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攻略:花样男神求推倒-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舒安歌的军队打出的旗号是“杀奸佞,分土地”,倒是没旗帜鲜明的反朝廷。

    分土地,无论在什么年代,对广大穷苦百姓以及流民都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舒安歌军队自号为长平军,朝廷通常称他们为江匪,因为长平军是从江城爆发起义的。

    这世道,官家悍似匪,兵匪乱如麻,苦的还是老百姓。

    起义军打来了,强征一波粮,强拉壮丁入伍,家中有女儿的若是没藏好,还可能会被人给祸害了。

    朝廷军打来了,再征一波粮,没有壮丁,连能干活的老翁、老妪都不放过,对百姓来说,起义军和朝廷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这种情形下,舒安歌的长平军遵纪之法,所到之处,自行解决粮草问题。

    即使需要征用粮食,也会与当地大户相商,而不是到百姓手中夺取口粮。

    漕帮原本就靠贩卖粮食为生,舒安歌粮草方面有充足保障。

    由于长平军在民间口碑好,又能吃饱饭,同时还斩杀鱼肉乡邻的贪官污吏与豪强恶霸,故而一路上有很多壮年男子主动加入。

    舒安歌在练兵上很有一套,新加入的士兵都会有老兵一对一带着,在战况不太激烈的地方磨练。

    等新兵适应了惨烈的战场,再将人调遣到前线,最大程度的减少无意义的伤亡。

    舒安歌不敢说她爱兵如子,但她是真的将长平军每一个人的命运和前途都放在心上。

    此消彼长,长平军声势不断壮大,支持者如云,其它起义军相比之下,自然要势弱了些。

    舒安歌刚起义时,王仙芝还曾派来使者,邀请她共举大业,但被舒安歌拒绝了。

    后来黄巢也曾抛给舒安歌橄榄枝,她同样拒绝了。

    由于舒安歌这个变数出现,黄巢并没有同历史中那样,成为乾符年间规模最大的起义军。

    黄巢心胸狭隘暴虐无道,嗜好滥杀无辜,军队军纪差,在百姓中口碑并不好。

第440章 寒窑弃妇征服正太皇子42()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一眨眼间东去春又来。

    舒安歌戎马倥偬,率领长平军南征北战,恍然回首,她离开长安已经近三年了。

    王仙芝等叛党已经被镇压,黄巢也成了强弩之末,长平军反而成了一匹黑马,走到了最后。

    一年前,在收服了众心腹之后,舒安歌坦白了她实为女儿身,在长平军中引来好一阵争议。

    但这毕竟是出过女皇武则天的大唐,在争议过后,舒安歌依然稳坐着第一把交易。

    舒安歌作为起义军头领,着实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她武功高强,千军万马中直取敌人首级;她用兵如神,自起义以来鲜少打过败战;她知人善用爱民如子,谁提起来都要称一声好。

    在带领长平军拿下三座城池后,舒安歌给五殿下送了密信,信中告知了她目前身份,让他集中兵力对付其它起义军,莫要与长平军缠斗。

    密信用的是拼音,舒安歌和五殿下两个人能看懂,若是别人中途将信截去,看到的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符号。

    毕竟这个年代,拼音除了舒安歌和五殿下之外,恐怕没人能看懂。

    为防止五殿下收不到信,舒安歌特地写了三封。

    他收到了信,还给她写了回信,长篇大论,让舒安歌十分心虚。

    五殿下得知她孤身一人混入起义军中,还成为首领后,恨不得将她圈在宫中,同时不厌其烦的叮嘱她不要涉险,一定要安全回来。

    舒安歌将五殿下的信收了起来,继续她的起义大业。

    随后的日子里,朝廷的军队果然对长平军一路放水。

    莫说朝廷主力军队撤退的郁气难当,长平军也跟着懵逼,总有一种上天眷顾的错觉。

    刚好舒安歌恢复了女儿身,于是有传言信誓旦旦的称王首领乃是武则天转世,她将带领长平军推翻荒淫无度的暴君,重新建立一个太平王朝。

    (五殿下一脸懵逼:荒淫无度?朕还是童子身!)

