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尘-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干净,踩在脚下,发出咔咔的细碎声响,伴随着有节奏的脚步,彷如一首细语低吟的小曲。

    欧阳秀峰所购买的的布匹还不够两匹马装拉,江信北范勇和杨友宁三人两马,走路赶到杨村天已经黑透了。

    立冬过后,日子看着看着变短,夜幕中的杨村,偶尔传来几声家里长辈高声叫喊小儿回家的声音。那声音高亢,悠长,划破长空,轻微而短暂的回音回荡,连同从庄户人家窗户,门缝,板壁间隙透露出来的微弱的灯火光束,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弥散开。近乡情暖,江信北范勇和杨友宁似乎对寒风突然具备了免疫能力,忽然觉得浑身从里到外温暖起来。

    夜饭,夜饭,不夜不干。杨全能家还没开晚饭,杨友宁带着江信北和范勇走进屋时,杨友宁的母亲正在炒菜。

    杨全能和三弟杨全禾商量,觉得猎队有关系较好的七户人家,七个猎手足够,必要的时候,各家多叫几个人就是。人家多了,收获摊薄,也不划算。而且,人多了,跑山的时候,很难弄清楚各自的位置,就容易在打猎的时候,造成误伤。如果遇到大群的猎物,临时邀人参加也不迟。

    有了五六天的时间,七户人家合作出猎一次,收入不错,以杨全能为首的猎队算是正式成立。为了避免遭遇牛塔沟土匪。探寻土匪出没踪迹是猎户必然的先期准备,不用杨全能和杨全禾多费口舌,各猎户就把这事做得妥妥帖帖。

    杨全能很上心,很仔细,综合各自的情况。绘制成一份草图,牛塔沟土匪和其他几股小土匪的的出没之地,栖息之地,大路,小路,险路。都一一标明。即便没有保安团要对付牛塔沟这回事情,猎队要顺利狩猎,而不至于遭遇土匪,让到手的猎物成为帮土匪做嫁衣,杨全能觉得这样做也是值得的。

    得知范勇的身份。吃过晚饭,杨全能把草图拿给范勇看。范勇如获至宝,折叠起来便往怀里揣。

    杨全能:“范兄弟,不好意思,这份我要,不能给你。你另抄录一份好了。而且有些路途,在这上面,我们太熟悉了。没有标记。你抄录的时候,我给你点出来,那比这份还强。或许对你们更有用。”

    范勇略现尬尴,马上接口道:“呵呵,太心急了,不好意思,抄录一份好,抄录一份好。”

    几人说话间。杨友用和几个伙伴找上门来,几天没见着杨友宁。估计杨友宁到西林壁喝喜酒也应该回来。

    农家晚饭后,没什么娱乐。如果不是喜欢赌宝,唱山歌什么的,总会有人串门唠嗑话匣子,熬熬时间,打发漫长的冬夜。能聚集人来唠嗑的人家,除了某个共同关心的事件,人缘不错外,见识多广,慷慨豁达的人家往往成为人们串门的首先之地。

    杨全能见识多广,却说不上慷慨豁达,但组织猎队,杨友宁跟江信北收购山货,事实上已经是这些事情的头,有些时候,自然而然成为相关人家串门的对象。

    人多在场,七嘴八舌,杨全能始终没有提到村寨坎爷的事情,也许杨全能有所顾忌,范勇最终没有开口询问村里的坎爷们怎么说,既然来了,杨全能总会有交代。

    扬友用:“冬天来了,白天时间越来越短,做不了什么事情。山货,越来越难收,除了打猎,就没什么可干。等着就要过年了,我还想弄几个过年钱,信北,有什么好事情,别忘了我的一份。”

    江信北:“至于像你说的那么可怜么?我就算忘了谁,也不会忘记你的吧?山上遍野都是宝,地上长的,跑的,天上飞的,树上结的,那样都行。比如花菇,冬笋之类,还会少了?就算单做一样,只要到一定的数,想不赚钱都难。”

    扬友用:“那不一样,说来说去,东西是有,说起来也容易,可是就我们几个村,能收到多少?无非是一锤子买卖。要是出去远了,等你走到那里,天都快黑了,还能做什么事情?退一步来说,就算有所作为,怎么弄回来,总不能挑着回来吧。”

    江信北:“你家和友宁不是有马么?”

