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攻略:花样男神求推倒-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风了,舒安歌关上门,将外裳解下。

    要想让大唐再次生机澎湃,他们必须破而后立,舒安歌想起了五殿下继位之后发生的王仙芝农民起义。

    王仙芝乃是盗匪出身,在他起义的同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农民起义将领黄巢也反了朝廷。

    朝廷用了五年时间才镇压了王仙芝起义,但黄巢之乱整整持续了十年。

    农民起义战争在大唐如瘟疫一般扩散,黄巢率领农民起义军不断扩大领地,在第六年攻占长安另立为帝。

    舒安歌将原主记忆,还有她从前学过的有关唐末的历史叠加在一起,手心一片冰凉。

    她之前四处奔走,替五殿下游说各地豪强时,也曾想过将几个发动起义的反贼领袖提前找出来。

    但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想要找一个盗匪,或者找一个贩卖私盐的盐商,比大海捞针还难。

    黄巢此人,舒安歌至少打探出了一些消息,只是暂时不知他栖身何处,王仙芝的名字恐怕是起义后取的,所以舒安歌没能打听出来。

    唐朝时,盐铁尚未开放私营,贩卖盐铁必须要在官衙报备。

    但私贩盐铁又是暴利行业,所以即时朝廷明令禁止不许走私盐铁,仍然有人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只为求得富贵。

    盐铁贩子与朝廷对着干,牟取暴利,为了维护自身安全,经常会积极组织个人武装,同时收留亡命之徒。

    这一行水极深,但利润同样让人心动。

    舒安歌之所以能了解的这么透彻,是因为她也沾手了。

    对于古人而言,提炼食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他们需要从官衙取得盐引,然后到产盐地领食盐,运回来后进行贩卖。

    但对于曾经迷恋各种科学小实验,一起专门为了在古代更好生存,学习了许多生产技能的舒安歌来说,提炼食盐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

    所以,在寻找黄巢的过程中,舒安歌一不做二不休干起了贩卖私盐的勾当。

    她武功高强,来去无踪,靠着品质比青盐还要优质的雪盐,成功坐上了民间最大盐帮的第三把交椅。

    盐帮在水上和岸上势力都不小,舒安歌暂时瞒着五殿下,也是出于长远考虑。

    她如今做的事,虽然便于赚钱和招揽人手,但毕竟是灰色交易,朝廷明令禁止严厉打击。

    从事这一行,相当于把脑袋别再裤腰带上,舒安歌怕五殿下担心她的安危,制止她的行为。

    (今天爬山去了,好累呀)

第436章 寒窑弃妇征服正太皇子40() 
富贵险中求,舒安歌明知贩卖私盐是玩火,但仍然义无反顾的做了下去。

    她的财富已非常夸张的速度积累着,同时她在外行走时的化名和身份,也在盐帮中慢慢传开。

    舒安歌每次与盐帮中人联络时,都会格外谨慎,使用盐帮中特有的通讯手段,以免露出马脚。

    五殿下在慈恩寺中祈福三日之后,带着开光的福寿法器回宫。

    然而,圣上还有皇后的身体还是一日日的弱了下去,六月初的时候,陛下已经完全不能上朝了。

    这一个多月来,五殿下又要忙着侍疾,还要在大臣的协助下监理朝政,过得着实辛苦,几乎没有出宫的时间。

    舒安歌倒是听话,没有急着找薛平贵算账,还特地抹去了她如今住在晋王府的消息。

    虽然没再去找二人晦气,但舒安歌也听闻了,薛平贵和代战公主闹矛盾的传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薛平贵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他想锦衣夜行就刻意隐瞒身份,他想衣锦还乡,就敲锣打鼓昭告天下,那只能说明他想太多了。

    代战公主纵然一时半会儿放不下薛平贵,但那根刺还是在两人心里种下了。

    眼看着朝里朝外局势越来越紧张,五殿下每日忙的脚不沾地,身子骨也弱了下来。

    舒安歌不顾五殿下反对,强行要求进宫协助他处理各方事务。

    两人在僵持了几天后,五殿下最终同意舒安歌进宫,暂时任东宫掌书之职,掌符契、经籍、宣传、启奏、教学、禀赐、纸笔等。

    虽然顶着掌书的名头,但舒安歌入宫的头一件事儿,就是做药膳为五殿下调理身体。

    如今朝里朝外都需要太子殿下出面张罗,他又不是铁打的,如何能受的了这番磋磨。

    每当看到五殿下瘦削的脸颊,枯槁的神色,舒安歌心里就忍不住泛酸。

    好好一个翩翩少年郎,被这些乌七八糟的事,折腾成什么鬼样子了。

    若真的是为家国大事劳心戮力,舒安歌也替五殿下认了。

    但大部分时间,明明是在熬规矩,以及陪着六部官员扯皮。

    一众老臣,在圣上病危之时,不思扶持幼主,反而欺负太子殿下年幼,凡事能拖则拖。

    也有真心实意支持太子殿下的官员,但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不能改变太子殿下被懈怠的局面。