    鉴于误会有助于增加自己在军中的威信,舒安歌没有刻意辟谣。

    三年多过去了,长平军硬生生打下了大唐四分之一的版图,舒安歌自己也有点儿蒙圈,真论起来连当今陛下都没她能号令的地方多。

    她若真的有了谋反之心,此时自立为帝,绝对能得到长平军上上下下的支持。

    但舒安歌没有这样做,她在和五殿下通气之后,自立为长平王,领土扩大之后,她仍待在长平王的位置,没打算称帝。

    她没想过称帝,手下将领却是按捺不住了,一个个劝她称帝,就差将龙袍硬送到跟前了。

    三年多过去了,能打的地方,舒安歌也打的差不多了,她做了一个比先前更加自曝女子身份更加惊人的决定——顺应朝廷招安。

    一石激起千层浪,舒安歌遇到了起义以来最大的风波,手下人一个比一个情绪激动,严词拒绝投靠朝廷。

    舒安歌早料到,答应朝廷招安,会引起追随她将领的不满。

    为了让大家放心,她求来承诺不求后算账,以及长平军各官职维持不变的圣旨。

    除此之外,朝廷还提出了其它优厚条件,比如允许舒安歌进长安之时,带精锐士兵入城,同时入宫面圣准许带手下和兵器。

    这些条件一出,长平军直接炸开了锅,一个个都成为了阴谋论家,苦口婆心的劝舒安歌千万不能入长安。

    在大家看来,准许长平王带人和兵器入宫?除非皇帝是傻子,否则一定是为了布局,要将长平王及其精锐一网打尽。

    舒安歌被众人的阴谋论弄的哭笑不得,又不好直说她与当今陛下的关系,只能拿出身为一方之主的魄力来,拍板决定要带兵入长安。

    众将士眼看阻拦无效,只能摆出一副舍命陪君子的架势来,争先恐后的追随舒安歌入长安。

    对此,舒安歌十分感动。

    其实她已经和五殿下商量好了,这次入长安,一是名正言顺的将长平军转为朝廷军队,同时扩大中央可控疆土。

    二则就是血洗长安,拿下那些兴风作浪,妄图将五殿下变成傀儡帝王的人。

    五殿下这三年来也没闲着,他虽不像舒安歌那般厉害,但也削弱了宫中宦官势力,拔除了朝中几个作风夸张的佞臣。

    他们两个人都在努力,三年过去了,两个人曾经预想完美实现,接下来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问题。

    这个问题,舒安歌手握着大唐最庞大的军队,又有当今陛下的支持,自然毫无畏惧。

    近乡情怯,当终于踏入长安城大门时,舒安歌心中反而有几分忐忑。

    在这个通讯极为不便,没有手机和电脑,不能通话和视频,连书信都只能艰难传递的年代,她与五殿下之间的感情,真的能始终如一的牢固么?

    三年了,舒安歌带着众将士走在长安宽阔整洁的街道上,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百姓提前知道了长平军要入长安面圣的消息,街上人并不多,偶尔有小猫两三只,在看到这么多军爷后,也急忙躲回了巷子或者家中。

    前来迎接长平军的官员是一个生面孔,跟舒安歌说话时,笑的比哭还难看,双腿吓得直打颤。

    舒安歌真想拿面镜子照一下,她现在真的有那么可怕么。

    皇宫到了,巍峨宫门庄严肃穆,除了舒安歌外其他人多少有点儿紧张。

    左将军张兴咽了咽口水,对舒安歌说到:“殿下,待会儿入了宫,您可千万别被那小皇帝哄骗去,一定要时刻跟我们在一起。”

    “张将军说的对,殿下,您千万要冷静,莫要被朝廷花言巧语迷惑。”

    见众人如此紧张,舒安歌只能笑着宽慰到:“莫怕,长安城外,我长平军近五万兵马安营扎寨,何惧朝廷反悔。”

    宫中侍卫:“”

    他们可以装作什么都没听到么?

    还有,说话的不是陛下身边的女官么,什么时候摇身一变成反贼头子了?!