    扬友用:“你问他们几个就知道了,这事情就不是一两个人做得来的,一两匹马,有屁用。路远,麻烦多着。而且,家里打猎也要用,也不能由我们随便用。”

    通过这段时间的考虑,这事情已经有了初步的打算,但到底如何还得跟几个朋友好好沟通一番。现在,就看庞振民跟石顺东怎么说,问题应该不大。被需要是一种资本,是一种向心力,只要这种北需要不断地加重,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江信北笑了笑,没有接话。如果扬友用真上心,自然会再找自己,即便找杨友宁,其实本质上还是一样。

    杨全能道:“信北,你说的猎肉,什么时候要?我这可能有两千多斤。是要干的,还是要新鲜的,说一声,我好安排人手弄。”

    江信北:“留几十斤新鲜的,其他的都弄成干,过几天我来拿,或者让友宁送到长塘也行。还有一个多月才过年,你们还准备外出狩猎几次?”

    周凡那里要的一万多斤肯定是要干货,估计村里的猎队也应该回来了,不知道收获如何,而四海酒家丁掌柜要二千斤上下,丁掌柜特别提到要几头新鲜的,八成是要活的,只有自己亲自宰杀的,那才是最新鲜的,江信北想把这条线,维持并发展下去。抓活的,一般个头都不大。放兽夹就行,问题是送货比较困难,但价钱肯定要好些。

    闪念间,江信北嘴中接着道:“伙计爷,能弄到几头还活着的吗?”

    杨全能道:“小的四五十斤以内还差不多。个头大了,猎物本力大,夹子栓不住它,最有可能的方法是专打猎物的四肢,但那个要求太高,很难办到。其他方式。都不成,太危险。”

    江信北:“嗯,如果方便,那就弄几头小的也成。”

    交谈下来,演变成江信北。范勇,杨全能三人说话,杨友宁扬友用和自己的伙伴说话。杨友宁借口明天还要和江信北出远门送货,要早点睡觉,扬友用几个人大概从杨友宁那里得到准确信息,在扬友宁几番催促下,知趣地各自散去。

    ………………………………………………………………………………

    第二天江信北和杨友宁早早起来继续赶路,争取今天把货交给欧阳秀峰托付的人。

    昨晚。扬友用等人走后,江信北和杨友宁先去睡觉,留下范勇和杨全能说话。今天范勇要和杨村的坎爷说事。接下欧阳秀峰的差事,本来就是范勇为了给堂弟复仇,急切之下做出的决定。谁知道该解决的问题,杨全能已经解决,现在就是一个麻烦事情,而始作俑者范勇倒是得开脱了。

    江信北直觉欧阳秀峰的身份可疑。但也说不定。在那种场合下,躲开避祸。是一个普通老百姓正常的反应,也没谁规定。鸽山那边就不能做生意,即便国民政府要对那里进行经济封锁,但针对的不是大多数老百姓,而是针对红区,更确切地说,是针对红区的红军及其游击队。

    用马匹驮负货物,走在山间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不比在大路上,人不方便骑坐,只能靠双脚。不过这有一个好处,早上清冷,走路倒是可以暖和身子。

    十点多钟的光景,江信北和杨友宁走了将近三个小时的山路,太阳才懒洋洋地露出淡淡的身影,光亮柔和。

    江信北感觉脸上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暖意,指示着路边当阳的石块,说道:“休息一会吧。”

    杨友宁:“再过去一段路,路边有口井,那里岔路,走牛塔沟那边,要近上十多二十里路。”

    江信北:“还是绕远点,反正我们不急,今天能交货就成。”

    杨友宁没再说什么,再走二十多里路,翻过双坨山,就出了省界,那边也是有土匪的,却不是自己熟悉的地盘。不过杨永宁听说,那些土匪盘踞之地有些地方是原来红区,红军走后,当地平民百姓饱受还乡团报复和清洗,走投无路,才走上聚啸山林之路的。他们到底是土匪,还是红色游击队真不好区分。土匪也分三六九流,范勇是土匪,但范勇的作为好像也没传说中的土匪那么可恶,更没有杨村所遭遇的牛塔沟土匪那么凶残,或许是没见过范勇杀人越货的情形的原因。

    喝水解渴,两人在路边石头上坐下。

    杨友宁:“信北,你说,那个姓欧阳的掌柜说他的人会在半路上接应我们,我们都走出二三十里了,怎么就人影都没见着一个。”

    江信北:“我哪知道,可能在前面等我们,也或者在后面追我们,谁知道。这么多布匹,想必他们也不会这么放心地交给我们,难说,他们就是跟着我们,就是不露面呢。”

    杨友宁:“你说,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贩卖些布匹有必要这么偷偷摸摸的吗?”

