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攻略:花样男神求推倒-第8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王氏开口了,她伸手就往舒安歌身上拧去,嘴里咒骂到:“肯定是这小蹄子发浪,不想在何家守着,这才被赶了出来。你看她今儿个,跟男人又是摔还是打的,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原主奶奶扭曲事实,将舒安歌收拾愣子的事儿说的十分不堪,还影射了宋氏。
宋氏嘴里发苦,心中叫屈,喊到:“娘,安乐丫头什么品行您能不知道。这戳心窝子的话,要是让二柱听到,他心里该有多难受。”
“啊呸,还有脸提二柱,要不是娶了你这寡妇命又生了个小丧门星,我儿子能不回来?”
要说小王氏的嘴巴尖酸刻薄像刀子,那么老王氏就是面苦心恶,一张嘴活像剔骨刀,一下下的往你心里剜。
往孝子头上那么一架,不是刀胜似刀,宋氏脸色惨白手在袖子中发抖,从脚底凉到了心窝子。
周二柱是个老实人,娶了她之后待她也是极好的。
虽然公婆鸡蛋里挑骨头妯娌难相处,因为丈夫还算体贴,从不打骂自己,宋氏心里对他有情有义。
第1895章 重生文中古代小寡妇6()
这些年来,出去打战的能囫囵回来的就没几个。
当初明明是婆母怜惜大伯偏爱小叔,这才逼得周二柱去参军。如今,周大柱一去渺无音讯,是生是死不知,她却怪起了她来。
小王氏最喜欢落井下石,见婆母厌弃宋氏母女,尤为幸灾乐祸。她人长的精瘦比起寻常妇道人家有一把蛮力,上前就要去抓舒安歌,想让婆母好好教训她一通。
舒安歌又怎会让这俩恶人如愿,她将宋氏挡在身后,左手一拨右手一拨,将一老一少两个女人推的原地打转。
两人被转的晕头转向抱在一起,舒安歌将脸埋在宋氏的臂弯了,极力压住笑出声的冲动。
周老爹气的差点鼻子冒烟儿,伸手扶住了老伴儿,吭哧着骂道:“好你个宋氏,纵容女儿殴打长辈,真无法无天。”
他知舒安歌如今脾性大了,不好惹,拿起烟袋锅子要朝宋氏身上砸。
宋氏早就吓得目瞪口呆,她被公婆欺压惯了,身子抖着不敢去躲朝她砸下来的烟袋锅。
舒安歌这下是真的怒了,外人欺负她们也没到这个地步,一家人却比仇人还有凶恶。周老爹和王氏以及小王氏,一个个面目狰狞,恨不得将二人拆了骨头磋磨死的样子,让舒安歌心底发寒。
她一把抓住了烟袋锅,往后一拽,然后猛地掷到地上,愤然道:“你这是含血喷人,明明是你们几次三番要打我和娘亲,我何曾还过手?”
周老爹被夺了烟袋锅子,气的胸脯上下耸动,张口就是一句:“长辈教训,哪儿有一个丫头片子说话的地方,真是反了反了。我非得让你大伯小叔,好好教训教训你这个没上没下的野丫头不可。”
这话吓坏了宋氏,自己小叔和大伯脾气暴戾,在家中打了媳妇儿打孩子。安乐要是落到他俩手中,怎么讨得了好,她哀哀着就要求情。
舒安歌哼了一声,她很感谢这身不知从哪儿来的力气,让她能够有恃无恐:“来就来,我们娘儿俩相依为命,以后再也不会受你们的磋磨!”
