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网游之皇图江山-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胡斐,你带着剩余的两万士卒,与其余梁山众人,拱卫武道三地的安危,领地之内如有异动,你让明月传信与我,我自当火速赶回!”

    胡斐怀抱冷月,未发一言,恢复了初次见面时的冷峻模样,点头应允。

    他这样的习惯薛溢知道,只有在人少的时候,胡斐才会展现出热情似火的模样。

    至于让梁山众人留守领地薛溢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如今武道县内的梁山好汉已经有不少了,从最初广宗城外的卢俊义,到后来的武松和鲁智深,再有黄金台作用而来的阮氏三雄,有如此多得二流武将防守领地,武道的安危也有所保障。

    更重要的是薛溢不想让他们与宋江接触,一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二来也能让他们对武道彻底归心。

    “鹏举,此战就交由你了,程仲德可为参军,岳家村的日常工作交由文若一并打理便可。”

    将心中此次出战的所有武将规划好之后,薛溢转头看向一旁的岳飞,以及和他并肩而立的程昱。

    水泊县不像龙腾县一样,那里也有真正厉害的谋士,并不是一群有勇无谋的匹夫,薛溢担心单靠自己应付不来。

    而且这次武道县可以说是倾巢出动,不光行军距离远,路上的粮草是个问题,而且根据荀彧和程昱定下的另一条计划,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时迁和他的千灵卫也是一定要带上的,不过这样的情报组织,不便在点将时公布,只得随军默默前往。

    “我自领一千虎卫,和典韦与你等同行!”

    薛溢振臂高呼,四万武道县大军齐出,雄赳赳气昂昂,向东边的宋月帝国进发。

    感谢书友【秋】的588书币打赏,这是给小鹿打赏最多的大兄弟了,感激不尽!

    (本章完)

第205章 见狄青!() 
燎原山后雪在前,后方跟着数匹不下于它的良驹,在夜空之下缓缓行军。

    四万士卒纪律严明,缄口不言,手握武器随着前方的主公和主帅行走,寂静的路上,只有时不时的铠甲摩擦声与鸟儿的鸣叫声传来。

    这是他们离开武道县第十天,从汉威帝国冀州的边缘而出,一路穿过西夏国的境内,西夏因为绥靖之战的缘故,元气大伤,没有个三五年是绝对恢复不来。

    故此明知薛溢率领如此多的人进入自己的国都,但李元昊却是不敢吱声,甚至派来使者,好吃好喝招待,直到把他们送出西夏国,能隐约看见三川口的轮廓时,这才放下心来。

    “国主,咱们为何要这么害怕这些人,他们不过才四万人,何惧之有?”

    站在通往三川口的最后一道关卡城墙上,李元昊和之前的使者站在一处,望着四万武道县士卒的背影,使者出言问道。

    “啪!”

    毫无征兆,李元昊将硕大的手掌,狠狠拍在那使者的脑袋上。

    “国主……”使者委屈的看着李元昊,不明白国主为何突然打自己。

    “你这蠢货,没有看清那少年后边跟的是谁吗?”

    使者委屈的让起李元昊非常不爽,因为勾起了一些他曾经惨痛的回忆。

    “他,他不过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国主为何怕他,小人,小人真的不明白。”

    使者不知悔改,还在不断询问李元昊。

    “嗨,有你这样的心腹真是某之不幸,我倒不是对那少年畏惧,你可知他身后跟着的是何人,那是曾经的大宋军神,岳飞,绥靖之战力挫我六国军队,后来失去行踪,没想到竟然会在这见到他。”

    李元昊沉重的叹了口气,娓娓说道。

    “国主你看他们的方向,会不会是对宋月有所行动?”

    使者惊讶的盯着四万人离去的背影,见他们径直朝三川口而去,伸手指着尖叫道。

    “以四万人撼动宋月是不可能的,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要插手,免得殃及池鱼。况且有岳飞在一天,咱们麾下的将士便不能发挥全部的实力。”

    又是一声沉重的叹息响起,李元昊负手于后,摇头转身从城墙下去。

    岳飞虽不在宋月,但宋月周边的政权都是他的传说,绥靖一战,军神威名更甚!

    ……

    三川口位于平原之上,遥遥看去似是离西夏国边境很近,但是薛溢一行人走了半个时辰,方才临近关隘。

    “大汉武侯夜南天,特来拜见狄青将军!”