    舒安歌特地托人带了书信到丞相府,请求王丞相在风雨飘摇之际,出手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

    王丞相虽然照例没有回舒安歌的信,但在朝堂上,总算一改先前暧昧态度,旗帜鲜明的支持起五殿下来。

    宫中的日子,步步惊心,明枪暗箭数不胜数。

    要不是舒安歌熟知宫中鬼魅伎俩,又拥有高强的武艺和变通能力,恐怕入宫不到三天就要成为亡魂了。

    皇后娘娘一直病重中,舒安歌陪着五殿下一起到清宁宫中探望过,但皇后娘娘精神不济,只和五殿下说了会儿话,没有通传舒安歌。

    入宫帝五日,舒安歌正在东宫书房中,替五殿下整理奏折时,门突然被人推开了。

    舒安歌抬头,五殿下穿着朝服红着眼睛,踉跄两步冲到她跟前,抓着她的手匆匆朝门外奔去。

    “四娘,母后要见您,快,随我走。”

    五殿下声音哽咽,面色凄惶,连乘舆都没心思等,拽着舒安歌一路朝清宁宫方向奔,完全不考虑此举失仪至极。

    众宫女内侍,连同巡逻的大内护卫,目瞪口呆的望着太子殿下牵着一个女官模样的人狂奔。

    两人一路奔到了清宁宫,舒安歌状态还好,五殿下脸色通红,眼睛中含着泪水,无意识的死死抓着舒安歌的手。

    清宁宫内,宫女内侍神情惶惶,看到五殿下时,心下终于生出少许安定。

    五殿下一路紧握着舒安歌的手,穿过重重帷幔,将她带到了皇后娘娘养病的寝居中。

    空气里弥漫着化不开的苦涩药味儿,看到五殿下行色匆匆的赶来,几位年纪不小的御医,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舒安歌心中狠狠一沉,一瞬间明白了,皇后娘娘为何会突然召她过来。

    皇后娘娘虚弱的靠在引枕上,整个人都瘦脱形了,只有一双眼睛亮的吓人,露在外面的胳膊,瘦的像柴火一样。

    舒安歌上次陪五殿下来清宁宫时,一直隔着厚厚的帷帐,没有见到皇后娘娘的真容。

    今日一见,她心中生出无限酸楚来,去年为皇后娘娘贺寿被刁难的事儿,也被她无限的淡化了。

    “咳,咳,红萝你们都先下去。”

    咳嗽了一阵儿后,皇后娘娘脸颊像是涂了胭脂,红的透亮,却透着不祥之感。

    舒安歌不用把脉都能看出来,皇后这是回光返照了,这也意味着,皇后娘娘就要仙逝了。

    她看了五殿下一眼,他的手指一直在抖,眼神也有些呆愣无神。

    众宫女太监鱼贯而出,连御医都跪了出去。

    皇后娘娘朝五殿下招了招手,又看了舒安歌一眼:“咳,你们两个都过来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她说完之后,还费力的喘了口气。

    五殿下红着眼睛走到床边,单膝跪在地上,握着皇后娘娘的手:“母后,您快快好起来,儿臣一定做一个好太子造福万民,让您脸上生光。”

    皇后娘娘慈爱的望了五殿下一眼,颤巍巍的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脸颊:“儿呀,这江山社稷,你不要管。咳,只要你平安高兴就好。”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走到人生尽头时,过往场景走马观花般在皇后娘娘脑海中闪现。

    她想到了当初与陛下成婚时的场景,也想到了五殿下刚出生时皱巴巴的样子。

    种种场景交织在一起,皇后娘娘忽然就放开了,这大唐江山,怎敌得的上她儿心中欢喜。

    “王四娘,把手伸出来。”

    皇后娘娘的声息更弱了,舒安歌不敢有丝毫疏忽,急忙将手伸了出来。

    五殿下强忍着眼泪,悲戚的望着躺在床上的母后。

    皇后吃力的将舒安歌的手搭到了五殿下手上,喘着粗气到:“照顾好俨儿,一定要,好好的,照顾”