小王氏见老二家的和公公婆婆闹了起来,突然不恼了,眼珠子滴溜一转出了个损招:“爹,娘,我看二嫂和侄女儿对咱们意见可大着呢。可怜二哥走后,我这是安乐当自己丫头疼,如今只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养出一个没人性的畜生,谁心里能舒坦。”
“要我说,姑娘家的挨打也不好,不如把这季的粮食扣了,让这小丫头吃点儿苦头,性子立面就乖觉了。”
周老爹正在气头上,想也不想就说了句好。
宋氏慌了,哭哭啼啼的说:“爹,娘,安乐在何家出了那么大事儿,心里想不开如今性子大变,等她想通了,我带着她向二老赔罪。这粮食不能扣啊,家里已经没米下锅了,粮食再不送来我们娘儿俩就饿死了。”
自从周二柱走后,宋氏两口子分的地也被大伯和小叔分走了,她平日里该干的农活一样不少,还得织布绣花补贴家用。
但是每年到了分粮食的时候,叔伯还有公爹总要拖了又拖。借口她们两个妇道人家吃不了多少东西,将本来就微薄的粮食再克扣下去一些。
宋氏脸皮薄,每次家中无粮去催粮时,总要被俩妯娌好生挖苦一番。
但是为了安乐,她只能硬着头皮去。这次的春粮,宋氏去讨了几次,已经迟了一两个月,周老爹他们每次只是施舍般给她一两瓢。
要不是宋氏平时手巧能绣花补贴些家用,恐怕早就要饿死了。现在女儿回来了,家中又没了粮食,真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女儿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宋氏自己饿两顿倒也罢了,但是让女儿跟着忍饥挨饿,她心里如何落忍。
她苦苦哀求着,指望着公婆大发慈悲,给她们娘儿俩一些粮食。
穷**计富长良心,小王氏最喜欢难为宋氏,看着她可怜巴巴的样子,她就打心底里痛快。
周家本来就穷,小王氏恨不得将所有粮食都扒拉到手中,能够名正言顺的克扣宋氏口粮的机会,她怎舍得放过。
“二嫂也别怪爹娘他们心狠,你家安乐实在太不像话了。要是辱骂长辈殴打奶奶婶婶的事儿传出去,她要被唾沫星子给淹死。不过是饿两顿,让丫头长长记性,你这做母亲的也别太溺爱孩子了。”
周老爹和王氏深以为然,点头附和。
宋氏攥紧了舒安歌的手,哀哀求到:“安乐可是二柱唯一的根儿啊,她在何家吃了那么多苦,又被赶出来,身子正是要进补的时候,怎么能饿上几天。”
舒安歌实在看不惯周老爹二人耀武扬威,小王氏狐假虎威的样子,她反手将宋氏的手握住,然后硬气的说:“娘,不要求他们,咱自己想办法弄吃的!”
本来就对这个孙女儿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周老爹夫妇,怒极反笑啐了一口说:“不知悔改的小皮子,走,咱们走,有她们娘儿俩哭的时候。”
三人扬长而去,宋氏身子一下软了,家里米缸面缸还有锅底全空了,今儿个怎么开火都是问题。
她又不舍得责骂安乐,毕竟今日分明是公爹公婆还有妯娌步步紧逼,故意为难她们娘儿俩。
宋氏心里憋屈,松开了女儿的手,伏在墙上呜呜的哭着,嘴里呜咽着:“二柱啊,你这个狠心的短命鬼,你怎么不把我也带走,留下我们孤儿寡母,这日子怎么过啊。狠心的,呜呜。”
自从穿越后,舒安歌就打定主意要替原主尽孝,宋氏待她不薄让她十分感激。但是她哭的频率实在太高了,每次都让舒安歌有种山洪暴发的错觉。
哭有什么用,该被欺负照样被欺负,唯有自强自立才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这个简单的道理,舒安歌不能跟宋氏说,她只是一个没了丈夫的村妇,能一手拉扯着女儿长大,又不改嫁已经难得。
一个没文化的乡下女人,舒安歌不忍苛责宋氏更多。
(这个故事节奏有点儿慢,后面会加快哒,程琳儿回来时。)
第1896章 重生文中古代小寡妇7()
等宋氏抽抽噎噎哭的差不多了,舒安歌搂住宋氏道歉:“娘,今天都是我的错,我不该跟那边硬碰硬。但是,娘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给家里换来粮食。”
怕这些还不足以宽慰宋氏,舒安歌继续说:“都说父子连心,我总觉得爹爹没死,兴许哪天他就衣锦还乡了。”
宋氏这人也是外柔内刚之人,否则也难以在性情刁钻的公婆手下讨日子,不走上悬梁这条路。
她抹干了眼泪,哝着鼻子说:“我这几天织了些布,你在家里等着,我去东头旺儿媳妇家换些粮食回来。至于你爹,娘也盼着他能好好的,可是”
提起丈夫,宋氏心里难免难受,很快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地方。