    不待城墙上的人问话,薛溢便让典韦持着刻有“武侯”二字的镀金令牌来到城下。

    虽然名为关卡,但是这种位于两国边境的关卡已经不亚于一座巨城,完全是靠强大的物资堆积起来,城墙厚重巍峨,共分三层,高达数百丈,比之薛溢见过的洛阳城,少了几分华美,多了一些庄严。

    “如此夜半三更,我怎知你们是敌是友,况且你们从西夏国方向而来,恕我不能放行!”

    巡逻士卒并不买账,目不斜视,笔直站立,完全不理会关隘下的典韦。

    “气煞我也,你们这些小卒竟然敢如此轻视我等,若是不给你们一些教训,还真当我武道县之人好欺负不成?”

    典韦怒气冲冲,朝着城墙上喝骂,纵马靠近三川口,并伸手欲要从背后取下一支飞戟。

    “兀那汉子,你若再靠近就休怪我们放箭伤人!”

    典韦也不理会,加速向前,手中已经握起飞戟,薛溢丝毫不怀疑,若是这一下子出去,楼上的那个巡逻兵必死无疑。

    “且慢动手!”

    千钧一发之际,薛溢出言组织典韦,并伸手示意道:“你把令牌扔上去,让他们拿给他家主将看看。”

    “主公,这令牌……”

    典韦虽然不知道这令牌便是气运之宝,但也能凭借手头传来的感觉知晓这绝非凡品,因此面露犹豫,不放心的说着。

    “没事你只管按我说的去做。”

    “嗖——”一声,典韦按照薛溢的吩咐,将令牌径直扔上城楼,准确的落在方才那士卒的手中。

    薛溢倒也不怕巡逻士卒私吞令牌,若是狄青连有这样规矩的士卒都训练不出来,那他大宋的武曲星就名不副实咯!

    而且镀金令牌有特殊属性,不可交易不可掉落,NPC是没有办法使用这宝物的,宝物中有气运之龙的事自然也不会被NPC知晓。

    片刻后,一个披头散发的男子和之前离去的士卒一同出现在城楼上,黑暗中看不清男子的脸,只能看到他的体型,较为壮硕,身高足有八尺。

    “不知哪位是大汉武侯!”

    披头散发的男子向城墙下看去,高声询问。

    “在下便是,夜南天,久仰狄将军大名!”

    薛溢拉扯缰绳,纵马缓缓向前走去,直到走在城墙悬挂的火把能照耀到的范围里。

    “想不到武侯大人竟然如此年轻,不过某自问从未有武侯大人有所交集,不知你此来所谓何事?”

    狄青心中疑惑,先是向薛溢恭敬施礼,这是两国友谊的见证,武侯爵位虽是虚职,但在如今九大帝国中,能被封侯的人也不是很多。

    “汉臣,你可还认识我?”不待薛溢答话,身后的岳飞便拨马上前,扬起头,称呼狄青的表字。

    “岳大哥!”狄青明显一愣,惊讶的叫道。“快快打开城门,让岳大哥进来!”

    有熟人就是好办事,气运之宝都无法叫开的城门,却被岳飞的一声呼喊而洞开,薛溢摩挲着下巴,怀疑自己的魅力是不是有所降低。

    一行四万余人,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入到宋月边塞的要地三川口城内。

    命令麾下其余将士在城内寻得一处空地,安营扎寨后,薛溢随着岳飞父子,一同被狄青邀请到了城主府里。

    “真是世事难料,想不到多日不闻岳大哥的消息,此时见面,你竟然已经入得大汉武侯帐下!”

    狄青一边感慨,同时对薛溢这个年轻的武侯不禁多了几分赞赏,岳飞在他的眼里是偶像长兄般的存在,薛溢能收服岳飞,让他刮目相看。

    将镀金令牌递给薛溢时,狄青趁机打量薛溢,想看看这大汉武侯究竟有何不同,能得到岳飞的效力,薛溢也借此机会观察这位历史上的北宋名将,号称武曲星的“面涅将军”。

    果然如同书中记载,狄青长着一副俊秀文若的外表,美中不足的是脸上一道刺字,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看不清字迹,但这些丝毫不影响狄青的美观,薛溢心中暗道,长的一副小白脸样,难怪每次作战都会披头散发,戴着铁面獠牙面具。

    (本章完)

第206章 条件!() 
“武侯大人果然少年英杰!”