    大内侍卫感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遭到了挑战,需要安静如鸡的发会儿呆。

    (同志们,禽流感啊爆发,大家千万要注意)

第441章 寒窑弃妇征服正太皇子43() 
久违的宫城,一如既往的空旷寂寥,天空如雨洗青螺。

    斗角飞檐,碧瓦朱薨,亭台楼榭,暮气沉沉的立在那里,恰应了那句一入门深似海。

    一路上,引路的小公公头都不敢抬,垂着眼睛,声音细若蚊蚋,好像生怕这些体格彪悍的将士们,一口把他吃了似的。

    长平军能混到将领的,哪怕之前大字不识几个,后来也会被舒安歌逼着认一些字。

    但能读书认字,不代表入了宫后能镇定如常。

    他们何时见过如此气派肃穆的宫殿,其中一个性情莽撞的副将看着迷了,无意识的说了句。

    “乖乖哩,这皇宫可真敞亮,大王您若是称了帝,可不天天就跟住在仙境里似的。”

    几道目光齐刷刷的射了过来,张兴拿拳头砸了砸他肩膀,没好气的说了句:“愣头,少开口,没人当你是哑巴。”

    引路的小公公更怂了,恨不得将脑袋埋到地里,怕极了被这伙粗人杀人灭口。

    一行人被引到了麟德殿中,接着陛下身边的司礼太监来了,他模样周正气质沉稳,说起话来条理分明。

    “诸位将军暂且在殿中等候,长平王殿下,陛下有请,杂家领您入内殿。”

    舒安歌身后,众将士闻言脸色大变,露出警惕神色,张兴脱口而出:“殿下,万万不可。”

    “莫慌张,众将且在此处静候,陛下绝非言而无信之人,莫忘了长平军还在城外待命。”

    众人挣扎之后,不情不愿的点了头,但没一个人坐下,一个个怒目金刚似的站着,吓得瑶宫仙女儿的宫娥花容失色。

    帷幕重重,珠帘清脆相撞,琉璃宝瓶中斜插着海棠花,雕梁画柱上刻着游春图。

    舒安歌无心赏金玉满堂,只一心惦记着,三年未见,五殿下是否变了模样。

    她离开时,他还是风雨飘摇受人钳制的少年帝王,如今他快要及冠,朝中局势也明朗许多,大约眸中不会再像从前那般总含着愁绪。

    舒安歌想过千百次两人重见的场景,真到了近在咫尺之时,却没有想象中那么激动。

    “长平王,陛下就在前面,奴婢这就告退。”

    还有一重门时,司礼公公极有眼色的停下了步子,匆匆的告了退。

    舒安歌继续往前走,过了门后,抬眼就瞧见那抹异常熟悉的身影。

    五殿下穿着大红通袖五爪龙袍,头上戴着金冠,玉带宫靴,光华灿目的站在珠帘旁。

    偌大宫殿中,只余舒安歌和五殿下隔帘相望,说不尽的物是人非,叹不尽的情思万千。

    他缓缓挑起帘子,露出一张略见沧桑的脸,久久凝望着舒安歌,半响才说了句:“回来了。”

    五殿下下巴上冒着青青胡茬,眼下残着一抹乌青,抿唇时神情格外严肃,容貌俊美依旧,未曾因憔悴减损,反而平添病弱之美。

    三年不见,他长高了不少,声音也比从前粗了些。

    舒安歌往前走了两步,笑吟吟的开口:“陌上花开,怎敢不归?”

    他一步步朝舒安歌走来,伸手取下了她头上发冠,又抽了发间玉簪。

    青丝如瀑散落,舒安歌英气少了几分,眼波流转,妩媚动人。

    五殿下将舒安歌下巴抬起来,然后俯下身子,将唇印了上来。

    两个人身高如今差了近三十公分,五殿下将身材娇小的舒安歌抱在怀中,恨不得将她揉进身体内。

    三年了,这三年来,五殿下没有一天不在担忧舒安歌的安危,没有一天不在思念着她。

    他下过许多道密旨,让她速回长安,但却如泥牛入海。

    一个吻,胜过千言万语,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五殿下恋恋不舍的离开舒安歌微肿的唇瓣,第一句话就是:“留在长安,做我的皇后。”

    他眼神坚定,语气执着,根本不给舒安歌选择的机会。

    “任务目标人物好感度+9,当前好感度93,厉害了我的宿主!”

    舒安歌踮起脚尖,吻了五殿下脸颊一下,眼眸里映着他俊秀如玉的脸庞:“我不走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五殿下本来还以为,他要花力气说服舒安歌,见她答应的如此爽快,他心中雀跃无比。

    两人一别三年,他心里如何不慌张。

    就算,临别前,他说出了对她的心思,但她的态度始终带着半推半就的暧昧。

    她真的心悦于他么?

    都说女子耽于情爱,只愿长相厮守,她几次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