    江信北:“他们是什么人,管我们什么事?到时候,我们拿钱走人就是。知道他们是什么人,白明无故地多了许多心理负担,还是莫好奇的比较好。举重若轻,顺其自然,对我们只有好处。”

    杨友宁对此一方山林比较熟悉,休息片刻,俩人继续上路,在中午时分赶到双坨山脚下。

    双坨山,因山势而得名。从远处看,好像骆驼脊峰,两座高高的山峰遥相相望,神似哼哈二将守卫大山门户,又似山海林涛在此处对冲,涌起的两个巨浪,两山之间倒是显得低矮平缓。

    此时,俩年轻人从路边石块上起身赶路。

    转过一道山弯,俩年轻人,迎面碰上江信北和杨友宁从前面走来。看那情形,俩人不由眼前一亮,疾走几步,上前搭话。

    杨友宁和江信北略微迟疑,停住脚步。

    感受不到周边的危险信号,江信北也想问路,便牵马上前。(未完待续)

第五十二章 红色商队() 
山间小路上,江信北和杨友宁牵着两马,满载布匹,对面两年轻人多问几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杨友宁和江信北隐去欧阳秀峰的关节,其他的照实回答。那俩人心里却激动不已,终于等来要等的人,告诉江信北和杨友宁路口,便让到路边。

    望着江信北和杨友宁消失在视野里,俩年轻人对望一眼,跟着江信北和杨友宁所走的方向疾奔而去。

    两人消失不久,欧阳秀峰带着一人出现在刚才四人交会之地。

    瓜坪镇没有城墙阻隔,四通八达之下,连带农人村寨,山冲套山冲,要躲藏或者溜掉几个人太简单不过。保安团的哨岗盘查,不过是刘琦应付崔四清的一个敷衍举动,而崔四清如此作态,无非也就是想给齐舒浩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别说刘琦还没有力量对瓜坪来个地毯似的搜查,即便有这个实力,真正的要犯,早就溜之大吉,恐怕逮住的也是那些无辜之人。

    保安营只能在路口设岗盘查可疑之人,街面上人来人往,欧阳秀峰反而比在泰和酒楼内更安全。江信北几人的底细,在酒楼房间里的交谈中,欧阳秀峰已经大致清楚。江信北因为自己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要走陆路,须过长塘,既然清楚他们的路线,欧阳秀峰离开泰和酒楼并不急于离开瓜坪镇,首先要做的是联络失散的三人。

    借助于江信北几人运送货物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欧阳秀峰肯定自己的人一定是着了相,在有人盯住的情形下,就比江信北一伙显眼得多。而且。一时之中,暂时找不着人手,货物就算不丢失,家里也等不起。作为一次再平常不过的生意往来,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

    昨夜的枪战并没有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店铺开门营业,摊贩照常吆喝买卖。欧阳秀峰稍稍改变一下外形,随着人群四处查看,终于见到伙伴留下的标记。

    四人会合,为了妥当起见,欧阳秀峰安排俩人回家报信。最好是家里安排人手接应,自己尾随江信北一行之后。在长塘见着陈义海和庞老头,证实庞振民和江信北所说不虚,欧阳秀峰的担心放下一大半,唯一担心的是江信北他们走陆路会不会出意外。

    所幸。江信北和杨友宁没有走牛塔沟那边,欧阳秀峰所有的担心和安排都没有实质的作用。

    站在双坨半山腰上,望着眼前重峦叠嶂,连绵起伏。平缓处,似古筝琴弦发出浑厚悠扬的颤音,险峻处,似海涛发出冲天之怒,欧阳秀峰站立眺望。久久不语。

    走下山,身边的年轻人忍不住问道:“欧阳,我们这么好的局面都弄成如今这个样子。你说,我们这样能坚持多久?还有没有可能重现苏区的盛况?”

    欧阳秀峰毫不犹豫地说道:“小魏,我们原本就什么都没有,创造四方面军的辉煌也是一拳一脚地打出来的。我坚信不但能恢复苏区,而且一定能够将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