    狄青抱拳感叹,连声说道。

    这句话薛溢听得最多了,什么少年英杰,英雄出少年啦,似乎能对他夸赞的只有这些词语,但好话不嫌多,薛溢坦然接受并悠悠回礼。

    “应详也长高不少啊,虎头虎脑的,颇有岳大哥年轻时候的风范!”

    与薛溢相互见礼之后,狄青上下打量一番站在跟前的岳云,点头夸奖:

    “是呀狄叔叔,上次见你的时候我才九岁,都快忘记您长什么样子了!”

    岳云提溜着亮银梅花锤,朝狄青回应道。

    “阔别多年,岳大哥近来可好?”狄青对岳云的答复很满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而后转头看向岳飞,语气中略带惆怅。

    “有劳汉臣挂念,某自从离开宋月之后便投入武侯帐下,一家老小也定居在武道县里,日子倒也悠闲自在。”

    “初见岳大哥时你还是刚刚扬名的岳家军统帅,再次见到大哥时,你已是大宋闻名的军神,现在虽无隐退山野之地,却也家庭和睦,不像我……”

    狄青说话间有些迟疑,微微一顿:“唉,算了,不提也罢,今夜我们兄弟难得一聚,定要不醉不归!”

    “这酒,我们来日方长有时间再喝也可,大哥此来,若能为你解忧也是极好的,还望你不要遮遮掩掩,有话直说便可。”

    岳飞抬手拒绝了狄青酒宴的好意,皱眉追着询问狄青话语中的隐情。

    “唉——”狄青长叹一口气,不住地摇头。

    “大哥可知我镇守此地几年了?”他没有正面回答岳飞的问题,而是开口反问道。

    “若某没有记错,当年我们初见之时,便是因为你走马上任,镇守西境,如今算来,足有八载春秋!”

    岳飞略微沉吟,说出了具体时间。

    “那大哥可曾知晓,现如今大宋境内扬名的辛弃疾辛将军是何时入伍?”

    “据我所知辛弃疾年纪尚小,距离而立之年也差五六年,他应当是于七年前步入仕途!”

    对于军中的事情,岳飞知之甚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虽然久经沙场不在军部任职,但是这些年轻将领以及大宋名将的事迹,他都记在心中。

    在宋月帝国,年满十八方才能任将军以上职务,像岳云这样的情况极少,而且就算在岳家军中,人人都称岳云为小岳将军,但他并无实际的军职在身。

    “是啊——辛弃疾才二十五岁,七年前开始担任军中职务,而我八年前便已经坐到了镇守边疆的官职。”

    狄青话语里满是苦涩,似乎对于宋月朝廷略有不满。

    他的起点比辛弃疾高出不少,但是却被人家以雷霆之势赶上,关键问题在于,狄青镇守边疆的功劳,绝对不会比辛弃疾剿灭境内匪寇低,但眼下这样的情况,着实让人心中不忿。

    怀才不遇,乃是让人最难过的事情,心死莫大于哀!

    这也正应了历史上狄青的逝去,不被朝廷重用,郁郁而终。

    一代名将,号称武曲星下凡的面涅将军,竟然是因为大宋朝廷的失职,也或许并不是失职,重文轻武,宋之风气。

    “现在大哥给你指一条明路,你愿意走?”

    薛溢在来之前向岳飞表明过想将狄青拉拢的心思,他如今这样问狄青,薛溢便知道重头戏来了,能不能将狄青收下,就看他如何回答了。

    “哦?大哥的意思是……”

    狄青也不傻,厅中现在坐着的除了岳飞父子还有一个大汉武侯,异人领主,岳飞说出如此言论,狄青便大胆猜测。

    “不错,我希望你能和我一同共事,在武侯帐下听候差遣!”

    虽然狄青没有下文,但是岳飞能明白,点头称是。

    随着岳飞此话出口,厅中的气氛一时间陷入压抑,安静的落针可闻,薛溢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倒不是薛溢有多么紧张,其实狄青若能效力武道县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擦肩而过,那也无所谓,武道县日后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武将加入,只是这样的气氛让薛溢很不好受,他全程作为观看者,没有在人家两兄弟面前发表言论。

    “狄叔叔,主公那里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