了上流社会的风向变化,可以明显感觉到,“蓝礼…霍尔”这个名字在伦敦的贵族之间,分量正在一点一点地加重。
不仅因为演员的成就,还因为来自教育、科技、体育、金融等不同领域的高层人士们,通过冰桶挑战活动而重新认识了蓝礼,这一项慈善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波澜,正在层层渗透到整个社会之中,就连******也听闻了这一项活动,并且表示“十分有趣”。
对于贵族阶层来说,金钱和荣耀,这都无法打动他们,但名望和声誉却可以。
现在,事情已经渐渐脱离了霍尔家的控制,蓝礼真正地在伦敦上流人士之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不是以霍尔家小儿子的身份,而是以蓝礼的身份。
当时,伊迪丝调侃地说道,“如果这一次活动真的能够行之有效,推动整个病症的研究,甚至引发社会连锁反应。那么,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乔治和伊丽莎白还需要依靠你的名声了,我现在就已经开始期待了。”
那是活动开始一周时的反馈,现在又三周时间过去了。
如果一如伊迪丝所说,如果一如内森所说,那么生活真的是太奇妙了。
蓝礼从来不曾想过,通过慈善活动来建立声望,更不要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曲线救国,来获得自己在伦敦立足的空间,收获与乔治、伊丽莎白对抗的资本。从来不曾。
假如真的发生了,那就意味着,是海瑟…克罗斯成为了这把钥匙,成为了蓝礼追逐梦想、坚持自我道路之上最重要的转折点。那么,当初在西奈山医院见面的缘分,一步一步地指引着他们来到了不同的位置。
“难道不是吗?”内森再次开口询问到。
隐隐地,内森可以感受到蓝礼情绪的微妙变动,虽然说不出所以然来,但他还是忐忑不安地出声再次确认了一番。
“是,或者不是。离开机场之后,询问一下安迪,真相就出来了。”蓝礼收回了思绪,微笑地说道。
事实是,根本不需要离开机场,蓝礼一行人来到接机大厅,面对人山人海的记者接机团队,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答案。
冰桶挑战、冰桶挑战、冰桶挑战,所有的问题都是关于冰桶挑战的。记者们对于伦敦西区和百老汇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冰桶挑战热潮所带来的刺激和亢奋,众口一致地,所有的问题都朝着冰桶挑战汇集而去
不仅仅是蓝礼发起冰桶挑战的初衷,也不仅仅是蓝礼开通推特和照片墙账号的变化,还有关于冰桶挑战的诸多趣闻。
比如说,为什么第一轮指名选择了三位男演员,而没有女演员,是不是为了避开绯闻;比如说,职业运动员的花样冰桶挑战是否偏离了活动的初衷;再比如说,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范…迪塞尔两名演员都参加了冰桶挑战,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关系得到了缓解。
比如说,对于马克…扎克伯格的呼吁,蓝礼为什么没有在推特或者照片墙之上回应;比如说,硅谷的科技界人士也参与其中,不少科技界大佬都纷纷关注了蓝礼的推特账号,未来他们是不是有可能展开合作。
一个接着一个的花式提问,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居然完全不带重复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地将蓝礼团团包围,在社交网络的一连串数据之外,更加生动地将冰桶挑战的热潮呈现在了蓝礼面前。
在印象之中,上一世的冰桶挑战应该是2014年出现的,在网络之上引发了一股狂潮,浩浩荡荡地席卷全球,即使是被困在病床之上的楚嘉树,诸多消息也不绝于耳。
当时他脑海里的唯一想法就是,人人都在关注着渐冻人,那么像他这样高位截瘫的病患呢?他们已经被宣判了死刑,那么他们又应该怎么办?内心深处,难免就滋生出羡慕和嫉妒的情绪。
尽管如此,他还是能够感同身受,最终看到冰桶挑战真正地推动了这一绝症的研究脚步,楚嘉树也是倍感开心。
现在,冰桶挑战因为蓝礼的关系而提前了两年,出现在了社交网络平台之上。
某种程度来说,蓝礼是有些担心的,因为社交网络的发展还没有达到2014年、2015年的巅峰状态,可能会影响慈善活动的推广效果;但蓝礼还是坚定地执行了策略,并且找到了一众好友加持,希望能够真正地将活动推广开来。
没有想到,推广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甚至超过了蓝礼印象之中的上一世效果。
这一次,蓝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蝴蝶效应,自己这一只小蝴蝶扇动了翅膀之后,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掀起了一股风暴,对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来说,这无疑是好事,蓝礼真正地运用了自己的力量,改变了社会进程。
面对着忘乎所以、奋不顾身的记者们,蓝礼仅仅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模糊焦点,冰桶挑战关注的是罹患绝症的病患和如此罕见的冷僻病症,而不是那些挑战的内容。当然,对于活动的巨大成功,蓝礼也表示了真诚的感谢。
1054 巨大成功()
2012年的夏天,一场名为“冰桶挑战”的慈善活动,经由蓝礼…霍尔发起之后,在社交网络之上浩浩荡荡地铺展了开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席卷全球,制造了无数话题,创造了无数历史,同时,也引发了无数争议
不少媒体和网友纷纷指责,艺人明星们的炒作意义已经远远大于慈善初衷,他们仅仅只是为了博眼球,浇灌一桶冰水在自己的身上,却根本忘记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彻底丢失了这项活动的原本味道。
最直接的证明就是,当总统贝拉克没有接受冰桶挑战、而是选择了捐款时,网络之上爆发了指责声浪,认为巴拉克没有积极主动地表示出对慈善活动的支持。但事实上,病症才是焦点,而不是冰桶。
环境保护激进分子也强烈地谴责蓝礼,如此行为无疑是浪费水资源的,慈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可以选择更加稳妥的办法,这对于正在饱受干净水资源匮乏问题折磨的非洲来说,无疑是难以原谅的。
社会卫道士学者则认为,娱乐至死的社会文化之中,蓝礼选择了社交网络平台的方式推广这项活动,早就注定了炒作的结果。这对于一向自诩“从来拒绝炒作”的蓝礼来说,无疑是一个打脸的举动,这名年轻演员正在开始迷失方向。
还有小部分罹患其他绝症的家属纷纷表示了不满,为什么冰桶挑战关注的仅仅只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那么其他罕见的病症呢?那么其他正在饱受病痛折磨的边缘人群呢?为什么蓝礼不能给予关注呢?
争议,持续不断,但从积极意义的角度来看,这也证明了冰桶挑战的成功,渐渐脱离了事件本身的含义和定义,引申出了更多社会意义,并且引发了不同阶级、不同群体的思考和讨论。对于长远发展来看,这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这一项慈善活动取得了直接而实际的反馈效果:慈善。
根据统计,仅仅在北美大陆之上就有超过五百二十万人参与了冰桶挑战,同时还有超过七百七十万人参与了慈善捐款,这两项数据都创造了全新历史,成为了美国历史上参与人数、动员人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