第437章 寒窑弃妇征服正太皇子39() 
躺在帷帐中的皇后娘娘,骨瘦如柴,脸色蜡黄,毫无往日丰腴雍容和贵气。

    她手指冰凉,骨节瘦的向外突起,硌得舒安歌心里难受。

    五殿下跪在榻前,眼睛通红,强忍着眼泪,哽咽道:“母后,儿臣只求您身体安康,您会好起来的。”

    皇后娘娘吃力的笑了笑,眷恋的望着五殿下,眼眸深处透着浓浓的不舍和哀伤。

    她手上稍微用了点儿力,将视线移向了舒安歌。

    舒安歌与五殿下并排跪着,神情郑重道:“皇后娘娘,四娘一定会竭尽全力照顾五殿下,今生今世绝不会背叛殿下。”

    听了舒安歌的保证后,皇后娘娘紧锁的眉头终于解开了,她勉强说了声好之后,睫毛颤了两下,阖上了眼皮。

    见皇后娘娘闭上眼睛,五殿下如遭雷击,眼泪哗哗的往外奔着,往前跪着爬了两步,拉着皇后娘娘的胳膊一声声喊着:“母后,母后。”

    他声如杜鹃啼血,舒安歌听的格外难受。

    但先前皇后娘娘与二人说话时,脉搏几近于无,如今更是声息全无,面上更是褪尽了血色。

    看到五殿下失态的伏在床沿上哭泣,眼泪打湿了被衾,舒安歌心里也是一阵阵的难受,眼泪不知怎的也跟着落了下来。

    她父母当年去世时,何尝不像五殿下这般失魂落魄。

    这世上感同身受太难,除非亲身体验过,否则谁又能明白,父母离世时,那种天塌地陷般的忧伤。

    皇后娘娘临终之时,心中还挂念着五殿下,还惦记着他有无人照顾,怎能不让人心酸。

    五殿下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伏在床沿上,哽咽着说:“母后,您睁开眼,再看儿臣一眼啊。”

    舒安歌用袖子擦了脸上泪水,跪着伸手去扶五殿下,心疼的说:“殿下,皇后娘娘殡天了,您请节哀,这清宁宫中,还要您主持大局。”

    她的话,让五殿下哭的更厉害,他咬着手腕,泪如雨下,将嚎啕声强行压下。

    舒安歌将五殿下手腕,从他口中拽出,跟着掉眼泪说:“殿下,您就哭吧,大声的哭吧,等哭够了,再将宫人唤进来,送娘娘一程。”

    五殿下仿佛没听见舒安歌的话一般,头往床沿上砰砰的磕着,口中喊着:“儿臣不孝,母后,都怪儿臣不孝。”

    父母离世时,作孩子的先是伤心和悲恸,紧随而来的就是自责和忏悔。

    之前任何一点矛盾和冲突,都会在此时无限的放大,成为锥心之痛。

    舒安歌从背后抱住五殿下,将他的头按到胸口处,另一只手轻轻的拍着他的后背。

    “殿下,皇后娘娘一定不愿看到您这样子。您是皇后娘娘唯一的血脉,您这样自暴自弃,娘娘纵然在在九泉之下也难安稳。”

    五殿下用力忍着哭,忍得牙齿打颤,紧紧抓着舒安歌的胳膊,一字一顿的说:“我一定要为母后报仇,一定要坐稳皇位,让母后安息。”

    他身子抖的厉害,舒安歌只能用力抱紧五殿下,反复安慰:“我相信您,殿下,您一定可以的。”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五殿下断断续续哭了小半个时辰,眼睛都哭肿了,这才踉跄起身。

    舒安歌用手帕替五殿下擦干了眼泪,又帮他理好了衣裳,细细叮嘱到:“殿下,圣上如今身体欠安,娘娘的

    皇上病重,皇后丧事只能由太子殿下代为监理主持。

    他本可以不在灵前守夜的,但五殿下心如枯木,整个人如放空一般跪在灵前。

    宫人守着长明灯,舒安歌守着五殿下,皇后娘娘躺在金丝楠木棺椁中,偌大清宁宫只有隐约啜泣声。

    整个宫殿被白幔覆盖,白幡随风飘荡,五殿下抱着一个精致的匣子,眼睛红肿的厉害。

    这匣子是皇后娘娘病危前,留给尚宫转交给五殿下的。

    里面不但有皇后娘娘口述的亲笔书信,还有她留给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