她说去换粮食时,心里并没什么底儿,旺儿媳妇可不是个善心的。
村里只有她能和镇上富户布庄搭上话。她们这些织布做绣活的大姑娘小媳妇儿,都得讨好着她,平日工钱被克扣是常有的事儿,换的粮食也是缺斤短两的。
舒安歌怕宋氏吃亏,关切的说:“我跟娘一起去吧,也好替你扛着布。”
最近安乐脾气比以前更加硬气,宋氏唯恐她到旺儿媳妇儿家再闹出什么事儿来,连连摆手说:“娘去就行了,你把柴劈一下,等娘拿了粮食回来烧饭。”
舒安歌拗不过宋氏,只得目送着她抱着布匹离家。
她自己则拿起了斧头,将家里的木头拖出来,然后专心致志的劈柴。
力气大的好处就是,舒安歌劈柴时感觉自己像是在劈豆腐,想怎么劈就怎么劈。她玩兴大起,把柴火劈的跟土豆条一样规整。
劈柴这活太过轻松,舒安歌的脚边很快堆起了一座小山。待她弯腰弯的累了,抬头一年家里的木头已经被她劈的只剩一根。
她嘿嘿一笑,得意的将斧子抛到了一边。也许是终于能在神殿中见到帝华的缘故,舒安歌觉得她心态又年轻了许多。
简陋的柴门被人推开,舒安歌抬头,喜滋滋的喊了声:“娘,你看我把柴火快劈完了。”
宋氏脸色不太好,看着地上码的整整齐齐的柴火勉强露出了一个笑:“劈的真好,我家安乐长大了,是真的中用了。”
舒安歌这才留意到,宋氏怀里抱着一个瓦罐,她凑上前瞧了一眼,里面的米还不到瓦罐腰处。她啧了一下,忍不住问到:“那么多布,就换了这么点儿米?”
宋氏嗯了一声,叹了口气,无奈的说:“旺儿媳妇儿说了,最近镇上在外地进了些布,所以本地布没以前值钱了。唉,你先吃着,我再想想办法。”
黑黝黝的瓦罐里,泛黄还带着杂物的米,让宋氏的心情格外沉重。
舒安歌帮忙接过了米,头一次发现,原来穷到一定程度,真的是找米下锅都是难题。那么多布,恐怕宋氏得织十天半个月,换来的米仅仅能吃几天。
书上说封建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设身处地之后才知这句平淡的话,后面掩藏了多少血淋淋的现实。
但对宋氏来说,日子再艰难好歹今天有米,就能过下去。她到门外摘了些野菜,然后从陶罐里抓出一把米,想了想又抖下去了一些。
宋氏认真煮着清的的能映出人影的米汤,又把野菜给洗干净,汤快热时丢了进去。
等飘着野菜的米汤端上来后,舒安歌饥肠辘辘的捧着碗,鼻子酸酸的。
对于吃货来说,吃的差就算了,连盐巴都没有,绝对是一桩酷刑。
她拨拉着碗底一层薄薄的米,梗着脖子强忍着怪味吃了下去。
等吃的差不多了,舒安歌抬头看了宋氏一眼,冷不丁发现她碗里只有野菜,米粒寥寥几颗简直能数的出来。
母亲爱孩子的心,是世上最珍贵的,舒安歌捧碗的手十分沉重。她拿着碗去清洗,脑子里一刻不停的想着,到底该如何赚钱,怎样才能发家致富奔小康。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则是无限的。
舒安歌脑袋里不止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熏陶,还有她进行各种任务积累下来的经验。
洗了碗后,舒安歌坐在院子里,盘算着到底该怎么来挖第一桶金。
利用先进理念种地?学校的地全是用的高科技,犁地耕地都有机器代劳。
舒安歌还没信心,能在这鸟不拉屎的村子里,把地给种好。
再说了,她们娘儿俩的地,早就被叔伯给占了,辛苦种田不过是为他人作嫁。
要种田得先有地,舒安歌捡起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思索究竟如何才能弄来耕地。
想了好一会儿,舒安歌得出结论。种地是个长期工程,与其靠种地赚钱,还不如想方设法筹一笔款子去找原主亲爹。
调香做胭脂与此同理,舒安歌和宋氏都没时间等。
至于霓裳一舞动天地来个一鸣惊人,博得贵人垂青。舒安歌瞧着自己细胳膊细腿儿,怎么也不像那种楚楚动人倾国倾城之色。
就算有倾国之色,她心里也只有帝华一人。
心思百转千回后,舒安歌的目光在破落的院子里打了个转,家里米不多了,吃了这顿也许就没下顿了。
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舒安歌坐在院子里的大石头上,托着下巴苦思冥想。
给她一个支点,她翘不起地球,只能翘起屁股下的大石头,这就是伟人和普通人的区别。
扑棱棱,一只晕头转向的鸟儿忽的飞到了舒安歌前面的地上,然后又惊慌的扑着翅膀飞走了。
舒安歌看着鸟儿飞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